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历史教学能力素养培养刍议
蒋经纬
(重庆巴蜀中学 重庆 400010)
摘 要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在当下的一个新热点,是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由其教学能力素养决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指导着历史教学能力素养的培育。在这基础上,此文探讨了历史教师在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出色的历史教学能力和过硬的教学研究水平这三个方面的行之有效的专业成长策略,以期为广大一线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能力素养
2017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式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当今的历史教师专业成长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而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是核心素养发展的转化者。[1]因此,历史教师的历史教学能力素养培育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现就此问题做一个初步探讨。笔者认为,历史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历史教学能力的培育: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之本是肝肾亏虚。肾乃人体先天之本,肾虚则固摄无权,精微不藏走泻,津液亏乏火炽,发为消渴症;肾虚贯穿于糖尿病的各个阶段[2]。肾虚则骨髓生化乏源,精血不足,筋骨失养,筋腱无力。肝血不足则筋失濡养;肝气郁结则脉络闭阻,筋失濡养,久则伤骨。肝肾两脏器的联系极为紧密,肾精亏虚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致肾精亏虚,二者互为因果,因此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肝肾同治术后基本原则。
1 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学能力的基础。作为历史教师,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无从谈起。我们看到,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十余年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新史料的支撑,史学观念相对落后,成为教师专业知识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虽然,历史新课程非常强调新史观和对历史问题探究的多元答案,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切磋交流中,阐述自己的史学观点。但是,教师必须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评价、分析和批判。[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与先前相比,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与便捷,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去深造。学科内的交流有助于我们涉猎历史专业发展趋势和史学研究新成果;跨学科的交流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专业以外的新知识,能够借鉴其他专业的理论与方法,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教学风格,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分析、解释史料。
很多普通人一听他的外号,都会想当然的认为他所练的应该是醉拳,但他“醉鬼”的外号实在和醉拳没有半点关系。传说张三爷身量不高,骨架结实,但骨瘦如柴,常身着长衫,脚踏步履,腰间挂一酒壶,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两眼似睁非闭,蒙蒙胧胧。张三爷常年以“醉态”示人,所以被人称为“醉鬼”。
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是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需要教师调整历史专业知识。历史教师对历史专业知识的更新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不仅要积累那些显性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深刻把握那些凝结在历史学科内的能力和方法。这样才能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唯物史观,透过历史纷繁复杂的表层,深化认识历史的本质,探索历史背后的奥秘,体会历史学习的价值。而历史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历史教师尤为关注的元素,历史教师较为全面掌握史学理论的基本知识,更新史学观念,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法,才能更好地运用解决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分析、历史运动规律等问题的方法。[3]这些主要依靠自己有效的业务自学和专业引领,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探索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素材。尤为注意的是,史学知识的深化学习要从专业成长的角度有的放矢,并结合历史新课程改革,有甄别有选择地学习,从而形成“独特的科学气质",包括“对专业心无旁骛的痴迷于忘我的投入"。[4]
2 出色的历史教学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谁能感到自己是在进行研究,谁就会更快地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7]成功地上好一堂历史课诚然是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部分,教研水平的提高则是重中之重,教与研相结合,以研促教,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历史教学能力。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合理有效建构离不开教师课堂语言的表达,而教师语言的表达应落脚在“活"字上,出口成章理应成为每位历史教师的目标。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讲述得简洁流畅、绘声绘色、生动有趣,才能激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好奇心,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师讲述含混不清、词不达意、逻辑混乱,学生脑子里便是一头雾水,整个课堂就失去了生机,变得一潭死水,难以落实教学目标,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离不开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离不开教师对历史的独到见地,离不开教师倾注的情感,让学生在教师有节奏、有质感的讲述中感知历史的温度,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容和尊重多远的世界,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历史教师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有效感染并丰富学生的内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做到以史为鉴,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在“简"字上下功夫,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重在学生的“学",细化并落实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强化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优化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时空观念素养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高屋建瓴,简明扼要地理清历史知识的框架结构,尤为重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历史学关心的是人,研究的是人,探讨的是过去时空中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及其意义,[6]因而,我们要善于利用详实的史料,把历史事物放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中去分析、理解历史上整体与部分、静态与动态、统一与多样、变化与延续等关系,建构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的关联,从纵向方面把握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从横向方面把握在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的历史事物,从而编织成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
