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

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

方向红[1]2004年在《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文中提出连接词是语言学、逻辑学和计算语言学共同关注的对象。连接词的语义研究对于自然语言理解有重要意义。本选题来源于汉语内涵逻辑语义解释系统研究,首先提取多义词或兼类词的抽象类义,再通过抽象类义的析取与情境参数的合取,来描写具体情境中的词的语义。在此基础上描写连接词及关联句式的逻辑语义,从而为机器翻译提供连接词语义知识描写框架及分析策略。 第一章 研究综述 本章首先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概括介绍了语言学、逻辑学、计算语言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传统的汉语连接词语义描写和分类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中文信息处理的要求,从而提出了基于内涵逻辑和抽象类义理论的解决思路和策略。 第二章 连接词逻辑语义系统再分类 本章首先概述以往不同学科在不同层面上对连接词语义的研究,由此提出有必要对“转折”句给予重新认识。并通过区分与“转折”相关的一组概念,如“顺接”、“逆接”与转折;“否定”与转折;“对立”与转折;让步条件与转折等,重新界定了转折句范围,最后对连接词语义系统进行了再分类,从而为连接词语义描写进行了逻辑结构定位和总体框架设计。 第叁章 抽象类义理论概述 本章首先论述了抽象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明确了抽象类义及情境参数的性质、定义,指出抽象类义素是多义词或兼类词的核心义素,提出具体情境中多义词的语义由抽象类义的析取及与情境参数合取而成。探索了抽象类义的提取方法,目的在于建立汉语连接词语义分析模型,使连接词语义解释更具有可操作性。 第四章 “和”、“跟”的语义研究 本章结合汉语语言学的“加合”理论以及国外广义量词理论,以汉语连接词“和”、“跟”为例进行并列名词短语语义的研究。首先研究“和”、“跟”的抽象类义,然后研究并列名词短语“P和Q”、“P跟Q”的聚合意义、分布意义及其相关的词汇标记,并将汉语的“和”、“跟”与英语的and、with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为中文信息处理中的介词、连词兼类消歧及机器翻译提供语言学的支持。 第五章 “并”、“又”、“也”的语义研究 本章研究了“并”、“又”、“也”的抽象类义及逻辑语义。提出中文信息处理中“并(非)”等词的处理策略。 第六章 “还”的语义研究 本章抽取出“还”的两个抽象类义:[+增量]和[+相反],研究了不同情境中“还”的这两个核心义素的析取及与情境参数的合取。并将“还”与“再”、“又”、“更”进行比较,尝试建立同义连接词的区分模式。另外将“还”与still进行了比较,为机器翻译系统选词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第七章“就”、“才”的语义研究从“就”的本义出发,提取出“就”的两个抽象类义【+向上〕、〔+接近〕,研究了“就”的两个抽象类义的析取及与情境参数的合取模型。并将“就”与“刁‘”及英语only比较,进一步得出结论:“就”的语义特征是〔最近/极限连接〕。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连接词“就”的逻辑语义。“才”的抽象类义为【十初始〕,抽象类义与情境参数的合取模型。最后研究了连接词“才”的逻辑语义。 第八章“都”的语义研究从“都”的本义出发,提取“都”的两个抽象类义【+汇聚〕、【+共有〕。“都”的抽象类义的析取及与情境参数的合取。最后研究了连接词“都”的逻辑语义。 第九章余论后续研究及将要解决的问题.语义研究及语义知识描写的形式化方面还须更进一步,并且力求更系统化。进一步加强将句法描写与语义描写结合起来,使得语义描写能够在句法分析与句子的自动生成上真正有效。 本论文是在陆汝占教授提出的构造汉语内涵逻辑语义模型的思想指导下,对汉语连接词语义知识描写的一种全新的探索。该研究主要面向中文信息处理,这是连接词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在研究方法上也不同于以往的连接词研究,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有待进一步探索。

张伯江[2]2007年在《施事和受事的语义语用特征及其在句式中的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施事和受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首先运用分析的方法,分解出施事和受事中所包含的种种概念要素,然后逐一分析这些概念要素的实现或隐藏的条件(主要是句法和语用方面的条件),重点揭示不同概念要素对汉语句式意义形成以及句法变化的影响;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施事和受事的种种概念要素对汉语句法—语义关系的影响。第一章理论概要首先系统回顾汉语语法研究史上对施事和受事概念的探讨,分别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和当代语言理论背景下的研究几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施事和受事概念对汉语研究的影响。然后简要评介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语言理论中对施事和受事概念的探讨,重点讨论了Fillmore格语法和Dowty关于原施事和原受事的论述。指出现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研究的目标。第二章施事语义和句法表现的诸方面:名词、动词和句式针对把施事当作基本语义角色所遇到的困难,我们提出施事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用因素的观点。文章逐一考察了关乎施事语义的几个方面的因素:主语名词的词汇语义、动词的自主性、句式以及说话人的主观态度。结果表明,不论是名词、动词还是句式,只有那些自身凝结了语用规定意义的少数成员能明确地预测施事,其他的常规情况下,是不是理解为施事要看语用条件。施事常常与说话人的视点和感情合一,说话人的移情焦点优先占据句首位置的时候,叙述视点有可能离开常规施事位置,常规施事位置上就会出现弱施事成分,这是施事语用决定特征的另一方面表现。第叁章受事语义和句法表现的诸方面:施、受的不对称这一章首先指出,受事概念的实质是及物性问题,受事作为一个独立的语义概念,涉及它的有“宾语是否完全受影响”和“宾语的个体性”。从这两点出发,讨论了受事和施事语义、句法方面的不对称。语义方面,受事跟施事在语义方面最明显的不对称是,受事是无法从名词角度独立论证的。