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型的原始假设与新思路_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型的原始假设与新思路_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原设想与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主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37-5057(2000)03-0023-03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是我国昂首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最关键的一步。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按照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集体关于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在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基本成熟以后,再考虑如何向社会主义转变。可是后来的实践却违于原先的设想。从1953年提出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思考——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仅用了短短的四年,在1956年就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其结果,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考察原设想与新思考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过程,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大有裨益。

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中,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到达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发展之路,清晰地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这里包含了“两步走”的思想:其一,是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P651)其二,是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也必须分为两步,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经济、文化前提;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即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纵观党和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原设想,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

毛泽东认为,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不是由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中国的经济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旧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民主革命的直接结果不是立即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只能建立一个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限度内得到发展的“民主主义制度,这个社会的前身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近百年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的后身是社会主义社会。”[1](P559)毛泽东认为“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2](P1060)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1](P675)它是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渡性质的社会。这一时期,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的政策;在文化上实行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决定其历史发展方向的是社会主义因素。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保证向社会主义走向社会,实质上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

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以后,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候,毛泽东关于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首先发生变化。从1952年9月起,毛泽东开始在中央领导之间谈论:“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新思考。

是什么原因使毛泽东和党中央改变初衷,过早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呢?笔者认为这既有其客观条件,又有其主观因素。

(一)客观条件

建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毛泽东提出新思考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及长期战争的破坏,我们接受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如果说国民经济的严重衰败是国民党反动政权迅速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这个严重的经济现实,可以说是新中国诞生后最棘手的问题,是对中国共产党最严重的考验。因此,人民政府要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稳定物价,恢复生产,为扭转国民经济的危机局面而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能够想出来的唯一的办法,是运用革命在全国迅速胜利而形成的崇高威信,并依靠党的严密组织和铁的纪律,实行全国财政经济的统一。这里包括统一财政收支,统一货币和现金管理,以便把凡能集中使用的力量都集中起来,战胜当时面临的严重困境。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投机资本在全国范围曾掀起了4次物价暴涨的狂风和抢购风潮。党和政府正是依靠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迅速扭转了经济危局,财政收支很快接近平衡。在较短的时间里,就给市场物价这匹脱僵十几年的野马套上了笼头,使之由不断暴跳转为突然下跌而终于稳定,国家从此掌握了市场领导权。而由此形成的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也就成为日后加速走上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轨道的重要前提。

根据这种情况表明,建国初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毛泽东感到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有必要提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二)主观因素

如何采取实际步骤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思考的起点是从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开始的。

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早提出和回答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1952年6月6日,他在一个文件上曾批示说,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毛泽东在这里重申主要矛盾问题,表明解决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消灭资本主义已被提到日程上来,它反映了毛泽东已经开始考虑,将中国革命推进到它的第二阶段,即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战略意向。1952年9月以后,毛泽东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这是同年6月作出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合乎逻辑的必然发展。

纵观1949年到1956年这7年的历史,可以看到:这个时期我国社会的矛盾错综复杂,形成了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仅从阶级矛盾看,经过建国初期3年的努力,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三大敌人残余势力的消灭和民主革命任务较彻底完成,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成为阶级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变化。但对比工业化的要求与落后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它不能不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总之,在以上背景下,再加上其它因素,1952年下半年,新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诞生不到3年的时间,毛泽东就改变了初衷,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思考——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原设想与新思考,可以说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两种构想,两个方案。但是,由于新思考的提出,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有其自身的某些合理性,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相联系的一致性是不容忽视的:

其一,两者的过渡性是一致的。都强调向社会主义转变是一个过渡的、渐变的过程。原设想在架构新民主主义社会模式时,就已明确了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并非是新思考提出时,才将新民主主义社会解释为过渡性的社会。

其二,二者的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都是要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原设想思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生产关系的变革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毛泽东在架构原设想的过程中,始终把我国生产力落后的基本状况作为“在中国革命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3](P1430)并且提出了著名的生产力标准问题:“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是解放生产力。”[2](P1079)毛泽东是从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提出了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才能走向社会主义的原设想。生产力标准成为原设想的一条主线,由此产生了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全部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新思考的构想着眼于生产关系的变革。毛泽东在酝酿新思考的过程中,并没有无视生产力落后的现实,并且把它作为“主体”内容考虑进去了。但是,无论从他对新思考的解释,还是后来的实践,都说明毛泽东最关注的是,怎样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把改变生产关系放在比发展生产力更重要的地位。毛泽东作为一个革命家,他一贯主张和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世间最宝贵的是人,只要有了人,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因此,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就能够改变客观现实。他对这一思想的哲学概括就是:“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4](P330)在酝酿新思考时,他所运用的就是强调第二性东西反作用的哲学思辨,认为生产力固然是基础,但生产关系也并非无能为力。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使他愈来愈相信改变生产关系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进而认为农民中有一股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依靠这种积极性就可以很快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他对社会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积极作用的必不可少的私有经济成分,很快便持否定态度。于是,他开始强调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斗争,党的中心工作是社会主义改造,解决所有制问题。按照新思考的思路去发展、解决所有制问题。按照新思考的思路去发展,必然使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脱节,造成生产关系的变革先期完成,生产力的发展滞后的结果。这种思路着眼点的偏离,对于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总之,历史对后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总是给后人以新的启迪。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启迪人们对中国国情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掌握,加深人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及内容的理解,并在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和继承新民主主义理解中一切仍然有用的成份,以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

收稿日期:1999-10-19

标签:;  ;  ;  ;  ;  ;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型的原始假设与新思路_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