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材料工作的几点看法_工作管理论文

对材料工作的几点看法_工作管理论文

对物资工作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物资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看待物资系统全行业亏损

1993年,物资系统第一次出现全面亏损。今年前几个月,亏损额还有增无减,直到现在,亏损局面还没有明显扭转。全行业巨额亏损导致物资系统人心不稳、队伍出现涣散。

如何认识物资系统全行业巨额亏损的原因,并分析其背后隐藏的物资系统正在出现的深层次变化,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迫切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造成物资系统全行业亏损、部分物资企业陷入危机境地的原因至少有六个方面:第一,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强以及随后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物资系统被真正推向了市场,国有物资流通企业彻底失去了计划经济的保护,过去的计划饭、政策饭、差价饭吃不上了,第二,去年出台的五大体制改革措施,其酝酿、制定方案时(1993年)正是全国物资系统经营形势最好的一年,各地捷报竞相频传,利润大多超历史最好水平,因而物资企业基本上没有得到政策的优惠和保护,造成税负增大。第三,物资系统的许多同志对市场经济的到来思想准备不充分,观念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对市场的变化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及时准确地把握,尤其是1993年上半年和1994年初的大量进货,都与对市场的判断失误有直接关系,这两个时期形成的高价位库存是物资系统亏损的重要原因。第四,大量的库存使物资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大部分甚至全部变成库存沉淀,物资企业只有举债经营,差价的大部分支付了银行利息。第五,利润流失严重。许多地方都有同志反映,现在公司的业务人员并不是无生意可做,业务人员还是很忙,只不过不少业务骨干在利用企业的信誉,甚至花企业的费用,在外边做自己的生意,他们把赚钱的买卖拿到外面去做,把微利、甚至亏损的生意拿回到公司来做,大量的利润流失,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并且很不容易察觉。第六,一部分企业为了延缓所得税征收时间,在上半年将一些已经成交的款项记在往来帐户上,争取资金使用时间,在帐面上表现亏损,应该说,在物资企业存在“潜亏”的同时,一部分企业也存在“潜盈”现象。

在亏损越来越严重的同时,物资行业和物资系统正在发生一些深层次的变化,最值得注意的有五点:

1.多渠道的物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近两年来,随着大中型生产资料生产企业以及个体户大量涉足物资流通领域,特别是生产企业供销部门与各地物资流通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联营,其自销体系日益完善和壮大;部分个体、私营物资流通企业渐成气候,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在南方部分省内有些私营、个体物资流通企业的实力已赶上或超过了县市国有物资企业。物资系统、生产企业自销系统、个体私营流通企业同时共存的物流格局基本形成了。

多渠道的物资流通格局,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发展到现在,任何限制的想法都是不合时宜的。国有物资流通企业只有面对现实,探索新的办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引人注目的是,像宁波市、山东省物资流通协会的章程中就明确规定,打破所有制界限,允许符合条件的其它物资流通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加入协会,试图用制度和章程引导非国有物资流通企业进一步发展,并规范其经营行为。可以预料,今后非国有物资流通企业与国有物资企业既是竞争对手,又将是结伴同行的盟友。

2.物资系统上下之间的行政性联系逐步弱化,而相互间的信息沟通却在加强。虽然物资系统出现了全行业亏损,但体制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受阻,从省到地市县,物资部门转制工作已经完成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上下级行政性关系被打破,新的上下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而在许多地方,物资部门上下沟通比较困难了,行业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开展。但是,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许多物资企业,特别是不少县级物资企业,通过多种渠道,与内贸部信息中心、与各主要商品交易所或与生产企业实现了计算机联网。也有通过传真等手段,能够非常及时地获得多种生产资料的市场信息。一些区域性的市场信息刊物也以其及时、实用受到地市县物资企业的欢迎。

3.物资企业真正开始了从吃计划饭、政策饭、差价饭到吃市场饭、辛苦饭、服务饭的转变。许多地方物资部门的同志谈到,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物资企业主要靠吃计划饭、政策饭和差价饭,大进大出,大把赚钱,也大把花钱。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吃市场饭、辛苦饭、服务饭,真正做好薄利多销、勤进快销,切实加强管理,开源节流。过去物资部门长期倡导的“五千五万”精神,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具有现实意义。

