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体系分析论文_卜云,张伟时,曹天广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体系分析论文_卜云,张伟时,曹天广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安徽省 230022)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导致电力企业原有的营销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市场新要求。随着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正在向着IT运维管理方向发展。本文对IT运维管理进行了简单分析,结合电力企业营销系统的特点与要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体系。

关键词:供电企业;运维管理;信息化;营销系统

1 IT运维管理的发展历程

在IT运维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网络服务管理(即NSM)到IT服务管理(即ITSM)再到业务服务管理(即BSM)的演进与变革。在此过程中,运维管理的目标与重点也在逐渐向着商业利益靠近,即业务与IT运维管理的相互融合。

1.1 网络服务管理(即NSM) 在NSM阶段,IT运维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供电设备以及电网的可用性以及连贯性提供保障。从而让供电企业在电网运转过程中,由传统的“事后处理”转变为“主动管理”。在此阶段中IT运维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供电企业的相关业务的顺利完成,并以此来产生相应的间接价值。

1.2 IT服务管理(即ITSM) 在此阶段中,IT运维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流程、人员以及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其中电网流程是该阶段的核心内容。ITSM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供电企业由主动管理向服务导向的方向发展,同时它还对供电企业的IT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即为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IT服务,从而实现供电企业的业务与IT之间的转换与融合。

1.3 业务服务管理(即BSM) 在此阶段中,IT运维管理主要是以强调企业的业务目标为导向的,同时,它还是企业业务动态与IT资源之间的动态映射。BSM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的应用,让供电企业的营销系统由服务管理转变为了业务价值,它还将企业的业务成果与IT基础设施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为IT部门的相关业务决策提供了一系列的帮助。此外,BSM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IT运维管理的效率,使供电企业的业务与IT运维管理互相配合、融为一体,提高了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

2 供电企业营销系统的业务特点

2.1 供电企业的发展对IT运维提出的新要求

2.1.1 IT运维管理的核心思想的确立。供电企业的营销业务能否顺利的进行不仅对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它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有着重大影响。以业务价值为核心,既是供电企业运维管理以及营销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这两个部门发展的最终目标。

2.1.2 层次化管理的集中统一。由于我国的电网覆盖面积十分广阔,供电公司的下属机构相对较多且分散,这就导致了各级电力机构之间的反馈时间过长,问题的处理效率相对较低。由此可见,对于省级电力公司进行层次化管理,不仅可以优化资源的配置,而且供电公司总部还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提升了电力故障处理的时效性,提高了企业的运维能力。

2.1.3 从供电企业的关键业务着手。对供电企业的关键业务进行辨别,并为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服务,同时还要建立符合企业发展前景以及战略目标相符合的业务模式。理清企业业务与IT运维之间的关系,确保IT运维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2.1.4 数据的共享以及集中管理。目前我国的绝大部分供电企业都建立了一系列的IT监控系统,以便于发现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在故障发生之前就发出警告,并给运维工作人员提供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过,由于监控系统较为分散,各监控体系之间的数据信息基本上不能进行共享,这就给企业的运维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供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来对营销系统的应用服务、系统以及网络进行统一展现以及全方位的监控,以便于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进行精确的定位。

2.2 供电企业营销系统的业务特点

2.2.1 影响程度高、服务范围广。供电公司的社会服务、生产经营等工作的开展均离不开营销业务的正常运作,如果企业的营销业务中断或者业务不稳定,就会对供电企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2.2 业务的连续性较高,系统的实用性较强。在电力企业的营销业务中,绝大部分业务需要进行连续的不间断运行,例如,95598客户系统就必须进行24小时连续服务,并为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相应的服务。

2.2.3 保障难度较大,应用范围广。电力系统的营销业务不但范围较广、数量众多,而且它还涵盖了大量的现代化代收机构以及采购设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营销的工作难度以及工作强度。

2.2.4 维护难度大,技术较为复杂。目前,我国的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主要包含了:业务子项753个、业务项137个,各种营销业务之间的互动、耦合以及承接等关系较为复杂,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当任一业务出现问题时,都有可能对其它软件或设备造成一系列的影响,这就对系统维护的能力以及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运维服务能力等方面来看,企业的营销业务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供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运维服务的管理平台进行完善,使其能够达到企业的管理以及业务发展的相关需求。

3 在供电企业的营销系统中构建运维管理体系

3.1 明确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系统之间的发展关系

3.1.1 明确外部系统开发商(即服务商)与营销系统之间的关系。服务商作为系统运维管理过程中的支持者,同时它也是专业的运维管理,它可以对运维管理的对象进行有效地整合,以便于为电力用户提供较为专业的服务,这也是服务商的核心价值。由于运维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设备种类繁多,工作人员不可能对所有管理以及技术工作进行独自处理,所以,工作人员在对营销系统进行运维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开发商进行及时的沟通。

3.1.2 理清各级电力部门之间的关系。我国的电力部门一般是下级服从上级的调度以及管理,上级电力部门必须对下级电力部门的需求进行仔细的审核,并协助其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贯彻落实。下级电力部门必须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领导。

3.2 建立相应的运维队伍 供电企业在实行营销系统集中后,为了解决一些省级供电企业的运维力量不足的问题,上级供电企业的运维人员基本上是从其下属企业中抽调的。这就使得省级供电企业的运维人员具有流动性以及临时性,从企业的发展战略方面来看,这样的运维队伍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均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效率以及维护质量,就必须对供电企业的营销系统建立相应的运维队伍。在建立运维队伍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建立相应的人才引进体制,提高运维队伍的综合素质。②为运维人才的培养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③完善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以及人才使用制度。

4 结语

电力体系营销系统的运维体系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构建营销系统的运维体系至关重要。本文对IT运维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概述,对电力企业现有的运维体系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研究,从体系结构、人员构成、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对运维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分析。

参考文献

[1]华峰.大集中下电力信息化新运维体系探讨[J].电力信息化,2009,7(8):29-31.

[2]梁天祥.惠州供电局IT服务管理系统应用成效分析[J].价值工程,2010,(33):273-274.

[3]周霞.IT服务管理(ITSM)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前景[J].办公自动化,2010,(9):20-22.

论文作者:卜云,张伟时,曹天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体系分析论文_卜云,张伟时,曹天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