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联大变革与马克思跨越理论的辩证思考_卡夫丁峡谷论文

关于苏联大变革与马克思跨越理论的辩证思考_卡夫丁峡谷论文

苏联巨变与马克思跨越理论的辩证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苏联论文,巨变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由前苏联巨变引起对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的思考,并指明了跨越的可能性、可行性、相对性以及其长期复杂的过程。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富有理论意义。

关键词 苏联巨变 跨越理论 “卡夫卡峡谷”

1991年世界上第一号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发生了巨变。这个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由于种种原因又滑入了资本主义的泥潭。苏联及东欧巨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使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至今人们心头仍笼罩着一层阴云:苏联巨变与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有没有内在必然的联系?资本主义这个“卡夫丁峡谷”到底能否跨越?如能跨越,怎样才能最终跨越?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探讨苏联巨变与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关系,特别是对马克思跨越理论的“跨越”求得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理解,无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跨越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过程和理论根据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新构思,是探索前资本主义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变方式,过渡条件及其如何实现的基本规律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虽然50年代也认识到东方社会特别是俄国、印度等国家的特殊性,但他们并没有认为东方社会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命运。当时他们正处在世界历史思想的高峰时期,不仅用这个思想来证明欧洲的历史发展,而且也依据这个思想提出了东方社会的普遍资本主义化问题。从方法论来说,当时马克思恩格斯还偏重于一般普遍原则的广泛适用性,还没有可能去具体分析每个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对世界历史思想的表达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从未提到任何国家的特殊性。在他们的心目中俄国当然也不能例外,也必须经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1859年马克思著文分析俄国即将实行的农奴制改革时认为,俄国沙皇政府通过预定方式实现改革的企图,有可能在俄国农村诱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他说:“如果发生这种情形,俄国的1793年就会到来”,这将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二个转折点”,将会给俄国“带来真正的普遍的文明”。这就是说,俄国的资本主义道路不可避免。这表明马克思在19世纪60年代虽然面对着民粹派关于俄国特殊论的喧嚣,但是他在世界历史思想的指导下,还是认为俄国的近期前景只能是实现资本主义化。70年代以后,由于东方各国在世界格局中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东方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西方革命的先导,这使得马克思认识到不能简单地把东方历史发展附属于西方道路下,完全用世界历史模式来套东方社会这是和东方社会的现实地位不相称的。随着摩尔根、梅思等人关于东方社会和古代社会材料的出现,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特点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他对俄国的情况做了更为详细的考察,受摩尔根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向更高层次社会形态复归的启示,初步认识到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后来在他写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给查苏里奇的信及草稿中,以及《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阐明了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其主要根据如下:

1.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只限于西欧各国,这是一种私有制形式变为另一种私有制形式的运动;相反,俄国公社所处的历史环境和西方“毫无相似之处”,这是公有制变为私有制。因此《资本论》中有关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理论不能机械地应用到农民身上去。

2.俄国的农村公社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所以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

3.俄国的农村公社不同于原始公社。前者割断了血缘上那种牢固而狭窄的联系;而后者是建立在自己的成员的血亲关系上,是绝对地排斥任何私有财产。农村公社的农民在公社内享有一定的私有财产,耕地属于公社所有,但定期在公社成员间重分。因此,农村公社所固有的二重性能够成为它的强大生命力的源泉。一方面,公有制以及公有制所造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使公社基础稳固,同时房屋的私有,耕地的小块耕种和产品的私有,又使个人获得发展。

4.俄国只能通过农村公社的发展来摆脱它的农业所处的绝境,用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租佃来摆脱这种绝境的尝试是徒劳无功的。因为这种制度是同俄国国内整个农业条件相抵触的。

5.农村公社的发展符合我们时代历史发展的方向。资本主义的灭亡是随着现代社会回复到“古代类型的最高形式”,回复到集体生产和集体占有而结束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可能的,但是有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就。

二、苏联巨变、以及与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关系

苏联巨变,简单地说是指1991年苏联由于多种矛盾激化而导致的,多数加盟国相继宣布独立,并把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事变。苏联巨变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国内原因和国际背景,其中内因是主要的。从国内来看,有政治、经济、民族矛盾、宗教信仰以及戈尔巴乔夫为首的领导决策失误等方面原因,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多种矛盾的激化归根结底是由经济的进一步恶化引起的。既然经济方面的原因是巨变的根本原因,那么苏联巨变与马克思跨越理论有无必然联系就转化为另一个命题:建国以来苏联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马克思跨越理论是一致还是相悖?或者说,苏联经济恶化是否是由马克思跨越理论的革命理论观点所导致的?诚然,经济发展不好的原因也很复杂,但纵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不难看出其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有很重要的两点与马克思跨越理论中的观点相矛盾:

第一、苏联领导人长期没有认清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制定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政策,片面追求一大二公,普遍施行全民所有制,限制商品经济发展,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实际上是把通过跨越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而实现的社会主义(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错误地等同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描述的成熟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曾从西欧先进资本主义生产较高程度社会化的情况出发,设想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可立即建立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的社会。“……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也就是说,为了公共利益按照总的计划和在社会主体成员的参与下来经营”。然而,这与现实的社会主义不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物质基础不牢的东方国家,通过社会革命变革社会制度而进入了社会主义。但是生产社会化的不同发展程度决定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在大工业不发达、不占优势的基础上,在小农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于工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能否从本国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才能使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苏联本来是在小生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但是自斯大林开始就按照发达社会主义的标准制定政策,提出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理论。长期推行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国家所有制。不可否认,这种体制在当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有利于集中使用有限的资金、人力和资源,对于迅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有效地实行统一经济政策,为战前苏联经济发展和战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苏联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分工和经济联系日趋复杂。这种历史上曾起过作用的体制同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和要求发生矛盾,阻碍了生产力和发展。因此,可以说可悲之处不在于这种模式,而在于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相应地改变完善它,从而导致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长期得不到和谐的统一。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特定的经济形态都应当解决它自己的,从它本身产生的任务;如果要去解决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所面临的问题,那是十分荒谬的。”

第二,固守关于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同时代论、不积极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是与马克思所讲的跨越前提条件“……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就”根本对立的。

马克思在阐述跨越理论时十分强调俄国历史与资本主义生产同时代,可以吸取资本主义的肯定成就,是把俄国放在当时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中来考察的。反之,“如果俄国是脱离世界而独立存在的,如果它要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西欧通过长时期的一系列进步而取得的那些成就,那么公社注定会随着俄国社会的发展而灭亡。这一点至少在我看来是毫无疑问的”。马克思在当时已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吸取资本主义肯定成就跨越就不会成功。而苏联由于过分强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和对立,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始终是持封闭或半封闭状态。20—30年代斯大林虽并不否认同资本主义国家“互通有无”,“互相依赖”,但他过于强调国际环境的险恶,强调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就会使苏联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附属品”。自恃国大、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广阔,不注重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往来。在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以后,他又进一步提出“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的论断,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可以不从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商品了。但是,应当承认在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在商品生产、金融体制等方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苏联多年来保持这种状态就把自己限制在狭小的圈子内。此外,苏联对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缺乏应有的认识,对西方文明成果的性质不做具体的分析,把它看成是姓“资”的,都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加以排斥。如对市场经济的大批发判就是典型例子。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使苏联脱离了世界经济文明大道,失去了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使苏联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来越大。事实证明苏联后期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结构落后,经济效益低,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到解体时其高新技术水平(军事方面除外)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十几年前的水平。这一切都极大地影响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是经济恶化的重要原因。

由此看来,苏联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跨越理论相矛盾。因此我们可以说苏联经济发展缓慢及至最后发生巨变是由领导人没有认清社会所处阶段,制定了不适合本国国情,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所致,与马克思跨越理论并无内在必然的联系。那种借口苏联巨变来否定马克思跨越理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三、对“跨越”的思考

第一、跨越是可能的可行的。

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把跨越理论由设想变成了现实。苏联初建成社会主义就表现出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建国至40年代,苏联经济已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比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快。国民生产总值由原来占美国的6.9%上升到80%,由占欧洲第四位、世界第五位上升到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样的事实证明了资本主义这个“卡夫丁峡谷”不是不可跨越的。至于后来,苏联经济发展越来越慢,以及最终的苏联解体,主要是因为长期坚持僵化体制,不注意吸收发达国家文明成果所致。因此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虽然暂时社会主义国家面临重重困难,但通过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会渐渐走出困境。近20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第二、跨越是相对的。

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通过社会革命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改变。就是说这些国家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而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必须弄清楚这里跨越的仅仅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事实证明,与这个制度连带的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是不可跨越的。因此,跨越后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商品经济,实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了的生产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无产阶级要获得真正的政治上的自由,首先要获得经济上的自由。而获得经济上的自由根本手段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会有贫穷的普遍化……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要发展生产力,必须先要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有模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单一所有制形式和计划经济体制。发展与生产社会化程度相适应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放是当前经济、科技发展、世界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样我国才能汇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流,才能吸取当代世界文明成果、先进经验来发展自己。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第三、跨越是个过程。

由苏联东欧巨变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的种种挫折,可以看出“跨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首先,就跨越实践本身而言,东方国家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最终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社会主义建设毕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只有在摸索中前进。马克思虽就“跨越”作过一些论述,但限于历史条件,他不可能为我们提供具体的指导思想。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难免出现偏差和失误。所以,我们要对跨越的长期性、曲折性有思想准备,既不要因一时的困难挫折而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心,也不要盲目乐观、急躁冒进,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其次,就跨越的背景而言。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本来脱胎于封建半封建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不发达,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自诞生之日起就受资本主义所仇视。它们联合起来,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政治围攻、经济封锁,给我们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经验等带来了困难。战后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以及在国际贸易中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盘剥,使得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取得最终胜利,一方面是要吸取世界文明成果,合理使用外国的资金等等;而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是要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提高自己的“造血”能力。

最后,就跨越的主体而言,空想论、教条主义倾向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种种失误,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不快、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曲折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苏联巨变与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没有内在必然联系;资本主义这个“卡夫丁峡谷”是可以跨越的,但跨越是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建立在极大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是最终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根本途径。

标签:;  ;  ;  ;  ;  ;  ;  ;  ;  ;  ;  

关于苏联大变革与马克思跨越理论的辩证思考_卡夫丁峡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