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200)
【摘要】 目的:分析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恢复情况、镇痛药物应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07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endectomy and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clinical value. Methods 106 cases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open appendectomy,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recovery, analgesic drug application,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ambul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the use of analgesic drugs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1.9%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2.6% (P<0.05). Conclusions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for acute appendicitis ideal treatment effect, low risk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atients recover Faster,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Acute appendicitis; Open appendectomy;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Complications
阑尾炎属于普外科常见疾病,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且以青少年相对多发。急性阑尾炎多需通过手术切除阑尾予以治疗[1],自1894年起,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阑尾炎的治愈率,该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得到了验证,至今一百多年其作为经典的阑尾炎治疗方法得到了广大医师及患者的肯定。然而该术式极易造成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或无瘢痕、无创伤手术已发展为微创外科的目标,与医学中的创伤最小化原则相符,也符合患者关于临床治疗的预期,这也是本世纪医学外科手术发展的方向。腹腔镜锁孔技术是微创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现阶段在腹部外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自结肠、阑尾、胆囊等空脏脏器到胰腺、脾脏、肝脏等实质脏器手术,腹腔镜技术已涉及到腹部外科中所有领域。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开展不断增多。本文通过分析1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相关情况,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较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应用优势,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患者腹痛时间多于3d,或右下腹有包块、经腹部超声检查可见阑尾四周形成脓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12~46岁,平均(30.6±5.8)岁;术后病理显示单纯性阑尾炎18例,化脓性阑尾炎26例,坏疽性阑尾炎9例。观察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12~47岁,平均(30.5±5.9)岁;术后病理显示单纯性阑尾炎17例,化脓性阑尾炎27例,坏疽性阑尾炎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患者术前根据病史、体征、症状、中性粒细胞、血白细胞、腹部B超等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拟于我院实施单纯阑尾切除术。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治疗期间依从性佳。
1.2.2排除标准 排除需同时实施其他手术治疗的患者、附加刑阑尾切除手术患者,排除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全身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有麻醉禁忌或手术禁忌症者。
1.3 方法
1.3.1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对其病史详加询问,实施常规辅助检查、系统体查。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输血前四项、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电解质、尿常规、胸片及心电图。若有异常情况则邀请相关科室医师进行会诊。
1.3.2手术方法 两组均由同一组手术经验的医师实施手术。对照组以常规方法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右侧髂前上棘和脐连线中外的1/3位置做麦氏切口,长度为3~7cm,或做旁正中探查切口,长度为6~15cm,对患者右下腹探查,寻找阑尾系膜并将之有利,对阑尾动脉加以处理,将其根部双重结扎,保留阑尾近端0.5cm,将阑尾切断,以络合碘对患者残端处理、用1号线实施荷包包埋。若患者有严重的盲肠炎症水肿时,以八字缝合阑尾残端并将之包埋。
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在气管内插管全麻后,头低左倾15度,以Veress针经脐下进针并构建人工气腹。控制腹腔压力为15mmHg之下。在脐部放置第一根套管,经此套管经摄像镜头置入。于摄像镜头阴道作用下,以脐右锁骨彰显平齐处置入套管,将之作为主要操作孔。于脐下方正中下5cm位置将套管置入,作为副操作孔。清晰暴露阑尾之后,展开系膜,以超声刀或生物夹对系膜血管进行处理,导致阑尾根部0.5cm处以丝线结扎或以生物夹夹闭,用金属钛夹在远端夹闭后间断,对阑尾残端黏膜电凝。若患者阑尾根部发生穿孔,可将将阑尾切除,之后在根部用可吸收线行八字缝合或间断缝合,如有必要可以肠脂垂覆盖,之后加缝1针,予以加固,确保处理可靠。从主操作孔内取出阑尾,若直径为1cm以上可将阑尾装进标本袋内再取出,也可将系膜切除并分次取出。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镇痛药物应用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分析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阑尾炎急性发病的原因主要是阑尾腔梗阻后感染,常见梗阻因素主要包括粪石梗阻阑尾腔、阑尾管壁淋巴增殖导致管腔狭窄等。在临床诊断中,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结合病史、体征及临床症状等加以综合分析,同时还需辅以B超、CT等辅助性检查手段。若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或为老年、妊娠女性、幼儿等患者,应借助辅助检查将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排除,从而减少误诊率,甚至部分患者需经术中探查才可确诊。
阑尾炎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两种,其中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而现阶段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开腹阑尾切除术是已经很成熟的阑尾炎经典术式,可通过一个小切口经肌肉稍加分离解除患者痛苦,然而该术式的术后并发症问题使人们期待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2]。
近年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中逐渐得到了应用。相较于开腹阑尾切除术而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对患者腹腔予以更为全面、更加充分的全方位探查[3],具有显著的术中诊断作用。对于诊断不是特别明确的患者而言,借助腹腔镜的广泛探查可对阑尾之外的疾病如盆腔积液、胃十二指穿孔等加以发现[4]。同时,阑尾切除术可降低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的发生风险。一般而言,开腹阑尾切除术后易于出现切口感染,特别是肥胖患者、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其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的概率更高。而腹腔镜手术可将阑尾自主操作孔或经保护袋自脐部取出,减少阑尾和皮肤、皮下组织的接触,故而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脂肪液化问题的发生。另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借助腹腔镜的指示作用对腹腔加以冲洗,经腹腔中的脓液清除,可预防术后肠间脓肿或盆腔脓肿。腹腔镜手术仅需借助3个小戳口,甚至通过单孔即可实施手术,不会对患者腹壁组织造成过度损伤,术后疼痛轻,切口无需拆线且腹壁所留疤痕较小,其美容效果更佳。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经相应手术加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给急性阑尾炎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造成的疼痛远轻于开腹手术,且手术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秦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治疗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93-94.
[2]杜泽.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1):110.
[3]孙超民.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4(5):27.
[4]施怀杰.儿童急性阑尾炎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21):3146-3149.
论文作者:石平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1
标签:阑尾论文; 阑尾炎论文; 患者论文; 切除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