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概论--知识经济呼唤经济学创新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学论纲——知识经济呼唤着经济学的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知识经济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所谓知识经济,也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或者说是基于知识的经济,它的基本内涵可初步概括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使用(消费)基础上的经济,它表明人类的经济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以及获取知识、运用多种知识的能力,将是经济发展中的所有因素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经济发展的水平、质量等将从根本上取决于知识的生产能力、知识的积聚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对各种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等等。一句话,知识经济必将引起整个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尤其作为一场新的经济革命,必将对传统的经济学提出挑战,内在地要求经济学的创新,呼唤着知识经济学的诞生。

所谓知识经济学,将主要研究知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如何依靠知识的进步实现经济发展、财富增长的规律。主要涉及到:经济对知识的依赖、吸纳,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知识向经济转化的过程、方式、途径,知识的生产、交换、积聚、使用;还将涉及到企业制度的改革,生产方式尤其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功能的转变等一系列制约、影响乃至决定知识经济发展的因素的系统研究。知识经济学作为知识经济时期的经济科学,也是崭新的21世纪经济学。

当然,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类型,从形成到成熟需要一个过程,知识经济学的创立也是一个过程,但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经验及知识经济的现阶段初步显露出来的总体特征,已向传统的财富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要求我们在一系列的重大理论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从而为知识经济学的创立奠定重要的基础。由此,我们作如下十个方面的初步分析。

一 知识资源的开发——知识经济与新的经济资源观

资源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的的基本要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对资源的开发水平和利用程度。

农业经济时期,无论是资源的开发水平还是资源的利用程度都十分低下,主要是依靠劳动力和土地的作用,决定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迟缓。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相比较,突出之点首先表现在资源开发的水平以及资源利用的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不仅表现在自然资源使用的范围在拓展,利用的效率在提高,而且有效地开发了人力资源,使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文化知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不断提高着劳动的复杂程度。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工业经济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以新的三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第一是“技术资源”,大工业不仅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自身的发展基础,而且不断刺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觉地把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和经济发展。第二是“市场资源”,“市场”不仅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方式,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价格、竞争、供求、利率等等要素及作用是大工业经济发展实现效率提高的重要资源,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市场机制的运用正是一种效率资源的开发过程。第三是“管理资源”,适应于大工业发展的要求,实现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变革,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企业制度,确立了新的管理观念,创立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理论,运用了新的管理方法等等,由此实现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科学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效益资源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有效的开发,从而实现了生产要素功能的放大、整体功能的最优和经济效率的倍增。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资源的开发将显示出崭新的意义和特征,一方面工业经济时期开发的资源不仅会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而且会在提高利用程度的同时使之更加完善和科学化;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确立起新的资源观,着力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教育资源、知识资源。信息、教育、知识已是知识经济时期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新的资源,对这三大新资源的开发水平与利用程度将从根本上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从动态的角度看,每一阶段新的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对信息、教育、知识三大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是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加以区分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科学地确立新的资源观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由于工业经济未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挑战又悄然而至,因此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就具有着双重的任务,既要继续大力开发“技术、市场、管理”三大资源,又必须及时开发“信息、教育、知识”这新的三大资源。我国的知识经济将是集工业经济的补课与知识经济的建设于一体,因而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必须是这六大资源的有机统一,这将构成我国21世纪知识经济的资源群。

二 知识生产力——知识经济与当代生产力新概念

生产力问题是经济科学必须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知识经济的发展必将引起生产力的新的革命,由此必然会建立起全新的生产力概念和理论。就现阶段而言,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是确立起研究生产力的新视角,第二是确立起知识生产力的新概念。因此,准确地判断及寻找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因素,以及科学地界定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经济科学的主要任务。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影响生产力的因素以及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在农业经济时期,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主要是自然资源)是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在工业经济时期,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方面是原有的三大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者不仅数量增加,主要是素质提高,脑力的作用逐渐超过体力;劳动工具得到了革命性的改进,尤其是大机器生产系统使得劳动工具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了从未有过的作用;劳动对象不仅是自然资源利用的广泛性,新的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而且是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原料已成为劳动对象的主要内容。这些都标志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因素不断产生和得到利用,如分工、协作、资本、设备、制度、管理等等都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因素得到重视和运用,由此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知识经济的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将集中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原有的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在内涵上、在质量上都已发生重大变化,劳动者的脑力(智力)将占据主导地位,即出现智力型劳动力或脑力劳动者构成劳动者的主体,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主要表现为科技含量的增加,由科技知识含量的提高而出现软化特征;第二是新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被广泛地运用,其中作为新的经济资源的信息、教育、知识等是其主要的新因素,这些新的因素的出现使生产力的发展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原有因素的内含变化,还是新的因素的出现及被充分利用,都可以归结为知识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知识将是决定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果说农业经济的生产力主要依靠的是自然力,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然生产力”,工业经济的生产力主要依靠的是科学技术,因而我们可以称之为“科技生产力”,那么知识经济的生产力主要依靠的是知识,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知识生产力”,知识生产力新概念的确立将是生产力理论革命的重要开端。

