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因素探析_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道德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因素探析_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道德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因素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心理因素论文,道德论文,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道德是生活世界的人为自己的立法,它是主观意志的法。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所以德性是心灵的秩序。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是产生道德的基本前提,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实践就是人们自觉自愿的选择。缺少道德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就很难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德性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道德养成和道德发展必定是个体主动追求,自我发展的产物,它的重要特质在于人的主体性。而道德又是人格生成和提升的一个内在环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指出:“抽象法是客观外在的法,讲人格的实现和尊严,道德是主观内心的法,讲内心信念和规定,伦理是客观法与主观法的统一。”[1]这表明,道德与人格有着必然的内在关联。本文在分析皮亚杰和柯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的基础上,从人格心理学的视角阐述人格心理因素对道德自我发展的影响。

一、道德与人格的基本内涵

流行的观点认为,道德是以利益为基础,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良心信念等方式来维系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与心理意识的总和。其实,道德蕴含着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观方面指涉的是人的内心操守和德性修养。客观方面指涉的是一定社会衡量行为应该与不应该或者善与恶的规范标准。主客观统一的基础是人的道德实践,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它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现实世界的。它是用行为来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因此,道德不仅是心性修养,而且这种优良品性是以行为为载体在生活实际中得以具体展开和体现的。正所谓:道德是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从发生学意义上说,道德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定性,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它是对本体的关注,又是对心性的张扬,它是功利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是主体价值和外在的社会价值的统一。在西方文化中,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注重人性及其完善,强调人生准则和人生修养,突出个体对道德价值的自觉追求。中西方对待道德理念的切悟,表明道德是以善恶的方式来表达或评价人的思想和行为,在社会利益关系中的态度和抉择。道德的善恶评价与选择,具有一种价值判断的属性,价值判断有别于事实判断或者说应然与实然相区别之处在于,它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为目的,根据主体的意志、爱好和感情对事物作出评判或表明态度。具有道德正价值的行为即为善。善恶与否正是实现人之所以为人者的道德尺度。道德是内化的规范,善则是道德的外显。同时,善恶观念只有为人们真心诚意所接受,产生道德需要,成为一种价值追求,由道德向意识的内化,亦即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时,道德才转化为人格的一部分,此时人的良心人格在高尚的生活中充分占有人的类本质。

人格是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一个对象性范畴,各学科对此义有不同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格的解释是:(1)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2)个人的道德品质;(3)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2]这个定义从心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对人格概念作了一种抽象和归纳。笔者认为,人格主要是指人的精神规定性,是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包括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等要素。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价值、尊严、品格及潜能是人格的核心。心理学追求一种健康的心理人格,伦理学视主体高尚的道德人格为理想的人格模式。健全人格是指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它涵摄了人的道德人格和心理人格的和谐一致。人格心理对道德人格的提升有着潜在的作用。在抽象意义上,没有人格就不存在道德,同理,没有道德的人格是畸形的有缺陷的。人格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担保,人格的心理机制也是道德发生的隐形条件。洛克在谈及人格时强调自我意识的属性,他说:“人格是一个会思考的聪明存在物,有推理和反省并能考虑自我本身。”[3]他认为,自我意识及其实现是生成人格的重要内在机理。如此,研究人格心理对人格的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的发展就很有必要。

二、皮亚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缺陷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强调道德理性对道德发展的决定性意义。他将心理学研究同生物学、逻辑学以及认识论结合起来,在研究儿童认知、智力、思维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命题”,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该观点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持续展开的过程,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自身的道德特点,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延续性。人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要经历由他律到自律又前后相继的转变。人们对道德规则的意识随着学习而发展,并遵循由儿童对单独游戏规则的认同到对真正意义道德准则的服从的发展规律。因此,对道德义务的自觉意识在品德发展中至关重要。没有对规则的真正意识,规则就不能成为主体理性的行为准则。道德判断有一个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的流变过程,这一过程是客观的道德准则随着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获得内化的阶段。儿童在人生的早期把成人的观点视为公正的标准,其动机是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惩罚,这仅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能反应。但是,随着理性思维的成熟,儿童认识到不道德行为为社会所不容,因为它不仅侵害别人利益,而且遭到同伴对自己不利的报应。道德便在意识中获得一种服务人的存在需要的本体论意义。缘由在于道德可以增进个人利益,保障社会发展。儿童的意识反思,认识到社会规则本质上是主体间的一种契约性协定,是客观之需要。从而,他们怀着相互尊重的情感与人们友善相处。当人们以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进行行为,在自由选择中产生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时,道德不再是手段而成为目的自身,道德达到一种内生性的自律水平。因此,皮氏认为道德理性发展是产生道德人的关键,换言之,认知水平愈高,道德自律能力也愈强。

