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产业结构论文,中国论文,差异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呈现加速变动的趋势,这种变动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由于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条件不同,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和水平的差距,造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绩效方面的明显差异。
一、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一)三大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差异
从动态上看,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从静态上判断产业结构水平高低,可以采用“标准结构”法。它是将一国和地区产业结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水平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常用的有“库兹涅茨标准结构”、“钱纳里-赛尔奎因模型”和世界银行关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标准统计(参见表1)。
表1 世界银行关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统计(%)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8/1999)》,中文版,19~20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水平差异见表2和表3。
表2 中国三大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产值结构的演变(%)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www.cei.gov.cn/html)有关数据整理。
表3 2000年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高度比较
资料来源:魏后凯、陈耀:《中国西部工业化与软环境建设》,5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004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DP)构成分别为9.6∶52.4∶38、17.1∶49.2∶33.7和18.8∶44.6∶36.6。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据此大致可以判断:中国东部地区基本上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但是第三产业略低;中西部则仍然处于低收入国家的一般或一般偏上水平,第一产业的比重还比较高。这种结构水平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参见表4)。
表4 2000年三大区域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资本形成的差距
说明:*、**为1998年数据。***为不含西藏地区。
资料来源:周绍森、胡德龙:《“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见郭生练 等:《中部发展的现状、战略与对策研究》,55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二)三大区域产业结构效益的差异
伴随着产业部门的分化与整合,由产业结构变动会产生出产业结构效益。一般使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数来反映产业结构效益。该指数是某一个产业产值百分比与该产业从业人员百分比的比值。该比值越大,表明该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西蒙·库兹涅茨曾经对“配第—克拉克定理”做过大量实证研究,他认为,(1)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趋于稳定;(2)进入高收入水平之后,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会明显上升,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则明显下降;(3)只有当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第二和第三产业、且比值都比较大,才可以认定产业结构总体效益的提高。中国三大区域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见表5。
表5 三大区域各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比较(%)
说明:α是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比(以第一产业为1)。
资料来源:本表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www.cei.gov.cn/html)和《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从表5可以看出,(1)从不同产业的结构效益变动来看,各个地区和全国的变动趋势大体一致,即第一产业结构效益逐步下降,说明大量剩余劳动力来自于农业;第二产业结构效益不断上升,表明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进入了工业化加速阶段;由于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自1995年以来有所下降,这正说明了第三产业作为就业蓄水池的功能和特点。在三次产业的结构效益中,第一产业的效益一直是最低的,中国基础薄弱的产业仍然是农业。(2)从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有着较高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但是其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却比较低,说明东部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比较严重;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的结构效益指数相对都比较高(比值较大),与东部地区相比,其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但是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3)从产业结构总体效益水平来看,全国产业结构效益下降,表现为三次产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拉大。在地区层面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部地区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最大;90年代末期,则是东部地区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西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较高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并不表明其第二、第三产业的实际效益最好,而只是反映三次产业产值构成与其从业人员构成的背离程度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不顺畅,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各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从业人员比重应该是趋于一致的,否则生产要素就会从效益低的产业流向效益高的产业,直到产业间的效益之差消失为止。
(三)三大区域产业构成的差异