三 知识价值论——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也是当代经济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知识经济时期,劳动价值论将获得崭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劳动已是一个集合概念,或者说是总体劳动,劳动价值论将是一个广义的劳动价值论,其中,知识在价值的生产、价值的增殖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知识经济的劳动价值论也可以称之为“知识价值论”。

在农业经济时期,作为简单商品生产或小商品经济,价值的生产与增殖都是极其有限的,创造价值的劳动主要是体力劳动,价值的创造过程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体力的支出,价值量也就较为典型地表现为劳动时间的凝结。我们可以把这一时间的劳动价值论称之为简单的或狭义的劳动价值论。

在工业经济时期,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劳动的概念发生了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第一是由分工与协作所决定的“总体工人”概念的出现,即工程师、管理者等广义的脑力劳动者都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都是价值的生产者和创造者;第二是由科技的发展及教育的作用所决定的劳动的内涵出现重大变化即把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作了明确的区分,确认了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的原理,即无论是从主体而言还是从客体来说,劳动价值论的外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就整个工业经济时期而言,劳动价值论在总体上仍然属于狭义的范畴。

在知识经济时期,劳动价值论将是一种广义的劳动价值论,总体工人的概念不仅进一步扩大,而且使劳动真正变成一种集合劳动,从而是整体劳动创造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主体来说,脑力劳动将占据主导地位,脑力劳动者是劳动者的主体,价值的生产与增殖将主要表现为复杂劳动的产物。随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增加,复杂劳动的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不再是主要强调对劳动者的应用性技能培训,而是全面的知识性教育,强调依靠知识教育培养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复杂劳动也就发展为一种知识性的劳动。根据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的原理,知识经济的价值与其说是主要依靠复杂劳动的创造,还不如说是主要依靠知识性劳动的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的劳动价值论也就是知识价值论。确立“知识价值论”这一新观念,在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乃至21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把抽象的劳动价值论还原为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现实的具体形式,我们看到,劳动价值论是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简单劳动价值论——复杂劳动价值论——知识劳动价值论代表着这一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这一发展过程又直接引起了商品概念的新变化,即根据商品的科技、知识含量的高低可以把商品划分为“劳动性商品”、“技术性商品”、“知识性商品”。作为一个过程,商品的品质将从主要关注其劳动的内含量发展为关注其科技含量,知识经济时期是关注商品的知识含量,这将进一步引起商品的生产、交换、市场竞争等一系列经济行为的重大调整和观念的更新。

四 知识资本——知识经济与资本范畴的新拓展

在知识经济时期,资本范畴将出现新的拓展,即无形资本概念的出现以及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本运行公式相继出现新的变化;知识作为资本或称知识资本构成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并使资本理论在实践中得以创新。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资本范畴是工业经济的产物和特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问题主要是为了揭示资本的本质,即揭开价值增殖的秘密。因此突出产业资本的典型意义以及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必须对资本概念作出必要的抽象即把影响价值增殖的其它要素,如专利、商标、教育、知识等等抽象掉,这种抽象不仅仅是分析上的必要,同时是因为这些因素在价值增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在工业经济时期,资本主要地表现为机器、厂房、设备、劳力等要素的组合,即以有形的形态存在,我们称之为有形资本,这种工业经济时期资本的特征构成了传统的资本范畴的主要内容。

知识经济时期,资本的范畴及运行将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突出之点可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资本的运行尤其是价值的增殖过程中,知识性要素,如专利、商标、教育、广义的知识等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要素不仅因渗透到其它资本要素(即广义的有形资本,如机器、设备的科技知识含量的提高使之软性化,从而提高其效率和价值增殖的能力等等)使价值增殖的程度极大地提高,而且会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使资本范畴的外延扩大,运行的区域拓宽,即不仅表现为资本市场的扩大,而且表现为新的资本增殖点的产生(尤其是以知识作为主体的软性产业),从而使资本的总量迅速扩大,总量水平及增殖能力迅速提高。因此,在知识经济的运行中,知识要素不仅具有了资本的属性,而且已是新的资本要素,我们将这些知识性要素称为广义的无形资本。无形资本概念的产生不仅丰富了资本范畴的内涵,而且直接改变了资本的运行和增殖过程,从而构成了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

