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与企业特质相匹配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放式论文,特质论文,相匹配论文,模式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在技术日益复杂、产品生命周期愈来愈短、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下,善于利用外部资源,让研发与创新网络化,是当前创新发展的趋势。目前开放式创新模式的重要性已经基本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开放式创新具有创新资源自由流动的优势,对促进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1-8],但过度开放会对创新绩效造成负面影响[9,10]。开放需要一定的成本,包括外部创新资源的信息搜寻成本、组织间合作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过多的外部创意和外部创新资源将引起管理上注意力配置的问题[11],超过企业能承受的负荷,在创新实践中,企业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向各种类型的外部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并且,过度开放的最大危险是技术泄密[6]。因此如何管理开放式创新成为新的研究焦点。
开放式创新具有动态特征,不同企业开放式创新管理的模式与企业在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以及技术发展阶段有关[2]。陈钰芬(2009)以U-A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不同产业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关键的外部创新要素,构建了开放式创新的动态模式[12]。Chiaroni,Chiesa & Frattini(2010,2011)通过案例研究总结企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将包含哪些变化[13,14]。Bianchi等(2011)探索了生物制药产业的企业在药物发现和药物开发不同阶段,开放式创新的组织形式和合作伙伴的选择[15]。已有研究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理论基础,但现有研究均没有针对企业内部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拥有状况。探寻与企业内部特质相匹配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对于完善企业开放式创新管理体系十分重要。
开放式创新的实施并不是自动发生的,外部创新资源不会自动流入企业。为什么不同的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效果存在差异?如何组织实施才能实现对这种创新模式的最佳利用?实际上不同企业的发展基础、资源状况、市场条件和吸收能力等存在差异,内部资源和能力将影响开放行为的效果。因此,针对企业自身特质,如何选择合适的开放对象和组织形式,对于指导企业有效实施开放式创新十分重要。
本文基于开放式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创新本质,通过分析不同外部组织承载的创新资源,不同特质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所需的关键外部创新资源,探求与不同企业特质相匹配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为企业根据自身创新资源的拥有状况,有效利用外部创新资源从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指导。
2 理论与研究假设
2.1 开放式技术创新的内涵
开放式创新有别于传统创新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充分利用包括技术和市场信息在内的外部创新资源。企业将研发项目有过程、有目标地向外部组织公开,借助开放的市场力量,从外部获取创新支持,最终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开放式创新模式并非仅仅是一种简单依靠外部资源实现创新的模式,开放式创新是搜寻并引入与内部研发项目相互补充的创意和资源,强调内外创新资源的互补协同。为更有效地利用外部创新资源,企业内部必须具有相应的吸收能力[16],促使内外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发挥协同效应。因此开放式创新必须以内部较密集的R&D活动为前提,内部研发部门承担着资源搜寻和整合的新职能,创新者就是资源整合家。
在创新过程中,与新产品开发有关的组件知识可以来自于企业内部或外部,通过开放的产品建构和企业互动模式集成各种技术资源,但构架知识必须来自于企业内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为维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拥有两种能力,核心技术能力(core competence)[17]和背景能力(background competence)[18]。在某些核心领域实现技术攻坚,在其它广泛的技术领域从外部获取技术,企业需要拥有背景能力以更好地获取、吸收并利用外部知识[19]。
2.2 不同类型外部组织拥有的关键创新资源
通过识别不同类型外部组织所拥有的关键创新资源,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拥有状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特质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与外部组织开放合作的对象。
国际创新研究和实践表明,与产品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有利于获取市场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与用户,特别是领先用户密切接触,对企业准确理解市场需求,获取突破性的新产品概念和解决方案具有积极贡献[20,21]。与具有创新意识的供应商形成相互支持的战略伙伴关系,共享市场和技术信息,能大大地减少开发时间,加快创新速度,降低市场风险[22,23]。
与竞争对手和产业外其他企业合作,有利于市场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的获取。某一企业的外围技术可能正是另一家企业的核心技术,他们的技术组合可能发挥协同效应,实现技术突破[24,25]。因此,同行业的竞争者之间就有可能进行广泛的合作。另外,合作双方通过共同研发、共同设立技术标准,有利于新技术尽早获得市场的认可,降低市场风险[26]。