句法方面,首先考察了语序和格标记,发现施事有居于句首和靠近句首位置、排斥句末位置的强烈倾向;受事可以相对自由地出现在句首、句末等多种位置,当出现在非常规位置时,受事对格标记的依赖性比施事对格标记的依赖性强。其次考察了对省略的控制力上施事强于受事的特点。第四章“把”字句中论元角色的施事性和受事性“把”字句的“变换观”常会使我们忽略掉一些句式自身的重要特点,而句式语义不是完全能从组成成分及已有句式的语义自然推导出来的。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不取简单给“把”字句里的成分贴上“施事”“受事”一类标签的做法,而研究句式赋予了这些成分以什么样的角色。本章用“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的主要特征测试并得出了现代汉语“把”字句里“把”字宾语的“自立性”“位移性”和句子主语“使因性”特点,并从说话人视点的区分解释了“责任者”语义的来历。我们认为,句式是一个完整的认知图式,其间各个组成成分的次序、远近、多寡都是造成句式整体意义的重要因素,我们借助认知心理学的“顺序原则”“相邻原则”和“数量原则”说明“把”字句个别特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显示“把握整体”这种方法更广的解释力。第五章把字句受动性特例:“心理认同”类和“无定宾语”类这一章重点在于解决用统一句式语义解释“把”字句时没有很好解决的两个重要现象,一是“心理认同”类把字句问题,二是“无定宾语”类把字句问题。首先论证了心理认同类把字句的主观表达特点,确认其独立来源,并不与“位移”意义有关;然后,详细考察了“无定宾语”类把字句问题,确认了通指性作为“一个N”基本语义,考察了这类句子的语体特征,得出结论:无定式把字句问题并不对“把字宾语定指性”这个总体概括形成挑战,通指成分跟定指的分工主要在语体分布的不同,定指性成分的偏爱语体是叙述性语体,通指性成分的偏爱语体是说明性、论说性语体。第六章从直接和间接的施受意义看把/被句的共性和差异本章侧重探讨被字句和把字句在句式语义和句子结构方面的异同。被字句和把字句跟普通“主动宾”句比较,都以“强影响性”和“弱施动性”为特点。“把/被句”蕴含强影响性;“主动宾”句蕴含强施动性。这是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共性。被字句和把字句句式语义上的差异,可以概括为直接受影响与间接受影响、直接使因与间接使因之间的差别。而这些差异都有认知语言学上的句法临摹动因。汉语里句首位置公认是对论元角色约束力最低的,所以可以容纳语义较为间接的成分;介词宾语位置则总是被介词明确指派了论元角色的,所以语义往往比较具体。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差异又可在句子结构层次上统一起来。第七章直接受事与间接受事的语义引申本章提出了汉语双及物句式语义的引申模型。对以往结构主义方法未能完满解决的汉语双宾语问题,尤其是句式多种意义之间如何通过隐喻和转喻形成一个辐射性的语义网络,我们作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考察,描绘出了双及物句式的几种主要语义表达式是如何从现实域到未来域、从物质域到话语域实现系统引申的。这项研究突破了以往研究只重分析不重综合的局限,强调句式自身独立于句子组成部分的意义,不仅说明了许多过去的方法所无法解释的语法现象,在方法上也避免了循环论证,使描写系统更为简化。第八章“索取类双宾语”句中的受动问题本章针对汉语语法学界关于“索取”义的“VN_1N_2”格式是否应分析为双宾语式的争议,逐一讨论了“VN_1N_2”这一词语串的四种可能的语法关系,重点讨论了N_2为数目短语时的非论元身份问题,以及“VN_1N_2”处于内嵌结构中省略定语标记“的”的问题。指出“VN_1N_2”都可以分析为或以N_1为宾语、或以N_2为宾语的单宾语句,进一步指出,形式同为“VN_1N_2”的“给予”句和“索取”句在语法关系上并不平行,相同的只是它们的韵律结构。第九章受动性的语用变化——对两组涉手动词的考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总是在变动中的,认为语言是依赖于交际环境的,因此就特别关心高频参与使用的成分容易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关心不同语体环境对语法的实现有什么样的制约,并且把语法引向何处。本章选取公认的高及物性动词作考察,观察实际篇章中语用条件的差异所造成的语法功能变化,揭示没有静态及物性差异的动词的动态趋向:其一,描写了高频动词“拉”论元组合的多种变化,验证了功能语法关于高频词项句法特征易变的观点;其二,通过较低频的同义动词“扔”和“掷”的考察,廓清了“较高频动词及物性必然低于较低频动词”的含糊认识,论证了较低频常用动词“扔”的高及物性属性,指出超低频动词“掷”在句法层面退缩、在词法层面延展其活力的事实。第十章弱施事意义的语义推导和句式选择本文第四章及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都发现,有些例子里的“施事”成分都不是带有“自主性”的典型施事,不是有意发出行为,而只是事情发生以后被追究为责任者的角色。但是都没有讲清弱施事出现的条件。本章从分析工作入手,探究弱施事成分出现的原因,依次考察施事成分的词汇形式和语义类别、它所经常出现的句式,以及句式中谓语的特点。发现谓语语义强度中反预期结果、超预期结果、完全影响、极端境况等几个因素是决定性的。我们从社会学家韦伯的行为理论获得启发,得出受事者由于自己受损而追究行为者责任的语义过程。结论是:叁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弱施事的生存环境。两个语义方面的,一个句法方面的。①说话人主观上对受影响立场的认同;②谓语语义的高强度负面性;③句子谓语的复杂性。语义倾向驱动句式选择。在“结语”部分,我们把本项研究得出的主要观点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汉浯的施事和受事不是能够轻易孤立地定义的,不管是名词的语义特征,如生命性、定指性、数量性、空间性等等,都不能确定其在语法关系中必然实现为施事或者受事。二,施事意义和受事意义不是能够完全从动词的语义预测出来的。这一点是对传统看法的一个突破。考察表明,高频动词和低频动词的语法表现有明显差异,高频动词在预测施事和预测受事方面的能力明显减弱,尤其是高频及物动词,预测受事的能力更弱。叁,某些句式中的某些位置有关于施事或受事的特殊要求。事实上没有任何句法位置强制性地要求施事或受事,但是某些句式中却有直接施事/间接施事、直接受事/间接受事的语义对立显现出来,某些句式有偏爱非典型施事或非典型受事的强烈倾向。这项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施事和受事固然可以看作语法关系中比较典型的语义成分,但是其典型语义的实现或者受抑制,却在相当程度上是受制于语用因素的。不管是施事成分中的意愿型、施行性、责任性,还是受事成分中的受影响性、渐成性、位移性等等,总是在语用因素影响下凸现其中的某些方面,或者某些方面受压抑。语用因素并不是句法一语义研究的垃圾箱,本项研究专注于语用条件的深入观察和离析,试图让语用条件的分析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从而显现出它深刻的解释能力。本项研究由于是从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题入手的,必然存在系统性不足的明显弱点。另外,各个专题之间虽然有统一的学术理念相统,但在具体考察和讨论过程中也偶有照应不周之处。