4.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拓展实业已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开发实业,实行多种经营,在几年前就成为许多地方物资部门和企业的重要战略。物办工业,以及向商业、房地产业、宾馆饮食服务业、建筑装饰、运输、旅游、畜牧养殖业等领域渗透,成为物资企业重要的利润来源。虽然各地进展不一,在近两年市场不景气情况下,多元化经营成为最主要的创利手段。大部分地方物资部门主业(也就是物资贸易)本身是亏损的,但多种经营,尤其是物办实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真正做到了“东方不亮西方亮”。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物资部门办实业开始瞄准引进高技术,生产优质名牌产品,办现代化的大工厂。还有的地方物资企业开始养殖珍稀动物,经济效益非常明显,而且势头看好。当然,物资企业开发实业不仅仅有经验,在一些地方也有不少教训,主要原因是项目没选准,或者用人不当,管理水平跟不上,致使一个项目,背上一个包袱。但无论怎么讲,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终究是物资企业发展的方向,在过去体制下形成的物资企业与非物资企业的行业壁垒已经被打破,资本的多方位转移正在加速。这是历史的进步。

5.国有物资流通企业两级分化加剧。好的企业更好,差的企业更差,在许多地方都表现明显。估计经过一段时间,企业亏损面可能缩小,但亏损额能不能减少还是一个谜。有些企业资不抵债,其亏损要由企业自己消化已不可能,一批企业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即使这样,无论什么类型的物资企业,都有搞得比较好的。

从上面的六个原因和五大变化来看,这次物资系统全行业亏损并不是偶然的,它首先说明过去物资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渠道被打破了,新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利润渠道还没有建立起来;其次,它也表明过去那种众多规模小、分散的物资批发企业都能赚大钱的现象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也是十年前商业批发企业面临的问题。物资批发企业利润的减少实际是对以前流通领域利润过高现象的一种矫正。

分化与重组:物资企业进入转折时期

物资企业这次陷入困境,既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关,又不完全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造成的。从1993年以来,市场从总的来看是繁荣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较快,国民经济依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市场并没有疲软。与此同时,物资系统有所萎缩,物资行业却在明显扩大;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界限逐步模糊,行业壁垒正在被打破。

在这种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物资企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分化与重组时期。

在这个历史时期,物资企业首先将出现分化。这种分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去行政隶属关系的作用进一步弱化,企业的联系更多地以业务联系和经济区域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主,形成新的物资企业集群;二是小型物资企业可以通过合并、兼并等形式,调整结构,在实力上有新的突破;三是中小型物资企业将出现新的联合趋向,有的会向大型极具实力的物资流通企业靠拢,有的会向大中型生产企业靠拢;有的会向大型外贸企业靠拢,这些分化都是正常的。

在分化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将形成一种新的物资流通格局。一大批具有相当实力的综合商社式的流通企业集团将成为物资流通领域的主角,也可以叫正规军。但这些企业集团的龙头企业可以是大型物资流通企业,也可以是大中型生产企业的物资流通机构,也可以由外贸企业来当龙头,甚至也不排斥有些金融性企业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直接介入。

众多分散的、机制灵活的中小型物资流通企业将成为物资流通领域的生力军,或者叫“游击队”。其中非国有(包括个体、私营)物资流通企业会越来越活跃。

两个层次的物资流通企业业务上均有自己的侧重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主要在与大型生产企业直接建立关系、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中小型企业将充分利用自身机制、运转灵活的优势,在与大型企业密切合作的同时,拾遗补缺,成为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当前物资工作的两大重点

现在物资工作做起来很难。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很难一下子理清楚。我认为,要做好物资工作,首先要分清楚哪些是政府行为,哪些是企业行为。在重点抓的几项工作中需要认真分析一下其中的政府行为有哪些,哪些是企业行为,政府部门可以不管。

作为全社会物资流通的主管单位,国内贸易部的物资工作重点至少有两个方面:

第一,面向社会,把对物资流通的行业管理工作真正抓起来。

面对物资系统人心不稳、上下联系日趋松散的现状,真正把行业管理工作抓出成效已是当务之急。

行业管理工作当然包括很多方面,从各地物资部门和物资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当前着重要做好下面三个方面的工作:

1.反映困难,争取政策。国内贸易部要多派干部下基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积极向中央及有关部门反映我们行业和系统的困难,争取政策支持。

2.传递信息,交流经验。通过不同形式和渠道,向物资行业发布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要组织力量认真研究分析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向物资企业传递;通过报刊交流各地经营管理经验。

3.加强管理,制定规范。要在全行业内树立起“管理出效益”的观念,采取各种办法,提高物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才管理水平;加快立法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步伐,规范全社会物资流通企业的经营行为,形成新的市场秩序。

