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患者的应用价值。 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患者74例进行分析,病例选取时间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随机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结合健康教育。组间对比两组患儿疾病症状改善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结果: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止喘时间、肺湿罗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显著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更高,P<0.05。 结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能有效促疾病症状消失,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健康教育;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应用价值
小儿支气管哮喘于临床儿科较为常见,多采取雾化治疗。为确保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护理满意度,需同时施行预见性、科学性的护理措施[1]。本文则分析预见性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患者中的价值。
1.基线资料和护理方案
1.1 基线资料
择取本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患者74例进行分析,病例选取时间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纳入标准:(1)患儿经诊断确诊为支气管哮喘;(2)喘息、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反复发作,发作时闻及双肺散在性或弥漫性哮鸣音;(3)病情为轻度或中度;(4)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配合。排除标准:(1)因其他因素或疾病所致喘息、胸闷、气急、咳嗽;(2)合并肺结核、恶性肿瘤、变异性哮喘、传染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
随机将7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患者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两组。参照组37例患儿中男性、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1、16,其年龄在5岁~14岁间,年龄均值为(9.69±2.17)岁,疾病病程在1.5年~5年间,病程均值为(3.12±0.57)年;研究组37例患儿中男性、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2、15,其年龄在5岁~13岁间,年龄均值为(9.31±2.12)岁,疾病病程在1年~5年间,病程均值为(3.08±0.53)年。组间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患儿基线资料可知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案
参照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即(1)为患儿提供舒适、安静病房环境;(2)严格控制访视人次以避免交叉感染或打扰患儿休息;(3)禁止摆放盆栽或鲜花等可能引发哮喘的过敏源;(4)疾病发作时,辅助患者卧位休息并适当抬高床头,使患者维持舒适状态。
研究组则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具体为:(1)健康教育。为患儿及其家属介绍支气管哮喘疾病及雾化治疗相关知识,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同时使患者掌握具体操作方式。另一方面,制作、发放内容简易、有趣、易懂的宣传手册进行统一发放,让患儿假期家属了解疾病相关注意事项。(2)预见性护理。①制定预见性护理干预。结合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特点以及以往临床经验,针对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并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实施。②宣教及安抚工作。在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为缓解、消除患儿及其家属的担忧,可通过有效沟通以舒缓其情绪,引导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雾化治疗及相关护理工作。③针对性预见护理。若患儿出现眼部发痒、鼻咽、干咳等症状,需引导患儿放松身心并维持静卧状态,进而控制哮喘发生、缓解症状。若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加重情况,需及时考虑是气胸,并告知医生采取对应治疗措施。若患儿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症状,需考虑为肺部感染,要及时对患儿行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预防呼吸衰竭。④出院指导。为避免患儿出现疾病复发情况,需于出院时进行生活及饮食指导,告知患儿家属调整患儿的饮食结构,增强其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并尽可能避免与过敏源接触。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疾病症状改善时间,即止喘时间、肺湿罗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等。同时采用问卷形式评估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分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结果数据,时间及评分指标采用(±S)表示,组间结果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结果为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儿止喘时间、肺湿罗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体见下表。
3.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炎性疾病的一种,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的气道炎性细胞浸润、气道梗阻以及支气管高反应[2]。患儿一旦接触刺激因素,就会出现可逆性气流受限,进而引发疾病[3]。而随着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近年发生率提高,人们对于该疾病的护理要求也有所提高,常规护理已逐渐无法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4]。
预见性护理是指根据疾病发展规律及临床护理特点,针对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而健康教育则旨在通过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进而提升其临床依从性,促疾病康复[5]。对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结合健康教育,一方面提升患者认知及配合度,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确保患儿疗效同时尽可能避免疾病复发[6]。
综上,采取预见性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能有效促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患者的疾病康复,并显著提升其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杜娜,朱雪凤,王惠芬等.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13):137-138.
[2]梁月霞.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与健康教育[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2):74-75.
[3]李晓娟.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232-233.
[4]薛亚梅,李玉荣.循证健康教育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医生,2015,21(14):183-184.
[5]魏娜.基于视频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4):182-183.
[6]袁园,符洁.护理干预在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221-222.
论文作者:陈敏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支气管哮喘论文; 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预见性论文; 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