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中专学校体育选修课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琳[1](2021)在《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体育健身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指出
王建[2](2020)在《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提高运动兴趣,提升体育运动素养,形成健康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自2013年春季学期,上海市开始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2018年全市推广,实施的效果亟需科学测评。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测量法、观察法、德尔菲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形态进行历史梳理,确立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指标,测评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根据测评结果,发现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最后提出改进性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下述结论:第一,我国专项体育课程发展形态呈现出明显的时代背景。其演进沿着“单项运动→个性化选修→学科素养”的链条展开。第二,上海市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学生运动技能普遍提高,但是不同项目间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差异明显。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专项化学生在速度素质、男同学引体向上、女同学仰卧起坐、耐力素质、女同学肺活量、总分方面高于非专项化学生,但成绩不是很理想。第三,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教学静态练习时间较多,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不足;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高于非专项化学生,但良好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效果依然欠佳;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女同学尤为明显。高中专项体育教师在课前设计行为、课中实施行为、课后评价与反思行为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第四,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部分项目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效果欠佳,主要受专项教师运动技能教学能力欠缺、未根据某项目特征建立运动技能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运动项目群的特征、以及学生前期运动基础差异的影响。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效果欠佳,主要受学生对专项体育课程喜爱程度、有无专项体能练习、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组织练习形式、下节课有无文化课、课堂教学氛围影响。第五,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主要受缺乏学校德育环境支撑、专项教师的德育认知不足、学生对专项体育课程的情感体验不足、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理论构建缺乏的影响。高中专项化改革后学生有效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其主要原因,高中专项体育课程身体活动促进性因素中的促成、强化因素未产生应有的效应;另一方面是因为身体活动意向未产生应有的中介效应。针对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形成统一共识,专项体育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2)从社会中拓展资源,弥补专项化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3)合理设置专项,因校而宜的开发校本教材;4)发挥竞赛作用,建立全员参与的联赛体系;5)强化师资,不断提高教师专项技能教学能力;6)克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组织分层教学;7)完善教学评定,加快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8)加强监控,通过动态数据监测课程改革的成效。
张雯静[3](2020)在《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进行人才的培养,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调查问卷法、观察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针对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人才培养进行调查与探究,通过因子分析归纳得出影响体育舞蹈人才培养实施的6大因素,根据实地调研走访情况总结出安徽省普通高校目前的体育舞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人才培养的实施、发展及改革路径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为拟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通过阐述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所设立的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站在全方位的体育教育角度思考的,符合表演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规律。其专业的设定、培养目标和规格上与《国标》标准趋于一致,注重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体育舞蹈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根据社会市场发展的需求标准,结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自身特点,同时要针对人才的兴趣与就业用人单位的需要来确立。2、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基本上能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复合型的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是全面推进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核心,其中安徽工程大学和阜阳师范大学开设的核心科目和选修科目数量最多,种类较全,阜阳师范大学的实践教育环节开展的最好,值得借鉴。3、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分科课程教学形态合理,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开展最好的是安徽工程大学,其开设的“运动竞赛”项目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要加强体育舞蹈社团及俱乐部等课堂延伸课程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场地设施及规章制度,推动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实施,使显、隐性课程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4、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教师存在着职称结构不理想,科研能力偏弱,职后教育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的不合理现象。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需要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师资建设。5、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招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毕业生就业相关度高,但也存在着学生水平层次不齐,男女比例失衡,艺考制度的缺失等不合理现象;“专业技能的欠缺”是目前毕业生面临就业时最大的困难,人才职业化素养有待提高。从学生就业角度出发,保障学生“进口”与“出口”,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质量体育舞蹈人才,是安徽省八所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人才培养实施的重要目标。6、影响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培养是多因素的,归纳为:环境因子、认知因子、动机因子、教师因子、保障因子以及学生因子。各种因素交互作用,对表演专业体育舞蹈培养人才起到制约作用。