在皮氏开创的道德发展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柯尔伯格作了进一步扩展研究,形成一种更为系统的称之为“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他的研究结论是,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基本序列是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上升,其基本轨迹是从关注自我到关注他人的过程。在道德发展中,道德教育环境以及儿童主动性追求是其重要因素。同时,柯氏论证了道德判断能力或道德分析能力在道德形成中占主导地位和作用。在他看来,道德成熟的显著标志是建立在理性能力基础上的道德选择能力。这与康德的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处,认为道德应该源于人的善良意志,而这种善良意志在一定的道德境遇中表现为人的实践理性。选择合理的道德行为要求人们以一定的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为前提。道德要求人们的行为合理,受目的驱动,并按照人的主观愿望进行。因此,学校德育和智育的共同点在于以促进儿童道德分析和推理能力的思维为着力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富有个性色彩的道德价值系统。他相信人的道德观念会随着道德认知功能的完善而成熟,真正有道德的人是道德知识丰富和道德选择能力强的人。

总之,皮亚杰和柯尔伯格都认为促进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个体道德生成的核心,因为道德理性及逻辑推理最能影响人的行为。从实质上看,他们的理论倾向于理性主义的道德思想,即人的价值在于人的理性决定人的行为,理性使人的行为合乎道德。

然而,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表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具有一种片面性,“在研究儿童的认知时,皮亚杰忽视了与认知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如: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和人格等。”[4]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也带有一定的假设性。首先,他们着重强调理性作用,忽视了心理活动的非理性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这会导致在道德教育中出现重理性因素轻非理性因素,以及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其次,他们所塑造的道德人虽然充斥着理性,但因为脱离现实和没有个性而使主体缺乏生机和活力,忽视了感情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道德之意义。再次,道德是理性的派生物,这种理性道德是否本于善的意愿以及成为人格的内在品性是受到质疑的,而且没有情感和意志参与的道德抉择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必须从心理层面探究影响道德发展的其他人格心理因素。

三、道德发展的人格心理层面分析

193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众多研究表明,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个性心理除认知因素外,对个体人格的生成与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良的心理成分必然导致心理人格的扭曲,进而发生道德行为问题。人格心理对道德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认识:

(一)道德是自我实现的一种倾向和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和行为动机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位于需要层次之巅,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高峰。健康的人在满足了基本需要后,会产生自我实现愿望。他们要求充分发展个人的潜能和才智,对自我本性有更充分的认可与把握,并努力实现身心发展的和谐统一。这是一个人自我进步的愿望,是一个人要求有尊严的生活,发掘人的全部潜质的欲望。只有当人产生自我实现需要后,他们才会完善真实的自我,发掘人性的潜力,展现人格的魅力。自我实现是一种根本的心理状态,它不是一种终极状态,而是不断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动态运作过程,是在生活中体验真诚、和谐和自由的生命的张力。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促进自我实现,因为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发展高级需要、完善人格,走向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虽然机体的内在发展倾向在更大程度上是由环境性质而不是由自身的内在本质塑造的,但是,具有健康人格心理的人,能够超越周围环境的局囿,他们依靠内心法则生活,寻求自我肯定,实现人性之善美。

自我实现这种高级本性是个体人本性的基本方面。人人都有对美、真理和正义等高级价值的本能需求。而且愈是在良好条件下,人们愈是渴望展现出人性的崇高。正如马斯洛所说:“从人的天性中可以看出,人类总是不断地寻求一个更加充实的自我,追求更加完美的自我实现。”他的假设前提是承认人性之本善。自我实现这种合乎人之本性的欲望使主体不断追求理想的人格,铸造健全和谐的人格精神。

另一位心理学家罗杰斯,根据机体评估是否能够维护和提高我们自身来评价经验这一原理,诠释了自我实现倾向是如何引导我们以积极的方式行动。机体估计过程是自我实现倾向的反馈系统,它使个体能调节自己的经验,朝向自我实现的价值目标。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共存中使机体产生维持生存和发展的良好行为;二是指向增加自主、自足以及个人发展的积极倾向,这一自我实现的倾向对人格发展能起到强力的推动作用。

