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刘建刚 钱可琼 曾琴 王梅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刘建刚 钱可琼 曾琴 王梅

摘要:目的:对临床医学检验过程,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及结果准确性的控制方法开展探讨,研究合理科学的方法措施。方法:将本院血液检查科室收录的104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定为此次研究对象,收录时间在2017年6月~2018年10月,每位患者均出具两份同等容量的血液样本,结合了不同比例配比的抗凝剂,其中1:5000配比的样本分为A组,1:10000配比的样本分为B组,对两组样本在不同放置阶段及不同检验温度的相关数据进行检查对比,其中有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结果: 两组血液样品在相同时间阶段与检验温度下,HGB、RBC、WBC及PLT的含量水平均有不同(P<0.05),同时相同配比下的血液样品在不同放置时间阶段与不同检验温度的相关数据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工作中,需要严格把控样本的抗凝剂配比、放置时间及检验温度等相关因素,有效的减少外部因素对检验报告数据的影响,提高相应的检验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引言:

在当代社会临床检查中,血液细胞检验是一种常规的检验项目,通过一些先进的仪器仪表对血液中的细胞含量及组成进行分析探究,常见的就是血常规检查,主要的检查项目有HGB、RBC、WBC及PLT等10项,进而生成合格的检查报告。医护人员通过对检查报告的分析,可及时的判断出患者的身体情况,对所患病症的病情程度也能有清晰的认识。因此为了能够准确的提供疾病参考数据,需要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严格控制,本文主要从抗凝剂配比、放置时间及检验温度三个方面的因素控制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血液检查科室收录的104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定为此次研究对象,收录时间在2017年6月~2018年10月,其中所有血液样本血型均为A型,男女比例在55:49,年龄分布在23周岁~59周岁,平均年龄为(37.33±8.27)周岁,每位患者均出具两份同等容量的血液样本,结合了不同比例配比的抗凝剂,其中1:5000配比的样本分为A组,1:10000配比的样本分为B组。

1.2检验方法

在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采集及抗凝剂配置稀释比例完成后,充分的混合处理,开始第一次检验。将104份血液样本均分为208份,其中A组样本52份及B组样本52份放置在低温环境下,0.5h、2h各检验一次;另外的104份样本放置在常温环境下,0.5h、2h及5h各检验一次。收集相关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1.3观察标准

对抗凝剂稀释比例不同的两组血液样本,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放置时间下的检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各检验结果以( )表示,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加以计算汇总,采取t检验方法,当P<0.05时,表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抗凝剂配比不同时,检验结果对比,见表1.

表1 检验结果比较 ( )

比例HGB(g/L)RBC(x1012/L)WBC(x109/L)PLT(x109/L)1:5000125.67±23.734.13±0.626.39±1.07133.11±41.761:10000157.41±13.066.44±0.678.97±0.92198.65±38.43P<0.05<0.05<0.05<0.052.2低温环境下,0.5h及2h的检验结果对比,见表2.

表2 低温环境下的检验结果比较 ( )

时间阶段HGB(g/L)RBC(x1012/L)WBC(x109/L)PLT(x109/L)0.5h12.49±3.0616.63±3.9415.82±2.81190.33±31.672h15.22±2.8519.08±4.9018.60±2.34136.52±32.09P<0.05<0.05<0.05<0.052.3常温环境下,0.5h、2h及5h的检验结果对比,见表3.

表3 常温环境下的检验结果比较 ( )

时间阶段HGB(g/L)RBC(x1012/L)WBC(x109/L)PLT(x109/L)0.5h112.50±15.324.03±0.986.30±3.9715.65±5.192h126.72±18.494.86±0.836.91±2.5418.28±4.175h131.92±17.03*5.31±0.67*7.81±3.42*20.45±4.86**与0.5的P值<0.05<0.05<0.05<0.053、讨论

常规的血液检查中必不可少的有HGB、RBC、WBC及PLT的各自水平计数,直接反映了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为之后的病情控制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有利于帮助患者更快的得到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使自身机体的恢复期明显缩短。

全面了解血液细胞检验的相关因素,能够提高相应的检验质量,使检验结果更加精准。在检验室工作的相关人员要对样品信息严格仔细的排查,确保样本与患者相匹配;同时对于抗凝剂配置也要严格把控,仔细核对成分比例;在检验温度的设定阶段,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温度变化,遵从标准规范进行;在检验过程中,把控好时间的分配,切不可出现时间上大的偏差。

本次研究表明,抗凝剂比例与血液成分水平含量之间存有明显的负相关,即比例越大,HGB、RBC、WBC及PLT的各自水平越低(P<0.05);不同温度环境下,各检验项目含量水平也随着时间的推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P<0.05),血液整体的形态也随之改变。由此可见,抗凝剂比例、温度差异及检验时间的变化,均能够直接影响到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因此,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工作中,需要严格把控样本的抗凝剂配比、放置时间及检验温度等相关因素,有效的减少外部因素对检验报告数据的影响,同时对于工作人员的操作技巧也应适当的进行培养提高,加强日常工作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春岩, 唐晓春.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 系统医学, 2017(18).

[2]秦晓芳.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2).

[3]张立梅.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 健康之路, 2018(6).

论文作者:刘建刚 钱可琼 曾琴 王梅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刘建刚 钱可琼 曾琴 王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