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方向及评价指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实现现代化论文,评价指标论文,方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北京时,要求北京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结合北京的实际,中共北京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从现在起至今后50年的战略目标。主要内容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10年,使北京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构造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即到2020年,使北京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完全实现现代化,使北京成为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融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别是今后10年,更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发展要求。
现在的问题是,按照北京市委提出的今后50年“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北京能否在201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第二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对现代化的含义以及城市现代化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回答北京离现代化还有多少距离,今后10年还需要向哪方面努力才算是基本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当一个国家开始了工业化的时候,实际就已经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迈进。但过程不能作为尺度,通常人们说现代化时,一般更倾向把它理解为一种状态。现代化可以说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影响下经济、社会等诸方面文明变化的状态。正由于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进程,它涉及到人类生活中所有领域的变化,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现代化也可看作是宏观的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生活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对现代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应是动态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英克尔斯设计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指标时曾提出了现代化10项指标,按照北京目前的发展水平,除了第一项人均GDP3000美元这一指标还有差距外,其它9项指标北京都已达到或已经超过。而人均3000美元,北京在今后两年内也将达到。能否说今后两年内北京就将进入现代化城市行列呢?现在看来还不能这样说。因为英克尔斯设计的现代化标准现在看来已明显偏低。以人均3000美元为例,在目前世界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发达国家人均GDP普遍超过2万美元的情况下,以人均GDP3000美元作为进入现代化国家的标准就显然不够了。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加速,整个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与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评价一国或一个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不仅仅要看它的目前发展水平,还要看它在世界发展水平中所处的地位,看它离国际上通常所说的现代化指标还有多远,看它离目前发达国家所达到的水平还有多远。只有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才能更充分地认识到北京的位置,认识到今后10年、20年乃至50年北京发展所处的相对水平。
2010年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段话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现代化的总体步伐应当走在前列,这样才能称为率先。但不应理解为反映现代化的所有指标都位居前列,而是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应位居前列;二是2010年,北京已实现或接近达到反映现代化的主要指标,一些指标即使还有一些距离,但距离也大大缩短,不然就不能称作基本实现。所谓基本实现,应当是基本上达到了现代化的要求,只是在一些方面还存有一定距离。
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着重从经济、社会以及生活质量三方面对北京城市现代化进行分析。
反映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指标
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没有经济的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其它方面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考察一国或一地区的现代化,首先应考察的是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现代化,考察一国或一地区人均发展水平和三次产业结构状况。
1.人均GDP
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现代化以及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的最重要指标。英克尔斯设计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指标,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指数,都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第一且最重要的考察指标。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唯一的量化指标,就是GDP和人均GDP这一指标。中共北京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十五”计划的建议》,也将2010年人均GDP6000美元作为今后10年奋斗目标提了出来。
前文述及,将人均3000美元作为进入现代化的门槛显然过低。分析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进入现代化时的人均GDP情况,中共北京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将人均6000美元作为进入现代化城市的最低门槛应当说是十分合适的。大量的资料显示,当一国或一地区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一般也就意味着该国的工业化过程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开始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
一般认为,通过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得出的人均GDP指标并不能准确反映一国人均发展水平。200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800美元,顺利实现邓小平同志80年代初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人均GDP800美元的战略目标,但这一人均水平在世界上仍属于较低水平,只相当于目前美国人均水平的3%,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5。反映人均GDP水平的另一种方法是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有人分析目前中国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与美元的比介大体是2.5:1,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目前人均水平已经超过2000美元。一般认为:通过美元汇率计算的人均水平明显偏低,而用购买力平价计算出的人均水平又高估了中国的人均发展水平。中国实际人均水平应在两者之间,即高于用美元汇率计算出的人均水平,而低于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水平。中国实际人均水平大体是与用美元汇率计算出的人均水平的1.5倍以上。也就是说,2000年中国实现人均GDP800美元,实际人均水平至少应在1200美元以上。如果这一分析较为符合实际的话,把用美元汇率计算的人均6000美元作为北京进入现代化的最低门槛,届时实际人均GDP将超过9000美元。
