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分析及其防治措施论文_秦红梅

秦红梅

湖南省新田县中医医院 湖南永州 425700

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产妇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基于对照组加用风险防范措施,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为3.1%,感染率为1.5%,无切口裂开现象,投诉率为4.6%,护理满意度为96.9%;对照组则分别为22.6%、12.9%、14.5%、38.7%以及62.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护理中风险较多,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可显著降低风险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防治措施

妇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有较高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尤其是手术患者,属于高发人群。近年来人们维权意识不断提升,因而纠纷事件也发生频繁,在极大程度上损害了医务工作者的形象。由于患者病情多样,且不确定因素多,因此难以掌握护理结果,致使矛盾与风险事件多发[1]。在妇产科护理中,其安全性对母婴双方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谨慎操作,并制定风险防治措施,将危害降至最低。本文为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现选取产妇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产妇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基于对照组加用风险防范措施。对照组产妇年龄22至34岁,平均(28.4±2.6)岁;3例胎位不正,14例早产,2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妊娠合并贫血。观察组产妇年龄23至33岁,平均(27.2±2.8)岁;4例胎位不正,13例早产,2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例妊娠合并贫血。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心理护理、病房护理、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加用风险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1.2.1 对分娩知识进行普及 督促产妇强化产前检查,以尽早发现并发症并予以及时处理,同时还要向孕妇及其家属普及孕产期相关知识,并使其初步了解妊娠并发症,做好心理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后果,树立科学分娩意识。

1.2.2 定期宣教 医院应确保妇产科人力配备充足,保证人员数量具有稳定性。结合医院实际状况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针对妇产科管理人员则需开展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将安全意识当作本能意识。此外还要开展风险教育并确保其成效,促使护理人员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提升对护理风险预见性,进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并对危险隐患及时解除。

1.2.3 对护士开展技术培训 护理工作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一定要促使护理人员充分且深刻认识到护理工作重要性,并给予严格、规范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以确保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水平得以提升,且更具规范性。由此一来,护理服务质量也可得到提升,降低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风险发生率。此外,还要开展护理人员书写护理文件的技能培训,促使护理人员在时间花费最少的情况下清楚记录操作流程,同时还要确保记录具有可靠性与真实性。

1.2.4 强化护患沟通交流 护理人员不仅要提升专业操作技能,还要强化沟通能力,充分掌握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的技巧,注意措辞,防止误会,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需明确自身责任与工作内容,进而合理定位,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避免态度恶劣或者语言粗暴,一定要保持耐心、细心,态度温和,减少护患纠纷。在手术治疗前后需与患者开展沟通交流,使其充分认识手术,缓解紧张与不安心理,了解其需求并充分满足,同时还要保护好其隐私。

1.2.5 严格无菌操作 要对母婴双方开展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消毒产妇会阴切口,避免出现愈合不良以及感染现象。在清洗新生儿时要做好细致消毒工作,尤其是脐部,一定要开展无菌护理,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现象。母婴同室时需紫外线消毒病房,告知产妇及其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将婴儿身体遮盖好,避免损伤母婴皮肤。

1.2.6 药物护理 产妇需使用催产素,护士一定要严格掌握该药物的适应征,同时控制好其滴速与使用浓度,一般而言静滴时浓度需控制在0.5%至1%,初始滴注速度为每分钟8gtt,每间隔15分钟便进行调节,此时可使用等比增加法。若液体速度调节不准确,且难以对药物浓度予以有效掌握,则后果极其严重,比如会导致子宫破裂、胎儿全羊、羊水栓塞甚至死产或者死胎等。同时还要预防催产素过敏,产妇过敏后可表现为寒战、全身水肿、气急、胸闷、荨麻疹以及过敏性休克等。对产妇采用催产素时一定要配备责任护士进行监护,可使用胎心监护仪。对产妇宫缩持续时间、频率、脉搏、血压以及胎心音改变等进行密切观察,每间隔15分钟便做好记录。叮嘱产妇及其家属不要擅自调解催产素滴速,以免出现意外事件。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满意度对比 见表1。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风险较多,其原因如下:①患者因素。由于患者自身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且医疗危险事件风险高,患者容易出现合并症,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2]。同时家庭对于产妇过于担心与紧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安全隐患增加。②医院因素。由于妇产科医护人员工作负担较重,工作量极大,且患者对于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护理人员力不从心,身心俱疲,在工作中易出现态度恶劣现象,引发患者及其家属不满;也有医护人员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现象,降低安全防范意识,继而诱发纠纷事件。③医护人员操作技能不够娴熟。出于业务经营的需要,医院需不断发展壮大,此时需要补充人员,而很多新进护士由于实践经验少,因此技术不够娴熟,且医院未开展针对性培训,导致技能低下,且无法准确定位患者病情,导致医疗纠纷。因此,为减少妇产科护理中护理风险需制定防范措施,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为3.1%,感染率为1.5%,无切口裂开现象,投诉率为4.6%,护理满意度为96.9%;对照组则分别为22.6%、12.9%、14.5%、38.7%以及62.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董英杰研究结果相近[3]。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中风险较多,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可显著降低风险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丁社教.关于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讨论[J].健康之路,2014,(3):283-284

[2]符敏.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288-288

[3]董英杰.基于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分析及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5):279-279

论文作者:秦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  ;  ;  ;  ;  ;  ;  ;  

妇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分析及其防治措施论文_秦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