洪淼[3]2004年在《现代汉语连动结构研究》文中认为连动结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连动结构(VP_1+VP_2+……VPn)的性质及其论争等进行历史回顾。然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出连动结构研究的根本分歧是在于其内涵和范围的不确定,提出连动结构关系是现代汉语基本句法结构关系的观点,把具有连动结构关系的词、词组分别称为连动词、连动词组。接着通过汉语中连动结构现象的考察,从连动结构存在的理据分析入手,结合汉语事实对连动结构给予重新界定。 依据本文界定,对连动词和连动词组进行研究。一方面,研究确定连动词的方法、连动构词法与其他相似构词法的区别;另一方面,重点研究连动词组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关系,以及连动词组的语法功能。在研究语义结构关系中,根据连动结构VP1与VP2关联,将其语义结构关系分为两大类型:句法语义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 在此基础上,把连动词组作句子谓语的格式称为连动句式,同时借用格语法理论和语义指向分析方法对连动句式的主语与VP_1、VP_2的语义结构关系进行描写。并对连动句式的状语的层次性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鉴于连动结构研究的复杂性,对连动结构研究的相关问题如中心动词、连用的动词性词语排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刘加昆[4]2007年在《转折句“p∧q”的逻辑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转折句是语言学、逻辑学、语言逻辑学共同关注的对象。转折句的逻辑分析对于自然语言理解有重要意义。本选题源于对自然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汉语句子的命题逻辑研究。利用学术界目前走得最远的命题逻辑的分析工具和分析视角来对转折句进行一个多纬度的探索。其中也借鉴模态逻辑等现代逻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研究思路上,本文一方面将在“系统的形式运算”内利用命题逻辑工具来对转折句的代表格式“(虽然)p但是q”句式进行静态的语义分析,另一方面,还对其进行考虑语用主体的动态语境分析。行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研究综述。本章首先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概括介绍了国内外语言逻辑的研究概况以及我国学者对转折句的研究现状。最后,结合本文论题,提出问题。第二章.转折句“(虽然)p但是q”的静态语义揭示。根据“但(是)”的约定意义,本章分析了隐藏在转折句“(虽然)p但是q”中的“规约隐涵”,经过扩展和补足,最终得出一个隐涵集合X={x1,x2,x3,……xn}(N≥1),并且这个集合里的每一个元素都各有其功能,它们控制着“(虽然)p但是q”的表达规则及真值语义。第叁章.转折句“(虽然)p但是q”的动态语境分析。本章首先承接上文,对转折句的预设逻辑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得出了不同于王维贤等前辈们的转折句预设逻辑观点。其次,本章还从言语的交际性方面考察了转折句的真实性问题。最后,对转折关联词语“但是”的语用意义进行了附带说明。第四章.余论。后续研究及将要解决的问题。本章对转折句从“逻辑语感”的角度进行一个全新探索。对语法语感、表层语感和深层语感进行前瞻性简单说明。本论文是在滕定明教授提出的构造汉语转折句逻辑分析系统的思想指导下,对汉语转折句进行形式语义推演和语用解释。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命题逻辑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方法,以现代汉语这一特定的自然语言为对象,应用现代逻辑和现代语言学所提供的研究成果,分析汉语表达式的逻辑思维结构以及这些表达式之间的推演。通过走形式化道路,有利于实现含混语言的精确化,能够为汉语计算机句法输入或机器翻译提供分析策略。

张炯[5]2008年在《汉语量化结构的形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后,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用机器处理自然语言的实际需要。理论计算机科学的成熟使得对自然语言的形式语义学研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登上了美国语言学界的舞台,并很快辐射到欧洲。众所周知,自然语言是包含歧义的语言,机器处理必须制定严格的元语言规范,这部分工作与语义学和句法学的界面有密切关系。在我国,80年代末已经有学者尝试用现代逻辑方法研究自然语言,此后通过引介,现代的形式语义学方法开始在语言学界有了更多的运用。但由于学科间的隔阂和研究传统的影响,形式语义学目前在国内仍停留在较为新鲜和陌生的状态。自然语言的形式语义学是舶来品,过去的研究都侧重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入,关注的语言现象也大多是英语。本文在延续这一传统的同时,力图做到某些突破,就是能把形式语义学的一些理论结果应用于汉语语义的研究中,并以汉语实际面临的问题为导向,构造一个较为完整的汉语部分语句系统。该部分语句系统聚焦于汉语丰富的“广义量化结构”上。在这方面,前辈学者利用结构主义或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式语义学中蒙太格语法包含的广义量词思想恰好可以作为一个合适的工具处理这些问题。实际上论文所用到的不仅仅是蒙太格语法和广义量词这样的工具。在对自然语言语义的研究中,笔者还发现了事件语义和可能世界语义学复合的作用,它们都适合表示自然语言语义的一个侧面。笔者在讨论汉语量化意义跨句子照应的问题上还考虑了语篇的作用,这涉及运用动态广义量词的思想。在绪论中,我们界定了研究对象“自然语言的量化结构”,并介绍了研究的工具和方法。第二章介绍了蒙太格语法体现的广义量词思想,为部分语句系统的建立做了铺垫。