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_社会财富论文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_社会财富论文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财富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正确论文,财富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庭造就孩子的金钱观、财富观。对每个家庭来说,无论父母从事哪种工作,无论家庭经济是贫穷还是富裕,教孩子正确认识财富,培养孩子正确的财富观,都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尤其是在目前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都不断增加,同时贫富分化也不断加剧的时期,家长端正心态,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孩子未来个人修养的完善和创造个人财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观念决定行动。想要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获得财富、驾驭财富,首先要明了我们为什么要追求财富。

追求财富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

追求财富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改革开放前,由于基本财富观念的错误,人们恐惧财富,仇视富人,以富为耻,以穷为荣,不敢也不能创造和积累财富。这是一种病态的社会,一种扭曲的财富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批判了这种扭曲和颠倒了的财富观,赋予了财富与以往迥然不同的内涵,为财富提供了崭新的定义,也刷新了我们对财富的认识和期待。

我们的国家提出和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施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走向共同富裕的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人们爱慕财富,敬重富人,以富为荣,以穷为耻,努力创造和积累财富,这是一种正常和健康的社会,一种自然的和合理的财富观念。

个人有了财富,才能谈得上安居乐业,才能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有所投入;公司有了财富,才能扩大市场和投资,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产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国家有了财富,才能在教育、科技、体育、文化等事业上不断投入,才能提升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可以说,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完全依赖于此。

对于个人来说,财富的积累其实是一个人激发自我潜能,从而导致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追求财富,就是要保持一颗进取心,以充满自信、希望和勇气的精神,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去杰出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也就是说,在太平盛世,你若还是穷困而且没有地位,那是很羞耻的事情。在经济发展顺利的中国,追求财富是值得鼓励的事情,而且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家长要鼓励孩子建立起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积极健康的现代财富观,鼓励孩子以激昂向上、进取有为的精神为自己、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坚决不做不思进取、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懒汉懦夫。

追求财富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富有一些,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追求财富绝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我们看到,目前社会上有不少人,在摆脱了贫穷的束缚之后,变得过于热衷于金钱,为了追求财富,不顾健康,不顾亲情,不顾家庭,不惜牺牲环境,一些人对财富的关注及强烈占有欲甚至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为此不惜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对这些人来说,似乎挣钱成了人生的惟一目的。而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许多人也不懂得如何运用财富,不但没有摆脱金钱对他的束缚,反而成了金钱的奴隶。

那么,我们追求财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行为科学中心主任奚恺元教授提出的“人生终极目标是幸福的最大化”的论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归根究底,人们最终在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财富。绝对财富的鸿沟无法填平,而幸福感却可能被每一个人所拥有。人们通常会认为增加财富是提高幸福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但研究发现,在中国目前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财富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可是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却没有预想的那样随财富的增加而提高,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被不断增长的欲望、压力、焦虑、抑郁所困扰。

由此可见,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还取决于很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比如身心的健康、家庭的和睦幸福、学识修养的不断提高、追求梦想的过程、投身社会、回报社会的个人价值感……这些与财富的多少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财富的不断积累,对实现上述人生目标会有帮助,但二者绝不能划等号。我们追求财富,是为了在获得财富自由的同时获得心灵的自由,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满。如果我们将追求财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那是本末倒置,甚至是合本逐末的愚蠢做法。仅仅满足于挣钱的人,无论他的财富数字有多大,他的心理都还挣扎在贫困线上。这种生活品位和财富不般配的畸形关系,不会产生卓越的人生。

德国人施里曼因为童年着迷于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为了挖掘出特洛伊城来证实这个故事,他辛苦经商几十年,终于攒够了钱来追求自己的梦想。通过全球招聘到武汉大学担任国际软件学院院长的美籍华人周怀北向校方提出降低百万年薪的要求,他说自己只想干一番事业,希望只享受学校特聘教授待遇,每月只领一万元津贴。通过他们的事例我们应该可以清楚地看到财富与人生追求之间的关系。

