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会是教学的基础--对“苏教”第二课“一人体验”备课的一点注记_一个人的遭遇论文

教学生会是教学的基础--对“苏教”第二课“一人体验”备课的一点注记_一个人的遭遇论文

教学生会学才是教学的根本——苏教版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备课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才是论文,札记论文,苏教版论文,生会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究竟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说:“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即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以“学”法定“教”法,在引导学生如何自己去学,如何逐步学会学习,才是教学的根本。对此,我想以《一个人的遭遇》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要以“学”法定“教”法

《一个人的遭遇》是前苏联杰出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写的是一位二战的老兵的悲惨遭遇,生动感人。面对这样一篇杰作,教师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又如何以“学”法定“教”法呢?

这是一篇小说,应该用阅读小说的方式去学习。研究的核心有三点,即环境、情节和人物。而环境描写在本文并不突出,因此,如何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如何研究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给他们心灵带来的创伤,反思战争的危害,珍视和平环境,应该成为“学”法的重点,也是“教”法的重点。因为“教和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鉴于此,研究这篇小说,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学法引导:

1.扣“遭遇”,引导学生研究小说的关键情节

怎么指导学生学会研究情节?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时间、人物、事情诸要素,进行提炼,并概括之。即:从战俘集中营逃回,写信给伊琳娜,得知家园被毁,儿子生死不明;找到儿子,梦想战争结束给儿子娶个媳妇,抱抱孙子,结果在胜利前夕儿子牺牲了;领养凡尼亚。整个故事可融于三个词之中:家园、儿子、凡尼亚。

二是指导学生抓住情节的核心,即小说中最感人的画面和细节,进行研究,体会人物的情感。抓住了小说情节的关键,对分析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篇小说中最感人的画面有三幅:

家园上的弹坑:索科洛夫回乡后所见到的家园是什么?“一个很深的弹坑……像坟地一样寂静”。这里应指导学生展开联想——坑上面原来是什么?自己的房子,贤惠的妻子,聪明懂事的儿女,幸福和睦的家庭。被这个坑毁掉的是什么?和谐幸福的家庭,科索洛夫心中的梦想!弹坑这个画面,最能体现人物的悲惨命运,也最能够反映人物痛苦的内心世界!

铺着红丝绒的棺材:索科洛夫看到儿子躺在哪里?棺材里。棺材带走了儿子,还带走了什么?索科洛夫的梦想!儿子永远地倒下了,索科洛夫最后的希望和欢乐被彻底埋葬了,他“心里仿佛有一样东西断裂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痛啊!

闪着亮光的眼睛:凡尼卡“那对眼睛呀,眼睛却亮得像雨后黑夜里的星星!他那么惹我喜欢”。那纯洁无瑕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清澈,可爱,又点激起索科洛夫对生活的希望,对家庭生活的追求,对亲情、天伦之乐的渴望。

三幅画面,是小说的三个核心情节,是索科洛夫悲惨遭遇的见证,是索科洛夫心路历程的载体,也是作品主人翁痛苦、失望和憧憬的心理变化的体现,对把握人物的情感、理解作品的主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抓心理,引导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活动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物内心的产物,抓住心理分析,才能抓住人物内心的本质。怎样分析人物的内心?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①对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在他的内心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形成了痛苦的心理历程。战争被俘,逃回队伍,心情兴奋而又急切,是喜;家园被毁,家破人亡,感到穿心的痛,是悲;梦想找到大尉连长儿子,想象战后幸福的平民生活,是高兴;儿子牺牲,希望破灭,是悲伤;领养凡尼亚,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是喜悦。情感跌宕,悲喜交集。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就像一只皮球,不断地被抛来抛去,一会儿被抛上天空,一会儿又跌落在地,一会儿在严寒里受冻,一会儿又在火中取暖,感情大起大落,极为悲惨。战争给他带来的是地狱一般的灾难,但对未来的希望从未消失!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写出了战争对于人的伤害,不仅仅是肉体,不仅仅是家破人亡,更为深刻的是对人内心的伤害和摧残!把握住人物的心理,也就把握住小说的本质。

②对作者运用的各种心理描写手法及其作用进行分析。从心理描写的手法来看,本文有直接描写,有侧面烘托;有内心的独白,有作者的叙说等等。作者通过多种手法的运用,把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描写得淋漓尽致,深刻地表达了主题,也多角度地塑造出索科洛夫这个人物的形象:忠厚朴实,勇敢坚强,坚忍不拔,心地善良,历尽磨难仍对未来充满希望等等。

3.教方法,指导学生探索小说的主题

研究小说主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想对这篇小说而言,适宜用以下方法去学习和研究:

一是层层设问法。即通过层层设问,引起学习者的思考,去探讨小说的主题。对这篇小说,我们不妨作如下的思考:一个人的遭遇,难道真是这“一个”人的遭遇,还是无数在二战中受苦受难的人民的共同遭遇?一个人的遭遇和千百万人的遭遇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写用意是什么?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还要作一些提示:如战争炸出了多少个这样的坑?射出多少颗罪恶的子弹?又抬出了多少副这样的棺材?又使多少个凡尼亚变得无家可归?讨论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希特勒入侵前苏联,给全体前苏联人民造成的灾难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遭遇战争、失去亲人、泪浸枕头的不只有索科洛夫一个人。据资料记载,遭受战争摧残的前苏联人,以平均每个家庭牺牲一个人的代价才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因此,它不只是一个人的故事,它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故事;它是一个人的遭遇,是一个家庭的遭遇,更是俄罗斯民族的遭遇,是那个时代的人民的普遍遭遇,更是世界人民的遭遇!由此可知,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和时代的苦难,索科洛夫只是无数受苦受难的普通人中的一个代表。它是作者运用艺术的形式高度凝练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作者通过索科洛夫悲剧性遭遇的描写,写尽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苦难和难以抹平的心理创伤。

二是细节研究法。即通过对小说细节的研究,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探索小说的主题。如最后一节几个细节描写就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凡尼亚用一双短小的腿连跳带蹦地跑了几步,忽然向我回过头来,挥动一只粉红色的小手……男人的眼泪。”面对凡尼亚这一举动,我们要问,为什么作者要“慌忙地转过脸去”?为什么“不要让他看到,在你脸颊上怎样滚动着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对这两个细节进行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用意,就能更加真切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因为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不能给孩子的内心造成伤害。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凡尼亚挥动的小手触动了有良知的人们的悲悯之心。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我”不想让孩子看到经历过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他知道真相,是为了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由此看来,这篇小说的巧妙之处,不仅仅在于揭露了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揭露战争给人们心灵留下永远也抹不平的创伤,更为重要的是,它触及要保护孩子、不要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再受到伤害这一思想,从而闪现出人道主义的光辉!人总是要活着的,活着总是要有希望的。儿童就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让他们永远离开战争,这些就是这篇小说要告诉人们的思想。

三是深入联想法。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地产生战争,就不断地有文字记载战争。阅读这篇文章,要引导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想荷兰的集中营,想《史记》中描写的战争场面,想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想想当今的世界处处都有战争,无数的人民在受苦受难,无数的孩子成为孤儿。再想一想,假如索科洛夫还活着,假如凡尼亚还活着,他会对政治家们说些什么?他又会对现在处于和平时期的人们说些什么?通过这样的联想,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更为深刻,对作品艺术的把握就会更加到位,就会产生自己的思想,反战的意识就会深入心髓。

学生能怎么学,老师就怎么教,我把上文的这些学法确定为教法,教学合一。因为这些方法,是研究这篇小说的基本方法,也是探索其他小说的共同方法,学生如果能够由此及彼,学会运用。心中有法,好学善学,在学习别的小说的时候,就会思维清晰,目的明确,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就能学会学习了。

二、“教”学生会“学”才是教学的根本

由此,我想到“教”学生会学,不仅仅是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问题。“教”学生会“学”,应该是教学的根本。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学生学知识,更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怎能教得尽?生活广阔无边,你又怎能教得完?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把握了教学的基本精神,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教师。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灌输主动学习的思想。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基。只有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学到本领,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思想,学生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养成,主动学习行动才能得以坚持下去;只有让主动学习的思想深入骨髓,学习才能有动力,学习的热情才会饱满,才能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二是要在学法上予以足够的引导。这一篇《一个人的遭遇》,该怎么学?这个问题应该分解为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小问题。学什么?这是一篇小说,就应该研究情节,分析人物,探究主题。怎么学?先抓情节的概述和提炼,抓画面和细节的研究和揣摩。画面和细节构成情节,情节又比较复杂,所以要提炼,才能抓住情节的核心,而不至于被细枝末节所困扰。然后抓人物的分析,特别是人物的心理。因为本文描写人物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对人物心理的描摹和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主要是通过心理的刻画传达出来的。抓住了人物的心理,就抓住了关键。再抓主题的研究,运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考虑。这样就能把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挖掘出来。另外这个研究的顺序不能改变。因为,情节是组成小说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事件,是外壳,是承载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感情,也是思想的载体;主题是小说的内核,是道理,是作者用以反映生活的目的所在。按照这样的顺序学习,才能由表及里,由事及情,由人及理,步步深入,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这就是学法,也是教法。一篇是这样教,篇篇都这样教,就能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目的了。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人本思想的体现。教学要目中有人,这个人就是学生。让学生被动地学知识,学生是木偶;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后者才是尊重学生,才是目中有人,才体现了人本思想。首先它把学生当人看,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更想得到老师的尊重;人是需要发展的,教学生学会学习,探究性学习,正是为人的发展夯实基础,训练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其次,教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给学法,有了学习的路数,思维有了着落点,为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提供了可能。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探究学习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因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这是我在备《一个人的遭遇》这篇小说时的一点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共享,也与大家共勉!

标签:;  ;  ;  

教学生会是教学的基础--对“苏教”第二课“一人体验”备课的一点注记_一个人的遭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