黎明[4](2020)在《“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以亚洲潜水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休闲潜水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与繁荣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对高质量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成为了培养高质量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亚洲潜水学院的建立更成为了中国第一所开启休闲潜水人才本科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潜水学院,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休闲潜水人才的典范。目前,休闲潜水人才在培养质量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等。因此,如何完善休闲潜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体系,培养出高质量的休闲潜水人才,已成为相关高校培养此类人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所涉及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安排、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环境、教学考核评价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了解教学现状,发现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和培养高质量的休闲潜水人才提出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培养目标竞争力较低、理论培养目标与实际培养情况相脱节、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及目标虚设、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2、课程设置安排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经营管理课程设置不合理、社区体育指导课程不符合就业需求、任意选修课比例偏小。3、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方法运用不合理。4、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专业实习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及学习需求、校内实践制度缺乏、专业实践环节学分比例偏低、毕业论文设计安排较不合理、潜水外训次数少。5、教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潜水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潜水书籍等文化知识储备欠缺、潜水教学标准不统一。6、教学考核评价方面的问题为:考核评价较注重总结性评价、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实践考核次数较少。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优化策略:1、培养目标优化策略为:根据社会需求,全面调整培养目标,拓宽人才服务面向、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尝试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2、课程设置安排优化策略为:合理开发潜水方面的相关课程、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完善相关课程、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3、教学方法优化策略为: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4、实践教学优化策略为:加强专业实习实践基础建设、完善校内实践制度,提高实践学分比例、合理规划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事宜。5、教学环境优化策略为: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完善潜水硬件设施和增加潜水文化储备、完善潜水课程教学标准。6、教学考核评价优化策略为:注重过程考核,采用“N+2”考核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制定考核评价标准。
王阅[5](2019)在《四川省高校健美操专项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文中提出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来,在给广大学生带来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成了压力。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有4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进入人才市场。就健美操专项学生而言,健美操项目的行业需求波动较大,很多毕业生都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更要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路线,提高职业规划的认知意识,行动意识,并结合自己的所处环境,积极储备,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规划。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阿坝师范学院以及西华师范大学在内的健美操专项学生职业规划情况进行调查,整理分析数据,并找出影响他们职业规划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四川省高校健美操专项学生在专项认知方面P值均>0.05表明不同高校学生对健美操项目的认知大致相同。在专项选择方面,学生兴趣爱好是选择健美操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为64.3%。在运动等级方面,11.7%的学生具有三级及以上健美操运动员证书,比较三类院校学生获得等级证书发现P值=0.001<0.01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说明学生在不同院校获取运动员等级差异明显。2、1)健美操专项学生在职业规划自我认知方面66%的学生对职业规划认识清晰,87%的学生对自身性格能力认识较好,但39%的学生在规划设计方面意识模糊。比较三类院校学生职业规划自我认知情况得出P值都>0.05,说明不同院校健美操专项学生对职业规划自我认知差异不大。2)家庭因素中,分析家庭所在地不同学生职业规划情况,在职业自我认知方面得出P=0.013<0.05,具有显着性差异;在职业规划意识方面得出P=0.044<0.05,具有显着性差异;在职业期望中职业选择类型上得出P=0.06>0.05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在选择职业城市、工作地点以及职业收入上P值均<0.05,具有显着性差异;在职业目标的实施方面,得出P值分别为0.054、0.845和0.838均>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家庭所在地不同学生的职业自我认知、规划意识、职业期望以及目标实施是不同的,但在职业类型选择上没有差异。3)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学生职业自我认知方面没有影响,但对学生规划意识中学生对职业规划了解程度有影响,得出P=0.031<0.05,具有显着性差异;在职业期望方面,P值均>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学生职业目标制定、计划及准备情况,得出P值均>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学生职业规划观念差异不明显,但在对职业规划的了解程度上有一定的不同。3、健美操专项学生职业规划受个人、家庭、学校多方面影响。其中得出健美操相关工作经历与职业规划设计具有相关性,在家庭因素中,家庭所在地对学生兴趣、性格及职业规划定义内涵等问题有影响。但分析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学生职业规划三方面因素发现,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能影响学生职业规划认识。学校因素中,计算出P值分别为0.047、0.041和0.039均小于0.05,说明学校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期望及目标实施都有影响。
邢赛[6](2019)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建议研究 ——以青岛三所职业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适龄学前儿童数量大幅度增长,该部分因素也导致我国学前教育工作相较以往承担更大压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的部署。201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当前国内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问题表现之一就是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课程体系”的对策。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各类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状况。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依然是幼儿园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毕业生所体现出来的岗位适应水平偏低,而且自身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未能满足岗位目标要求。之所以存在此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基于这一现状,必须对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全面调整,使其能够真正满足幼师职业能力要求。本文以青岛市三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基于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设置以及科目设置等方面入手,调查案例学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并针对具体调查信息,总结哪些因素能够对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产生一定影响。该部分因素将成为课程优化设置的重要参考依据。该论题研究主要包括六个组成单位:第一部分:对论题研究背景、研究的现状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具体研究价值,选择科学研究方式。第二部分: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提供有效理论支撑及相关政策依据。第三部分:在查阅相关信息资料基础上,通过访谈、问卷等调查方式,对案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设置进行现状调查。