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与矛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当代论文,矛盾论文,体系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而是改变了这一矛盾的存在形式,扩展了这一矛盾的运动范围。因此,需要我们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新形式和新特点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一、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体系是经济全球化的长期历史进程的最终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全球化全面展开,大规模的资本跨国运动与资本国际循环的建立,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的生产方式。
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的生产活动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经济全球化不仅意味着生产活动超越了某一国家的疆域,更意味着生产关系的扩张,即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资本国际循环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尽管从殖民时代就开始了全球化进程,包括殖民地在内的一切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都具有了一定的世界性。但是,那个时代的殖民地经济并非采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只是资本的循环与增殖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主要是部分原料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越出了国界,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仍然基本上在一国内完成。从根本上讲,殖民地经济仍然是外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世界经济全面进入全球化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后,西方国家在产业资本大规模跨国运动的带动下,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大循环,西方资本的增殖运动迅速而全面地在全世界展开。
在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上,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商品物资流通大幅度增长。前面我们已经提及西方国家普遍依赖第三世界的生产性资源,大量进口能源、原材料。
在资本循环的生产阶段上,战后西方资本跨出国界,向海外大规模投资,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体系。从60年代到80年代,西方海外生产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快1.5倍,海外投资与生产已经成为西方国家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看,1970年国际直接投资额为400亿美元,1980年上升为1700亿美元,1989年为2320亿美元,1996年达到3490亿美元,2001年达到7350亿美元。(注:联合国《2002年度世界投资报告》。)
在资本循环的出卖阶段上,战后国际贸易以空前的速度增长,从战后国际贸易的规模扩大看,1950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仅为610亿美元,1970年增加到3150亿美元,1990年增加到34470亿美元。目前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2002年世界贸易出口额已超过90000亿美元。从出口系数看,即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1950年为6%,1973年增加到12%,1997年接近19%。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比,在1975~1984年间平均为1.5∶1,1985~1994年间平均2∶1。
战后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向全世界的内涵式的扩张,使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活动内化于资本再生产过程,资本增殖的循环与周转在全球范围进行,即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循环。资本国际循环的形成则标志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展开,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最终完成的阶段。
二、“中心”与“外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二元结构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形成以西方为样板的一元化的统一模式,相反却出现了分化,形成了二元对立结构。即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以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为“外围”的,存在于统一的世界范围的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双重结构。中心结构支配外围结构,即在资本国际循环中发达国家通过不等价交换以及其他形式的剩余价值的转移,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积累。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当代国际分工体系也逐步形成。垂直分工是这一体系的基本特征,即在国际分工与交换当中,发达国家主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并相互交换。同时,发达国家掌握了大部分资本产品和服务资讯,而发展中国家极其缺乏。国际垂直分工构成了世界经济体系中二元结构的物质基础。
在垂直的分工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主要是原油、农矿原料及其它初级产品。在这种状况最为严重的60、70年代,如1968~1972年间,在85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一种或少数几种初级产品的出口占本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在50%以上的就有69个国家,其中比重占70%~90%的国家有37个,占90%以上有11个。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电子产品、机器设备、精密仪器、民用飞机、汽车以及高级耐用消费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高、低附加值产品交换的价格差距是相当惊人的。
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呈现正态分布。
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西方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在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在资本国际循环过程中,作为“外围”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处于“中心”的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的对象,发达国家凭借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资金、劳动力、信息的不平等交换及剩余价值的转移,获取巨额利润。
目前,只占世界人口15%左右的西方国家集中了全世界绝大部分财富,消耗了全世界约75%的开发资源,并产生全球大致相同比例的污染物。这一事实集中反映了当今世界贫富分化的严重程度,凸显了南北之间不平等的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以不同的形态在世界范围流动,但不同形态的资本流动所产生的利润或经济剩余却在向西方转移和集中。不平等交换这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贸易中不平等交换。战后以来高附加值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一直在扩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如果以1950年发展中国家的出进口价格总指数之比为100,至1958年下降到90以下,至1972年则进一步下降到80以下。80以来第三世界的贸易条件依然在继续恶化,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材料计算,1985年至1994年间,在有统计数据的81个第三世界国家中,贸易条件指数有所提高的为21个,持平的3个,而下降的则有57个。(注:根据《1996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有关数据计算。)1999年与1995年相比,发展中国家总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5.3个百分点。
第二,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于第三世界国家,利用其廉价劳动力资源,赚取高额利润。前面我们已经列举了西方国家投资第三世界的利润率高于平均利润率的情况。西方资本向第三世界的输出使其获得和强化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控制能力。60、70年代,是拉美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资本的大量输入拉美国家,许多重要的生产部门为西方的跨国公司所控制。例如:巴西在1968~197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以10.1%的年均速度增长,被称为“巴西奇迹”。但是,在“奇迹”的背后是西方资本的大举进入,美国等7个西方国家的资本占当时巴西国内投资总额的60%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约50%。(注:参见吕向生主编:《国际贸易地理》,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43页。)80年代初,巴西的烟草行业80%,电子与通信行业79%,交通部门75%,医药行业50%的产值来自外资企业。从表面上看,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很快,但实际上有大量的利润由外资企业汇出国外。据当时巴西议会对跨国公司的一项调查,1965至1974年(与“巴西奇迹”大致同期),在巴西的最大的11家外国公司共在巴西投资2988亿美元,而同期汇出利润达7745亿美元,汇出利润是投资的2.6倍。(注:参见陆国俊等主编:《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发展》,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199页。)