第二,在资本的运行中,可变资本将发生质的变化。随着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素质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这就使“劳动力”的复杂程度提高,即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复杂劳动力”,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脑力劳动者”。用公式表示就是“A→教育→知识→复杂化程度提高→A'”。A在总体上表示是简单劳动力,A'在总体上表示是复杂劳动力。复杂劳动力(A')才是复杂劳动的基础,或者说,复杂劳动只是复杂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因为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是资本增殖能力不断提高的源泉,因而使原有的资本增殖过程表现为:-A'…P'…W'-。当然,为了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复杂程度,必须为此付出教育(培训)的资料和费用,这就使所有为提高劳力复杂程度而支付的费用都具有了预付资本的属性,构成了资本的一部分,同样实现着价值的增殖。这一过程及内容用完整的公式表示就是:

这就是知识经济的资本总公式。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教育是关键因素,不仅具有了资本的属性,也不仅是资本的重要要素,而且是重要的新的资本增殖点。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经济也就是知识资本运行的经济。

五 知识消费——知识经济与消费方式新变化

消费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生活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因而它越来越受到经济理论的关注。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消费理论和实践都会发生一系列的新变化,知识消费将构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内容,不仅会使人们的消费资料构成发生变化,而且会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消费方式。“知识消费”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标志着消费观念、消费理论、消费方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知识经济时期,作为以知识消费为根本特征的消费新变化将集中地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性消费将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因为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赖知识的进步,通过知识消费实现对知识的追求、知识的获取、知识的积聚,是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消费资料概念的外延得到新的拓展,相对于工业经济的消费资料的占有状况,在知识经济中发展资料作为重要的消费资料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知识资料(即广义的知识载体和获取的知识的手段)作为崭新的消费资料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的知识资料市场也将迅速兴起。第三,知识资料的出现不仅改变着消费资料的结构,而且也改变着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文化内涵,对知识资料追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其它消费资料文化品位提高的过程。第四,知识消费不仅标志着消费水平、结构的变化,而且直接标志着人们消费行为的新变化,即消费行为从扭曲趋向文明,在消费中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第五,知识消费过程同时还是人们消费观念变革的过程,即通过知识消费使人们形成健康的文明的消费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提高人们消费行为的选择能力,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方式趋向文明、健康、合理,最终建立起适应于知识经济要求的新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知识经济的消费,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消费,是一种“以质为目标”的消费,其结果主要体现为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健康、消费行为的合理、生活方式的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消费已不仅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知识经济社会或知识社会的重要特征。

六 按知识要素分配——知识经济与分配方式的变革

财富的分配问题是当代经济科学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是人们经济关系的实现形式,也是社会经济制度内容及特征的体现。适应于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分配方式必将进行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运行中,将根据财富的增长来确立分配要素;知识在财富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使知识成为独立的分配要素;按知识要素进行分配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知识劳动者真正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

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相比较,在分配方式上的重大调整或革命性的变化是确立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实现了分配方式的多元化。这种由生产要素的多元化决定的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充分肯定了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增长中的作用,使各种有利于生产发展的要素的价值得到应有的体现。但工业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在多元化的分配方式中,按资分配是其主体,其它分配要素处于从属的地位,尤其是知识要素的作用及在分配中的地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发展,这种按资本分配为主体的多元化分配方式将发生新的变化,“知识”将取代“资本”的主体地位,重建知识经济的分配方式。

在知识经济时期,分配方式的选择只能从现实的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特点出发,根据各种要素在财富增长中的作用来确立分配方式。从逻辑上说是根据财富的增长状况来分析和确立财富增长的要素,然后根据各种要素在财富增长中作用的大小来确立分配的地位和比重。知识经济的特点决定了知识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是重要的生产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与财富的生产、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知识不仅是独立的分配要素,而且成为分配的主体要素,不仅知识要素参加分配,赋予了知识经济分配方式多元化以新的特征,而且按知识分配将赋予知识经济分配方式以新的内容。