物资行业管理工作者在这三个方面有新突破,物资部门的行业凝聚力必将大大增强。

第二,分类指导,引导和推进物资企业的分化与重组。

对大企业与小企业、对发达地区的企业与不发达地区的企业、对部属公司与地方物资企业、对系统内的企业与系统外的企业、对国有物资流通企业与非国有物资流通企业,要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引导和促进其分化与重组过程。其中不同企业要采取不同的办法:

1.集团化步伐要稳步推进。物资企业结构调整不能停止,目前重点要采取办法,首先推进物资企业内部的联系,尤其是同一经济区域内物资企业之间的联合。如果我们内部企业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其分化将是无序的。其次,有计划地推进物资企业与生产企业、外贸企业、金融企业的联合。这一点国内贸易部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2.中小企业改造的目标是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对广大中小型物资企业要从选好领导班子、建立灵活机制入手,进行全面改造。要使这一大批企业成为市场的“快速反应部队”。

3.逐步把非国有物资流通企业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吸纳非国有物资流通企业参加,用章程和规章逐步将对已成气候的大中型非国有物流企业的管理规范化,还可以在物资流通协会中成立“民营物资企业分会”。

4.加强企业管理,制定管理规范。对物资流通企业,应该制定统一的财务、资金、人才管理规范,应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物资企业(包括不同系统、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实行一样的管理标准。

5.加快培养和引进一大批优秀企业管理人才。

对几个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扭亏增盈问题

我们首先要对扭亏增盈充满信心。目前社会上存在一种悲观情绪,认为物资系统和国有物资流通企业没有希望,物资系统的一些干部职工也受这种悲观情绪的感染,认为前途暗淡,不容乐观。

其实,精神不振是我们扭亏增盈的最大敌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对自己充满自信。有些地方物资部门提出“要自己相信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商场如战场,缺乏自信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当然,自信并不是盲目乐观。真正的自信是与冷静分不开的。就物资系统而言,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冷静地分析我们在信誉、经营渠道、流通设施、队伍、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认真分析我们的竞争对手,包括生产企业的物资供销机构和非公有物资流通企业,做到知己知彼,在此基础上思考并实施一系列能走出困境,重振雄风的办法。此外,物资部门的领导和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但自己要有信心,还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机构和其它有利场合,不断地向全体职工分析形势,经常显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鼓舞自己队伍的士气,又给竞争者以威慑和强势,形成竞争优势。

扭亏增盈决不是能够想出来的,它是靠老老实实地干出来的。有了充分的自信,就有可能干成功,在干的过程中,有两点应该引起我们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密切注意。

第一,如何把过去几十年物资系统长期运用、行之有效的搞活经营的一系列办法进一步运用好。过去几十年,物资系统长期受计划经济的保护,但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物资企业还是创造了许多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搞活经营的办法。比如薄利多销、勤进快销、优质服务、联购分销等等。这些办法并没有打上计划经济的烙印,也是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经常运用的“常规武器”。恰恰是这些好办法在过去几年中,被许多物资企业丢弃或不屑一顾了,而在1993年下半年以来,一些经营和效益都比较好的企业,恰恰是比较好地运用了这些办法,大钱小钱一起抓,大小生意都不放过,已成为这些企业的重要经验之一。

第二,如何真正解决联合的问题。联合起来力量大,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物资部门多年来也一直强调联合,但真正联合起来的企业并不多,有些企业甚至宁可与别的企业联合,不与系统内的企业联合。结果,物资企业“小、散、差”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内部过度竞争,也给其它对手有空子可钻,他们往往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进一步瓦解了物资系统的内部合力,削弱物资系统的整体优势。在走出困境的过程中,如何加强物资企业的联合,将过去按照行政格局,以计划为主线形成的物资流通渠道,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经济利益为纽带进行改造和重新整合,并与物资部门的良好信誉、众多渠道和我们在其它多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再创物资系统的辉煌就会指日可待。

二、关于流通与金融结合问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新的有效的流通方式的实际运作一刻离不开金融资本的介入。因为流通行为不是简单的买者与卖者的关系,而是一种市场信用行为。简单商品交换、小买小卖靠个人的直接信用就能基本上完成,而大宗买卖,尤其是比较复杂的买卖行为,完全要靠银行信用和法律规范来维持,离开了银行信用,买卖关系将会经常陷入危机。

以代理制为例,没有金融部门的直接参与和作坚强后盾,很难在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用。

标签:;  ;  

对材料工作的几点看法_工作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