第四部分:针对上一部分的现状调查,总结出案例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着培养目标表述模糊,缺乏指导性,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缺乏规范性,不利于职业能力的系统培养;科目设置缺乏整合性和针对性,不能合理应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等问题,同时结合调查研究从缺乏先进有效的职业教育理论引领、对职业能力要求的调研分析不足、课程有效实施的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基于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结合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对案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完善策略,包括体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以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明确培养目标、规范课程结构、丰富科目设置、完善保障体系等。第六部分:总结研究结果并指出不足,同时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李铁绳[7](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提出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邹委龙[8](2019)在《中美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特殊体育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殊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广大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提高残疾学生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质量,成为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中美两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借鉴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经验以期完善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体系。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选取了美国的德克萨斯女子大学、东俄勒冈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西密歇根大学和我国的山东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泉州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为研究实例,分别从两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历程、培养机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招生、培养方式、课程的设置、质量保障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研究发现,(1)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起步较早,培养目标明确。(2)培养方式多样化与培养层次一体化。(3)课程体系专业化。(4)质量保障标准化。而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起步较晚,存在(1)培养目标表述笼统、学科归属不明确。(2)培养方式单一与培养层次不高。(3)课程体系不完善,内容单一且偏重于理论。(4)质量保障体系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所发现的问题建议如下:(1)明确培养目标,构建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目标体系。从特殊体育教师能力的特殊性与师范性、理论知识与技能、广度与深度几个方面制定专门的特殊体育教师教育标准。(2)设置独立的专业,完善招生制度,加大对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政策宣传与引导,采用多元化招生制度,从源头上保障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质与量。(3)拓宽培养途径,丰富培养方式,提高培养层次。改变四年制专业培养单一化的局面,借鉴免费师范生教师培养经验,采用“4+1”、“4+2”等培养方式。(4)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加大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力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适当增加融合教育课程。(5)改进教育实习。建立教育实习准入与准出制度,采用多种教育实习形式,合理安排实习的时间,扩展教育实习的内容,增加实训的比重。(6)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践行资格准入制度。应建立高校与社会相互督导的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实行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舒宗礼[9](2016)在《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到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进程。“卓越”是一种追求,它在于将自身的优势、特长和能力,以及与自身发生生命关系的外部资源,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状态。事实上,中学体育教师的生命本身是追求卓越的,其成长也在这种追求卓越的路径之中,其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的实现程度便取决于对自我生命的超越程度。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部分中学特级体育教师为典型调研对象,通过对中学特级体育教师职业叙事、职业生涯故事的主观分析,从中学特级体育教师成长的生命宽度、时阶长度和卓越高度,对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征、成长轨迹、成长范式与成长策略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学卓越体育教师表现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具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执着的职业追求;坚持终身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育人取向,具有自信乐观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善于教学实践反思;专业特长突出,社会影响广泛等专业特征。第二、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成长包括专业成长和生活情趣两个方面,相互联系、融为一体。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并非总是一种正向的过程,可能遇到挫折、低潮与停滞,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过程,既离不开外部环境和条件的促动与制约,更离不开自我生命自觉。从自我超越、个体主体性和外部环境3个维度可将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划分为4次成长,并且这种成长轨迹不具有绝对性,而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随着外部标准和个体主体性的调节变化的。第三、卓越体育教师是可以培养的。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培养更多强调的是在价值理性主导下对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精心培育与呵护,构建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成就卓越的适宜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第四,外促式与内生式相融共生是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最佳范式。“生命自觉”是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核心价值观。体育教师成长经历着“客体性——主体性——主体间性”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的策略:在自我导向学习中自我更新,在实践经验中自我反思,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自我拓展和在个人特长中自我超越。
孙琳,徐桂庭[10](2015)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脉络与变迁——基于教学政策文件的分析》文中提出在对教学政策文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历史为线索,以中职教学宏观管理与教学工作开展为视角,从专业建设与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与管理,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培养目标与学制,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与发展6个方面,以鸟瞰式角度分析诸方面演变的内容与过程,重点梳理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政策思路及变化,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二、职业中专学校体育选修课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业中专学校体育选修课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实践困惑: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亟需进行科学测评 |
1.1.2 理论关注:如何科学推进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一直被人们关注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
2.1.1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征及问题 |
