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刘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无锡 214045)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2型糖尿病且伴随抑郁症患者采取社区综合性行为与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社区综合性心理与行为干预方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前糖代谢指标和抑郁指数均较高(P>0.05);护理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以及抑郁指数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伴随抑郁患者采取社区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糖代谢指标并缓解其抑郁程度,该干预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抑郁;糖代谢;社区综合心理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319-02
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病程时间长且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因此大部分患者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忧郁心理,而不良情绪将对其糖代谢和病情转归产生消极影响。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需要患者长期接受综合治疗,社区卫生服务具有良好的连续性特征和可及性特征,因此特别适合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长期的治疗管理与心理干预[1]。本次研究将针对2型糖尿病且伴随抑郁症患者采取社区综合性行为与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糖代谢的干预作用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内的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者共计9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抽样法将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均为45例,并分别纳入至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同时患者经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均存在不同程度心理抑郁。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患者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2.7±0.4)岁;轻度抑郁者21例,中度抑郁者17例,重度抑郁者7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患者年龄40~86岁,平均年龄(61.9±0.6)岁;轻度抑郁者20例,中度抑郁者19例,重度抑郁者6例。两组患者的线性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患者的用药指导和运动指导等,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社区综合性心理与行为干预方式,主要内容如下:(1)认知疗法:组织社区糖尿病患者成立俱乐部,通过集体教育、单人教育或小组教育等方式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引导患者之间进行经验和体会交流与分享。讲解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日常饮食控制的作用,以及药物注意事项和自我血糖监测方式等;(2)支持疗法:全体医护人员需要积极主动的关心鼓励并支持糖尿病患者,同时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互助治疗,在患者俱乐部内形成相互关心帮助和鼓励的治疗氛围,使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相互支持与帮助关系。同时需要积极争取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良好支持,告知患者可携带家属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促进患者与家属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从而使患者家属能够给予患者良好的家庭支持;(3)应对方式指导:引导患者积极运用问题解决的方式消除其应激源。诸如患者面临糖尿病时通过综合性治疗方案,并严格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等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引导患者实施“再评价”应对转变患者的认知评价,例如引导患者切换角度看待生活中的事件,从而降低患者在生活当中的应激反应。为患者建立良好的求助应对方式,例如可在患者俱乐部内指导患者之间相互帮助,计算每日的食物热能转化,并相互学习松弛疗法的基本操作方式等;(4)行为疗法:协助患者设计每周的食谱或运动计划,并将每周的饮食和运动执行情况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针对执行情况较好的患者可多给予精神或物质方面的奖励,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积极性。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代谢指标和抑郁指数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的均数±标准差以(x-±s)来进行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前糖代谢指标和抑郁指数均较高且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以及抑郁指数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的发病及转归都受到心理因素的巨大影响,特别是由于此类患者的病程时间长,因此患者的心理抑郁情况较为突出,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社区心理和行为干预意义重大[2]。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水平与抑郁症状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的关系,糖尿病将引发抑郁症的产生及进展,而患者的抑郁又将对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形成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关系。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缓解其抑郁情绪,对于患者的治疗及转归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了社区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分别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患者进全面性的干预和指导[3-4]。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之后糖代谢指标以及抑郁指数的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采取社区综合性的心理与行为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并促进其糖代谢水平的转归,该护理模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针对型2糖尿病伴随忧郁患者采取社区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糖代谢指标并缓解其抑郁程度,该干预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英华,刘小惠.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3):114-116.
[2]袁晓丹,姚平,刘超,楼青青.个体化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1年效果评价[J].护理与康复,2017,16(03):212-216+220.
[3]孟珏.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01):65-66.
[4]李伟,胡宝春.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糖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3140-3141.
论文作者:李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论文; 糖尿病论文; 心理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方式论文; 社区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