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评价体系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建立科学完整系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教育评价对教育实践起着定标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唯科学正确的评价制度方能保证其发挥正面作用。科学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首先表现在它应客观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及其规律。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评价通过对教育实践的检测,对教育是否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其传递知识信息的手段、教学双边交往的渠道、培养人才的方法等一系列反映教育本质特征的活动作出评价。其次,教育评价具有全员性和全面性。教育评价应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从“师德”、“师责”、“师效”等方面对教师教书育人活动进行全面评价;从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对学校进行办学条件与质量统一的综合评价;从保证经费投入,统筹协调,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创造条件办好每一所学校等方面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绩评价。教育评价还要求社会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长也要学会正确的教育评价标准和方法,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工作。再次,教育评价体系本身应是科学完整和系统的。它要求教育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正确,导向明确,评价原则规范合理,评价的方法灵活可操作,评价技术先进科学,评价目标体系完整系统,权值分配精确、可调,评价过程民主透明,评价结果真实准确,评价处理及时有效。同时,为保障教育评价的实施,还应建立教育评价结果与资源配置、利益分享相结合的机制。
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对学校、对教师以及对学生3个方面的评价,应该说是最主要的评价。
在对学校评价方面:
为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制约、激励、指导和调节作用,加强教育督导、教育行政指导的科学性和规划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进而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学校工作评价制度。
对学校工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办学条件、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教学效果3个方面。办学条件包括校舍、内部设施、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和教育负担量;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总务工作;教育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素质、研究成果、特别贡献。评价工作的实施可按学年度进行,应由市、县、乡教委根据上一级教委提出的评价参照系统制定具体评价标准。学校在学年内进行自评,并在学年结束时交乡、县教委复评,乡、县教委根据平时考查和自评结果填写对每所学校的复评意见,并上报上一级教委主管科室。上一级教委督导、计财、政工、教育教学研究部门等也应将该年度对有关学校考察的意见报主管处室。主管处室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复评,建立起学校教育工作评估档案,并把每年度的评估结果和综合意见通知学校和有关部门。
在对学校教育工作评价过程中,需注意好4个方面的结合:一是全面性与导向性的结合,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从而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二是客观性与发展性的结合,保证评价的制约性,从而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三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更好地发挥评价的鉴别作用和调节作用;四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保证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从而发挥评价的管理作用。
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工作评价制度,可以使学校端正办学思想,真正转轨到全面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素质的教育上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工作评价制度,可以使科学的、全面的教育评价,成为各级教育管理的主要手段,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制度,还可以调动政府、社会和学校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使办学条件的改善与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步进行。总之,学校教育工作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教育行政部门能充分利用教育动态调控,有效地抵制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干扰,促进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在对教师评价方面:
一、变单一的分数评价为全面的素质教育评价
教师评价方案要注重在要素设置和权重上,体现素质教育的导向要求,评价范围要注意引导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可分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4项,即包括基本素质、实际业务能力、教育教学成绩、继续教育情况;二级指标可以是若干条,以“实际业务能力”一项要素设置为例,应包括“驾驭教材、独立备课、组织教学、执教公开课、指导特长生、承担实验项目、撰写教学论文、承担班主任工作、科学合理地给学生写评语、使用电教仪器等10个项目;三级指标可以是学校将二级指标细化和量化。
二、变以教学分数评价为主为以教学过程评价为主
首先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参与为主要依据,如:
1.学生参与的状态。学生在课上要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师生间要民主,做到双向交流,教学共振。
2.学生参与的广度。学生应人人参与,特别要关注不善发表意见的学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率应达90%以上。
3.学生参与的时间。学生课堂上自己活动的时间(读、写、议、算、操作、演示、板书)不少于2/3。
4.学生参与的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有效的成功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机会,多种形式参与。
5.学生参与的品质。培养训练学生善于倾听,理解他人发言,并能抓住要点;学生要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意见;普遍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6.学生参与的效果。在掌握知识方面,当堂课的合格率应达到90%以上,优秀率达到70%以上。同时每节课还要进行学法指导,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是对课程进行全面管理,把教师是否开齐学科课程,加强活动课程,创设环境课程,作为评价的内容,强化一系列检查督导措施。如建立教师上课情况记录汇报制、课堂教学巡查制、热点时刻听课制、教师缺课报告制等。
三是对教学进行全程管理,重点搞好“低中高年级一起抓、各类班级一起抓、各个教学环节一起抓”,使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置于严格规范的管理之中。
