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千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 201903
摘要:在我国风景园林建设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在忙于快速完成园林设计的同时,是否反思过我们的设计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我们在一味地研究“形”的各种技巧与方法的同时,是否考虑过“意”的重要性?我们在营造了各种优美绿化环境的同时,是否赋予过其灵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文化意蕴融入进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如何表达风景园林背后的文化凝聚力,以体现其特色。
关键词:风景园林;文化意蕴;融入表达;再现与重构;比喻与符号;移植与虚境
1 风景园林中文化意蕴的概念含义
广义的文化意蕴指文化所蕴含的意义,启示和重要内容,常常与作为反映出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内容的文化载体,即文化内涵放在一起做比较对象。风景园林中的文化意蕴是指植入到园林的实体之中的,能借助园林与人们进行沟通对话,表达和传播精神思想的文化语义。文化意蕴反映了园林设计中深层内涵的情感,能使作品不仅停留在表面的花草搬弄,更让人们看到设计者想传达的精神思想。
2 风景园林中文化意蕴的现存问题
2.1文化意蕴的内容薄弱,底蕴不厚
目前多数设计者偏重于园林形式,风格,材料等,专注于流行的技术及表现手法,对于文化意蕴的融入考虑得较薄弱,没有深入挖掘本地文化,或只是简单地空述,也没有将其结合园林表达。文化意蕴过于薄弱会让人的体验感只能停留在外表的美丽,不能体会到背后的意蕴。缺乏内涵的园林是空洞的,没有文化力和生命力的。
2.2文化意蕴的融入流于繁杂,散乱
而有些设计者虽然注重了文化的融入,但在设计时思路不够清晰,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主题文化,一味把市场上当下流行的各种文化理念全都融入了园林中去,不分重点主次,没有跟项目性质相结合,为了做文化而做文化,整体文化意蕴构建杂乱不堪。人们感受不到设计者想传达的文化思想,也就失去了风景园林文化意蕴融入的意义。
2.3文化意蕴的重复性明显
在现今社会,很多地产开发商为保证一定的利润,盛行高周转的运营方式,给园林设计的周期较短,很多设计公司不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背景,或思考如何赋予不同的文化意蕴以体现项目的不同特点。相反,由于居住园林项目的性质相似,则照搬照抄,将场地空间形态接近的园林景观彼此复制,赋予类似的文化意蕴。
2.4文化意蕴的表达和环境不和谐
文化意蕴与构建的园林环境结合不自然,或未能与整体风格相结合,材料,形式等与周边相差较大,不能给人们很好的审美体验;或未能与整体园林主题相结合,只是单纯的将其保留在了原始场地中,其主题或性质与整体园林不符,从而使园林的文化意蕴较散乱,整体文化表达较弱。
3 风景园林中文化意蕴的融入思路
文化意蕴的融入思路有三个方向,一是针对场地内现有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二是针对所在地文化背景的挖掘与提炼。三是当文化背景薄弱时,植入新的文化。
3.1文化意蕴的保护与利用
在园林设计中,如遇场地内有保留的历史文化,则可根据损坏的程度,进行修复或利用。现存的历史文化是很好的文化意蕴融入点,将其和园林结合,不仅提升了风景园林的内涵文化,也传播了城市的文化底蕴。这是一种比较直接,简单的文化融入思路,且文化感染力比较强,能形成独具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
3.2文化意蕴的挖掘与提炼
一般情况下,多数项目场地内没有恰好可以保护和利用的历史文化。此时设计者可充分挖掘和研究所在地的文化背景,把各类传说,典故,人物传记等整理归纳加以分析总结,提炼其文化元素,引申其背后的意义,将其融入到风景园林设计中。这种方式比较含蓄,耐人寻味,可以打造有意境和内涵的园林氛围,但在文化元素的提炼上则考验设计者的功力。
3.3文化意蕴的借鉴与植入
当所在地的文化背景比较贫乏,提炼当地文化有难度时,可以选择根据项目性质或周边场地特色,植入文化。这种方式灵活度强,不受当地文化的局限,植入的文化理念选择面较广,可富有传统特色,也可后现代,或是结合当下园林发展趋势的文化主题。无论哪种类型,都能给予园林设计一定的文化内涵。
4 风景园林中文化意蕴的表达方法
文化意蕴的表达是很重要的环节,表达的失败不仅不能让人们感受到园林背后的内涵,反而还会影响到整体园林环境的和谐。表达的方法多种多样,无论哪种,皆需要让园林体现“情境交融”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对保留文化采用再现与重构的表达方法
再现是指对城市中原有的历史保留文化的保护和恢复,并和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使其在现代城市中得以重新展现,延续其价值和精神。再现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原风貌再现,另一种为演绎风貌再现。