大学、研究机构是领先技术的源头和生长点,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能获取前沿的科技知识,促使企业新产品开发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27,28]。与知识产权机构、技术中介组织等组织密切联系,是企业获取外部技术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企业还可能与风险投资企业合作获取创新的资金支持,具有一定专业才能的风险资本家参与管理和控制,能为企业带来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
2.3 研究假设
企业拥有内部资源的状况将影响外部资源获取和利用的能力。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获取前沿的科学知识,企业内部必须具备较强的R&D能力,拥有吸收转化并利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为前提。与竞争者和非相关企业合作是获取互补资源的有效渠道,但由于知识泄漏的担忧,为控制R&D溢出效应,R&D能力强的企业较少采取向竞争者开放,对竞争者的关注更多是为了跟踪竞争者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动态。没有一定的内部能力,企业不可能成为有魅力的合作伙伴[29],也无法从外部知识源充分获益[30],因此内部R&D能力较强或一般的企业,可以通过与横向合作企业合作,获取创新所需的互补资源,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通过合作以寻求突破性创新的解决方案。用户、供应商等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能为企业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和技术资源,但是信息泄露问题仍然不可避免,敏感的商业信息和技术知识可能通过共同的供应商或用户泄漏给竞争者[27]。
基于开放式创新强调内外创新资源互补协同,通过内外创新资源有效整合促进创新的特点,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内部R&D能力越强的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越密切,创新绩效越高。
H2:内部R&D能力比较强的企业,制造能力一般,营销能力较强,较多地通过与横向合作企业合作,促进创新绩效。
H3:内部R&D能力一般,制造能力与营销能力较强的企业,较多地通过与技术相关组织合作,促进创新绩效。
H4:内部R&D能力一般,制造能力与营销能力一般,较多地通过与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合作,促进创新绩效。
H5:内部R&D能力、制造能力与营销能力都较弱的企业,与外部组织联系较少,创新绩效差。
3 数据和实证分析
3.1 数据搜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要求样本企业是创新型企业。为方便操作,我们按照国家级技术中心企业名录和浙江省省级技术中心名录,随机抽取515家企业发放问卷,确定答卷者主要为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人或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共收到反馈回来的问卷237份,得到实际有效问卷2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0.6%。
围绕本文的研究目的,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内部能力;企业在创新实践中外部创新要素的重要性;企业创新绩效。问卷采用Likert 7点量表反映每一题项的重要性或正确性。
本研究所搜集的有效样本所属行业包括:生物制药业(10.53%),材料与石化行业(17.22%),冶金与能源(6.22%),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13.88%),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29.67%),纺织服装业(8.61%),食品行业(7.18%)和其它行业(6.70%)。样本企业中,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的占1.44%,1亿元至5亿元的占17.7%,5亿元至50亿元的占36.84%,50亿元至100亿元的占22.97%,100亿元至200亿元的占15.97%,200亿元以上的占5.26%。因此,本研究所搜集的有效样本企业遍布各个不同的行业,企业规模具有普遍性,表明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3.2 变量测量
企业内部能力分别从R&D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三个方面测度,包括R&D经费投入、R&D人员、R&D设备、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生产设备水平、工人工艺操作技术熟练程度、营销人员素质、市场销售网络、售后服务和开拓新市场这10个题项。10项指标的Cronbach α内部一致性系数值为0.819,说明这10项指标存在高度的内部一致性,量表设计符合信度要求。
企业外部合作状况,从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与9类外部组织合作的重要性来反映。外部组织包括:领先用户、主流用户、供应商、竞争者、非相关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技术中介组织、知识产权机构、风险投资企业。9项指标的Cronbach α内部一致性系数值为0.888,说明这9项指标存在高度的内部一致性,量表设计符合信度要求。
企业创新绩效通过年新产品数、新产品销售率、新产品开发速度、创新项目成功率、专利申请数、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数这6项指标反映。6项指标的Cronbach α内部一致性系数值为0.795,说明这6项指标存在高度的内部一致性,量表设计符合信度要求。本文取6项观察指标的平均数作为创新绩效的综合指标。
3.3 分析结果以及对研究假设的验证
3.3.1 企业内部能力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企业内部能力的10项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样本充足度测量值为0.869,巴特莱特(Bartlett)球体检验的χ[2]统计值为544.79,显著性概率是0.000<α,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宜做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因子旋转方法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varimax)。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选择原则,三个公共因子被保留,三个公共因子能反映10项观察指标60.84%的信息。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1。