2.1.3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总结述评 |
2.2 国外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 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测量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3.4 德尔菲法 |
3.3.5 观察法 |
3.3.6 内容分析法 |
3.3.7 数理统计法 |
4 我国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形态与特征 |
4.1 20世纪60-80年代初:“运动训练式”的单项运动体育课程 |
4.1.1 以“竞技体育”思想为指导 |
4.1.2 以“运动训练”为主要教学方式方法 |
4.1.3 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竞技化”倾向 |
4.2 20世纪80、90年代: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专项选修”体育课程 |
4.2.1 逐步确立“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
4.2.2 教材内容实现了“由教师选择”到“学生自主选择”的转变 |
4.2.3 仍以“技术教学”为中心,开始理性对待技术教学与增强体质关系 |
4.2.4 教学方法实现从“训”向“教”的观念转变 |
4.3 2017年至今,学科素养引领下的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程 |
4.3.1 以“健康第一,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 |
4.3.2 以高中为桥梁,切实帮助学生掌握一项运动特长为目标 |
4.3.3 明确将技术传授方法纳入课程,注重学生认知学习能力培养 |
4.3.4 以学生体育素养的养成为评价参考 |
5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与分析 |
5.1 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与遴选 |
5.1.1 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专家验证与优化 |
5.1.3 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5.1.4 评估指标内容、调查意向及数据来源 |
5.2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能达成的效果测评 |
5.2.1 改革前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各体能指标的结果 |
5.2.2 改革后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各体能指标的结果 |
5.2.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学生体能达成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5.3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运动技能达成的效果测评 |
5.3.1 专项化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情况的问卷调查 |
5.3.2 专项化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情况的实地测量 |
5.3.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5.4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的效果测评 |
5.4.1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体育课堂身体活动水平的总体比较 |
5.4.2 不同项目间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3 不同项目间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基本部分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4 不同性别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5 不同年级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6 不同肥胖程度(BMI)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7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的综合性分析 |
5.5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情况的达成效果测评 |
5.5.1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比较 |
5.5.2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周频次的比较 |
5.5.3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能量消耗的比较 |
5.5.4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形式的比较 |
5.5.5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意向的比较 |
5.5.6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情况达成的综合性分析 |
5.6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效果测评 |
5.6.1 对专项教师、专家的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情况访谈 |
5.6.2 对专项化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
5.6.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5.7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测评 |
5.7.1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达成的总体分析 |
5.7.2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积极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3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自主与探究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4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运动参与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5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体育关注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6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兴趣情况测评 |
5.7.7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综合性分析 |
5.8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专项教师体育教学行为的效果测评 |
5.8.1 专项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知态度 |
5.8.2 专项教师的课前设计行为 |
5.8.3 专项教师的课中实施行为 |
5.8.4 专项教师的课后评价与反思行为 |
5.9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6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 课程改革对不同项目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 |
6.1.1 不同项目间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的问题表现 |
6.1.2 不同项目间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分析 |
6.2 课程改革后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6.2.1 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水平达成效果欠佳问题表现 |
6.2.2 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水平欠佳原因分析 |
6.3 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的培养价值有待展现 |
6.3.1 专项化学生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问题表现 |
6.3.2 专项化学生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原因分析 |
6.4 课程改革尚未促进学生良好身体活动行为形成 |
6.4.1 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的问题表现 |
6.4.2 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的原因分析 |
6.5 课程改革后专项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不足 |
6.5.1 专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不足的问题表现 |
6.5.2 专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不足的原因分析 |
6.6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自身设计有待继续完善 |
7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改进建议 |
7.1 形成共识:专项体育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 |
7.2 拓展资源:从社会中弥补专项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 |
7.3 课程开发:因校而宜的开发校本体育课程教材 |
7.4 强化师资:不断提高教师专项技能教学能力 |