原风貌再现:对于在环境原址上留存的,破坏较少的文化遗迹,可选取跟园林能融合的一部分进行局部修复,或并增加保护装置,将其作为历史文化意蕴展现的一个点。对城市具有宣传,对人们具有教育意义。如镇江西津渡景区中的景点“一眼千年”,在一个4M X 6M的玻璃罩下,是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古路基叠压。人们能从中窥探到西津渡古道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这一小段历史遗迹的展现提升了整个景区的文化意蕴。又如笔者在徐州经贸学院园林绿化提升项目中,对保留下来的古井做文章。以其为中心,在周边加入景墙,造型树池座凳等设计小品,围合空间,形成一个富有文化意蕴的休闲场所。学生课余时间在此休息的同时,亦能通过古井感受到学校的历史文化意蕴。
演绎风貌再现:对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破坏损毁较严重的,修复有困难,但又具有历史意义和特色的,可在合适的地点进行恢复。不一定局限于原样的恢复,也可再现其意境或标识其文化遗迹。如笔者在主持的重庆万州市民广场项目中,在设计范围内有一处是万州古衙门的旧址,但在城市发展中已被毁坏。为保留其历史意义,笔者在原址处的广场上,结合铺装形式设计了锈板地雕,将古衙门的建筑风貌及介绍镂空雕刻其上,并在周围设计林荫休息空间围合场地,使人们在游览市民广场的同时,能了解到古万州的历史文化。
重构是对城市中留存的有价值的,但已失去使用功能的文化元素,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加以改造利用,使其成为既富有文化内涵又具使用价值的文化节点。如笔者在扬中新坝旅游规划项目中,对现状留存的仓库进行了改造重构,仓库具有一部分显著的时代文化印记。设计保留其结构,对局部外立面进行修复,同时加入新的设计语言,如红色的钢构装饰,玻璃等,重新赋予其展厅的功能进行设计,使其成为整个旅游区的文化展示窗口。另外对当地保留的特色民宅也进行了重构,现状民宅的分布自然形成内街,且靠近水域。对此将其保留改造成集民宿,文创,餐饮为一体的风情街,给予废弃的民宅以新生,保留其文化意蕴的同时,亦使其成为整个旅游区内最富活力和商机的区域。
4.2对提炼文化采用比喻与符号的表达方法
比喻是两个不同概念或物体之间的转换,通过对比或引申,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诠释文化及其背后的意义。园林设计中常用明喻或暗喻的手法,将提炼的元素来比喻本文化。如笔者在主持的上海漕河泾浦江高科技园公租房项目中,由于项目场地滨临河道,便由周边环境性质提炼了水文化,提出“水岸清风”的主题概念。以不锈钢的水滴形雕塑,来明喻水的形态;以灰色砾石和草条相间的同心圆铺装来明喻水滴落产生的涟漪;以荷叶型的构架来暗喻水岸空间。让人们在场地中,虽然未见水,但处处能感受到水的文化意蕴。
符号指运用现代的几何语言,将文化中提炼的元素符号化,结合园林设计,精炼地表达和诠释文化意蕴。此手法在文化提炼中运用最广泛,有很强的装饰性,易和现代的园林设计手法相结合。如在笔者主持的洪泽县洪心河及浔河滨水项目中,流传着一个七星井的传说。相传彭祖为纪念他的七个妻子而建造了七口井,似北斗七星。笔者从井的形状,提炼了不规则的五边形贯穿于整个节点中,从空间布局到小品及铺装形式,都融入了五边形来表达其文化意蕴,手法简练又能很好地与园林设计相融合。
4.3对植入文化采用移植与虚境的表达方法
移植是指通过其他艺术领域或美学形式,将其融入到风景园林设计中,给予园林新的文化意蕴。可以借鉴移植的领域包括文学诗歌,绘画雕刻,平面设计等。如在笔者主持的上海武警政治学院项目中,根据武警学院的性质,植入了红色革命文化。利用雕刻手法的移植,将我军的发展历程及战争经历以不锈钢地雕的形式做成时间轴,正中铺设于主广场;利用雕塑艺术的移植,在校园中点缀了多个具有红色文化的雕塑,如红船,火炬,和平鸽剪影墙等;利用平面设计的移植,将肩章图案结合到地被灌木设计中,直观地表达军旅文化精神。
虚境是借植物,山水等实景来表达园林设计中文化意蕴的精神,常通过景物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氛围来引发人们的联想,感悟,创造与实相对的虚远感。在笔者主持的上海武警政治学院项目中,同样也运用了虚境的手法,主要体现在大量的主题植物运用上,如借“英雄花”杜鹃来寓意红色精神:借腊梅来寓意傲霜斗血的意志;借竹来寓意我党的高尚气节。此外,在滨河的一处草坪休闲空间中,种植了成片的喷雪花及樱花等偏白色植物,在有限的场所节点中,营造纯净的白色植物空间,意图让人联想到红军过雪山的情景,产生共鸣。
5 结束语
风景园林中对文化意蕴的融入,有助于彰显风景园林的独特性,提升其精神高度,丰富其文化内涵,做到“形意耦合”。使人们在欣赏园林的过程中,不仅只是观赏园林的美景,更能在美景背后感受到文化意蕴带来的深度。同样,文化意蕴通过风景园林的展现,尤其对于历史保留文化,是一种新形式的重生和传播,对城市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宣传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同予,薛滨夏,邹广天.景观设计文化意蕴的表达途径与方法[J].建筑与文化,2018(12).
[2]孙昕萍,劳琪.论我国本土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意识表达[J].美与时代(上),2017(11).
[3]寿劲秋,叶苹,赵飞鹤.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暗示手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4]张豪.园林景观主题文化构建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9).
论文作者:罗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文化论文; 意蕴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项目论文; 将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