1999年底,北京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69.7亿元,人均19803元,用美元汇率计算接近2400美元。到2000年底,北京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355亿元,人均GDP将达到2.12万元人民币,人均GDP水平接近2600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到2010年,北京人均GDP将达到6000美元,实际人均GDP将达到9000美元。这就要求今后10年,北京人均GDP年平均增长速度应当在8%以上,国民经济年增长速度应当保持在9%以上。这是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从北京改革开放20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分析,改革开放20年来,北京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9.83%,高出全国两个千分点。预计“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将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预期7%左右,北京由于科技进步、资本投入及产出效率都远高于全国,增长速度估计在8-10%。按照这一经济增长速度,北京要在2010年实现人均6000美元的发展目标是有相当大的把握的。
当2010年北京实现人均GDP6000美元时,按照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届时全国GDP总量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考虑到人口增长的因素,2005年全国人均GDP为1100美元,2010年全国人均GDP将达到1500美元左右。北京人均GDP水平将从全国人均水平的3倍提高到4倍。在全国除台湾省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北京人均水平将次于上海而于江苏接近,并与江苏争夺人均水平第二的位置。
2.三次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一个“倒金字塔”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北京是中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程度最高的城市。2000年底北京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预计将达到58%。北京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缘故。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没有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是难以发挥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功能的。
北京第三产业近年来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北京的第三产业还明显偏低。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在GDP总量中都已经接近或超过70%。1996年,美国的第三产业达到了72%,法国为71%,英国为66%,意大利为70%,澳大利亚为68%。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其第三产业尚不能达到发达国家一国的平均水平,说明在经济发展方面北京与许多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也说明北京的第三产业发展仍有较大潜力。
对世界主要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均GDP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显著的相关性。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第三产业的比重普遍在60%以上。也就是说,在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满足后,对各种服务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北京要在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GDP6000美元,实际人均GDP达到9000美元以上,这就为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物质基础。不仅如此,北京要进一步强化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也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实现,这就为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今后10年,北京第三产业应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应提高到65-66%。而在今后5年,即2001年至2005年的“十五”期间,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应达到62%,也就是说,今后5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第三产业的比重每年应提高接近一个百分点。
在今后10年,要使北京的第三产业有一个大的发展,第三产业自身结构合理化尤其重要。中共北京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建议,第三产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应当是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金融业;开发、装饰、物业、交易等房地产业;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行业;发展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行业。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还必须注重与传统服务业结合,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这包括积极发展能够吸引众多人员就业的社区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进一步开发首都的旅游资源,发展教育、文化产业等。
第三产业的发展,应当建立在第一、二次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这样,第三产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北京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第一、二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尽快改变第二产业中的经济结构与首都功能不相适应的局面,使北京的产业结构能够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需要。
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在第二产业乃至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因为高新技术产业适合首都经济特点,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发展的产业。对北京这样一个最具发展知识经济的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增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在全市第二产业乃至在GDP中的比重,应当说是北京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体现。1999年,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已经达到36%,而北京1999年只达到了7.8%,2000年将达到8%。对北京这样一个科技优势显著的城市来说所,这样一个比重仍属较低。因此,在今后10年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使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使其所占比重在GDP中达到15%左右,应当说是今后10年努力的方向,也是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反映社会现代化的主要评价指标
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生活诸侧面的综合反映,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进步的尺度。
3.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考察一国或一地区现代化程度和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现代化的国家或地区,一般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作为一个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家,能否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社会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衡量中国市场经济体系成熟程度的主要指标,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就中国目前情况分析,要建立较为健全的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十分艰巨,道路还十分漫长,还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对北京来说,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框架已经建立,但要在201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也相当繁重。
