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从而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环境监测通常包括背景调查、确定方案、优化布点、现场采样、样品运送、实验分析、数据收集、分析综合等过程。
随着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的内容也由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包括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对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往往不只是测定其成分和含量,而且需要进行结构、形态以及分布规律的监测。同时,只有对物理污染因素和生物污染因素也进行监测,才能全面确切地说明环境污染对人群、生物的生存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从而作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我国当前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在环境监测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初步具备了中国特色的监测技术,建立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环境管理体系,并且我国自助建立的环境监测系统在排污减排等工作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为环境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系统。在环境监测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持清晰的头脑,看到它的不足之处。我国当前环境监测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部分检测参数和分析方法不能满足当前环境监测的要求.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不断产生一些新兴行业,对于这类行业进行常规因子的检测是不能反映出实际的污染程度的。虽然有关部门对于一些民众反映强烈的污染严重的新兴行业制定了新的污染检测标准,但是部分监测参数尚存在一些漏洞。环境激素、重金属等微量有机、无机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一类污染物。但是,目前我们对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来源、负荷、危害及影响情况了解尚不清楚,监测技术以及分析方法也不能满足当前环境监测的要求。
(2)我国的环境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设备老化。
环境监测队伍建设滞后和环境监测设备老化是环境监测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的监测队伍人员缺乏,在编人员严重不足,并且设备陈旧,许多环境监测工作都只是浮在皮毛而没有深入开展。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为例,整个监测队伍数量明显不足、结构不够合理,难以跟上日益增长的环境监测工作量的需要,从而环境监测职工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工作状态。在环境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是必不可缺的工具,若在这个方面做的不成功,就像物质失去载体一样,即使监测队伍的水平再高也不能完成环境监测的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目前使用的环境监测仪历史悠久,设备逐渐老化,监测出来的数据是不太可靠的,此外我们缺少快速、应急的环境监测设备,对于突发的环境污染,我们无法立即对相关数据进行检测。监测经费的投入少于预期的标准,使得增加人员编制和设备的配备变得十分困难。因此,环境监测队伍滞后、人员老化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资金不足的问题。
(3)环境空气监测主要监测项目仍为SO2、NO、NO2、TSP、PM10、O3等常规监测项目,用于霾污染、臭氧光化学污染特征及生成机制、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和生态效应的跟踪评估和控制研究等监测项目尚未有效开展。
2.我国当前环境监测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进一步研究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体系,制定国家层面的环境监测规范。继续推进标准分析方法的制定,以保证各类新兴行业污水和废气排放标准的贯彻实施,补充完善各类环境污染的检测参数,争取将标准分析方法系列化,形成针对生物、饮用水源地水质、固体废物、环境空气、地表水、废水、固定源废气、噪声、放射性监测等若干个系列的标准分析方法,使其与先进国家分析方法具有可比性。
(2)必须增加环境监测财政资金的投入,从而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及时购买最新的环境监测设备。在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在监测人员的录用过程中严格把关,有计划的引进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改善监测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待遇,这样才能留住这方面的高端人才。除此之外,要对监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从而保证他们的整体素质符合现代化监测的需要。在监测仪器的方面,我们需要大面积的引进自动化程度高、方便携带的监测仪器设备,有研究实力的环境监测站可以联系企业研究先进的快速测试仪器,有经济实力的环境监测站可以购买国外最尖端的监测设备。
(3)完善生态监测技术体系,并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生态监测机制,全面、综合、真实地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增加监测因子的覆盖面,以全面反映固定源污染物排放水平。加大对霾污染、臭氧光化学污染特征及生成机制、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和生态效应的跟踪评估和控制研究等监测项目的人员和资金的投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待生活水平和周围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环境监测到的数据真实性以及精确性变得尤为重要。虽然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环境监测工作者应该勇于接受挑战,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思维,不断研究,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冠九.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4).
[2]赵廷宁,武健伟,王贤,等.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2).
论文作者:徐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环境论文; 环境质量论文; 设备论文; 我国论文; 人员论文; 方法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