第叁章建立了这个部分语句系统,对汉语量化表达式的生成我们采取了量化嵌入的方法,这是为了避免在句法上涉及转换。本章探讨了构造汉语部分语句系统的难点,并且提出:根据汉语句式多变的实际情况,需要利用特殊的计算模型并建立一部“句式词典”。本章提出了利用LR方法中的状态转移给出主要动词语义的方法,这吸收了句式语义学的主要观点。第四章探讨了该系统在深入研究汉语量化表达式方面可能的扩展。在汉语名词性量化短语的形式语义分析中引入了半格语义,通过格语义把汉语的量化表达式按量化限定范围的差异分成“种类”、“子类”、“复数”、“单数”四大类。在汉语中光杆名词有着非常复杂的歧义现象,本章除了描写这种歧义外还研究了如何排除这种歧义的方法。半格语义与量化结构中的几个专题密切相关,在这一章中笔者深化了对汉语中聚合和分配问题的研究。接着,笔者介绍了一种包含同态内核的半格,以刻画个体和质料的差别。最后,利用半格语义解决两个问题:“多中心词问题”和“部分性难题”。第五章是对汉语中动量词、时量词和度量词的形式描写。在这一章中引入了事件这个本体作为可能世界语义学的补充。在形式语言学的研究传统里,这部分属于修饰语量化的研究,它是广义量词理论的一个专题性的分枝,因此本章梳理了该项研究的背景,并构造了新的动态量词的解释方法。在这一章中引入了与上一章中“个体——质料”代数相对应的“事件——过程”代数,并对这种语义模型做了应用。第六章是对所有量化结构计算的一个总结,其中我们着重探讨了第叁章中遗留的一个问题:词汇树特别是不连续结构的识别和计算。该章利用和发展了Cooper储存的方法,尝试解决大量跟不连续结构有关的语义学问题:如“的”字结构的计算问题,不可化归的广义量词的计算以及广义量词辖域的排歧。

姚双云[6]2006年在《复句关系标记的搭配研究与相关解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复句关系标记在真实语料文本中的使用状况与分布概貌,考察了关系标记搭配的基本情况与关联规律,探讨了复句关系标记搭配格式的句式特点与语义问题,并对相关的搭配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论文的研究有较大规模语料样本和数据库作为数据支持,得到的结论能够反映关系标记在一定性质的语料中的使用情况。研究过程中重视对语言事实的全面考察,重视对客观数据的统计分析,减少了研究的片面性与主观性。本文既有对理论方法的宏观思考与探索,又有对典型个案的微观描写与分析,而且将现代语言学的先进理念和朴学精神结合了起来。文章以“小句中枢理论”与“搭配理论”为背景,综合运用了“两个叁角”研究方法、搭配研究方法、统计手段以及聚类分析等多种跨学科研究方法。运用的理论、方法反映了学术研究的最新动向,同时力求结合汉语的实际情况,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本文研究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章探讨了“小句中枢理论”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介绍了“汉语复句语料库”的建设情况。“小句中枢理论”在汉语词语的自动切分和标注、短语的识别和标注、歧义的消解、语法实体复杂特征集的描写等中文信息处理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汉语复句语料库”是一个专用语料库,是进行汉语复句研究的大平台,该语料库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支持,本章对“汉语复句语料库”的规模、性质、语料来源以及建设与利用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章系统地介绍了搭配研究的理论框架、搭配研究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对国内搭配研究开展的情况、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价。本章重点探讨了汉语复句关系标记搭配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并结合汉语复句的实际情况介绍了搭配研究基本的手段和方法。本文对搭配研究的一些方法进行了合理的改造,例如,将关系标记的搭配看作是单向的搭配关系,将搭配的语境扩展到小句以外等等。本章还讨论了关系标记搭配距离与“语义韵”等问题,最后,对研究使用的语言资源作了介绍和说明。 第叁章对复句关系标记成员作了比较详细的归纳、整理,并以较大规模的真实语料为样本统计了关系标记的单现频率与各类标记的分布情况。本章重点研究了关系标记的搭配强度,分别使用了计算MI值与Z值的评估方法对常见的搭配格式的搭配强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异同,探讨了搭配强度对关系标记语义衍生所产生的影响。本章还统计了常见搭配格式中关系标记的平均搭配距离,将搭配距离作为“语表形式”分析了两个复句格式的“语表”、“语里”与“语值”的关系。关系标记搭配的“语义韵”是本章的又一个重要内容,论文探讨了关系标记搭配“语义韵”的判定方法,并以因果标记“多亏”为例进行了个案分析。

宋扬[7]2014年在《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习得考察》文中提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目前以传统的句法层面考察、对比处理为主,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量化的统计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学习者中介语中某个语法项目的使用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缺点是对考察项目的共性特征的揭示和解释还做得不够,中介语研究往往局限于本领域内的探索,对学者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关注过少,难以据此提出具体可行的教授法,在“理论—实践”的转化上动力不足。本文以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的习得考察为例探索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视角,其目的—是对学习者使用关联副词时带有规律性的习得特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在观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同时,也对汉语本体研究有所助益;二是希冀通过研究对象的泛化和细化,对关联副词整体使用进行语表考察后,就其特点进行个案分析(如副词“还”和“也”个案考察),以探索由点及面,以微观个案反映宏观概貌的研究路径并实现研究方法上“量化—质化”的结合,研究领域上中介语语言特点与影响习得的外部因素(教学策略)、学习者内部因素(学习策略)相结合,在全面描写关联副词各语言层面表现特征的基础上,完成对考察项目共性特征的揭示和解释,完成汉语习得研究山“描写到解释”、“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山“中介语—学习者—教学者”叁方面构成一个完整闭合的习得研究系统。