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改革发展论文,劳动力转移论文,剩余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成人教育 改革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G720
90年代农民工跨区域大规模流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工潮”。全国跨省区流动的农民工大约6000—8000万。但这只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4。90 年代“民工潮”只是亿万农民跨世纪大规模大范围流动的序幕。预计到本世纪末,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3亿!对此, 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民工潮”如决堤之水,冲击着现成社会的各种体制,对我国教育尤其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成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新的领域。成人教育只有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才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我国城乡经济建设、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一、教育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教育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
(一)农民受教育程度与转移速度成正比。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实现转移。据调查,1993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1.1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6.6%。[1]这表明,第一, 转移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流出地农民的平均文化水平;第二,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迄止1995年,我国在占总人口90%以上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初中入学率和升学率分别达到78.4%和51.8%。农村青壮年由于受到比较好的基础教育,思维敏捷开放,勇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敢于冒险,富有竞争创新意识,因而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中,起到了开拓性的带头作用。
同时,受教育程度低则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据统计资料,1990年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2年即小学文化程度, 而西部九省区除陕西外均低于平均水平。[2]1992年农村文盲半文盲率为 22.2%,小学文化程度为45.1%,两项合计为67.3%。[3]。 我国目前仍闲置在农村滞留在土地上未能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约占全部剩余劳动力的60%即1.5亿,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由于文化素质低、 思想观念保守,接受新事物慢,社会适应性差,外出谋职困难,外出自然就少,转移难度就大,转移速度缓慢,转移巩固率低。据调查,1987年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回流中,文盲高达21%,初中以下为17.16%, 而初中以上只占9.46%。[4]
(二)转移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与就业状况成正相关。1993年外出农民中,初中及以下的占86.3%,其中小学及以下占36.8%,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占21.5%。[5] 这种状况与城市文化水平和非农产业的技术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农民工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职业技术训练不足,加之现行就业体制和城市相关改革滞后,以及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态势,致使绝大多数只能在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涉足,而需要相当高文化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层次产业以及社会管理行业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问津。1993年转移农民的分布情况是:工业31.1%,建筑业25.1%,交通邮电业8.1%,商业饮食服务业17%,教育、文化、广播、卫生、体育和福利事业2.4%,其他非农产业13.1%。[6]另据调查,北京市农民工分布是:受雇于企业、工程队、店铺的占42.6%,受雇于事业、机关单位的占3.8%,受雇于市民家庭的占4.3%,在不固定地点揽零活和回收废品等的占8.9%,在不固定地点做小买卖的占9.4%,个人集资办起相对固定的摊点店铺的占24%,无固定工作及做其他工作的占6.8%。[7]由此表明,较低的文化素质和缺乏训练的专业技术水平是阻滞农民工进入高层次行业从事复杂劳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农民教育程度与技术水平与就业稳定性和工资收入水平呈正相关。据对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状况调查,被调查者中有超过半数的人至少有过调换过一次工作的经历。其中换过一次的占24.8%,二次的占35.2%,三次的占26.5%,四次以上的占13.55%。这些人中, 平均调换过2.4次,最少一次,最多八次,表明由于文化程度较低, 技术水平较差,难以适应所从事工种(职业),不得不经常更换工作而使外出打工呈现出不稳定性。这项调查还表明,被调查者中,工资收入在 300—500的占50.8%,300元以下的占33.3%,500元以上的占15.9%,800元以上的仅占3.7%。影响工资收入的因素除性别、工厂性质外, 教育程度非常重要。在月工资500元以上的多个档次里, 教育程度高的人出现的几率大大高于教育程度低的人。[8]
(四)教育程度与技术水平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实现社会分层的关键因素。教育程度高技术素质好的农村青壮年在就业转移过程中比较快地改变了身份,进入技术工人、管理者、企业家、商人、服务员阶层和市民社会。反之,则继续留在土地上当农民,即使勉强进入城市也只能做体力活,而且心理、态度、价值和行为方式仍然是农民。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成人教育的挑战和要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和农业向城镇和二三产业大规模转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向教育尤其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首先,要求加快农村“普九”步伐,提高劳动者文化水平。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近60%仍滞留在农村, 原因之一, 就是文化素质太低,1990年农村劳动力有20.73%是文盲半文盲。近年,由于失学和辍学,新文盲又大量出现。这表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文盲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其次,要求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包括教育思想、办学方向、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把农村教育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是在农村教育改革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具有规律性的经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劳动力面临向外转移和就业竞争,要求农村教育深化改革,在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加快普九步伐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农村现有从业人员和潜在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技术素质。
再次,要求深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为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领域。当前,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的新形势,农村成人教育主动适应性明显不足。主要是尚未摆脱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传统封闭办学模式,功能单一,服务面窄。在新形势下,成人教育应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增强适应性,拓宽服务面。搞好以市场为导向、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已经走上各种岗位以及需要转换岗位或将要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多种形式、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岗位培训,使他们在思想意识、文化知识、专业技术与技能诸多方面达到就业转移的要求,增强适应性和竞争能力,促使其充分就业和合理有序有效的转移。农村成人教育应突破单纯的当地农业生产服务的狭隘观念和办学模式或片面追求正规化城市化的倾向,改革培养目标单一、专业设置老化、课程设置狭窄、教学内容陈旧、办学形式死板,脱离城乡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非农化就业转移的实际需要,教非所需,学非所用等状况,以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的外向就业要求。