7.5 注重竞赛: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联赛体系 |
7.6 因材施教:克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
7.7 完善评定:推进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与实施 |
7.8 加强监控:通过动态数据监测课程改革的成效 |
8 结论、建议、创新与不足 |
8.1 结论与建议 |
8.2 创新 |
8.3 不足 |
8.4 展望 |
9 致谢 |
参考文献 |
教育背景与读博期间的科研经历 |
附件 |
附件1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调查问卷 |
附件2 体力活动(加速度传感器)测试记录表 |
附件3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体育品德培养访谈表 |
附录4 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
附件5 家长告知书 |
附件6 指标体系专家评价表 |
(3)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理论依据 |
1.1.2 现实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等学校 |
2.1.2 体育舞蹈 |
2.1.3 人才培养 |
2.1.4 课程 |
2.2 体育舞蹈发展现状 |
2.2.1 国外体育舞蹈发展现状 |
2.2.2 国内体育舞蹈发展现状 |
2.3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人才培养概况 |
4.1.1 体育舞蹈专项开设的专业名称及开设时间 |
4.1.2 人才培养目标 |
4.1.3 人才培养规格 |
4.2 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课程设置及教学形态分析 |
4.2.1 课程结构 |
4.2.2 体育舞蹈分科课程的课程内容设置 |
4.2.3 体育舞蹈教学形态分析 |
4.3 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现状与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 |
4.3.1 体育舞蹈本科生基本信息描述性统计 |
4.3.2 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
4.3.3 用人单位对体育舞蹈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
4.3.4 用人单位对体育舞蹈毕业生能力的满意度调查及相关课程涉及 |
4.4 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专项教师基本情况 |
4.4.1 教师年龄与教龄 |
4.4.2 教师学历与职称结构 |
4.4.3 教师专业素质 |
4.4.4 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调查 |
4.5 影响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培养实施的因子分析 |
4.5.1 环境因子 |
4.5.2 认知因子 |
4.5.3 动机因子 |
4.5.4 教师因子 |
4.5.5 保障因子 |
4.5.6 学生因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设立科学、明确的符合学生及社会所需的人才培养目标 |
5.2.2 保障高校招生质量,招生结构合理化,完善艺考统考制度 |
5.2.3 加强体育舞蹈专项师资队伍建设 |
5.2.4 优化体育舞蹈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
5.2.5 加强学校支持力度,领导重视程度及硬件设施的保障机制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以亚洲潜水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重视本科应用型高校的建设,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及应用教育 |
1.1.2 休闲潜水市场发展繁荣,对潜水人才需求量大 |
1.1.3 高校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研究缺乏且不够完善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研究目的 |
1.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局限性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案例选取理由分析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休闲潜水 |
2.1.2 应用型人才 |
2.1.3 教学体系 |
2.2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3 小结 |
2.3 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4 休闲潜水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
2.4.1 国外休闲潜水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
2.4.2 国内休闲潜水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案例分析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现状调查 |
4.1.1 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情况分析 |
4.1.2 休闲潜水人才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4.1.3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方法使用情况分析 |
4.1.4 休闲潜水人才实践教学情况分析 |
4.1.5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环境情况分析 |
4.1.6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考核评价情况分析 |
4.2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状况的评价分析 |
4.2.1 休闲潜水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分析 |
4.2.2 休闲潜水人才课程设置安排的评价分析 |
4.2.3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方法的评价分析 |
4.2.4 休闲潜水人才实践教学的评价分析 |
4.2.5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环境的评价分析 |
4.2.6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考核评价的评价分析 |
4.2.7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总体培养效果的评价分析 |
4.3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1 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
4.3.2 课程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 |
4.3.3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4.3.4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4.3.5 教学环境存在的问题 |
4.3.6 教学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
4.4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优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4.1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
4.4.2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4.5 休闲潜水人才教学体系优化策略 |
4.5.1 培养目标的优化策略 |
4.5.2 课程设置安排的优化策略 |
4.5.3 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
4.5.4 实践教学的优化策略 |
4.5.5 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
4.5.6 教学考核评价的优化策略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四川省高校健美操专项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职业规划的相关研究 |
2.1.1 职业的概念发展 |
2.1.2 职业规划的概念发展 |
2.1.3 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研究现状 |
2.1.4 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项学生职业规划的研究现状 |
2.2 健美操的相关研究 |
2.2.1 健美操的概念发展 |
2.2.2 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研究现状 |
2.2.3 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项课程开展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调查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数理统计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基本情况分析 |
4.1.1 按学校划分 |
4.1.2 按家庭情况划分 |
4.2 四川省高校健美操专项学生健美操认知情况分析 |
4.2.1 选择健美操专项原因 |
4.2.2 选择健美操专项认知情况 |
4.3 四川省高校健美操专项学生健美操学习情况分析 |
4.3.1 个人学习情况 |
4.3.2 学生运动水平情况 |
4.3.3 健美操专项课程教学情况 |
4.4 四川省高校健美操专项学生职业规划情况分析 |
4.4.1 健美操专项学生职业规划自我认知情况分析 |
4.4.2 健美操专项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分析 |
4.4.3 健美操专项学生职业期望分析 |
4.4.4 健美操专项学生职业规划目标实施情况分析 |
4.4.5 健美操专项学生职业规划情况分析 |
4.5 健美操专项学生职业规划比较分析 |