文章在确定研究目的和方法并阐述所依据的理论背景上,对关联副词的性质和功能作出了定义和描述。从关联副词和他类副词、关联副词和连词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角度为关联副词确立了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地位。采用了目前学界相对宽松的关联副词分类标准,将关联副词分为典型性关联副词“也、又、再、才、却、就、便、倒、更、还”和非典型性关联副词“非、不、越、都、既”两类,并最终确定了十个待考察的常用关联副词“也、又、再、才、却、就、还、越、都、既”。文章还对现阶段关联副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基本的阐述思路是首先明确关联副词的基本意义用法,然后从本体研究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就有价值的学术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第叁章基于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的数据统计,使用语料库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考察了韩国留学生十个常用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文中选取了北京大学语料库检索系统(CCL)作为韩国留学生对比性语料,中介语语料来自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约30万字),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约150万字)。分布对比显示,汉语母语者关联副词平均每十万字出现40.28次,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关联副词平均每十万字出现54.43次,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关联副词平均每十万字出现68.76次。韩国学习者更频繁的使用关联副词进行句法关联。其中,关联副词单独使用、与连词组成固定搭配句型、成对使用这叁种使用方式的平均使用率,韩国留学生要高于汉语母语者;关联副词与副词、关联副词与连词的非固定搭配用法,韩国留学生要低于汉语母语者。我们进一步分析对比两个中介语语料库的关联副词使用率、不同水平等级学习者的使用数据以及学习者的偏误情况,发现关联副词在初级阶段正确率即可达到相当水平,但山初级到中级及以上等级相当长一段时问里,学习者的习得水平并没有得到显着提高,而是出现了一定的反复。高频副词“也、就”和中频副词“还、又、越”的使用率从初级到中高级阶段有着显着的增加,而低频副词“才、既、再、却、都”的使用率虽有所增长,但相对幅度较小。过度使用高频词是韩国留学生使用关联副词最主要的表现特点,涉及到过度使用的副词在句法形式上多表现为:单独在句中关联分句或句法成分、相同或不同关联副词搭配使用。偏误率方面,关联副词可划为四个等级,高偏误率:也、还、就;较高偏误率:既、又;较低偏误率:才、都、再却;低偏误率:越。偏误类型主要由误代、遗漏、错序、赘余、杂糅和其他六类构成,其中,主要的偏误类型为前四类,偏误量按降序可排列为:误代>遗漏>错序>赘余。文中还详细考察了八个常用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考察的基本脉络为“副词各次类使用频率对比→韩国留学生和汉语母语者使用情况对比→关联副词的正确使用→关联副词的偏误情况→从句式角度考察偏误情况”,这—过程为我们揭示了各关联副词具体的习得过程以及偏误情况,有利于我们从微观个案角度理解关联副词总的习得特点,实现对关联副词“总—分—总”的描述、剖析、解释过程。第四章采用了量化研究中的测验调查法,通过“确立测验目的—测验设计—施测—结果统计分析”四个环节,考察非自主输出条件下韩国学习者关联副词的使用状况。结果显示,两种不同样本中的统计数据有同有异。相同之处表现为习得表现、习得规律、学习梯度、习得过程四方面,不同之处为二者拟建的习得难度顺序和统计的具体下位句式的正确率不完全一致。为了解释关联副词习得特点,我们根据测验目的将语料根据逻辑类型、句法特征、搭配方式的不同分为叁类,分别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基于逻辑类型分类的折线图在叁个水平区间上的正确率差比小于基于句法特征和搭配方式的分类,后两者对习得过程有比较显着的影响。此外,关联副词的内部兼类量也影响习得效果,副词兼类数量和习得难度成正比。对关联副词习得顺序的考察采取了将两种语料(自然输出和非自然输出)数据相结合的办法并根据不同的语料收集方式采用不同的推导方法。中介语语料库数据采用正确率和正确相对频率进行考察;测验数据主要使用传统的正确率方法,并辅之蕴涵量表法,通过复用系数或量表系数对排列的顺序进行检验。十个关联副词的习得难度等级分为叁等,低等难度习得副词为:都、才、越、却;中等难度习得副词为:既、再、就;高等难度习得副词为:也、又、还。第五章和第六章以个案的形式系统全面地考察了偏误率和使用率最高的两个关联副词“也”和“还”的使用情况。文中首先对两个副词的用法和分类进行了归并,确定了关联副词各句式的格式和用法,通过不同句式统计出的使用率、正确率,总结副词的基本习得特点和规律,描述不同阶段学习者副词的正确使用情况和偏误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偏误类型,解释偏误原因,通过正确使用相对频率的计算方法得出副词各句式的习得顺序。文中还从语际对比的角度分析了副词“也”与韩语“(?)”的区别与联系,从而阐明了学习者的习得障碍并据此提出了教学建议。第七章重点探讨了关联副词的学习策略。通过质化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集中的统计和分析,探讨影响习得效果的主要因素。统计发现,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分叁个层次,最常用的是补偿策略和认知策略,其次是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最不常用的是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统计还反映出优生和差生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叁个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情感策略的使用上优生和差生没有明显差距。另外,在元认知策略的复习及预习策略上二者的区别也不大。第八章就关联副词的教学策略展开论述,具体考察了现行对外汉语大纲和通用对外汉语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和编排。根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对教材和大纲中不符合学习者实际学习规律的部分提出建议。文中进一步对影响习得教学的主要因素展开调查,发现优生和差生对教学策略的选择趋势是一致的,学习者对关联副词的课堂教学情况感到满意,乐于接受的词汇学习方式是让教学者说明该词使用的具体语法规则和语用条件,并对能够提供较多语言参数的练习形式表现出了更多的喜好。据此,我们分别探讨了关联副词的教学原则,提出了“构式—语块”教学设计模式,并列举了部分关联副词的练习题型以供参考。

