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以人为本”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论文

探析“以人为本”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论文

探析“以人为本”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宋 露*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慢慢地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在教育中,“以人为本”趋向也日益显露。这一概念已慢慢地渗入到了不同的领域,本文旨在说明“以人为本”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关键词: “以人为本”;教学;道德教育

在新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全体学生的健康个性和独立人格,通过师生间的平等互动,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发展健康的公民。教育本身是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不应过分、刻意的强调双方哪一方更为重要,而应将二者放在同一环境下,平等地对待与相处。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中,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既指受教育的人,也指教育者本身及它的过程。

多面体和旋转体(29):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性质、画法、面积,圆柱、圆锥、圆台、球的概念、性质、画法、面积,球冠及其面积,体积的概念与公理,柱、锥、台的体积,拟柱体的体积,球、球缺的体积.

作为覆盖数亿国人的健康养生大课堂——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官方的授权图书,“养生堂系列”已然成为健康养生品类大受读者欢迎的图书品牌。本书《养生堂教你降四高》系第四部,汇集1000多位全国医学专家,3000多期节目内容之精华,力求将科学实用的养生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给读者,让读者真正“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一、“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观

(一)班主任应转变传统的刻板形象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尽到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并不仅仅是一味地简单要求高分数的成绩而已。学生做错了,班主任有责任批评指正,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决定。同时,班主任要理解学生,体谅学生的苦衷,恩威并施,以德服人。

(二)民主化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不仅靠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约束,还应该有班级自己的管理组织。其中,班级委员的选任是重要的班级管理活动。班主任可以发挥民主选举的优势,组织班集体的竞选活动,让有意愿的学生积极参与竞选,其他学生也应该认真完成监督任务,保证选举的班委成员是民主的,是大家满意的成员。在民主选举过程中班主任只需从旁指导,无须过多干涉,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的建设活动中,提高学生们的集体意识。

对于教育的发展来说,核心问题是教学的质量。对于教学质量来说,德育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德育追求的是以德育人,在德育过程中,学生道德的每一方面都应得到培养。重视德育,就要提高师生的德育意识,完善价值取向,把道德教育逐渐培养成个人的追求。

(三)差异化管理班级

差异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体现。每个学生都具有其个性。在管理时,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闪光点,应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方式。班主任不应该把成绩看作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他们积极向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平台、QQ群了解学生,与家长及时沟通,使家长在没有参加家长会的情况下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生在微信、QQ中发布的某些动态可以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学生存在的一些疑惑,老师可以私下沟通,保证信息的隐秘性,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指路人,也要做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引导者,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的德育管理。

(四)更新班级管理方法

而相比之下,姚琳琳的老公就逊色得多了,虽然相交了这么久,我却依旧不知道他的名字(连我老婆也不知道,我想包东坡夫妇也不会知道吧),只晓得他姓裘,人长得也球,个儿又矮,因此大伙儿都管他叫裘子。我想大伙儿骨子里大概都认可这个球吧。真不知当初姚琳琳是怎么看上他的。

二、“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观

(一)树立德育意识

2) 轴压比是影响钢骨混凝土构件的滞回耗能能力和延性的主要因素,轴压比越小,构件的滞回耗能能力越强,延性越好;在轴压比小于0.4的范围内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构件的极限扭矩也会增大,但会导致塑性阶段承载力的衰减和刚度退化,延性变差.

(二)提升德育实效和质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是处于被教育的,这样一来,我们所提倡的“主体性”就会落空。要想改善德育的落实性,我们就要树立一种“实际”意识,完善质量评价的内容,要有评测质量能力的科学方法。遵循德育的一般规律,围绕学生的发展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自我的健全。

目前,关于德育的评价系统还不够完善,德育目标也仅仅集中于一个方面,忽视了学生的“情”、“意”、“行”的塑造。所以,我们应全面改善评价体系的覆盖面。立德树人是从国家层次提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被动规定性。但在德育培养过程中,只有学生个体真正积极主动地内化时,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也就是说德育应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追求,且付诸实际。

(三)积极发展德育

德育的发展一定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教育,但传授专业知识的代课老师也应该成为德育教育的一份子。在传授专业性知识的基础上,渗透道德方面的一些意识,把德育贯穿于课堂中。

首先,要追求德育的实效性,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道德素质。所有教师都应成为德育的研究者,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有力地促成德育中各个环节的落实。其次,要逐渐地形成一种评价德育发展的环境。人们对德育评价的负面印象主要是来自于传统的、不科学的、不完善的评价体系。而要想积极地发展德育,就必须完善其评价系统,不仅重视其科学性,也要体现完整性。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应该是面向德育的各个层次的发展过程及结果。

在素质教育中,德育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把人对道德发展的追求作为我们的首要动力。首先,我们要秉承道德责任,发现并尊重德育的一般规律,使之贴近人的实际发展;其次,要丰富德育的培养方式,拓宽德育质量的培养来源;最后,要不断地组织针对德育的学讨研究,提升我们对个体生命尊严的尊重意识,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从而实现对德育的自我追求、自我教育。

总之,“以人为本”价值观是要强调学习中的师生应共同探索精彩的学习过程和培养过程,是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而非把学生打造成色调单一的复制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邬静.高级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管理的认识误区剖析与对策[D].东方教育,2013(4).

[2]韩艺群.“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高校教师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8-25.

[3]韦江平.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及策略[J].综合教育研究,2015(7):39.

*作者简介: 宋露(1997-),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8级在校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07-0154-01

标签:;  ;  ;  ;  

探析“以人为本”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