区域产业结构中一般都存在若干个在全国具有专业化分工优势的产业部门,各个区域产业结构系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应该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组合,如工业产品的结构、主导产业的结构和规模经济状况等等。假如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内容基本相似,就会出现产业布局分散和结构雷同现象,引发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对于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判断,涉及两个概念和方法。第一个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度,它描述产业是否同构的静止状况和程度,一般采用“相似系数”指标。第二个是区域产业结构同构的趋势变化,它从时间序列上描述区域产业结构之间是“趋同”还是“趋异”的动态,可结合采用“产业集中度”指标。所以,产业结构趋同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指产业结构出现了一种相雷同的趋势。趋同化的判断必须有参照物做比较,才有实际意义,如分析产品的趋同必须考虑产品的成熟期和成长期的区别。一般地说,在产品开发周期的初期阶段,产品生产的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企业比较分散,随着产品进入成长中后期和成熟期,主要生产企业也日益壮大。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企业逐步分化、改组、兼并,必然出现企业与产品的集中度迅速上升,产品结构趋同度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实际中,如果将产业结构“雷同”问题等同于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就会将转型期中国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复杂性简单化,一味扩大政府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干预范围和作用,从而会削弱市场机制对结构演进的基本功能。
总体判断,一方面中国区域产业结构的雷同问题仍然突出,但程度有所减轻。1991年,在30个省市、自治区中,产业相似系数大于0.9的有23个;2001年,这个数目降为18个。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品的地区雷同现象严重。比如,一些主要产品的产区数占全国地区总数的比重为:呢绒100%、纱布97%、缝纫机73%、自行车80%、手表83%、冰箱80%、洗衣机80%、电视机90%、钢材97%、平板玻璃93%、纯碱83%、水泥100%、化肥97%、塑料93%、机床93%、汽车87%。另外,在30个省市“2010远景规划”中,有22个省区将汽车业、25个省区将机械制造业、24个省区将电子产业、23个省区将石化产业、19个省区将建筑业作为本省区支柱产业,而且这已经在汽车制造、房地产、冶金、化工甚至基础行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带来新的重复建设问题。
但是,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产业结构又有所“趋异”。1995年以后,在买方市场的约束下,部分地区产业同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表现为一些地区支柱产业开始显现特色。比如1999年,广东省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比重高达18.51%,湖北省仅为2.73%;同期,湖北省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比重达到14.78%,广东省仅为3.57%。尤其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产品层次上的结构差异逐步增大。比如上海、江苏和浙江三个省市产业差异系数平均值,1995年为0.746、1998年为0.768,但2000年上升为0.852、2002年为0.876,说明这些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性趋向弱化。除此之外,主要制造业产业的集中度也有所上升(参见表6)。
表6 2002年几种主要制造业产业及产品集聚情况
说明:CR[,1]、CR[,2]和CR[,5]分别表示该行业中最大一家、最大两家和最大五家生产企业的产值占全行业产值的比重,是表示生产的绝对集中度的指标。
资料来源:吴学花、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04(10),第36页。
由此可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由过去的政府单一力量,变化为包括市场、各级政府和企业等多重力量。
(四)三大区域产业布局和转移的差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工业产业布局由“东轻西重”演变成“东轻东重”。如果选取轻工业和重工业区位商两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工业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表7)。表7数据显示,1983年的第三类大多数是中西部地区的省市;而到了2003年,随着山东、福建、广东和浙江等省工业的快速增长,这4个省市跳越前进至第一类,所以第三类全部都是位于中部和西部的省市。①
表7 轻工业和重工业区位商(LQ)的聚类分析
说明:第一类是指轻、重工业区位商都比较大的省市;第二类是指重工业区位商较大但轻工业区位商较小的省市;第三类是指轻、重工业区位商都比较小的省市。
资料来源:陈仲常:《中国工业布局变迁与收入差异相关性分析》,载《财经研究》,2005(7),第5页。
这种布局差异形成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引起了消费结构升级,形成了对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旺盛需求。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对外开放和工业技术的优势,最先接受了国际上的产业转移,迅速发展了相关的轻工业,也迅速拉开了东西部的差距。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城镇居民又启动了住房和轿车等的消费。由于住房和汽车的产业关联度较高,其大量发展带来重化工业在东部地区集聚。1990-2000年间,东部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增加将近20个百分点,而纺织制造业产值比例下降将近10个百分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已成为东部地区的支柱产业。东部地区成为全国工业布局的中心区,也成为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参见表8)。
表8 三大区域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5)、(1997)、(1999)、(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1998、2000、2002。
其结果是,1979-2004年,东部地区GDP增长了48.3倍、中、西部地区只增长34.8倍和37倍;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52.9%提高到60.5%,年均增长近12%,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2004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和进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35%、69%和77%。
但是,中国资源禀赋和生产能力的区域分布与上述东部工业的密集分布是错位的。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大大高于东部,而大部分工业生产能力却集中在东部,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优势也在东部。这种不尽合理的资源配置格局,需要支付大量运费,才能使商品远抵消费地。因此,为了追求更大的比较优势,东部一些传统产业向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转移。