湛朝虎[8]2010年在《英汉双宾句式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双宾句式以动词后双名词短语并置这一独特的句法构造历来成为语法学家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然而句法派生观、词汇联接和配价观、句式语法观、认知意象观都未能深入分析双宾句式中动词分别与其后双名词短语之间的横组合关系,特别是未能从认知角度探讨动词与双宾句式之间相容性的具体内容。在这些理论的导向下,现有的跨语言对比分析大多把英汉双宾句式之间的差异归因于两种语言中不同的动词词汇化模式,对于英汉语句法同构、语义异质的双宾句式类型学差异缺乏足够的认知动因分析,且未能对英汉几大主要范畴的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呈现的对比性差异作出系统的解释。本研究旨在从共时的维度探讨隐藏于英汉双宾句式类型差异背后的深层认知动因,对英汉双宾句式的跨语言差异进行了系统性对比与解释。在句式语法的理论基础上,借鉴认知语法用语言单位对用法事件进行概念化的动态语言模型,指出动词所表征的整个事件在双宾句式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事件的显性认知化假定(Event Overt Cognitivization Hypothesis,简称EOCH),即事件概念化过程中存在一个显性认知平面,它是基于语言动态用法对事件的显性认知,这种认知表现为遵循或者不同程度地偏离隐性认知平面的强动力模式施-动-受认知结构,显性认知化过程把隐性认知平面的相对稳定而固化的结构依附关系投射成以动词为中心的事件图景结构,将纯粹结构依附关系中的动宾绝对对象关系诠释为动词与事件实体之间的可及性对象关系。概念化主体在投射的过程中,赋予双宾句式中动词一定的显性认知内容,它的不同参数化趋势可以用来解释英汉双宾句式之间的类型差异。本研究确立事件参与者的本体特征(包括主客体的本体特征和原型给字的认知域)、认知向度、惠益可及性和控制度等四个方面的认知参数,对英汉原型给字、英汉履行给予动词、英汉致使运动动词、英汉二价动词这几类主要的动词用于双宾句或变体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并就其中表现的差异作出基于认知参数的解释。英汉原型给字双宾句的主体和客体都有从原型向边缘扩展的趋势:主体都有从原型的强[+施事]和强[+人]向边缘的弱[+施事]和弱[+人]扩展的趋势;客体都有从原型的具象物体向边缘的事件扩展的趋向,形成以事体性和动作性为两极的连续统。客体的事体性和动作性可以被诠释为一个连续统,就抽象度这个参数来说,客体越具体,其事体性和动作性就越强。英汉原型给字双宾句在这方面的共性就在于如果客体指示一个事件,那么较为抽象的事件一般都能诠释为观念性质的实体而被事体化;个性就在于英语中较容易将具体的事件诠释为观念性质的实体并使之事体化,汉语一般很难。与客体扩展的趋势相应,英语"give"在认知域上要比汉语“给”更加宽泛,表现在前者能用于让渡域、力量-动力域、达成域等,而后者大多只能用于让渡域和力量-动力域的感觉子域。换言之,英语"give"在实际的用法事件中有被功能化的趋向,即它常作为一个功能动词和客体名词组合使用来表达完整的语义;汉语“给”的功能化趋向受到较大的限制,在实际的用法事件中它倾向于保留让渡域中物体转移的空间意象结构。然而不同于英语"give",汉语“给”偶尔可和虚指代词“它”连用构成事件性双宾句式,扩展出情态意志用法,表达情感或意志的宣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其自身与汉语中由虚指代词“它”构成的边缘双宾句式的内部关联。英语履行给予动词用于to-句式时,概念化主体赋予其强客体取向;它用于with-句式时,概念化主体赋予其稳定目标取向或者弱目标取向;在概念化主体的另类诠释下,概念化主体可能赋予某个可变行为履行给予动词以强目标取向,从而使得它临时与doc-句式相容。英语中某个客体取向的履行给予动词即使在概念化主体的临时诠释下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目标取向性,但大多是弱目标取向,它只能借助于介词"with"来引出客体,汉语相应的动词在同样的认知机制下却能获得较强的目标取向性,它能以光杆形式或者与“给”字构成复合动词用于双宾句式,表现出比这类英语履行给予动词与双宾句式更高的相容度。履行给予动词可以大致分为提供、奖赏、配备、分发、委托、款待等五个序列性语义集束,它们似乎可以和客体-目标取向连续统形成某种共变的趋势,即动词越是靠近提供、奖赏语义类,它就越可能被赋予不同程度的客体取向,在概念化主体的诠释下就越可能实现于更多的论元结构中;动词越是靠近委托、款待语义类,它就越可能被赋予稳定目标取向,其能实现的论元结构就相对比较单一。致使运动动词具有用于介词句式和双宾句式的潜势。它用于介词句式时,概念化主体赋予其强客体取向,致使运动事件中的客体内容论元成功竞争到了宾语结构论元位置;它用于双宾句式时,概念化主体赋予其强目标取向,事件中的经事内容论元成功竞争到了宾语结构论元位置。因而某一致使运动动词能否被双宾句式吸纳取决于认知向度>基本层次范畴>语义特征这一蕴含序列,即概念化主体是否赋予其较强目标取向性具有优选的解释权。致使运动动词可以分为寄发、瞬间致使弹道运动、滚滑、按特定方式致使持续伴随运动和驱动等五个语义集束,它们似乎和目标-客体取向连续统形成某种共变的趋势,越是靠近寄发、瞬间致使弹道运动类,其目标取向性越强,越有可能与双宾句式相容,越是靠近按特定方式致使持续伴随运动和驱动类,其客体取向性越强,越有可能与介词句式相容。英汉语中用于双宾句式的致使运动动词主要是寄发类和瞬间致使弹道运动类动词,不过其它类动词在概念化主体的临时诠释下可能会出现跨类效应,英语大多数致使运动动词大多能用于双宾句式,且其客体有隐喻扩展的趋向,而汉语相应的动词用于双宾句式的不多。英汉语中用于双宾句式的典型致使运动动词都是以强目标取向为特征的,然而英语致使运动动词在实际语用事件中用于双宾句式时,相应汉语动词往往和“给”字结构连用,构成双宾句式的各种变体形式,表现出比英语致使运动动词与双宾句式更低的相容度。创造类动词属于二价动词范畴,它的核心意义表示主体创造出客体,但是这类动词在概念化主体的诠释下,创造出的客体可能使事件的第叁方(即邻体)受益,因而创造类动词被概念化主体赋予较高的惠益可及性时,它能用于双宾句式。