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化视角看建国后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_政治论文

从现代化视角看建国后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_政治论文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建国后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角度看论文,历史教学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后期,以现代化理论解释历史发展成为中国历史学界的主流意识之一。现代化理论主张历史研究与教学要正确地阐释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客观地反映工业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本文依据建国以来我国的历史教学大纲[1]解析中学历史教学长期存在着的非现代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观,并根据现代化理论对现行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体系提出自己的建议。

自建国以来,因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的基本观念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将阶级斗争作为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内容的主线,突出显示资本主义的腐朽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历史教学大纲是1950年颁布的《小学历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这部大纲特别注重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政治功能:“世界史重点在说明以苏联为首的和平阵营日益强大,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阵营必然灭亡,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必然成功。”从当前发展来看,半个世纪前的这个大纲没能客观反映历史和正确评价历史。

1956年教育部颁发的初中、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草案),为建国后历史教学中长期以阶级斗争目标定位做了基本铺垫。根据这套大纲,初中世界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具体事实特别是阶级斗争的叙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在世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劳动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结合是以无产阶级的立场为基础的”。高中大纲规定,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将通过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通过社会主义的胜利、确立和扩大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

用现代化理论看1956年的大纲,在人类民主政治发展方面,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性只体现到1870年,因为,从普法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是“资本主义开始没落的时期”。而此后以第二次大战为界,分别是“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第一阶段”和“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第二阶段”,这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

1956年的大纲对经济发展,没有从工业化及其影响的角度进行阐述。大纲中的英国工业革命,立足于说明工业革命是阶级对立出现的背景:“英国对殖民地的掠夺、英国自耕农的破产、机器的发明和机器生产的出现、两个主要敌对阶级开始形成、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大纲分别在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内容中插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立足于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衰落:“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19世纪晚期德国的工人运动”、“英国的世界工业独占地位的丧失”、“法国工业发展速度的迟缓和资本输出的加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人运动的成长”等,没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一体化和民主政治的影响。大纲还孤立地联系20世纪20~30年代分别在苏联和欧美发生的经济现象,而得出下列无法成为必然规律的结论:“苏联人民迅速地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又以创造性的劳动,在短期内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成了社会主义,并且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经过一个暂时的相对稳定的局面,进到一个更大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时期。社会主义制度以它本身的发展,证明了它具有决定意义的优越性。”这个大纲不涉及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只说“世界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加深、统一的世界经济市场的瓦解、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尖锐化”。

这个大纲为建国后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定了基调。在此后二十年里,相关大纲多有修改,但都是遵循着这个基调。从1950年开始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学术界始终以阶级斗争为纲,是由当时中国的国际、国内背景决定的。自从1957年以来,“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2]。

1976年,中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前后,邓小平宣传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这种背景下颁布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开始纠正长期存在的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索的历史观,希望重新探讨历史学科的主流线索,出现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长达二十年的探索。1978年以来,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逐步克服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与观念,并在无意识渐进过程中,逐渐地在客观上部分反映了现代化理论,但新的学科体系尚未形成。

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依然是按照原先大纲的基本思路与理论制订的,但是对历史教材的目标作了明显的修改:中学历史教学旨在逐步培养学生树立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按规律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大纲要求世界历史教材反映的社会发展概貌是: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形态及其变化;对人类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或事件;殖民侵略、争夺和反殖、反帝、争取民族解放;无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978年的大纲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一分为二的观点,首次给予相对客观的积极的评价:“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的力量,采取革命手段,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统治,而在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又回过头来镇压人民群众。它在上升时期已经表现出革命和反人民的两面性。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比较起来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是它仍然是一个人剥削人的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用宪法和议会作幌子,以‘自由’、‘平等’为口号,标榜民主,掩盖他们政权的阶级性质。对封建制度而言,资产阶级民主曾经起过进步作用,但是它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是对人民群众的阶级专政。”

在1978年的大纲和以后的大纲中,对资本主义经济也作了相对合理的解释。1978年的大纲第一次高度评价了工业革命,“这个革命造成了近代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同时也促成现代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形成。它既是技术上的革命,也是社会关系上的革命”。1986年的大纲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作了客观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兴起改革的潮流,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医治了战争创伤,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由于战后科技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某些调节能力,一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重新取得相对的稳定和繁荣。”

