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更新,使得以电磁波理论为基础的遥感技术在各有关领域内的推广应用范围愈加广泛。此外,基于遥感影像分辨率的提升,因遥感测绘具有节约、便捷等特点,使得该技术逐渐被广泛推广,尤其是在地质灾害监测以及治理工作中,该技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质灾害监测;环境治理;应用
1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作用
地质灾害是一种不良的倾向,因此无论是滑坡泥石流等个体灾害,还是它们所组合成的群体灾害,在卫星遥感图像上所表现出的形态以及色调等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均有明显差别。
因此我们可以对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规模以及特点都能够在卫星遥感显示出的特性。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进行解释,我们可以判定调查区域内发生的地质灾害点以及地质灾害的隐患地点,充分掌握其分布和形成特征以及危害的程度。
经过数十年的推广,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的调查中已经从实验阶段走向广泛应用的阶段。特别是在地质灾害区域大型工程的建设以及自然灾害的防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航天技术、雷达技术以及全球定位技术可以进行综合运用在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治理中,在未来的卫星遥感技术中必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对于调查区域进行实时的遥感预测,达到对于地质灾害实时监控的目的,也可以通过调查区域地质灾害前后的遥感图像进行对比,判断其治理成果是否达到预想的目标,评价治理成效,这也为防灾减灾的方案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具体应用
2.1土地荒漠化调查及监测
土地对于人类生存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因资源浪费、过度开采等频发,使得土地荒漠化情况越来越严重。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22000km2,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年均经济损失可达541亿元。故对其实施具有较高实效性的监测及治理工作十分必要,有关政府亦有必要将其纳入重点研究项目之一。
遥感技术具有效率较高、准确度较强、信息量较大等特点。较以往所应用的监测技术,遥感技术的实效性更高,效果更加明显。以粤北岩溶石山区域为例,在对其进行具体的石漠化调查以及研究时,合理应用遥感技术,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其中,通过应用RVI方法,以裸岩与相应区域总面积的比值以及植被构成作为基础,按照石漠化程度对相应地域进行分类,应用Spoot卫星数据,实施岩溶区遥感解译操作,得知相应区域的实际面积为6591.09km2,石漠化总面积是1110.86km2。
近30年,此区域内的石漠化呈现逐年递减趋势。1974-1988年间,为该区域的土地缓慢逆转期;1988-2004年,为该区域的土地加速逆转期。由此可见,此区域内的土地石漠化情况的严重与否,是以其林地化速度快慢为基础的。因此,通过利用雷达等设备以及有关技术,实施具体的地质遥感解译操作,有助于更好明确多种地质灾害隐患及信息且通过合理的对信息进行采集以及整合,有助于促进相应的监测、治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提升。此外,利用清晰度较高的遥感影像技术,监测及掌握所研究区域受到的各种人类行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有利于创设出更完善的地质灾害调差以及研究计划,对促进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更好开展以及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地质灾害监测
现如今,随着遥感技术与滑坡研究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加,使得其所具有的实效性价值也在日益增加。其中,在滑坡研究领域中,主要应用遥感技术的环节有两个,即滑坡的动态监测以及区域调查。就滑坡调查研究环节而言,其应用遥感技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合理应用目视解译的方式,对相应区域内的滑坡以及其发育环境实施有效的遥感解译调查操作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可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生命安全起到十分恶劣的影响,同时对于相应地区的资源以及环境等具有较为严重的破坏性。我国是全球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且所发生的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复杂、次数较多、破坏性较大等特点。因此,实施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以及风险评估操作,对促进地质灾害预防以及治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应重视以相应区域的实际地理环境为基础,采取多种实效性较高的灾害扑救以及降低灾害发生频率的措施,并应对其中较为严重以及频率较高的灾害发生区域实施重点监测,有助于降低大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由此可见,遥感技术所具有的意义十分重大。
以西藏某区域为例,由于该地区发生过较为严重的山体滑坡事故,使得邻近湖泊的面积急剧扩大。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等,对该湖泊的实时变化状况实施了监测,并于短时间内明晰以及掌握了其面积、水量等信息,同时,对该湖泊的洪水溃决时间实施了预测。基于所实施的现场调查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性较高,可以见得,通过合理应用遥感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地质灾害监测质量。
泥石流作为一种可对周围环境以及人们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自然灾害,具有分布范围较广等特点,较常于多数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中发生。同时,可对泥石流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种类也较多,且多具有区域性特点。其中,可将上述因素具体归纳为两点,即动力以及物源因素。因此,可应用卫星遥感图像技术对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区域进行预测,并以泥石流发生区域与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所具有共通性为基础,利用形象思维能力,推测泥石流可能发生区域的遥感图像特点,再通过对其进行充分考量以及分析的方式,对相应区域内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区域进行预测。
3地质灾害治理
地质灾害本身所具有的性质较为复杂,因此,不论是地质灾害个体,或是由多种地质灾害共同组成的灾害种群,在所显现出来的遥感图像中,其色调以及结构等,通常会与周边的背景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就多数较为普遍的地质灾害个体,其规模以及形态等,均可以从相应的遥感图像中直接获取,进而通过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方式,对相应地区中所发生地质灾害的具体区域及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实施全方位的调查和研究,有利于更好明晰相应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灾害的具体分布情况以及规模等。最后可通过将上述调查结果作为具体依据的方式,对灾害多发区进行具体划分,并通过有效的对其发生频率以及时间进行预测的方式,促进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日益提升。
据有关研究表明,合理应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航天遥感技术等对地质灾害实施实效性较高的监测以及治理操作,是时代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的必然趋势走向,且对于某特定区域以及特定时间内的遥感影像实施高质量的判断以及解译操作,有助于更好明晰当地区域内不同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等,有利于提升地质灾害预测准确性。
结论
随着其他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再结合遥感技术自身的特点,使得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必须要注重遥感技术的时效性,我们可以借助于遥感技术对于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治理,这也是现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遥感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灾害的调查、预防、预警、监测、治理和评估的整个全过程之中,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治理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吕杰堂,王治华.西藏易贡滑坡堰塞湖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初探[J].地球学报,2017,23(4):14-16.
[2]冯东霞,余德清,龙解冰.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的应用前景[J].湖南地质,2017,21(4):314-318.
论文作者:付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遥感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技术论文; 区域论文; 泥石流论文; 灾害论文; 较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