第三,债务盘剥。发达国家利用第三世界国家实现工业化资金短缺的困难,对其实施重利贷款,造成发展中国家广泛的债务危机。1982年8月13日墨西哥债务危机爆发,拉开了波及广泛、影响深远的第三世界债务危机的序幕。80年代中期,不少拉美国家的负债率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严重地阻碍了这一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90年代,尽管发展中国家每年以1500—1600亿美元的速度向发达国家归还外债,尽管债务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有所下降,但绝对债务量依然在上升。全球著名的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2002年10月发表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已达到2.5万亿美元,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34%。负债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目前,债务问题仍然严重困扰着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为此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价。
第四,利用技术、信息垄断和“头脑流失”等手段,从发展中国家转移财富。发达国家利用掌握的技术专利权从发展中国家获得大量超额利润的同时,还利用工资优势吸引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十分短缺的科技人材到发达国家服务。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一项估算,仅在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三国通过人材转移,就获得了相当于510亿美元的收入。据国际劳工组织(ILO)2000年的报告,有150万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工人在西欧、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谋求发展。在获得Ph.D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毕业生中,超过70%的人留在了美国,许多人最终成为该国公民。
三、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本矛盾
在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中,资本运动的矛盾已不再以传统的方式简单地表现为一国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呈现多层次的复杂关系,存在于资本的国际循环过程中,存在于“中心”与“外围”的经济交换关系之中。应当从世界经济体系的宽广视野中,观察与认识当代资本运动的矛盾及其规律。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一些来自第三世界的理论家,十分重视从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经济体系的角度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的国际循环赋予了当代资本运动以新的形式。剩余价值和经济剩余的获取,大量来自资本国际循环过程中“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交换。这种不平等交换是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资本与劳动对立的具体表现。研究不平等交换因而成为研究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资本运动规律的一个核心问题。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马克思的经典论述的基础上,力图说明: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向第三世界的资本扩张和开拓世界市场,通过不平等交换使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向西方发达国家转移,促进了西方经济增长同时阻碍了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心”与“外围”的矛盾是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的矛盾。
阿杰里·伊曼纽尔和萨米尔·阿明对于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平等交换的成因与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国际交换中的“价值转移”说,是这一研究领域中具有代表性学说。
伊曼纽尔和阿明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内部结构关系的研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运动的认识。他们将资本运动中的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放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放在资本的国际循环过程中加以认识。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在生产和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过程,资本运动的矛盾形式受到了这一过程影响而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资本的国际循环中,资本积累大量地发生在“中心”与“外围”之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外围”是一个整体的积累对象。
在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中,一个国家的内部和外部的阶级结构相互交错,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不同阶级的外部共生与同一阶级的内部分离现象。西方资本的全球扩张,使得西方国家中的工人阶级与本国资本家具有了某种共同利益,并使之与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工人阶级在利益关系上产生疏离。同时,在第三世界国家内部也产生了代理西方资本集团利益的合作阶层。另一方面,不平等交换又使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成为西方资本的剥削对象,因此,除了直接代理西方资本利益的阶层外,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各个阶级、阶层都与西方资本存在着客观上的利益冲突。
伊曼纽尔等人的“价值转移”理论初步揭示了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心”与“外围”的二元结构之间发生不平等交换的原因。为我们深入分析和认识国际循环中的资本运动规律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价值转移”理论仍然存在着某些缺陷和局限性。因此这一理论提出后引起了许多争议。西方学术界的主流当然对其采取拒斥的态度,即使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学者中间也有不少不同意见。
我们认为:“价值转移”理论的主要局限性在于:这一理论将“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差别,视为经济技术水平不同的经济实体间自然发生的现象,而没有进一步分析和揭示将这种不平等关系固定化和不断复制的主、客观因素。“价值转移”理论成说于60年代,当时资本国际循环中的经济关系及资本运动的规律性尚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因而相应的理论认识具有局限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今天的现实为深化我们的认识提供了更为成熟的条件。
伊曼纽尔认为,在资本有机构成相同的情况下,工资不同引起的剩余价值的转移属于不平等交换,而拒绝承认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情况下的交换具有不平等的性质。因而,第三世界国家不能抱怨在这种情况下与西方的交换中失去了剩余价值。对于伊曼纽尔来说,工资模式是独立的变量,而且它影响资本有机构成和国际分工。因为,第三世界国家工资低,造成其低资本有机构成,从而形成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低端地位。
然而,我们要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第三世界国家的工资水平长期低下?从国际经济的角度看,造成工资水平长期低下的直接原因之一,是由于第三世界国家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技术档次低的初级产品的生产与加工。而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第三世界从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十分困难、产业技术档次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甚至在那些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中的产业技术档次、科技含量与发达国家比仍有天壤之别?为什么战后第三世界国家不能效仿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种后起国家,如日本,由于采用先进技术而实现的“跳跃式”的超常规发展?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与战后西方国家实行的国际经济战略有关,即西方国家实行了旨在控制第三世界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和资本有机构成差距固定化的所谓“雁行战略”。
雁行战略是战后西方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新殖民主义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改变了以往封锁战略,主动地向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与技术的下行性的梯次转移,进而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上的依附关系:一方面,由于不断地下行性的梯次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其产业的自主性成长,抑制甚至摧毁其自主性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系统。结果使发展中国家在雁行模式中永远也不可能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而被束缚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的底部。另一方面,雁行战略的实施,却为发达国家创造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空间与条件,不断地刺激和促进发达国家提高其资本的有机构成,并减缓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带来的传统的产业结构的内部矛盾。使发达国家总是处于“领头雁”的地位,将发达与不发达相对地固定下来。
“雁行战略”的经济实质是国际交换中的垄断。即在资本的国际循环中“中心”与“外围”交换的高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售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时,实行卖方垄断。雁行战略使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依附关系日益转化为一种技术型的依附关系。
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的垄断机制,是在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中出现的新的、重大的变化,是维系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存在的基本条件。
标签:世界经济论文; 经济全球化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