现有的教材因篇幅的限制,并没有清晰地呈现历史深处的东西,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史料实证无意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文本,乃至历史事物的重要环节,是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一种理念和实践,在唯物史观和其他史学理论方法的指导下,必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5]教师对史料的解读体现在“准"字上,不仅要准确理解史料的内涵,更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有所侧重,在课标要求的框架内展开,紧扣教学目标,依据教学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避免随意性,避免难度过高让学生感觉厌烦;灵活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对相关史料的进行精准解读,力求科学性、真实性与合理性,形成教师自身对历史事物的历史解释,将多重史料进行筛选整合,让学生学会从中区分史实与解释,客观、辩证地理解历史事物,把握好历史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教育现代化、教育数字化和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教育变革浪潮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教学研究水平。观摩评课、研究课题、撰写论文是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最实用的教研形式。观摩评课可以结合具体课例,从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客观评判,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是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研究课题和撰写论文则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从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高度,对实践进行反思和审视,分析、归纳、概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个性案例中找到共性,想人之未想,见人之未见,指导并改进具体的教学实践。
3 过硬的教学研究水平
光有扎实的历史专业功底还不够,需要在此基础上强化历史教学能力。而这历史教学能力,说到底,就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通过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指导并帮助学生如何运用历史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流水施工是指所有的施工过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投入施工,各个施工过程陆续开工、陆续竣工,使同一施工过程的施工班组保持连续、均衡施工,不同施工过程尽可能平行搭接施工的生产组织方式。其特点是:尽可能利用工作面,工期缩短;实现专业化施工,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工程质量;专业队能够连续施工,相邻专业队能够最大限度地搭接;资源投入较为均衡;实现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
关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对广大一线历史教师而言很难望其项背,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模糊不清,保持神秘的距离感。就目前而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多出于科研部门的研究员,且说法不一,一线历史教师在这方面的成果甚少。既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浪潮不可回避的热点,那么历史教师更应自觉接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理念,优化自己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认识,把相关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才能适应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做一个有心人,探索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方式,在改进自己历史教学方法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将教学实践整合并转化为科研成果,服务历史教学。
历史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教研自觉性与思维习惯,才能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努力实现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应对者到引领者,从“教书匠"到“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蜕变。
MICHEL制帽坊至今依然妥善保存着三千多款椴树软木制成的人体模型。设计师通过这些模型,为手工最精致、设计最大胆的帽子贯注“生命”。
4 结语
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育是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落实到点滴的日常教学中,需要在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出色的历史教学能力和过硬的教学研究水平这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三维目标是对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则继承和发展了三维目标,有利于帮助学生具体分析史实。高中一线历史教师正在主动尝试与探索,在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下,提升教学能力素养,势在必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出,必将给未来的历史教学带来重大变革,也必然对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发出新的挑战,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培育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能力素养,是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陈辉.历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陈辉,陈静亦.历史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构[J].历史教学问题,2012(2).
[4] 余慧娟.大象之舞[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5] 何成刚.历史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培养[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6).
[6]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7]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Ability of History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JIANG Jingwei
(Chongqing Bashu Secondary School,Chongqing 400010)
Abstract The core literacy of history subject is a new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t is the thinking quality and key ability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y subject formed by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y learning.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historyteachers is determined by their teaching ability.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re literacy of history subject guides the cultivationof the ability of history teaching.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ive professional growth strategies of historyteachers in three aspects: solid histor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xcellent history teaching ability and excell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level,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he majority of front-line history teachers.
Keywords the core quality of history disciplin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eachers;teaching ability literacy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s.2019.04.063
标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论文; 历史教师专业成长论文; 教学能力素养论文; 重庆巴蜀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