4.5.1 不同经历学生职业规划自我认知情况分析 |
4.5.2 家庭因素对健美操专项学生工作认识清晰程度的分析 |
4.5.3 学校因素对健美操专项学生职业规划的分析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健美操相关工作经历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
5.2 家庭所在地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
5.3 学校教育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
5.4 存在问题 |
5.4.1 健美操专项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低 |
5.4.2 职业规划执行力不足,缺少职业准备 |
5.4.3 职业选择认知单一缺乏多样化的职业观念 |
5.4.4 职业规划教育缺乏深度,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
5.4.5 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指导,专业化师资队伍不足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6)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建议研究 ——以青岛三所职业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国家高度关注学前教育工作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 |
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难以支撑职业能力培养 |
3. 职业教育领域对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的关注 |
(二) 概念界定 |
1.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
2. 课程设置 |
(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五) 研究设计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
(一) 理论基础 |
(二) 政策依据 |
1.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
2. 《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
3.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
二、案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 |
(一) 案例学校背景及学前教育专业介绍 |
1. 案例学校一 |
2. 案例学校二 |
3. 案例学校三 |
(二) 案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1. 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
2. 课程结构现状分析 |
3. 科目设置现状分析 |
三、案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案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1. 培养目标表述模糊,缺乏指导性,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 |
2. 课程结构缺乏规范性,不利于职业能力的系统培养 |
3. 科目设置缺乏整合性和针对性,不能合理应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
(二) 案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缺乏先进有效的职业教育理论引领 |
2. 对职业能力要求的调研分析不足 |
3. 课程有效实施的保障体系不健全 |
四、完善案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策略 |
(一) 充分体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 |
1. 反映中职层次的要求 |
2. 反映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要求 |
(二) 以能力本位作为课程设置的指导理念 |
1. 树立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观 |
2. 形成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 |
(三) 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明确培养目标 |
1. 明确职业岗位和能力要求 |
2. 使培养规格中的能力目标具体化 |
3. 与时俱进完善培养目标 |
(四) 以能力本位为指导规范课程结构 |
1. 注重选修课的开设 |
2. 循序渐进地安排教育实践课程 |
(五) 以能力本位为指导丰富科目设置 |
1. 建立模块式课程内容体系 |
2. 减少公共基础课科目,适当增加专业理论类科目 |
(六) 以能力本位为指导完善课程保障体系 |
1. 加强建设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
2. 深化合作,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
3. 丰富课程实施形式 |
4. 围绕职业能力开发能力本位课程教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3: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7)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中美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特殊体育 |
1.2.2 适应体育 |
1.2.3 特殊体育教师 |
1.2.4 人才培养模式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内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1.3.2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1.3.3 文献综评 |
1.4 研究对象、方法及步骤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步骤 |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美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历程 |
2.1 中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历程 |
2.1.1 先声阶段:建国前 |
2.1.2 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 |
2.1.3 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后 |
2.2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历程 |
2.2.1 先声阶段:殖民地时期 |
2.2.2 萌芽阶段:独立战争后至二战前时期 |
2.2.3 发展与完善阶段:二战后时期 |
第3章 中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分析 |
3.1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机构 |
3.2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目标 |
3.3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专业的设置 |
3.4 我国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的方式 |
3.5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
3.5.1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分类的情况 |
3.5.2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通识课程设置 |
3.5.3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教育学科课程设置 |
3.5.4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 |
3.6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教育实习 |
3.6.1 实习形式 |
3.6.2 实习时间 |
3.7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质量保障 |
3.7.1 内部质量保障 |
3.7.2 外部质量保障 |
第4章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分析 |
4.1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机构 |
4.2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目标 |
4.3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专业设置 |
4.4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方式 |
4.5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
4.5.1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分类的情况 |
4.5.2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通识课程设置 |
4.5.3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教育学科课程设置 |
4.5.4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 |
4.6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教育实习 |
4.6.1 实习形式 |
4.6.2 实习时间 |
4.7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质量保障 |
4.7.1 内部质量保障 |
4.7.2 外部质量保障 |
第5章 中美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比较 |
5.1 培养机构的比较 |
5.2 培养目标的比较 |
5.3 专业设置的比较 |
5.4 培养方式的比较 |
