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与静脉注射给药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有效率分析论文_马建民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 236300

摘要:目的: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与静脉注射给药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二零一八年四月至二零一九年四月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数字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注射组(20例)和雾化组(20例),注射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静脉注射,雾化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采取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哮鸣音、喘息的缓解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用药时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不同方法治疗的疗效总有效率。结果:患者支气管炎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雾化组各项数据明显优异于注射组,P<0.05;两组患者疗效总有效对比,雾化组明显优异于注射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并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使用盐酸氨溴索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雾化吸入比静脉注射给药更为有效,而且有着比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静脉注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效率

在中老年人高发疾病中,慢性支气管炎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由于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也在逐年增加,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担。本文就盐酸氨溴索采取静脉注射还是雾化吸入做出了相关研究,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取二零一八年四月至二零一九年四月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数字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注射组(20例)和雾化组(20例),在注射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四十岁到七十三岁之间,在雾化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四十一岁到七十三岁之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1)经过诊断,确定符合《实用内科学》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准;(2)患者体征特点为典型咳嗽、咳痰等症状,经过X线胸片,患者肺部显示为炎性浸润影;(3)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以及盐酸氨溴索使用禁忌患者;(2)合并其它部位感染患者以及肺气肿、肺不张、肺大泡等肺部疾病患者;(3)精神异常或有认知障碍患者。

1.2研究方法

4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感染、退热等相关处理,同时给予患者五至七天的课题研究以及用药。

注射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静脉注射,其剂量为15mg,在经过100mL生理盐水配比后再给药,每天注射两次。

雾化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采取雾化吸入,其剂量为15mg,在经过4mL生理盐水配比后将其放置在氧驱动雾化器中,患者对其进行吸入,氧流量速度调节成每分钟5L,每次雾化的时间为十五分钟,每天吸入两次。

1.3观察指标

对40例患者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记录患者的咳嗽(咳痰)、哮鸣音、喘息的缓解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将患者用药时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同时对40例患者的疗效做出归纳,如果患者进行治疗后,支气管炎的相关症状彻底消失,没有肺哮鸣音以及湿罗音,并且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将其归为显效;如果患者治疗之后,支气管炎的相关症状有所改善,肺鸣哮音以及湿罗音基本消失,而且实验室的相关指标明显好转但并为完全恢复,将其归为有效;如果患者支气管炎的相关症状没有任何变化,或者有加重的趋势,将其归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对40例患者的各项记录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和处理,两组百分率采取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疗效分析比较

将40例患者数据统计汇总,注射组患者疗效总有效为70%(14/20),雾化组患者疗效总有效为95%(19/20),两组数据比较,雾化组明显优异于注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2.2患者支气管炎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分析

注射组咳嗽缓解时间为7.31±2.39(d),喘息缓解时间为6.42±2.23(d),哮鸣音缓解时间为6.01±2.12(d),住院时间为11.86±3.52(d);雾化组咳嗽缓解时间为4.24±1.47(d),喘息缓解时间为4.63±1.28(d),哮鸣音缓解时间为1.69±1.22(d),住院时间为8.18±2.76(d),雾化组各项数据明显优异于注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患者不良反应统计情况

在观察期间内,所有患者均为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在于支气管黏膜因为各种内外因素而遭受持续的刺激,从而导致慢性支气管的发生,在急性发作时,其主要的症状包括咳痰、咳嗽、喘息等,如果不能够对此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很容易引发出肺心病以及肺气肿,对患者的健康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

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盐酸氨溴索给药时,静脉注射的方式在操作上较为简单便捷,同时也比较安全,不过有研究表明,该给药方式的弊端在于患者肺部组织的血药浓度以及药物分布难以保证,而雾化吸入的方法则是有着更为广泛的适应范围,能够直接达到患者的病灶,从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在使用盐酸氨溴索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雾化吸入比静脉注射给药更为有效,而且有着比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颜霞.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4):133+136.

[2]吴瑞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0):88+90.

[3]郝珍.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与静脉注射给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03):140-141.

论文作者:马建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与静脉注射给药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有效率分析论文_马建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