由表1,企业内部能力的10个题项可以归为三类,分别是企业R&D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本文以3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分别作为企业三类能力的反映,作为后续分析的测度变量。
3.3.2 企业外部合作状况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类似地,对外部合作状况的9项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样本充足度测量值为0.877,巴特莱特(Bartlett)球体检验的χ[2]统计值为934.67,显著性概率是0.000<α,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宜做因子分析。四个公共因子能反映9项观察指标80.63%的信息。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2。
由表2,9类外部组织可以归为四类,分别是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横向合作企业、技术相关组织和科学合作伙伴。本文以4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分别反映四类合作伙伴在创新实践中的重要性,作为后续分析的测度变量。
3.3.3 聚类分析
为比较分析开放式创新的不同模式,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以企业在创新实践中四类外部组织“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横向合作企业”、“技术相关组织”和“科学合作伙伴”的重要性作为聚类的依据变量,对样本企业进行分类。运用系统聚类的Ward法和逐步聚类法,两种聚类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209家企业可分为5类。对各类样本企业的外部合作状况和内部能力分别进行描述统计,结果见表3和表4。
第一类企业,在“科学合作伙伴”这一因子上,均值为1.1657,大部分企业选择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获取前沿的科学知识促进创新;在“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因子上,均值为0.3697,较多企业选择与领先用户和供应商合作,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供应商的先进技术;在“横向合作企业”和“技术相关组织”因子上,均值为负。对应地,观察表4中这一类企业的内部能力和创新绩效,可以发现,此类企业在“R&D能力”因子上的均值最大,为0.4156,而在“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因子上的均值较小。企业自身有较强的R&D能力,开展密集的内部R&D活动,因此具备对大学/研究机构提供的科学知识较强的吸收能力,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研发,获取突破性创新所需的前沿科学知识。此类企业创新绩效较好。支持了H1。
第二类企业,在“横向合作企业”这一因子上,均值为1.4177,大部分企业选择与竞争者和非相关企业合作,获取创新所需的互补资源;在“科学合作伙伴”和“技术相关组织”因子上,均值为0.4334和0.3990,较多企业选择与大学/研究机构、技术中介组织合作,获取新科学技术知识促进创新;在“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因子上,均值为-0.0211,企业较少与用户和供应商合作。对应地,观察表4中这一类企业的内部能力和创新绩效,可以发现,此类企业内部R&D能力不及第一类企业,在“R&D能力”因子上的均值最大,也仅为0.2450,“营销能力”因子上的均值为0.2116,“制造能力”因子上的均值为-0.0514。企业自身R&D能力和营销能力较强,制造能力不足,因此较多地通过与横向企业合作,获取互补资源。此类企业虽内部R&D能力不及第一类企业,但通过开放创新模式,创新绩效超越第一类企业。支持了H2。
第三类企业,在“技术相关组织”这一因子上,均值为1.5486,大部分企业选择与知识产权机构、技术中介组织合作,通过购买先进技术知识促进创新;在“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和“科学合作伙伴”因子上,均值为0.3169和0.3801,企业也选择与领先用户、供应商合作,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供应商的先进技术,与大学合作获取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横向合作企业”因子上均值为-0.3460。对应地,观察表4中这一类企业的内部能力和创新绩效,企业在“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因子上的均值较大,为0.4294和0.3960,“R&D能力”因子上的均值为0.0821。此类企业内部具有较强的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而R&D能力一般,企业没有开展密集的内部R&D活动,因此较多地通过与技术相关组织合作,通过购买技术获取创新所需的新知识。此类企业虽内部R&D能力不及前两类企业,但通过开放式创新模式获取外部技术资源弥补内部不足,创新绩效超越第一类企业和第二类企业。支持了H3。
第四类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这一因子上,均值为0.8035,“横向合作企业”因子上均值为0.0114,“科学合作伙伴”和“技术相关组织”因子上,均值为-0.8745和-0.4299。大部分企业选择与用户和供应商合作。对应地,观察表4中这一类企业的内部能力和创新绩效,此类企业内部“R&D能力”和“制造能力”一般,“营销能力”为-0.1234,低于所有样本企业的平均水平。因此,企业通过与用户和供应商合作,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弥补营销能力的不足,创新绩效低于前三类。支持了H4。
第五类企业,在四个外部创新要素因子的得分全为负值,对应地,表4中企业内部“R&D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的得分也全为负值,说明此类企业内部能力低于所有样本企业的平均水平,也没有采取开放式创新的模式,因此创新绩效最差。支持了H5。