5.5 课程设置的比较 |
5.5.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 |
5.5.2 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比较 |
5.5.3 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
5.6 教育实习的比较 |
5.7 质量保障的比较 |
5.7.1 内部质量保障 |
5.7.2 外部质量保障 |
第6章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6.1 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专业标准 |
6.2 设置独立专业,完善招生制度 |
6.3 拓宽培养途径,提高培养层次 |
6.4 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
6.4.1 优化通识教育课程 |
6.4.2 优化教育学科课程 |
6.4.3 优化学科专业课程 |
6.5 强化专业实践,改进教育实习 |
6.5.1 建立教育实习资格准入与准出制度 |
6.5.2 采用多种实习形式,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
6.5.3 扩展教育实习内容,增加实训的比重 |
6.6 践行资格准入,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
6.6.1 建立以高校为本的质量保障体系 |
6.6.2 建立政府和社会质量保障体系 |
结语 |
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命题由来与选题意义 |
1.1.1 命题由来 |
1.1.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综述 |
1.2.1 国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 |
1.2.2 境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 |
1.2.3 优秀体育教师研究 |
1.2.4 综述小结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访谈法 |
1.3.4 问卷调查法 |
1.3.5 历史分析法 |
1.3.6 个案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 |
2 教师专业发展与卓越体育教师成长 |
2.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
2.2 优秀体育教师、特级体育教师与卓越体育教师的内涵 |
2.2.1 优秀体育教师 |
2.2.2 特级体育教师 |
2.2.3 卓越体育教师 |
2.3 卓越体育教师的成长 |
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征 |
3.1 卓越体育教师专业特征的概括:基于文献的分析 |
3.1.1 卓越教师的专业特征 |
3.1.2 体育名师的专业特征 |
3.1.3 卓越体育教师专业特征分析框架 |
3.2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基本情况 |
3.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征 |
4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轨迹 |
4.1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及启示 |
4.1.1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4.1.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启示 |
4.2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轨迹与表象 |
4.2.1 一般教师成长过程分析 |
4.2.2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轨迹的叙事 |
4.2.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轨迹 |
4.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动力 |
5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外促式成长 |
5.1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 |
5.1.1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
5.1.2 国外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分析 |
5.1.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
5.2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入职教育 |
5.2.1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与改革 |
5.2.2 我国初任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现状透视 |
5.2.3 国外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制度概述 |
5.2.4 国外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5.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 |
5.3.1 我国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主要模式分析 |
5.3.2 提高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实效性的方式 |
6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内生式成长 |
6.1 “生命自觉”: 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的核心价值观 |
6.1.1 体育教师外促式成长范式之弊端 |
6.1.2 体育教师成长呼唤生命自觉 |
6.2 基于场域理论的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建构 |
6.2.1 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文化之愿景 |
6.2.2 构建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3个关注” |
6.2.3 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建构 |
6.3 促进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的策略 |
6.3.1 在自我导向学习中自我更新 |
6.3.2 在实践经验中自我反思 |
6.3.3 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自我拓展 |
6.3.4 在个人特长中自我超越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脉络与变迁——基于教学政策文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业建设与管理 |
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和管理 |
三、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 |
四、培养目标和学制规定 |
(一)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
(二)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规定 |
五、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 |
(一)20 世纪 80 年代末前的课程结构 |
(二)2000 年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结构 |
(三)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结构 |
(四)2009 年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结构 |
六、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
七、结语 |
四、职业中专学校体育选修课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体育健身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张琳琳. 辽宁大学, 2021
- [2]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D]. 王建.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3]安徽省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D]. 张雯静.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4]“休闲潜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以亚洲潜水学院为例[D]. 黎明.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
- [5]四川省高校健美操专项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D]. 王阅.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6]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建议研究 ——以青岛三所职业中学为例[D]. 邢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中美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 邹委龙.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9]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研究[D]. 舒宗礼.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10]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脉络与变迁——基于教学政策文件的分析[J]. 孙琳,徐桂庭. 职教论坛,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