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炳辉 罗平县中医医院 云南罗平 655800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hPG、FPG、HbA1C、低血糖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hPG、FPG、 HbA1C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在降低HbA1C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总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hPG、FP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既能使患者血糖平稳又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从而减少胰岛素用量,具有较好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在临床中,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多以中老年人群为主。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患者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而2型糖尿病发病率占整体糖尿病发病率的95%以上[1]。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尚无根治方法。由于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单一口服降糖药物已不能使血糖得以有效控制。因此,诸多学者开始尝试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我科对收治的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欠佳患者采用了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6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2],均为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即空腹血糖在7.0 mmol/L以上,HBAlc在 7.5%~10.5% 之间,且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口服降糖药物。所有患者均排除伴有严重肝、心、肺、肾及胃肠道疾病;均排除既往有使用胰岛素治疗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伴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例。其中观察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38~77岁,平均(56.25±2.45)岁;病程2~12年,平均(7.25±2.15)年。对照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40~76岁,平均(7.32±2.14)岁;病程2~14年,平均(7.45±2.3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在治疗前均停用原口服降糖药物,尽量让患者保持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基本一致。对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首次服用剂量为0.2U/kg,在每日睡前进行皮下注射,并依据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反应进行用量调整;每日三餐前口服3~6mg瑞格列奈。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治疗,患者首次服用剂量0.4U/kg,每日早晚餐前30min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后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等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3] , 按照我国药物监督管理局降糖药评价标准,以测定FBG为标准。显效:FBG减少大于30%或小于7.0mmol/L;有效:FBG减少10%~29%或小于8.5mmol/L;无效:FBG无明显变化或减少小于1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通过t检验与x 2 检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HbA1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A1C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在降低HbA1C方面优于对照组。表一结果显示:
表一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
组别例数FPG(mol/L)2hPG(mol/L)HbA1C(%)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1311.1±2.2 6.3±0.513.3±3.2 8.2±1.511.5±1.56.25±0.5
观察组1310.4±2.1 6.0±0.411.5±3.08.0±1.4 10.2±1.1 5.24±0.2
P值P<0.05P<0.05P<0.05
2.2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对比
13例观察组患者中出现2例低血糖,发生率为15.38%;13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5例低血糖,发生率为38.46%。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大多数笔者认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β细胞分泌异以及常胰岛素抵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然而在治疗上,糖尿病目前尚无彻底根治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多以控制血糖升高、减少并发症为治疗目的。由于糖尿病患病的时间较长,多数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导致病情逐渐加深加重,部分糖尿病患者仅凭口服降糖药物已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的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使患者病情加重[4]。因此,对一些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欠佳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甘精胰岛素是首个模拟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与人胰岛素不同之处在于B 31与B 32为一对精氨酸人胰岛素[5]。瑞格列奈是一种苯甲酸类衍生物,属于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它可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ATP敏感的K通道,而胰岛素B细胞功能异常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环节。甘精胰岛素配合瑞格列奈药物使用,能够全面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FPG、2hPG、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降低HbA1C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两组FPG、 2hP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既能使患者血糖平稳又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从而减少胰岛素用量、患者使用药物量小、且全天无峰值、使用简单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目前可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小东.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07)
[2]苏胜,张红,李锦华,邱宁.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0(09)
[3]陈利强,王川.甘精胰岛素对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06(03)
[4]肖霞,陆茵.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1(03)
[5]刘海波,李晓娜,刘春华.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26)
论文作者:田炳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胰岛素论文; 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低血糖论文; 血糖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