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和CT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陈,姿

MRI和CT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陈,姿

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应用MRI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40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统计分析患者的MRI和CT影像学检测结果。结果:患者实施CT平扫显示病灶等密度及稍高密度46个,稍低密度9个;密度均匀38个,不均匀17个;实施增强扫描15例患者病灶呈现明显强化。患者实施MRI平扫中T1WI成像表现为低信号、等信号51个,高信号4个;T2WI成像表现为等信号、高信号51个,低信号4个;DWI成像中呈现高信号48个,稍高信号7个。增强扫描典型强化病灶表现包括团块状、卫星灶、尖角征、拳状、硬环征、缺口征、蝶翼状、裂隙征等。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应用MRI和CT的诊断价值高。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MRI;CT;诊断价值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发生率约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3%。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放疗及化疗敏感性高,使得该病治疗方案与其他肿瘤差异较大,加强对患者早期诊断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关键[1]。CT及MRI检查是目前临床进行颅脑疾病诊断的常用影像学方式,为进一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图像特点,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本院对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40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实施了CT及MRI检查。以下就患者影像学表现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40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实施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检查。排除标准:其他颅脑疾病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恶性肿瘤病史患者;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状态患者;认知、精神、意识障碍患者。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51.8岁(s=8.7);患者临床表现:呕吐24例,头晕15例,头痛20例,偏瘫6例,肢体无力14例,失语3例;病理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7例,T细胞淋巴瘤3例。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CT检查:均采取飞利浦Ingenuity CT机实施检查,管电压为120kV,电流150mAs,层厚5mm,层间距5mm,矩阵512*512,先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对头颅实施常规扫描,随后实施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采取高压注射器向患者肘静脉注射75ml优维显(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535),浓度为370mg/ml,并注射25ml生理盐水(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456),注射速度保持3.5ml/s。MRI检查:采取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生产的NOVUS1.5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用头部线圈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先实施平扫,实施矢状面、横断面检测,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R/TE设为8000ms/120ms)、自旋回波-回波平面序列DWI成像(TR/TE设为6000ms/80ms)检测,检测后采取高压注射器向患者肘静脉注射0.2ml/kg钆喷酸葡胺(GE Healthcare Irelan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681),实施矢状位、横轴位、冠状位扫描,激励次数8次,TR设为1500ms,TE设为35ms,扫描次数为128次。检测结束后将图像传至工作站,由2名经验丰富影像科医师实施阅片,出现分歧时实施联合阅片,了解患者病灶部位、大小、数目、形态、水肿状况、信号特点等。检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手术病理检查或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CT及MRI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状况。患者瘤周水肿状况可分为轻度(<肿瘤直径50%),中度(肿瘤直径50%-100%)、重度(>肿瘤直径)CT检查密度强度与灰质比较可分为稍低、等、稍高、高四类,MRI检查信号强度与灰质比较可分为低、稍低、等、稍高、高五类[2]。

2 结果

2.1 患者病灶状况

40例患者实施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存在病灶55个,其中多发病灶患者13例,单发病灶27例。患者病灶分布为:深部脑组织40个(基底节区15个,额叶6个,胼胝体区10个,枕叶3个,颞叶6个),浅部脑组织15个(颞叶7个,额叶8个)。病灶直径为0.7-8.2cm。瘤周水肿状况为:轻度水肿12个,中度水肿24个,重度水肿14个。

2.2 CT检查结果分析

患者实施CT平扫显示病灶等密度及稍高密度46个,稍低密度9个;密度均匀38个,不均匀17个;实施增强扫描显示15例患者病灶呈现明显强化。

2.3 MRI检查结果分析

患者实施MRI平扫中T1WI成像表现为低信号、等信号51个,高信号4个;T2WI成像表现为等信号、高信号51个,低信号4个;存在大范围明显坏死病灶2个,囊状改变病灶7个,小片状坏死病灶6个,其余病灶信号均匀。未出现明显钙化或出血病灶。DWI成像中呈现高信号48个,稍高信号7个。实施增强扫描显示所有病灶均呈现强化,其中病灶均匀强化40个,不均匀强化15个。典型强化病灶表现为:均匀团块状强化39个,卫星灶7个,尖角征10个,拳状6个,硬环征2个,缺口征5个,蝶翼状5个,裂隙征7个。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包括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全身淋巴瘤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继发性淋巴瘤两类。目前临床报道显示该病在受深部脑组织发生较高,本次检测结果与之相符。当前临床免疫抑制剂应用率逐渐升高,使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3]。加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是患者实施治疗的基础。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了CT及MRI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两种影像学结果均存在一定特征。CT平扫以等密度及稍高密度,且多为均匀密度;而MRI平扫T1WI成像多为低信号及等信号,而T2WI成像多为等信号、高信号,DWI成像多为高信号。分析原因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细胞较为密集,且细胞间质中水分较少,肿瘤细胞极易聚集并沿血管间隙生长,使得扫描结果特点显著[4]。DWI检查可反映组织水分子运动状况,该结果受间隙状况、弥散介质、组织通透性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水分子扩散受限,使得DWI多为高信号[5]。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病灶生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强化时典型征象较多。此外,颅脑肿瘤类型较多,临床仍需进一步加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瘤、脑膜瘤、脑脱髓鞘假瘤、脑内生殖细胞瘤等相关肿瘤的鉴别诊断,提升诊断准确性。

综上,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应用MRI和CT影像学特征较为显著,诊断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董莹,范小波.MRI和CT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3):81-83.

[2]李华,匡立山,刘青,等.免疫力正常和免疫力缺陷人群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T和MRI特点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6):810-813,814.

[3]魏亚军,林志军,杜娟,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和M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2(3):7-10,23.

[4]刘鸿明,赖灿.小儿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理表现与CT、MRI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114-117,封3.

[5]张荣恒.CT、MRI在诊断PCNSL中的价值与影像特点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2(7):113-115,120.

论文作者:陈,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MRI和CT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陈,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