第四,要求教育城乡一体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向城乡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体化的客观要求。一方面要求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一方面要求改革城乡分割的教育管理体制。这是因为,进城农民工的子女需要入学读书,他们本人需要接受再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这就要求加快城市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以满足进城农民的教育需求。
三、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当前,教育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矛盾。只有深化改革,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一)加强“普九”工程,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关键是要加大教育投入,把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地位落到实处。我国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一是长期投入不足,欠帐太多。近年虽提出“三个增长”原则,实则呈下降趋势。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1990年为3.10,1992年为2.99,1993年2.76 ,1994年为2.4。二是投资结构不合理, 基础教育投入在教育投入中所占比重偏低,1990年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投入之比为1∶1.84∶1.84,略高于1980年1∶1.77∶1.78水平,低于1965年1∶1.14∶2.10的水平。因此,必须真正树立“教育优先发展”观念,切实落实“三个增长”原则,既要加大投入力度,又要改善投资结构,增加基础教育投资,才能实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二)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教育结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成人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要针对市场经济和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需要,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培训方式的改革。专业设置上,既要考虑第一产业的需要,又要考虑二三产业发展的需要;既要考虑农民工当前就业需要,也要兼顾他们将来就业需要。课程内容上,既要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又要把有关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知识和外出劳动就业的法律知识以及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知识引入教学中,使民工既有一定技术专长,又减少外出求职的盲目性,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训方式上,长期与短期结合,正式与非正式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学校与社会各部门、企业结合,农村与城市结合,按需设教,学用结合,形式多样,方便灵活,讲求实效。应尽快启动和实施农村“亿万农民就业培训工程”,建立农村就业教育培训基地,按照就业市场对劳动力数量、层次、类型和素质的要求,不断为城乡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担负着十分艰巨的转移培训任务,应以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中心,加快改革步伐。
(三)以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中心,深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
首先,加强农科教结合,密切农村成人教育与政府、社会各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围绕经济和市场需要,统筹规划、配合协作,搞好转移培训工作。
其次,落实三教统筹,完善成人教育体系。一是建立普、职、成三教统筹结合的“大成教”体系。在普教中渗透职教、成教因素,使中小学生毕业既有文化知识基础又有职业技术技能,为潜在劳动力未来转移打好基础。特别要改革农村初中办学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搞好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是促使新增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很多共同点,通过统筹,可以使资金、校舍、师资、设备、基地等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效益,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利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产生集团效益。二是完善农村以县成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村成人教育教学点为基础、社会办学为辅助的成人教育体系,形成县乡村社成人教育网络。特别要突出乡级成人教育学校建设,落实经费、师资、校舍、设备、基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劳动力转移,把学校办成人才培训、生产示范、科学实验、技术推广、经营服务、就业指导、劳务输出的多功能基地。
(四)突破封闭办学模式,深化城市成教改革。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成人教育体制受到强大冲击。进城农民的思想、文化和技术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如何提高进城进厂农民工的素质,已成为摆在城市成人教育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当前,在一些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发达城市,开始注意进城进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问题。如上海市,有些企业为打工妹(仔)举办了职业道德、技术操作培训班以及家电修理、室内装潢、美容美发、缝纫裁剪等学习班;有些乡镇已将打工妹(仔)的培训提到了工作日程,采取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法,对外来农民工进行系统培训;有些成教工作者建议对外来农民工实施“应知”教育培训,使他们具备在城市就业与生活必要的法律、卫生、计划生育、生产技术、职业道德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法律教育,就是要使农民工学习掌握国家的劳动用工政策,有关的行业法规,劳动保护法规,既学会遵纪守法,又学会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农民工的大量涌入,城市成人教育必须深化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首先,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应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纳入议事日程,制定民工培训计划,规划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工程”,应把失业民工包括在内,因为农民工已成为企事业单位职工队伍的一部分,而他们就业的稳定性远比城市职工低,失业率却高得多。
其次,城市成人教育机构应突破封闭狭隘的僵化办学模式,实行灵活多样办学,把民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和内容。一方面可以根据进城民工的就业需要,发挥优势,开设相应专业,办各种职业技术培训班,为农民工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服务。一方面可以利用和企业联系密切、信息灵通、专业种类多、师资力量强、仪器设备先进等优势,和企业及农民工输出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学校联合,把办学触角伸到农村,通过在农村办分校、分部、教学点等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专业与枝术培训,使培训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企业劳动用工密切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企业输送合格中初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
再次,企事业单位应把农民工培训纳入职工培训范围,同等对待,通盘考虑,统筹安排。以外来农民工为主的企事业应加强人才投资,重视民工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变“只使用不培训”、单纯追求利润的做法。面对21世纪的挑战,企业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到:职业培训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投资,只有重视人力投资的企业才是最有远见最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1]《外出打工人员的年龄结构与文化结构》, 《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8期。
[2]引自《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对区域农村发展的影响》, 《农业经济问题》1993年第6期。
[3]《从农村人口素质看我国民工潮的成因、社会冲击及对策》, 《人口学刊》1995年第4期。
[4]《农村剩余劳动转移趋缓问题》,《人口研究》1989年第2期。
[5][6]《1993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国统计》1994年第8期。
[7]《都市里的农民》,《中国教育报》1995年4月12日第3版。
[8]《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状况》,《中国社会科学》1995 年第4期。
《“民工潮”对教育的影响何在?》,张传燧,《求是》(内部文稿)199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