以教学过程评价为主,并不意味着不要结果评价,而是由原来操作看班级统考分数,转为全面地看及格率、优秀率、后进生转化率、体育达标率、近视率和巩固率等,使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置于严格规范的管理之中,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全面,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变过去外部压力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内驱力
坚持抓政治思想道德素质,通过组织学习科学理论,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全新的教学思想;通过组织开展“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师德教育活动,调动教师铸“师魂”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关心教师生活,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等情感投放,挖掘教师忘我工作的内驱力,形成教师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抓好教师教育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帮助教师坚持苦练基本功和学科基本功,培养一专多能的素质教育型教师;坚持“考大纲、考教材、考当堂教学质量、考评课能力”,强化教师“向教学要质量”的意识;坚持实施“一年入门、两年上路、三年过关、五年成才”的培养计划,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提高;坚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培养一批素质教育专家型的教师。
对教师的个体评价方法可采取教师自评、级部(或教研组)评定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并记入档案,把评定结果与聘任、评优、职务评聘和绩效工作挂钩。
在对学生评价方面: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应是通过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鉴定等各方面而综合形成的。评价的过程应是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展示自己才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的过程,同时也应是促进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不断取得成功的教育过程。
在评价中,可用“等级+特长+评语”全面评价学生。
一、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项考试,作等级评价
按照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精神,语文、数学为考试学科,其余均为考查学科。每学期末可进行一次考试,根据大纲的要求,语文可分为拼音、字、词、句,听说朗读,阅读,作文4个大项;数学可分为基础知识、计算、应用题、动手操作4个大项。这些项目的考试可随复习进行,把考试变为复习知识深化巩固的过程。语文的读、说,数学的操作等应由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所有的考试项目的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评绩,不再搞百分制,并分项计入《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如果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满意,可允许重考,并按其理想的等级计绩。
对学生文化课学习情况的评价,还应包括对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可以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3个方面为主,师生共同评价,其结果由教师用语言表述在操行评语中。
二、对学生的特长爱好进行指导培养,作写实评价
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可按照学科类、技能类、艺体类等组建兴趣活动小组,要求100%的学生按各自的爱好,自愿报名参加活动。对活动了一段时间,又提出要求换组的学生,在充分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由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调整。活动组应坚持时间、地点、内容、指导老师4落实。为了及时了解并评价学生爱好特长的发展情况,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可定期组织各级各类汇报表演及竞赛活动,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表现自我,展示才能的机会。指导教师要认真记录学生每次在比赛、汇报中获得的成绩或表现,期末选择最优成绩用写实的方法反映在学生评价手册的“特长栏”内。
三、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观察引导,作评语评价
评语的内容应围绕学生求知、做人两方面的具体表现,全面评价,突出个性。评语的模式应是“优点+鼓励”,评语的人称应由生硬的“该生”改为第二人称“你”,评语的语言要亲切并富有激励性。
在这里应该特别提及的是对教师如何对学生写评语的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自我评价能力。他们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常常以“老师说的”为准,并且以老师的评价矫正和鞭策自己的行为。过去的操行评语大都是千人一面,古板生硬,特别是那些该生“学习太差”、“不守纪律”之类的训斥语句,容易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成长难以起到鼓励作用。为此,有许多地区和学校对操行评语进行了改革。如烟台市的做法,应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他们的做法可概括为“三性”、“三化”、“四步走”。
所谓“三性”:一是全面性。教师给学生的评语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给予评价,力忌片面。二是针对性。教师抓住学生特点,力避千人一面,力求准确、恰当,通过评语给学生以具体的方向性指导。三是期望性。教师评语充满“师情”,体现“爱心”,使学生通过老师鼓励的话语找回自尊与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与勇气。
所谓“三化”:一是具体化。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其德、智、能的认知总是与一定具体情形联系的。因此,评价学生时,一是与他们的具体思想和行为相联系,绝不泛泛空谈。二是情感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评语中废除生硬的“该生”等字眼,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娓娓道来,达到师生平等对话、情感交流的目的。三是规范化。评语行文规范,用词恰当,具有散文特点,给学生以美感。
所谓“四步走”(即形成评语的4个步骤):第一步,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写出自己的优缺点交给老师,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闪光点”,为教师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取得第一手材料。第二步是小组评议。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提优点(不谈缺点),然后由小组长总结成简单的文字材料,交给老师。第三步,班主任向科任教师征求意见。第四步,在班主任主持下,所有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写出评语。
教师要满怀对学生的真挚爱心,进行认真地观察分析、评价、引导,让学生从教师给的评语中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逐步树立起做人的自尊与自信。
实施素质教育与贯彻中央的减负精神以后,教育评价的研究,更显得迫切和必要。什么样的评价体系,最科学、最合理、最能反映教育的实际水平,有待于全体教育同行共同切磋、探讨、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