3.3.4 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
为进一步深入比较5类不同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与企业内部R&D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和交互效应,本文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创新模式、企业内部R&D能力,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见表5。
由表5,不同开放式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影响,企业内部R&D能力对创新绩效也存在显著影响,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开放式创新模式和企业内部R&D能力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为更清晰地揭示五类开放式创新模式之间的差异,最后采用LSD检验法判别创新模式两两之间的差异,结果见表6。
表6的LSD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在创新实践中,采取不同的开放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企业与横向合作企业、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科学合作伙伴和技术相关组织合作,均能显著提高创新绩效。而企业向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开放,与横向合作企业、技术相关组织开放,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在0.1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差异。
为进一步直观揭示企业内部R&D能力与五类开放模式之间的交互效应,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不同创新模式、内部R&D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交互影响图,见图1。
图1显示,企业内部R&D能力与五类开放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企业内部R&D能力强时,采取与“科学合作伙伴”、“横向合作企业”和“技术相关组织”密切合作的模式,能有效促进创新绩效,支持了H1和H2。企业内部R&D能力一般时,与科学合作伙伴合作,因企业内部不具备对新科学知识的吸收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大学的前沿科学知识,因而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采取与“技术相关组织”和“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的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创新绩效,支持了H3和H4。当企业内部R&D能力较弱时,采取与“技术相关组织”密切合作的模式,能有效促进创新绩效。图1表明,企业不采取开放的创新模式,同样的内部R&D能力,取得的创新绩效最差,支持了H5。
4 结果讨论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采取开放式创新策略,加快内部创新,提升创新绩效。但是企业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向各种类型的外部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不同特质的企业应选择与内部能力相匹配的开放模式。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企业在创新实践中,有目的地向外部组织开放,通过与外部组织互动,获取互补的创新资源,能促进创新。
(2)开放式创新实践中,存在多种以不同外部组织为主要开放目标的创新组织模式,不同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同。
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实践中存在4类以不同外部组织为主要开放目标的创新组织模式,分别是与科学合作伙伴、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横向合作企业、技术相关组织合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创新组织模式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影响。
(3)企业内部能力和不同开放模式之间存在交互效应。
研究发现实施不同类型开放组织模式的企业,其内部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与科学合作伙伴密切联系的企业,内部开展密集的R&D活动,具有很强的R&D能力,因此对从大学/研究机构获取的前沿科学知识具有较好的吸收能力,能有效提升创新绩效。与横向合作企业密切联系的企业,自身R&D能力和营销能力比较强,制造能力不足,因此通过与横向企业合作获取互补资源。与技术相关组织密切联系的企业,内部具有较强的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而R&D能力一般,通过购买技术获取创新所需的新技术知识,提升创新绩效。与价值链上合作伙伴密切联系的企业,内部R&D能力和制造能力一般,营销能力落后,企业通过与用户和供应商合作,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弥补营销能力的不足。没有采取开放式创新模式的企业,内部能力弱,创新绩效最差。
(4)不同特质的企业应选择与内部能力相匹配的开放模式。
内部R&D能力强的企业,与科学合作伙伴合作能提升创新绩效;内部R&D能力较强而制造能力一般的企业,较多与横向合作企业合作;内部R&D能力一般的企业,与技术相关组织和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合作,能显著提升创新绩效。企业不能盲目地向外部组织开放,开放对象选择的核心是企业能否从开放中获取对创新有益的互补资源。
标签:市场营销论文; 价值链分析法论文; 因子分析论文; 绩效指标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用户研究论文; 绩效反馈论文; 知识营销论文; 样本均值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因子载荷论文; 企业内部环境论文; 合作模式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