(二)道德人格生成的原动力是自我意识

自我是一个心理学的主要概念。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说。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在本我与现实之间、本我与超我之间起着调节、整合作用。作为理性化身的自我总是按照“现实原则”行动,自我活动过程具有逻辑性的符合现实的特点。意识是个体生命的衍生物,随着思维、情感、直觉和感觉等心理机能的应用而增强。人的意识发展过程是人的个性化过程,在道德人格的发展中举足轻重。自我是意识的核心,自我意识的人具有各种诸如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能力。道德人的自我意识使道德主体,在进行道德决策时,往往把道德标准摆在首位,因此,自我意识是一种原始的驱动力,是人的道德原型的作用。国外研究人员在研究道德典范的行为后,甚至得出结论,“道德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一个人的全部个人目标——归根结底是人的自我意识——是否支持个人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5]当人们理解的客观价值在人格的动机和情感系统中开始整合时,当这些道德价值指导自我概念和个人一致性的建构时,自我逐渐被道德化。道德整合的基础是理解。但是,道德知识必须是有意图的主体所拥有,主体有意识地仔细考虑、做出决定并承担责任。主体是否具有一定的解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主体的道德图式决定,即个体意识中的道德观念结构和道德信念系统。道德图式一经确立,会成为一种主观的内在尺度,不仅对个体的道德行为发生影响,而且对个体的道德认知发生影响。[6]

自我意识的自主性内心反应及经验作用对人格发展具有潜在的贡献。自我是具有价值意识的一种精神主体,它既能反映经验,又能影响经验。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格形成和变化的基础,也是人格正常发展的主要标志。人们在心底里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愿意造就自我的理想人格,以及对健康人格的心理需求将决定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在何种意义上,以及何种程度上得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怀,个体理想的顺利实现,有利于个体调节自己的经验,使自我更趋向于理想自我。如果一个人认识到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内在关联,并设法使两者趋向于统一,那么他就会更好地调节自身行为,更充分地发挥人格的潜能和价值,其人格发展必然趋于完美。因此,自我意识在于使自我活动与自我价值系统协调一致,即自我确认、自我激励、善待自我,在自我实现中不断完善自我机能,实现合乎保存和发展人类需要的道德价值。

(三)健康人格的根基是存在

分析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促使自己鼓起勇气,维护和肯定自我存在的本能需要。一个人只有能够把握自我,肯定和维护自我存在时,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体验。存在是人的存在。存在不同于生存的本质在于存在追求的是人的自由、价值、尊严、幸福和全面发展。对于人类来说,存在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它总是涵盖了作为发展中的人,在自由选择中使自己成为“我的存在”。存在是一个由自我内部世界与物质外部世界相统一的整体。人在世界中获得存在感是自我道德发展的先决条件,这种自我意识根植于个人存在的经验之中。自由是人类存在的一个根本特质。人是具有自由选择能力的存在物,是思想、情感、感情和行为的主体。人的自由选择性塑造人的个性世界,也形成人格的自主性。个人的行为既不是盲目的,不是完全决定于生存环境,而是在自由选择中进行着的,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人存在的自由及其个人实践,设计不同主体的人格特征。人格中包含着自我独特性及个性。道德心理学家罗洛姆认为,接受自我的独特性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之一,人格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体不能接纳或容忍自我。[7]人格不仅具有个体性,而且具有社会性。健康人格是在个人实现同社会的整合后形成的社会与个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个体在社会参与中克服纯粹的自我中心主义。在自我意识和自我进取中萌生的道德人格焦虑,使主体自觉调整自我的心理状态,并外化善的信念,从而获得积极的自我肯定。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首先要认识到自身可能不存在,意识到死亡、焦虑对存在的威胁,才能理解他人身上同样存在的潜在性,才能升华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才能发展人格。因此无论是产生不存在的意识及其威胁,对存在本身具有的一种积极意义,还是存在对道德之本体意义,都表明了人际关系、社会文化、主体精神、道德境况以及生命境遇对个体人格心理和道德生命进化所具有的本真意蕴。

标签:;  ;  ;  ;  

道德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因素探析_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