在产业转移的方向上,东部制造业的重点转移区域是江浙地区,商业服务企业的目标城市则是上海;中小企业偏好江浙地区、大型企业重视上海及其周边地区、高科技台商则向昆山、苏州和无锡等地集聚。例如浙江省产业区域转移的战略就放在“西进”和“东扩”两个支点上,其中,向西部地区转移生产能力,以建筑、纺织、普通机械、造纸印刷、金属制品、橡胶、农业、第三产业等作为鼓励优先“西进”的产业;向东部地区则主要进行市场扩张,向上海、向海外延伸和完善研发、设计和市场销售网络。
在产业转移的内容上,以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传统制造业为主。在第二、第三产业并举的上海市,因为与以制造业为主的江浙地区发生竞争,上海的制造业在市场引导下慢慢向周边地区迁移,上海产业中的工业比重逐渐缩小,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都市经济过渡。2005年上半年,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浙江省,投资和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下降,原来第一的位置被山东省取代。这些迹象表明,东部地区重化工业开始进入结构优化阶段。
在国内产业转移的主体上,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扮演了主要角色。产业转移的初级形式通常表现为企业战略性的对外扩张行为,如对外购并、投资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建立销售点和销售网络,然后才是将原有生产设施或将研发、设计和营销中心转移到其他地区等等。目前,沿海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方式虽然仍以初级形态为多,但是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向更广泛的领域、甚至向垄断行业的上下游领域投资。
在产业转移的影响方面,从全国产业布局看,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符合技术梯度转移规律,有利于促进沿海产业升级,而且可以带动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因此,积极准备并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特别是作为在地理空间中“纵横南北”和在经济空间里“承东接西”的中部地区,其制造业的区位优势明显,将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进行工业结构升级。
中央政府决定,在“十一五”时期,将继续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因此,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格局也将有所改变:东部仍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最大的地区,但东北与中西部将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增长最快的地区。在区域的产业分布上也将由于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呈现出较明显的特色分工:东部将承接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业转移;中西部将承接重要原材料与能源及制造加工工业的转移;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珠三角将更多地承接配套性装备制造、电子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造船等国际产业的转移。
二、几点结论
1.总体上中国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都处于一个全面演变和升级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各地区依托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布局规模持续扩大,各地区经济总量显著增加。经过多次调整而形成的产业结构,促进中国经济实现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各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程度和速度不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水平逐步与国外相当水平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靠近。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一进程正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水平和效益方面则落后许多。
2.中部和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的禀赋和条件方面占有相对的优势;东部地区在非自然资源方面占有比较优势。这些差异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水平。因此,区域产业结构成长的动力来源于这些要素差异形成的地区利益差距;结构演进的结果是通过产业转移和区域分工,将地区相对劣势转变为相对优势。
3.尽管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但是没有出现国家所要求的“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局面,而更多的是区域内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低效率的调整。但是,对区域产业结构雷同问题的判断比较复杂,既需要结合理论与现实进行考察,又需要通过企业、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得到解释。由于市场体系不全和交易成本原因,所谓“重复建设”在地方根本不是重复,只是在全国意义上是重复,这正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在目标上最激烈的冲突。比如,行政地区产业规划的雷同问题更多的来源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地区盲目重复建设表面上是市场力量所致,本质上是地方政府竞争过度所为;浅层次是分权改革下的财税激励,深层次是现有行政体制下地方官员的政治升迁动机。当前,如何从宏观角度把握和协调地区产业结构与宏观产业结构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地通过市场机制来调整产能过剩问题,应该是首先的选择。因为只要具备产业退出机制,结构雷同的问题一般能得到改善。对生产能力的约束力量是市场,而对地区决策内容与方向的约束则来自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深度调整。
4.在“十一五”时期,宏观产业结构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地区间经济协作与联合,形成以优势产业、特色经济和地区协调发展为内容的全国经济布局,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根据这个目标,区域产业政策的重点有二:一是切实推进产业发展的集约化步伐,限制各区域的中低技术维持下的粗放经营方式的平面扩张,各区域要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二是集中力量调整好重大的产业比例关系,切实加强农业、林业和水利建设,重点发展交通运输和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某些行业。同时要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产业结构发展的对接,力争在一个地区使一两个新兴技术部门占据优势地位,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注释:
①参见陈仲常:《中国工业布局变迁与收入差异相关性分析》,载《财经研究》,2005(7)。
②参见郝春和:《对我国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实证分析》,载《工业经济研究》,1997(9)。
标签:劳动生产率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第一产业论文; 经济论文; 中西部地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