按知识分配这一概念可以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劳动的知识化,即生产财富的劳动中的知识含量,这种知识含量越高,劳动的知识化程度越高,在财富增长中的作用也就越大,在分配中的实现程度也就越充分;第二是知识化的劳动,即知识经济时期财富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广义的范畴,远离直接生产过程(或狭义的财富生产)的知识生产、知识创造都是财富生产和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决定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部分。作为以知识的进步来实现财富增长的知识经济来说,这种创造知识的劳动是财富的更为重要的源泉,完全应该在分配中得到充分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按知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进一步发展,是按劳分配原则在知识经济时期的新的特征和时代内容,或者可以说,按知识分配是知识经济时期的广义按劳分配。从另一个意义上说,由于知识资本是传统资本范畴的新拓展,本身就是一种新型的资本,因此,按知分配也是按资分配的进一步发展,是工业经济时期按资分配原则在知识经济时期的新的特征和时代内容。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按知分配是对现行两种不同制度下出现的分配方式的继承和发展。

七 建立知识型企业——知识经济与企业制度的创新

工业经济曾依靠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革新获得持续快速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同样需要相应的企业制度与之相适应,或者说,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依据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实现再次创新。其主要内容包括:不仅要大幅度地增加无形资产的比重,而且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文化内涵、知识含量,提高企业吸纳知识、运用知识、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最终建立起知识型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是随着工业经济的产生而建立,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而趋向完善,工业经济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导致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使工业经济不断获取新的活力源。在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制度创新具有鲜明的科学技术应用特点,其价值取向主要是技术型的,我们也可以把这一企业制度创新过程称之为技术型企业的建立过程。

根据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再次创新。其再次创新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不断提高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通过提高硬件知识含量使企业的软化程度实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提高企业的文化内涵,使文化因素、人文精神渗透到企业运行与发展的全过程、全方面,从而提高企业的柔性程度,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企业称之为“软性企业”、“柔性企业”。第二,通过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受教育程度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教育状况不仅是企业的重要特征,而且是企业评估标准和内容之一。第三,建立起企业与知识群或知识系统的新的有效的联系方式和途径,实现一种紧密型的、渗透式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要提高企业对知识的依赖和开发利用的意识及能力,提高企业对新知识作出反映的灵敏程度。在知识经济中,企业对新知识的反映程度和利用率是企业是否具有活力的最重要的标志。第四,在提高企业对知识依赖及利用程度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企业自身对知识的积聚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对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形成相应的机制,确立相应的政策导向,从而不断增强企业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第五,依靠知识的力量,要着重培养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知识经济的竞争中,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表现为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造能力的大小;等等。可以说,知识经济的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是知识型的价值取向,我们也可以把这一企业制度创新过程称之为知识型的企业的建立过程。而只有知识型的企业创新才是与知识经济的特征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由此决定了知识型的企业是知识经济中企业创新的目标。

在知识型的企业创新过程中,一种以知识生产、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经济实体将会随之产生,或者可称之为“知识企业”。这一类企业的出现将从宏观上改变着企业的结构,或称之为企业的结构创新,它也是知识经济的最典型的特征之一。

八 知识产业——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新调整

当代经济理论与实践都表明,科学的产业概念以及对产业结构进行动态的合理调整,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赋予传统的产业概念以新的内涵,引起产业结构新的调整,不仅表现为所有产业的科技、知识含量的提高,从而使产业呈现软化特征,同时广义的知识产业将作为真正的“第四产业”出现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经济的长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崭新的产业概念并形成了全新的产业结构,其重大突破之一就是提出了产业及产业革命的思想,尤其是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提出,使第三产业作为一个全新的独立产业从传统的产业群体中分解出来,这不仅是适应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对工业经济向现代化目标的迈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产业概念理论及结构筹诸方面发生如下明显的变化:第一,知识经济使产业革命的基础发生根本的变化,即在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的同时主要表现为知识含量的增加,使所有现存的或传统的产业软性化,或者说,相对于工业经济而言,知识经济时期的产业革命主要表现为知识革命,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革命。第二,在知识革命基础上的产业的软性化,使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出现新的转移,如教育将作为新的基础产业出现,并作为事关知识经济发展全局的基础性产业而得到发展,支柱产业将由知识含量较高的软性产业取代,或者说由硬性支柱产业发展为软性支柱产业,由此决定了新的基础产业和软性支柱产业必须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的产业战略和政策。第三,由知识经济本质决定的诸如信息、教育、知识等新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日益重要的作用,使这些要素都作为新的产业出现并获得发展,信息产业、教育产业、知识(狭义的)产业作为三个新的产业改变着传统的产业结构。作为工业经济时期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把这三个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统称为第四产业,就这三个新产业的共性特征而言,我们也可以把这三个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统称为广义的知识产业,或者说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显著变化之一就是广义的知识产业作为第四产业从传统的产业群分离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的广义知识产业的出现是工业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知识经济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九 文化环境——知识经济与经济运行环境的新创设

