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肛瘘切缝内口(挂线)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瘘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泽利

改进肛瘘切缝内口(挂线)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瘘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泽利

江苏省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肛肠科,江苏 无锡 214000

【摘 要】目的:观察改进肛瘘切缝内口(挂线)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马蹄形肛瘘患者3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17例,行开窗旷置术治疗)和治疗组(17例,行改进肛瘘切缝内口(挂线)引流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肛瘘切缝内口(挂线)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瘘可取得与开窗旷置术相当的临床成效,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

【关键词】马蹄形肛瘘;肛瘘切缝内口(挂线)引流术;临床效果

马蹄形肛瘘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复杂性肛瘘,其在肛瘘住院患者中的比例在20%左右。该病治疗难度较大,虽然临床方面提出了较多的治疗方案,但术后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率高和复发率高等问题依然未得到良好解决。以现代医学切除术为依据,在中医传统挂线术的前提下,对马蹄形肛瘘手术方法进行改进,可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马蹄形肛瘘患者34例作为观察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马蹄形肛瘘患者34例作为观察对象,均符合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7.3±4.6)岁;病程3个月-21年,平均病程(14.3±3.5)年。其中前马蹄形肛瘘6例,后马蹄型肛瘘28例;其中低位10例,高位24例。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17例)。比较2组自然资料的差异,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开窗旷置术治疗:腰麻或骶麻成功后,选择左侧卧位或膀胱截石位,予以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扩肛后予以指诊、探针检查,对瘘管走向、支管情况和管道内口位置进行确定,自外口置入探针,于内口处作与肛缘距离1.5-2cm的放射状切口,即“开窗”,用刮匙将主管及支管的管道进行搔扒,清除管道内坏死组织,并将外口处切口扩大,保证引流畅通。于开窗处顺着主管道外延切口1-1.5cm,进行充分扩创并保持引流通畅。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及氯化钠注射液对主管道及残余支管进行反复冲洗,确定不存在活动性出血后在改道口内填入凡士林纱条,以保证引流,采用无菌敷料进行加压固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治疗组行改进肛瘘切缝内口(挂线)引流术治疗:腰麻或骶麻成功后,选择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扩肛后予以指诊,对瘘管走向、支管情况和管道内口位置进行评估。将湿盐水纱布塞入肛管内,将亚甲蓝溶液自外口缓慢加压注入,促使管道和内口染色以便对内口位置进行确定。自内口直至肛缘外口作手术需要的弧形切口,将管道及脓腔敞开,完整剔除外括肌外侧瘘管管壁组织或对管壁组织进行瘙刮,破坏瘘管上皮化管道。直接切开直肠环出现纤维化改变者,针对未纤维化者,可直接予以直肠腔内留置挂线,内口向上延长约0.5cm的长度,对感染内口进行彻底消除并做瘙刮处理,结扎两侧粘膜,以免发生出血现象。采用双氧水、盐水冲洗管腔,将坏死组织清除,并对皮瓣进行修整,待彻底止血后对外括约肌外侧创口实施全层缝合,禁止留下死腔,如果骨盆直肠间隙存在较多的疤痕导致缝合困难,可进行旷置引流。引流口较深者可进行褥氏外翻缝合处理,1-2针即可,将凡士林纱条置入肛管及引流口内,对皮瓣缝合口进行对合,将1-2根橡皮条自适当位置放入,实施塔纱压迫,并采用宽胶布进行固定。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创口愈合良好为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创口未完全愈合为有效;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有所改善,但创口未愈合,依然会溢出分泌物[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得到所有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予以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2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2.9%;治疗组治愈1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2%,组间经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7.4044,P=0.0065)。

3 讨论

马蹄形肛瘘患者的瘘管管道会绕全部肛周或肛管半周,手术治疗会使肛门功能受到损伤,为使肛门功能得到有效保护,相关研究曾选择分期挂线疗法进行治疗,但治疗时间长达6-12个月之久,且治疗过程伴随较大的痛苦,瘢痕较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肛门功能。若选择肛瘘切缝术或切除术进行治疗,缝合难度又比较大,且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术后感染,手术失败率较高。改进肛瘘切缝内口(挂线)引流术是临床通过长期研究和改进手术疗法后发现的新型治疗方案,其主要通过瘘管切开清创及全层缝合的方式,主管内实施旷置引流操作,以便在保证引流畅通的情况下,实现创口一期愈合,其可使肛管正常形态和功能得到保留,且具有手术成功率高、痛苦轻微、疗程短等优势。

在本组研究之中,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间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可见改进肛瘘切缝内口(挂线)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瘘可取得与开窗旷置术相当的临床成效,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莉,王建平.两种术式治疗高位后马蹄形肛瘘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09(2):113-114.

[2] 王春雨.内口纵切加瘘管缝合术治疗马蹄形肛瘘的临床应用[J].赤子,2014,06(2):268-268.

[3] 陆一,安敏,赵自星等.改进肛瘘切缝内口(挂线)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瘘的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3(2):24-25.

论文作者:李泽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改进肛瘘切缝内口(挂线)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瘘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泽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