英汉语创造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概念化主体赋予英语创造类动词较高的惠益可及性,而赋予汉语创造类动词极低的惠益可及性。与此相应,英语双宾句式呈现出强句式性,能压缩存在于主体创造客体和邻体体验拥有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一定程度上为创造类动词进入双宾句式提供了动因;汉语双宾句式却呈现出弱句式性,它不能强行压缩主事件和副事件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动词和“给”字结构共现的句法表达,且“给”字结构与光杆动词在句中的相对位置大多取决于创造主事件和体验拥有副事件之间的心理距离性。英语大多数创造类动词能用于双宾句式时,汉语相应的动词在实际语用事件中所表征的主次事件是瞬时接续发生时才能用于双宾句式。创造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受益者不同的信息状态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惠益可及性的指派,邻体用人称代词编码时,创造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的可接受度会提升,用一般普通名词编码时,其可接受度会降低。获取类动词也属于二价动词范畴,它的核心意义表示主体获取客体。但是这类动词在概念化主体的诠释下,主体的获取行为能不同程度地控制事件的第叁方(即邻体)。英汉获取类动词都有用于双宾句式的潜势,但是概念化主体赋予英语获取类动词比汉语相应动词更低的邻体控制度。英语获取类动词在趋弱控制下,邻体倾向于获得接受者或受益者的语义角色解释;汉语相应动词在趋强控制下,邻体倾向于获得提供者或受损者的语义角色解释。基于英汉获取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对邻体的不同控制度趋势,可以作出如下预测:英语获取类动词在词汇语义上如果是趋强控制,它就尽量避免用于双宾句式;汉语获取类动词在词汇语义上如果是趋弱控制,它也就尽量避免用于双宾句式。从控制度参数解释英汉获取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得到的不同语义解释也就意味着它们用于双宾句式时的整合机制存在差异,英语获取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是原型给字双宾句式隐喻扩展的结果,而汉语相应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是领有成分提升句式压制的结果。确立控制度参数一方面能为绝大部分英汉获取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表现出的句法同构而语义异质现象作出解释,也能为少数英语获取类动词用于双宾句式时表达的并非是右向传递意义作出解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某些用于双宾句式时少有或根本没有传递意义的非获取类动词纳入统一的解释性框架。事件参与者的本体特征、认知向度、惠益可及性和控制度等参数是概念化主体在将隐性认知平面的以动词为中心的结构依附关系投射成为显性认知平面的以动词为中心的事件图景关系这一过程中确立的,属于显性认知内容,英汉几个主要动词范畴用于双宾句式或变体中呈现出的对比性差异部分印证了EOCH的合理性。从显性认知内容对比分析英汉双宾句式,既继承了句式语法避免不合理的动词多义这一优点,又超越了词汇化差异分析的某些局限性,进一步探索出了动词与句式之间相容性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句式语法理论的跨语言应用研究;而认知向度、惠益可及性、控制度等参数具有连续统特征,也为解决句式语法框架下的与格转换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马灿[9]2014年在《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关联词习得的情况考察》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并列、选择关系的关联词为考察对象,关联词表示关联关系类型众多,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并列、选择关系的关联词,因为这两种关系的关联词大都存在联合复句中,同时这两种关系的关联词在关联对象的数量上,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所以对这两种关系的研究,既具有对比意义,又有区别意义。本文研究语料主要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老师主持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同时结合汉语中并列、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进行实例分析,更加清晰直观的展现出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使用情况。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留学生认识到并列、选择关系的关联词在汉语中运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减少这两种关系的关联词在汉语学习中的偏误,掌握学习这两种关系关联词的使用情况,促进教与学。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数据统计的研究方法,选取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四个英语国家的留学生的语料进行分析,研究过程中发现:从整体上看,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运用汉语并列、选择关系的关联词偏误率不高;从局部来看,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运用并列、选择关系关联词时,并列关联词比选择关联词运用更加广泛,而选择关联词留学生大都采取回避使用的态度,很多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并列关联词和选择关联词内部关联词使用情况也出现了频率不平衡的情况,一些关联词留学生用起来游刃有余,而有些根本不用;不同国家在使用这两类关系词也有差异。

