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有了很大进展,其自身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互联网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传统的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应积极的渗入“互联网+”理念,确保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的稳定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互联网+”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基于“互联网+”;建筑设计;课程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推行“应用型本科教育”“创新实践型本科教育”等教育模式,以往的建筑材料教学方法和模式已无法适应现在的具体情况(包括教师和学生)。因此,对于我国高等学校工程专业教育来说,大力推进符合学生、教师、社会时代特征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知识的高效传播带来了新机遇。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互联网等当下盛行的信息化工具对建筑材料课程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1“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互联网+”的概念也逐渐被大家熟知。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也快速的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一方面,“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位老师、一块黑板、一间教室足以”的教学理念,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工具的应用,突破了学习时间、地点、老师的局限性,可以进行即时即刻的学习。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参与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模式,而要求学生与老师有更多的互动,无论线上线下,学生和老师都能够进行及时的交流,形成了一种师生平等、师生关系融洽的局面,让学生参与老师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最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回放式精准教学模式。互联网背景下的主要授课知识几乎都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课件等工具进行展示,因此学生们可以在这些工具中进行学习的查漏补缺,可以及时回顾知识点,而且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中,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教学目标精准化”的要求,保证了互联网课堂教学的效果。
2应用创新人才教学改革研究
2.1教学链接社会
“互联网+”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了教学模式,明确了课程的主要内容,将“互联网+”与城市需求、环境需求、建筑需求以及人群需求快速的进行相连,链接社会资源,教学课题逐渐明确。改变传统的设计模式,应积极的通过建筑、规划、景观等,对学生进行共同指导。专业老师应该随时沟通交流,共同研究与完成教学课题,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可以完成课程设计图纸向从场地需求出发的转变。教师还应实时的督导学生进行自主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演技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所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对当前建筑与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以及形态等有重新的认识,利于学生学习。
2.2建筑材料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
随着我校招生人数显著增加,新课开出量与课程学时数量显著增大,建筑材料课程信息量大、知识点众多,课下又没有进行有效复习,这样多重因素使学生对课本上陌生的知识没有充分接纳和吸收,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对建筑材料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彻底改革。将“互联网+”与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联系一起,是解决“大土木”专业设置下课程多、学时多所引起的教学效率低下的有效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建筑材料应用创新教学研究有利于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减肥”,并形成完备的工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综合应用的能力,符合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2.3完善装配式建筑教学系统
“互联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要加强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开展装配式建筑的咨询和服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学校师资进行集体培训。并且通过老师以及各建筑专家的通力合作,要尽可能的补充和完善我国配套的装配式建筑教材,另一方面要打造配套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学习模式,包括建立教学资源库、手机APP在线学习、考核试题库、微课、教学案例库等,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的装配式建筑知识,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的实践水平。最后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达到一定的应用技术水平。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工厂式建筑,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管理、施工等专业的人才。
2.4创新教学理念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基于“互联网+”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室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情况,来深入研究与有效教学,不断的创新教学理念,响应新课改政策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全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是由教师进行引导进行的。教学是灵活的,不是一成不变,学生根据兴趣与需求以及学习程度来选择课题。教学模式中需要注重学生的设计专业水平,必须加强学生的基础性的实践技能,在专业教学课程中,应积极开展专业的建筑设计教学、由专业的教师讲授,而不只是普通的老师来授课,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
2.5建立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体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学生在建筑材料学习过程中,可在新材料及其施工方法方面进行发散性思维,学生多动脑多动手有可能会带来工程应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作者带领的学生团队就研发出了彩色防滑路面装置,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综合利用互联网等技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当今科技热点问题,为学生科学设计课后科研课题或创业方向,建立以新材料、新技术为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难题,并培养学生开发和利用新材料的积极性,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的自主择业和创业提供便利。学校教务部门还可将其科研成果(论文、报告和专利等)引入到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中去,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其学习建筑材料的兴趣。针对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开展试验课与实习环节教学活动的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的指挥和引导。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基于“互联网+”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培养了学生专业技能,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培养高素质的建筑设计人才做好准备工作,促进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义平.大数据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6(1):67-68.
[2]郝晓亮,高云,方志刚.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工科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20):3-4.
[3]李杨,刘翠凤,吕维忠.“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人人才的需求分析[J].高教学刊,2015(11):22-23.
[4]孙玉洁.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6(8):6-7.
[5]刘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问题与改革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10):31-32.
论文作者:廖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互联网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课程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