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丰南镇中心卫生院彩超室 063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3月我院接收的85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将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与漏诊率。结果:85例患者的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是94.12%,漏诊率是5.88%,其对子宫内膜增殖、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子宫内膜癌以及子宫内膜炎等病变分型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能为临床诊断患者病情提供准确、有效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价值
子宫内膜息肉属于妇科常见疾病,主要是因患者内分泌紊乱引发炎症和激素分泌失衡等导致宫腔内产生肿块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有下腹疼痛、月经不调、不规则阴道流血以及阴道排液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以往临床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常用方法是宫腔镜与分段刮宫,其诊断效果好,但会对患者产生损伤。因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开始被大范围应用到各科室与各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用超声检查来辅助妇科临床诊断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现已被众医院广泛应用[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特选择我院85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展开研究,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19年3月我院接收的85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40.8±2.6)岁;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9.1±1.5)个月;其中未绝经女性34例,绝经女性51例。本次所选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检查方法
85例患者均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具体方法是:选择飞利浦HD15/HD11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7.5MHz,选择患者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超声探头后套上一次性避孕套,于探头上涂抹适量耦合剂后轻轻置入患者阴道后窟窿内,对盆腔进行多角度与多方位探查,通过二维超声检查内膜厚度、内膜缺损度、病灶部位、病灶数目、病灶形态、回声以及基底部位等情况,存在盆腔积液时要消除积液厚度再计算厚度。通过手术或刮宫等方法采集病理组织,将病理组织用固定液固定稳妥后送至检验科,通过应用石蜡固定切片法与显微镜来观察病理组织。
1.3评价指标
将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把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估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与漏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整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t)表示,用t检验;用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5例患者的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是,子宫内膜增殖患者19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15例,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患者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2例,子宫内膜炎患者5例。85例患者的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是,子宫内膜增殖患者1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14例,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患者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2例,子宫内膜炎患者4例,确诊80例,漏诊5例,诊断准确率是94.12%,漏诊率是5.88%。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增殖、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子宫内膜癌以及子宫内膜炎等病变分型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属于瘤样病变,主要是因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发生局限增生隆起导致,属35岁以上的女性最为多发,且疾病恶变率会因患者年龄逐渐增加而加大,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危害[3]。因此对于该疾病,给与早期准确诊断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
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操作简易等优点,患者无需充盈膀胱,可直接探测患者病灶情况,探头灵活性强,能够任意变换位置来获取最佳扫描方位。应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于患者阴道后窟窿等部位置入探头,更为贴近子宫,不会被肠气等因素影响探查结果,可以清楚观察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情况与病灶血流情况,可获取较为清晰的超声影像图像,从而有助于患者病情评估[4]。本次研究发现,85例患者的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是94.12%,漏诊率是5.88%,其对子宫内膜增殖、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子宫内膜癌以及子宫内膜炎等病变分型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是不能直接替代病理组织学诊断,在临床实际诊断患者病情过程中,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来评估病情,以此最大程度地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5]。
综上所述,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能为临床诊断患者病情提供准确、有效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声像图特征对比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07):1065-1066.
[2]杨立娟,苏海庆.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良恶性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4):196-197.
[3]徐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宫腔镜对照及对患者预后质量影响[J].智慧健康,2018,4(36):32-33.
[4]荣亚洲.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5):52-53.
[5]刘会梅.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的诊断鉴别价值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19(05):433-434.
论文作者:李改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息肉论文; 超声论文; 子宫内膜论文; 患者论文; 阴道论文; 病理学论文; 准确率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