在历史学界关于现代化理论讨论的影响下,1996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和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世界历史部分的改进,为构建现代化理念下的世界历史教学创造了条件。

1996年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教学的目标进一步阐释,增加了更加符合历史现代化观念的内容。大纲提出,要认识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进一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近现代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大纲将14、15世纪的历史纳入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开端。其内容包括: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长期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成长;欧洲殖民者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成资本,也造成殖民地的落后。

大纲增加了现代化初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内容包括:文艺复兴体现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到来,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大纲对于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评价已经基本符合“工业革命推进了工业化进程”的观点。大纲要求说明的是,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一次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以及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改变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影响极为深远。

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循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道路曲折前进,这在大纲中也有正确的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苏联、东欧国家相继进行改革,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经历了曲折的过程。70年代末,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0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在更大程度上体现着现代化观念。该大纲中关于世界近现代史主要线索的说明,完全摆脱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的错误说法,认定世界近代史包括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在这一历史时期中,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宗主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成为世界的基本矛盾。大纲还将世界现代史表述为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社会主义探索、现代化仍然是主流的历史: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世界的基本矛盾。20世纪30年代后,法西斯主义势力和反法西斯主义进步力量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对抗的两极格局。其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斗争及其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斗争,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超级大国的争霸斗争交织在一起。进入90年代,世界格局的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十分激烈,和平与发展是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

建国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从20世纪50年代政治目标领先、阶级斗争为线索,到70年代以后的思想解放、实事求是探讨历史自身规律,再到90年代和21世纪初从科学的进步的认识论去构建历史教学观点,其过程显示出现代化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接近与结合,所述历史日趋客观和真实。

根据现代化理念构建中学历史教学体系,首先要从近代以来人类发展的工业化和民主化角度,补足教材的线索。从已有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看,缺少的部分主要在于政治民主化。表现为:缺乏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时期,资产阶级是如何为确立政治民主化而在议会改革问题上所做出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完善民主制度,获得独立的非欧洲民族国家是如何建立趋于政治民主化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在多次政治体制改革中为民主和法制建设进行探索的,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是如何影响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工业化进程的。

从这个角度说,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具备了从现代化理论角度叙述历史的特征。这个课程标准按照全新视野,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课程标准在必修部分提出,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确立为民主法制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的教学要求,是从未有过的。课程标准内容涉及希腊文明影响下的西方民主政治产生及其重要意义,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的革命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建国后宪法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十年内乱践踏民主法制的教训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制定和实施为例,理解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选修部分的《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更是政治民主化的专门史。课程标准指出,知道专制和民主出现的历史背景、了解专制和民主斗争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课程标准从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政治框架、中国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等角度叙述,要求学习和研究民主与专制力量较量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增强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

此外,在现代化观念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我们也有必要从工业化和民主化角度重新阐释很多历史事件的意义。

在近年不断颁发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高考说明或新的课程标准中,经常发现有些传统上一直存在的历史知识点被弱化或者删除,如太平天国运动。这可以从该历史事件是否具备现代化进程中特殊意义的角度加以理解。太平天国活动的影响可以从下列两个角度认识:一是体现人民群众无畏的造反精神,二是部分的反映出反对外国侵略的意义;但是,因为太平天国活动没有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或者工业化进程产生直接和深刻影响,因此,在现代化观念下的历史知识结构中自然难以找到其位置。

也有很多历史知识,在现代化理论下的知识结构中应当增加或者改作不同的评价。例如,英国宪章运动在国际工人运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的独立的全国性政治运动,也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发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现代化理论下看宪章运动的历史意义,需要重新看待“人民宪章”的要求:凡年满二十一岁,精神健全的男子,都有选举权;无记名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可充分地自由运用其投票权;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的限制,以便使各选区得以选举他们最爱戴的人;议员应支付薪金,以便使当选议员的人能离开原来的职务,用全部精力为国家利益服务;平均分配选举区,按照各地区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议会每年改选一次。“人民宪章”的核心内容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它是工人阶级独立提出的,实现社会改革的一种手段和一个步骤,因此,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也应当积极评价宪章运动的历史作用。

标签:;  ;  ;  ;  ;  ;  ;  ;  ;  ;  ;  ;  ;  ;  ;  ;  

从现代化视角看建国后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