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采集量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分析论文_梁梦婷

(岐山县医院输血科 陕西宝鸡 722499)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凝血功能检测之中血液采集量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1月31日于我院进行体检人员中盲选5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2.0毫升、1.8毫升以及1.6毫升血液标本,立即进行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检测。在检测之后将1.8毫升样本存放在室温、-20摄氏度、4摄氏度之中,放置二十四小时之后再进行上机检测,对检测结果展开分析。结果:采血量出现减少,则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就会出现延长。在室温、4摄氏度存放二十小时之后,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延长,和对照组相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进行凝血标本采集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好采血量。除此之外,若标本无法进行立即检测,则样本需进行离心并放置在-4摄氏度环境下保持,避免反复冻融。

【关键词】凝血功能检测;检验;血液采集量;温度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039-02

【Abstract】Objective 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blood collection on blood coagulation were analyzed.Methods The 50 patients who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 of observ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31,2016 to November 31,2017,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 of observation.the blood samples of 2.0ml, 1.8ml and 1.6ml were collected, and the PT(prothrombin time),FIB (fibrinogen) and APT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time) were immediately tested.After testing,1.8 ml sample is stored at room temperature,-20 degrees Celsius,and 4 degrees Celsius.After placing it for twenty-four hours,the machine is tested and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Result The results of PT,FIB,and APTT were extended when blood collection was reduced.After 20 hour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4 degrees centigrade,the test results of PT,FIB and APTT were extended,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During the collection of blood clotting specimens,the nurses need to strictly control the amount of blood collection. In addition,if the specimen cannot be detected immediately,the sample should be centrifuged and kept under -4 degrees Celsius to avoid repeated freezing and thawing.

【Key words】Coagulation function test; Test; Blood collection; Temperature

在临床诊断之中,血常规检查属于被广泛的生化检验项目,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1]。在临床之中,很多因素均会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其中血液样本采集质量是保障检验结果真实性、可靠性的前提[2]。本文将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1月31日于我院进行体检人员中盲选5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凝血功能检测之中血液采集量对其产生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1月31日于我院进行体检人员中盲选5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含有对照组20例。男女比例为29:21,年龄岁15岁~85岁,年龄的均值是(50.23±10.42)岁。第二组受检者中,男女比例为49:51,年龄12岁~83岁,年龄的均值是(36.86±3.25)岁。受检者、家属对此次实验方案等均有所了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已将脏器功能障碍者、半年内出现脑血管意外者、血液系统疾病者、严重创伤者、无法配合检查者、精神病者排除在外,在标本之中并无严重溶血、脂血以及黄疸。

1.2 方法

本次凝血功能检测,应用的仪器是ACL TOP 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器和相关的配套试剂,受检者在进行采血之前需禁食十二小时,应用3.2%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在次日清晨八点空腹状态下进行采血,分别采集2.0毫升、1.8毫升以及1.6毫升血液标本,样本采集之后需要以每分钟3000r速度进行离心,离心时间半小时,之后将血浆分离出。在半小时之内立即进行PT、FIB以及APTT的检测。在检测之后将1.8毫升样本分装在1.5毫升的离心管之中,分三支。存放在室温、-20摄氏度、4摄氏度之中,放置二十四小时之后再进行上机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将1.8毫升的血样作为对照组,温度为22~24摄氏度,比较不同存放温度对于凝血功能产生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在该次实验中的数据经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相应处理,计量资料经(x-±s)进行表示,如果组间数据展开对比之后,P值低于0.05,则可证实统计存有意义;反之,不成立。

2.结果

2.1 凝血功能检测结果中不同采血量对比

采血量出现减少,则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就会出现延长,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凝血功能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标本存放温度、采血量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因为采血量过多则会使抗凝剂不足,容易造成标本凝固;但是采血量少,则会使得抗凝相剂过量,造成组织因子、X因子稀释,进而会影响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形成时间的延长[3]。在本次研究结果中,采血量出现减少,则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就会出现延长,放置在-20摄氏度环境下二十四小时之后,APTT和PT之间并无明显变化,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室温、4摄氏度存放二十小时之后,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延长,和对照组相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概而言之,护理人员在进行凝血标本采集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好采血量。除此之外,若标本无法进行立即检测,则样本需进行离心并放置在-4摄氏度环境下保持,避免反复冻融。

【参考文献】

[1]赵敬红.献血者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与预防策略[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6):156-157.

[2]朱仕清,刘芳.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措施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6):145.

[3]丛龙英.分析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应对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0):163+167.

论文作者:梁梦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血液采集量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分析论文_梁梦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