孟丽[10]2015年在《汉语语法化的理论与实践视角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语法化理论及汉语语法化研究现状为考察对象,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坚持语义和语法形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点面结合、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做一下总结和分析。本论文虽为理论性文章,但并不止步于对已有成果的总结归纳,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反思和进一步的研究。总结语法化理论解决了汉语研究的哪些问题,反思是否存在与汉语事实不符合的地方,目前研究还有哪些薄弱环节,并结合具体案例,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做实践研究。我们采用规范的操作模式,结合构式语法理论,从语言单位的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入手,细致梳理了名词、代词和动词叁大类实词的语法化路径。在对丰富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语法化理论侧重语言形式的产生和演变,而汉语由于本身特点,却侧重语义演变和演变结果”的结论。构式语法中新的理论视角一一“构式化”理论,在此方面对汉语的语法化研究予以了补充,该理论细化了语言单位产生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词汇化、语法化的区分做出了新的解释,同时还分析了语法化的本质特征是弱化还是扩展等问题。本文所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总结了名词、动词语法化的关键句法环境,即语法化域,找出了两大类实词在语法化过程中,句法移位的基本规律。并针对汉语词类划分、语法化“溯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另外,在介绍成果的同时,我们也通过对各种文献的对比分析,归纳了语法化机制之间的层次分布、关系排列,并区分了语法化理论与一些传统概念如“引申”、“虚化”、“词义沾染”、“固化”、“假借”等之间的关系。文章分为五章,现将各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对“语法化”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讨论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介绍了国外语法化的理论基础、认知论动因、目的论动因、隐喻和转喻的相关内容,并对国内语法化研究中的动因进行归纳,主要有:语用、语义、句法位置、句式义、语言系统等方面。同时我们还分析了这些动因所带来的不同的语法化结果。语法化机制方面,我们主要介绍了“重新分析”和“类推”两种,另外还有“推理”、“泛化”、“和谐”、“吸收”等。国内的相关研究是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又有了理论创新。同时,针对国内在语法化机制使用上所存在的概念混乱的情况,我们又对语法化机制的层次分布和关系排列进行了梳理。最后,对语法化、虚化、引申等概念进行了区分。第叁章以名词和体词性代词的语法化路径为研究线索,分别介绍了目前体词性实词语法化的研究现状。在梳理语法化路径的同时,我们也对体词语法化的规律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总结,现举例如下:a.从形式和语义方面总结出语法化过程所呈现的特点,如:语法化中语义的演变未必具有连续性,居中的联系项是名词语法化的主要句法位置等等;b.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得出的,影响同一语义范畴下的其他词汇没能进一步语法化下去的原因;c.以“代词并入式连词”产生的过程为例,总结了词汇化的部分特点。提出了词汇化的形式固定标准有一定的时代要求等结论。另外还比较了汉语代词“那”和英语"that"的语法化异同等等。第四章以动词的语法化路径为研究线索,介绍了目前动词语法化的研究现状,并回答了前面章节所提出的问题。现将该章节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a.在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路径中,主要讨论了介词产生语义条件;b.在动词语法化为助词的考察中,我们对词汇化的方向选择提出了问题;c.语法化为连词的路径中,我们认为连词是很容易受句式义影响的词类,而且句式义不仅是增加语法化项的义项,还会对原语义产生限制。e.总结了名词、动词语法化的位置和句法位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名词和动词泛化阶段不同的问题,提出了自己对汉语词类之争、话语标记对语法化路径的违反这些问题的一点看法。f.提出“语法化项的直接来源比源义或源用法的影响更直接,更重要”的观点。第五章主要围绕语法化与词汇化、构式、固化等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构式化理论,以“那是”类结构的演变为例,提出对“词汇化与语法化之间的关系”、“语法化单向性”、“汉语词类划分”、以及“语法化的本质是弱化还是扩展”等问题的看法。第六章是结语,该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D]. 方向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04

[2]. 施事和受事的语义语用特征及其在句式中的实现[D]. 张伯江. 复旦大学. 2007

[3]. 现代汉语连动结构研究[D]. 洪淼.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4]. 转折句“p∧q”的逻辑分析[D]. 刘加昆.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5]. 汉语量化结构的形式分析[D]. 张炯. 浙江大学. 2008

[6]. 复句关系标记的搭配研究与相关解释[D]. 姚双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7]. 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习得考察[D]. 宋扬.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 英汉双宾句式的认知对比研究[D]. 湛朝虎. 复旦大学. 2010

[9].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关联词习得的情况考察[D]. 马灿. 湖南大学. 2014

[10]. 汉语语法化的理论与实践视角探究[D]. 孟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