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对策研究论文_邵平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对策研究论文_邵平

湖南省地勘局402队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现代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也有很多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为了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工程企业必须加强对工程的所有工作的重视度,要始终如一的完成项目要求。并且要尤其重点对水文地质的关注度要加强,因为对于建筑的耐久性与稳定性来说,最能够直接影响的就是水文地质的影响。本文从工程中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的危害并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出相应预控对策措施。希望能够提高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水平,减少水文地质的危害。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对策

一、工程地质勘察概述

首先,对于企业来说工程地质勘察是指为了企业完成的工程得到建筑物地址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其中所包括的工作有:地貌、水文等等性质检测。通常被分为自然地质与天然建筑材料等。这样更能够为确定保证建筑物稳定与正常使用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其次,建筑工程项目是可以被分为可行性研究的设计,它可以有图纸设计的过程,为各个环节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其中各勘察阶段的任务和工作内容简述如下:

(1)选择地址勘察

选择地址勘测是要求条件较好并且倾向于选取场所,应该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以及地址测试结果来选定场址位置,但是对于以下几种情况要避开考虑范围:首先,存在不良以及具有不稳定性的地段位置、土质性质不够好的地段、避免地震多发点等。

(2)多步勘察阶段

初步勘察阶段是在在已经经过筛选选定的地址上进行的。根据选址报告上的记录了解选定地址的基本地质结构、工程实施类型、总体环境、施工规模、建设物高度等等,并对工程实施的所需设备安排进行评估设计。初步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对场地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作出评价;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提供参考。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如下:

①搜集本项目相关的地质结构和基本信息报告,评估施工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②初步进行实地勘察地质,土质类型;地下水分布、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和分布范围及其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如果初步勘察发现场地环境条件过于复杂,应对场地内的地质条件进一步详细勘察。

③对于地震多发地带的工程建筑场地勘察时,要对工程未来抗震程度进行评估,并进行建筑档案调整

初步勘察时,除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还要根据资料进行实地勘察,以保证真正了解施工场地,避免施工设计方案不适合建筑场地条件。

二、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出现的危害

( 一) 过量开采问题严重

如果缺乏水资源的具体规划和整体开采分析记录,盲目的开发利用不仅不符合实际,还会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过度开采地下水,从而使地下水位下降。当这种过度开采的危害没有及时得到处理和改善,或者补偿作用不足以改善危害情况,并且继续发展时,地下水资源将无法避免的出现深度危害,从而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流失。甚至出现水源部分停 产或甚至废弃,从而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 二) 外界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生活垃圾等造成地下水产生有害物质就是我们所说的水质污染。这与地下水由于自然条件变化而产生的成分改变不同,虽然后者有时也可能水质恶化的成因之一。但地下水污染仍是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污染来源多样,污染严重程度较高。通常来说,可以把这类污染分为四个类型。 第一,没有经过处理或处理后仍不达标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出,从而渗入地下引起污染。第二,工业废弃材料由于日积月累堆放腐蚀以降水渗入地下,从而污染地下水。第三,大气中有害气体,有毒物质颗粒受空气质量变化影响,造成地下水污染。第四,施工缺陷造成地下水易于渗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出现的危害处理措施

( 一) 做好污染调查控制工作,为了有效控制污染,污染调查工作应尽量与地质测绘和水文地质测绘同步进行,以使得对水文地质的情况详细了解,找到污染易发点和出现隐患的地点,以便及时作出应对措施,提出保护和治理意见。进行调查工作前,应提前向当地环保部门寻求有关地下污染情况的详细背景资料。另外在调查工作进行时,应注意污染的影响和污染的蔓延区域。一般地表水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源头。因此,首先应注意对地表水的污染程度和分布区域进行了解。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调查当地居民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以便在采取预防措施时有更多的依据。

( 二) 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进行控制

通过对污染的严重程度和分布情况的实地勘察,发现主要富水地段或拟建水源区受到污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根据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应有针对性的设置监测系统和改善方案,检测系统最好与地下水可能产生污染的地域进行结合,使整个监测网发挥最大效力。监测点应按照污染程度进行排列。监测系统应定期对地下水水质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估,对附近地表水的污染情况进行观察。以便及时分析趋势和预测。

( 三) 合理的进行选择水源地

在比较水源和选择水源进行进一步规划时,要对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进行同步考虑,优先做到工业用水的需求量。如果工作区域内,由于其他水源的开采,采矿量产生超出承受范围,或者区域内出现地面沉降,在没有进行整体格局的情况下,调整各种水源采矿计划和人工补给之前,建立新的水源是不合适的。在正常情况下,水源选择在污染源的上游( 如可能造成污染危害的城市和工矿企业) 。

( 四) 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案进行开采

在进行采矿技术方案的评估商定时,应对所有经过观察、测量、评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考虑,并对采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预测,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当水源与其它水源衔接时,必须调整方案,使每个水源采矿方案协调。

四、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在一定范围内调查和研究有关工程实施的地质条件,对考察过的地质条件进行画图记录,分析工地地质条件及其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并为勘探、试验、观测等工作的布置提供依据。它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既取决于建筑区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已有研究程度,也取决于施工建筑的类型结构、规模和设计要求。工程地质测绘所需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现象。紧密结合该项工程活动的特点。当地质情况特殊或某些条件深层分布不明时,需配合以试坑、探槽、钻孔、平洞、竖井等勘探工作进行必要的揭露。

工程地质测绘通常是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以相关的仪器进行测量。采用卫星像片、航空像片和陆地摄影像片,通过室内判读调绘成草图,到现场有目的地复查,与进一步的照片判读反复验证,可以使工程地质图的数据和质量更有保证。并对提高测绘的精度和效率也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调查的工作量。

五、总结

综上所述,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在工作程度上有一定的难度,企业也必须有相应的重视度,并且要建立相应对策作为危害的紧急措施。本文研究分心的水文地质危害不够全面,今后相关部门和研究单位应该积极建立科学勘察理念,采用最先进的勘察技术进行高效的勘察工作,如此才能确保地质勘察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争取为建筑工程后期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新,罗康平.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科技风,2019(16):127.

[2]邓标荣.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7):23-24.

[3]丁就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与防治探讨[J].地下水,2019,41(02):101-102

[4]李志强,李逸晖.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改进[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4):235-236.

[5]毛国芬.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改进[J].科学技术创新,2019(05):52-53.

作者简介:邵平(1967-5-),女,籍贯:河北省定州市,职称:副高,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论文作者:邵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对策研究论文_邵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