学会协调欲望与财富之间的关系。虽然追求财富是人的本能,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裕,但社会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富豪,富裕阶层与弱势群体之间的贫富鸿沟也不可能完全消失。贫穷作为财富的对立面,会给人带来很多困扰和不幸,但我们不应该为此而怨天尤人,仇视比自己富裕的人,甚至仇视社会。孔子告诉我们: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说我从小家里很穷,吃了很多别人没有吃过的苦,才能懂得很多人世间的真理。那些从小生活在富裕之家的人因为一切愿望太容易获得满足,在生活中往往缺乏幸福感,也很难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人不怕穷,就怕志短,贫穷能够磨炼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更加懂得奋斗的意义,也更能体会收获的甘甜,它也不失为我们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作为家长,我们还应教孩子明白,财富既是人类的创造,同时也是大自然慷慨的赐予。人们不应该忘记,再丰富的资源,有穷尽的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努力追求财富的同时,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协调欲望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如果只知道无穷尽地索取,为了追求个人财富不惜污染环境、破坏自然,实际上是在透支大自然的未来,也是在透支子孙后代的幸福,所以,我们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都应该适度节制自己的欲望,保持大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这样我们才能永远享受自然赐与我们的安详、富足的幸福生活。

获取财富要通过正当的途径

中国古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追求财富,要有正确的手段。这个“道”,就是通过法律和道德允许的正当手段,给自己积累财富。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获取财富的行为就是受到鼓励和保护的,反之,一旦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如今,爱财之人越来越多,而取财之道的底线,在人们的心中却似乎越来越模糊。不择手段攫取财富,似乎越来越有市场。比如有些人用手中的权力卖钱,有的人通过造假卖假挣昧心钱,还有些人通过抢劫、偷盗的犯罪手段获取钱财……这种社会大环境对涉世未深的孩子必然产生影响。如果家长内心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缺乏必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就很难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沦落为为谋取财富不择手段的拜金主义者,这样的人即使能获得暂时的“成功”,但终将受到社会的唾弃和法律的制裁。

社会允许的正当的谋财手段,十分之多。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以下这样几种观念:

一是要让孩子认识到,以辛勤劳动获得财富是光荣、崇高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要想从社会财富中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在不断的辛勤劳动中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才能获得属于自己个人的那一部分。劳动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财富,就是光荣的、崇高的,而任何不劳而获的思想和企图都是可耻的,是遭人唾弃的。家长要让孩子从小明白劳动的价值,给孩子创造一定的机会,让孩子体验劳动带来收获的喜悦和满足感。

二是要让孩子懂得,以科技创新获得财富是值得敬佩的。人能够拥有一座头脑里的“金矿”,远远胜过拥有一座真正的金矿,现实中的金矿总会有挖空的那一天,而头脑里的“金矿”,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座“金矿”,就是创新的精神和行动。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创新的结果。那些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人才能成就卓越的人生,他们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个人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比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为自己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这样获取财富的方式是值得我们敬佩和效仿的。

三是要让孩子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以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获得财富是受社会称赞和保护的。诚信是做^、的根本,也是做事的根本。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诚信问题成了经济活动中的最大问题,如造假贩假、坑蒙拐骗等等。这种社会诚信问题,对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会带来不良影响,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培养要有战略的眼光,要看得远一些。父母应当看到,这种市场经济转型期出现的社会诚信危机,必将随着法治体系和道德体系的全面建设而逐步得到缓解和改善。当我们的孩子步入社会,跻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时,投机取巧和不讲诚信,注定会导致失败,只有靠诚实守信去获得财富才会受到社会的称赞和法律的保护。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实话实说、实事实做。以这样优良的品质和人格的魅力投身于未来的经济活动,才能为自己赢得成功。

学会驾驭财富的技能

拥有一定的财富之后,还要学会驾驭财富的技能。驾驭财富不是简单的理财,而是要合理而有效地使用财富,让财富为自己、也为社会更好地服务。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好多人不是在穷的时候犯错误,而是在有了钱财时才开始犯错误。我们经常看到媒体有这样的报道,有的人拥有大量的财富之后,失去进取之心,追求奢侈生活,生活糜烂、腐化堕落,整天沉溺于灯红酒绿,只懂得挥霍享受,不懂得创造奋斗,最后沦为社会渣滓。也有人认为有了钱就可以支配一切,目无法纪,公然犯罪,害人害己,变成了社会的罪人。可见,如果没有正确的财富观,不能正确驾驭财富,结果会反受其累。

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驾驭财富呢?