一般说来,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的内容,二是社会保障的水平,三是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四是社会保障的法律完善程度。对照上述四个方面,北京目前的社会保障工作还都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社会保障的内容还有很多空白。以医疗保障为例,由于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医疗制度的改革步伐缓慢,一些企业包袱过重,一些国有企业的职工得不到起码的医疗保障。再比如,公务员的社会保障也不完善,公务员的一些社会保障应当与公务员具体个人相联系,而不应只是在作公务员时才享受这些社会保障。也就是说,当一个公务员离开了公务员队伍转行到其它领域时,也应当将属于他的社会保障一同转走。不然,就会影响到公务员的进退,影响到政府机构改革。二是社会保障水平还相当低。社会保障水平是与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相应的社会保障水平也应提高。北京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还相当低。以北京郊区县农村社会保障为例,北京目前大多数郊区县都已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年保障标准大都只有1000元左右,最低的县只有800元。随着北京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社会保障的水平也需相应有所提高。三是覆盖面不够。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多数还没有进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即使是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职工,也并不能都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中。以失业保险为例,现在的失业保险仅限于原来已经有过就业的失业者,而且仅限于城镇非自愿失业并登记的求职者,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入保险的失业者范围则要大的多。四是还没有建立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因为社会保障体系离开了法律、法规建设无疑是不完善的。因此,“十五”期间尽快出台《北京市社会保障条例》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步。
针对上述情况,中共北京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十五”期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包括:坚持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失业保险,逐步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险纳入失业保险,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内容。在今后5年,要完成上述工作需要付出艰巨努力。即使完成上述任务,也远没有达到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社会保障的标准也是相当低的一个标准。但毕竟是向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
考察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也可建立多种指标,这包括享受医疗保健服务人口的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领取失业教济金的失业人口占失业人口的比重,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的确定,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条件和最低社会保障标准的确立,老年人口的社会福利等。通过上述指标并与现代化标准相比,就可以对北京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进行分析、说明。
4.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城市来说,要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城市基础设施必须实现现代化。对一个现代化国际城市来说,没有完善的、便利的城市基础设施是不可想象的。
城市基础设施包含多项内容:道路、桥梁、供水、排水、排污、电力、热力、公共交通、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邮政、电信等都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内容。
表1是北京城市的一些基础设施与现代化水平差距。从表1可看出,北京城市基础设施的目前现状与现代化标准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北京城市交通与现代化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现代化国际城市80年代中期轨道交通一般已经承担了城市交通30%以上的客运量,而北京90年代中期城市的轨道交通也只承担了不足5%的客运量;现代化国际城市,目前人均道路面积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15-25平方米,而北京目前只有5平方米;伦敦、巴黎、纽约等主要国际城市的地铁长度都超过200公里,而北京目前的地铁长度只有50多公里。因此,大力发展北京城市的交通应当是“十五”期间乃至今后10年的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包括大力发展一批地铁、轻轨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设施,加密市中心区路网,拓宽和打通一批城市干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成市中心区快速道路系统、准快速公交系统和先进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等内容。
5.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质量指标是反映一个城市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主要由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微克/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四项指标构成。一个城市环境质量如何,对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有重要影响。北京的环境质量曾经在一个较长时期问题严重,近年来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与现代化标准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表2是北京环境质量现状与现代化标准相比的情况。
上述四项指标中,北京目前现状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有些差距还相当大。以大气中悬浮颗粒物为例,1997年,全市每立方米中大气悬浮颗粒物高达317微克,而发达国家目前现状一般都低于100微克。伦敦、巴黎、东京、纽约四个城市都低于50微克,伦敦甚至低于20微克。
要提高北京的环境质量,除了继续加大环境污染的防治力度,优化能源结构等措施外,还应加大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尽快形成山区、平原、绿化隔离地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并大规模地开展种树、种草工作。要实现首都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还必须与河北、内蒙、山西等省区合作,对北京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因为北京的环境问题,除了北京自身的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北京周边地区的影响,如果没有北京周边地区的通力合作,要实现“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目标是不现实的。
6.贫富差距
在反映社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中,贫富差距这一指标有其特殊意义。因为通过这一指标可以看出社会的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状况,也可通过这一指标看出政府在收入调节方面手段运用的能力。因为在公平与效率的选择中,政府是可以通过税收等手段缩小收入分配中过大的差距,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同时兼顾公平的。
贫富差距这一指标的含义是,占人口总数20%的富有者,其财富总量占人口总数20%的贫穷者的倍数。一般说来,越是贫穷的国家,越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国家,这一指标越高;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可以运用遗产税和收入的高额累进税等措施,这一指标普遍较低。与贫富差距这一指标相联系的还有基尼系数这一指标。基尼系数是依据洛伦茨曲线计算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等于0,说明收入绝对平等,基尼系数等于1,说明收入绝对不平等。通常情况,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收入分配处于高度平均状态;基尼系数在0.2-0.3时,为相对平均;基尼系数在0.3-0.4时,为中等不平等程度;基尼系数超过0.4时,不平等程度偏大。90年代以后,中国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全国的基尼系数已经从1988年的0.382上升到1995年的0.445。北京作为中国的特大城市,集中了中国较多的富裕阶层,虽然目前缺乏较为权威的统计数据,但保守估计,目前北京的基尼系数超过0.5是没有疑问的。基尼系数大,说明贫富差距拉大。北京目前也没有贫富差距的确切数字,但保守估计,北京目前的贫富差距大约在10倍以上。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标,就应降低两者间的收入差距,不应使两者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缩小贫富差距,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调节,如开征遗产税,对高收入者的收入征收累进税,对贫穷人口实行救济补助等措施。