经济环境是保证经济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越是发展,经济环境的作用就显得越是重要,创设经济环境的任务也就越是迫切,知识经济的发展内在地提出了创设新的经济环境的任务。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环境创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目标是创设一种软环境系统,或者说创设全新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不仅是知识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

工业经济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创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系统,其主要内容大致可概括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地理环境、交通运输状况、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法制环境等几个方面。相比之下,文化环境即广义的软环境建设显得相对滞后和薄弱,或者说经济发展运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价值约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另一个方面说,工业经济也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或称内在的文化支撑因素,不过,这种文化在总体上属于一种竞争文化,信奉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因此从总体上说,工业经济的环境仍然属于一种硬环境系统。

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环境建设,从总体上说是一种软环境的建设,或者称之为文化环境的建设,它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建立适应于知识经济特征的价值文化体系,主要体现为经济的人文精神、良好的商业道德及伦理规范、健康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经济行为,从而提高知识经济的文明程度和软性程度。二是使作为知识经济内在支撑因素的文化不再是主要地表现为竞争文化,而是主要地表现为和平文化、合作文化、融合文化,遵循的是互相依存、取长补短、分工协作基础上的共同发展原则,追求的不是单一的优胜劣汰的结果,而是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三是确立起经济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大致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所有经济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营造经济发展的健康的文化氛围;三是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四是吸收一切有利于经济文明发展的优秀价值观念;五是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六是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七是形成真诚的合作意识;八是提高经济运行的协调能力;九是具有明确的健康的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十是不断提高经济的开放程度和改革的能力等等。

十 知识进步战略的确立——知识经济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

经济发展选择什么样的具体模式和道路,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当代经济科学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虽然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从根本上说是由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也是经济模式的重新选择的过程。知识经济内在地要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之相适应,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显然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但主要之点我们仍然可以概括为:把经济的发展与财富的增长转移到主要依靠知识的进步上来;在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同时确立知识进步战略;用经济增长的知识贡献率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程度。

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但突出之点我们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了经济运行调节方式的转换,从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即崇拜“看不见的手”的神功到重视政府的调节功能,即同时运用“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实现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综合运用的调节方式。二是实现了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模式转换,其中关键的战略举措是强调了技术的进步,确立了科技进步战略,并运用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指标来衡量经济的发展水平及程度。

这两个方面都是知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或者说是知识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但知识经济的发展又内在地要求这两个方面都充实新的内容。就第一个方面来说,知识经济必须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手段的综合运用,即同时运用“两只手”的功能,但如何实现这“两只手”之间的协调、磨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工业经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知识经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基础,即“两只手”之间的协调、磨合需要依靠文化的力量,需要所有的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的理解能力和内在的自我约束能力,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对经济生活的理性思考及明智的经济行为的选择。这也是许多国民文化素质较高、文化底蕴较厚的国家和地区,能够依靠公众的理智顺利度过经济难关的成功经验。知识经济的调节,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简单地运用计划与市场的手段,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多地重视文化的力量。就第二个方面来说,知识经济必须坚定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但这里的“内涵”,不是单纯的依靠科技进步,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多地强调知识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即是说,要把经济增长进一步转移到主要依靠知识的进步轨道上来,由此必须在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同时,确立经济发展的知识进步战略。“知识进步”既是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这一宏观发展战略的重点。相应地必须起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新的指标,即经济增长的知识贡献率,所谓知识贡献率,是表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新增加的国民财富中,有多少(用百分比表示)是源于知识的进步。知识贡献率不仅是经济发展内含程度的标志,而且也是知识经济发展、成熟程度的主要标志,因此它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分析显然不是对知识经济的发展、运行所作的系统的理论总结,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期,我们只能对知识经济的总体特征和内在要求作出粗线条的总体勾划,其主要目的是要清醒地意识到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自觉实现经济思想的大解放,大胆地实现经济学的创新。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积极地做好应有的准备,也才能以积极的姿态抓住知识经济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实现我国经济的新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知识经济概论--知识经济呼唤经济学创新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