一、要让孩子懂得运用财富为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服务

如前所说,我们追求财富的目的是为了在获得财务自由的同时获得心灵的自由,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满。那么,在富有之后的人生之旅中,我们就应该让财富为实现这种人生目标来服务。比如,你可以把财富用在自我教育上,用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上,用在孝顺父母、帮助亲朋上,用在社会和公益事业上……总之,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消费能力,让财富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二、要引导孩子摒弃奢侈浪费、虚荣攀比等不理性的消费行为

在拥有一定的财富之后,一些人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比如一些人喜欢炫耀性的消费,奢侈浪费,虚荣攀比,这种消费的目的,一般不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更优质的享受,而是为了给旁人看,使别人羡慕、嫉妒;还有另一种愚蠢的花钱方法,是花大把的钱去花天酒地,用钱做着损害自己健康的事,结果还自认为是享受,这样无疑是愚蠢的。因为他的财富在消费后,既对个人没有多少正面的价值,而对整个社会的幸福增长,也没有贡献。理性的消费观念,应该是量人为出、有所节制,这与财富的多少无关,而与一个人的修养和精神境界有关。

父母的消费意识、消费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消费观念。无论父母是贫穷还是富裕,切记不要使孩子形成铺张浪费、缺乏节制、虚荣攀比的不良习惯。因为,这样做,不但得不到幸福,而且常是走向危险人生的开始。

三、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不忘回报社会

古人云:“富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财富如果只是用于个人消费,抑或是把大量的财产厚荫子孙,那是一种狭隘的财富观。正如清人林则徐所说: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对于生活富裕起来的人们而言,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财富虽然是我们辛勤劳动的结果,但如果没有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没有稳定和谐的社会做保障基础是不行的。所以在如何使用财富的问题上,我们要教育孩子不能只想到个人消费,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孩子以社会和谐为己任,热心公益,回报社会,使人生价值得到不断彰显和升华。

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企业家把个人财富用于回报社会,造福社会。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一生所得金钱几乎全部用在爱国事业,其中绝大部分用在教育方面。这些钱如果当时买了黄金,估计现在等于一亿美元左右。 “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是陈嘉庚先生对金钱的看法。论物质财富,陈嘉庚富可敌国;论精神财富,陈嘉庆功德无量。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在国内各地已捐款教育事业达70亿港币之巨,并捐款逾亿帮助内地癌症患者。前不久李嘉诚还曾公开表示,会将其拥有财产的三分之一投入慈善事业基金以救助需要帮助的人们,那就是用480亿港元来回馈社会。在国外,也有一大批的企业家同时也是知名的慈善家,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用自己的一生积累设立了奖金,推动科学和社会的进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已宣布要把自己98%的财产捐献给社会,他用自己的财富成立了爱滋病研究中心,为人类克服病魔做出贡献;世界排名第二的巨富、“股神”沃伦·巴菲特也宣布将逐步将其财富的85%捐献给5个慈善基金……他们运用财富的方式,值得我们尊敬,也值得我们效仿。

当然,对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尚无法做到像这些著名的企业家一样,但是无论你拥有的财富是多是少,都不应忘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回报社会不是富人的专利,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依法纳税做起,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还可以帮助弱势群体、为灾区捐款捐物、为公益事业出钱出力,这都是我们回报社会的方式。做父母的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讲这些榜样的故事,并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做出榜样,就会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责任、慈善的种子,培养出一个品行高洁、志存高远的优秀的孩子。

标签:;  ;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_社会财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