当然,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步富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保持一定差距是一个社会充满活力的条件,但这个差距不应过大。更不应使贫富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北京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对此问题应有清醒认识。
生活质量指标
生活质量是指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人口生活条件综合状况。换言之,生活质量就是生活条件的综合反映。生活质量状况为什么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实现程度呢?因为生活质量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而用“结果”来衡量现代化实现程度,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质所在。而反映生活质量的以下一些指标,是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现代化水平普遍运用的指标。
7.出生时的预期寿命
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是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最重要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收入分配状况都对这一指标有重要影响。中国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现在是70岁,北京目前的数字估计是74岁,已经达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婴儿死亡率的进一步降低、人们长寿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北京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会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这一指标应达到76岁以上。
8.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9年,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万分之九。到2010年,北京应当实现零增长。即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体围绕万分之五上下波动。由于出生率的降低,北京人口类型已经进入现代人口转变类型,即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人口转变类型。由于人口自然增长接近零增长,影响北京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伴随一定量的人口迁移和流动。问题在于,北京到底能承受多少人口。如果人口的机械增长超出了北京承受的限度,必然极大妨碍北京的发展。因此,对流入北京的人口进行必要的限制,应当说是题中之意。1999年,北京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是1257万,户籍人口是1099.8万,到2010年,北京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应当控制在1320万以内,户籍人口控制在1200万以内。不然,如果户籍人口大大超过控制线,要实现2010年人均GDP6000美元就十分困难。
表1 北京城市的一些基础设施与现代化水平比较
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评价指标
现代化标准 目前现状 实现程度
城市道路用地率(%) 11.1
5.0
45%
公路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1.00.79 79%
公共系统承担出行量比例(%) 75 3851%
城市人均公交车辆拥有率(辆/万人) 12 9.7
81%
人均生活用水量(公斤/日) 300229
76%
居民天然气用量比率(%) 1001818%
全市热化率(%) 70 5579%
邮政局所平均服务人口(万人)
1.53
1.82 84%
人均函件量(件) 12056.5 47%
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 部/百人) 1054442%
表2 北京环境质量现状与现代化标准比较
环境质量指标现代化标准 发达国家 北京现状 2010年目标
(低标准) 现状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10-1515-30
8 12
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
200以内 100以内317
200以内
(微克/立方米)
城市污水处理率(%)90 95-100 22 70-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0 95-100 40 70
在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同时,北京正面临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北京目前人口老龄化趋势已经达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不同的是,发达国家是在经济到了较高发展阶段才出现人口老龄化的,而北京则是在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迎来了白发浪潮的冲击,并且来势迅猛,到2010年,几乎每5个北京人就有一个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因此,努力解决大量老年人口出现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将是北京在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门次。
9.大学普及率
北京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由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因为要实现现代化,经济是中心,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对于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城市来说,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整个城市的现代化。只有教育的现代化,才能保证北京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一些内容: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发达完备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多种多样形式的高等教育和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而反映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大学普及率。这一指标的确切含义是:适龄人口上大学的人数占同龄人口的比重。适龄人口一般规定为18至22岁。
由于北京特殊的城市地位,北京的教育近年来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1993年北京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近年来连续5年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率先在全国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大学普及率已经突破30%,达到一般发达国家的水平。2000年,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51.5万人,大学普及率达到35%。北京市在校大学生数、每十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和全体市民受教育程度,在全国均居首位。2010年北京大学普及率将达到40%,在全国率先普及高等教育。
北京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教育的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平衡等问题。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需要在更新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下功夫。
标签:社会保障体系论文; 中国城市gdp论文; 中国人均gdp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江苏gdp论文; 基尼系数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贫富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