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建筑工程基础的桩基施工工艺技术不断发展提高,正向着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桩的种类和桩基形式、施工工艺和设备以及桩基理论和设计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演进。桩基已成为在土质不良地区修建各种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和具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所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桩基础起源比较早,有着比较悠久的发展历史,不管是在建筑桩基材料和桩类型的发展上,还是对于建筑桩工机械水平和桩基础施工方法的发展,都已经取得了很好地成绩,为建立现代化工程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采用桩基础进行施工有着其特有的优点,它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避免原材料过度浪费,还可以大大的减少建筑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桩基础逐渐得到了相关人员的广泛认可并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
1 关于桩基的实用和选择
(1)桩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对于高层建筑物和一些重要的建筑物不允许地基严重的沉降和不均匀现象的出现;对于工程比较大的工业厂房和承受载重比较大的建筑物,例如:仓库、粮仓等,适合采用承受力比较大的水平力桩基;对于比较精密或者大型的机器设备,就需要减小设备的基础振动和减弱基础振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等;对于比较软弱地基的建筑物,可以采用桩基,这样可以起到抗震的效果。
(2)如果建筑物地基上部比较软弱,然而下部埋在比较深的坚实地层的时候,适合采用桩基;如果建筑物的软弱土层特别厚,并且桩端没有达到良好的地层处,这样就需要考虑桩基沉降等。
(3)在进行桩基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并且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由于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着问题,这样就导致桩基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从而就造成了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必须做好地基勘察工作,并且认真的选择方案以及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2 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
2.1 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2.1.1 长螺旋钻孔泵送超流态混凝土后置钢筋笼技术
这种技术最早源于外国的专利技术,但随着技术的开展,目前在该项技术上我国已实现全部国产化。这种灌注桩施工技术与普通的钻孔桩技术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是利用专用长螺旋钻孔机钻到预定深度后,利用中空钻头及钻头活门向孔内泵注超流态混凝土,直至到桩顶为止,然后插入钢筋笼而形成桩体。此种施工技术不受地下水位的限制,其所使用的超流态混凝土具有非常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而且钻机不仅起到钻孔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对混凝土进行压灌,在操作上更为便捷。而且在成桩过程中具有快速、高质量的特点,对于降低工程的造价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1.2 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平整场地→桩位放样→组装设备→钻孔机就位→钻至设计深度停止钻进→边提升钻杆边用混凝土泵经由内腔向孔内泵注入超流态混凝土→提出钻杆放入钢筋笼→成桩→桩头处理→桩顶保护措施。
(2)施工方法
①准备工作。需要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施工图纸,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及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危房等进行具体的调查,以便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导致危险的地方进行加固和保护,从而保证桩基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根据桩型的特点进行螺旋钻孔机的选取,而对于工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则必然经过复验合格后才能对其进行使用。
②场地抄平、放线、组装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钻机进行现场就位后需要利用枕木和钢板来对其进行调平,使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这样对于成孔的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还要对于桩口的标高进行检测,从而确保钻孔的深度。然后需要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其主筋和箍筋进行焊接。
③成孔灌注。在开钻时需要将钻头对准桩位点后,然后再下钻,在钻进的过程中要保持均速、更稳,避免发生钻机倾斜的情况。而在钻进过程中如果发现不良地质情况时,则需要停钻等有相关的处理方法后再重新开钻。当钻至设计孔底标高时,则需要利用混凝土泵开始压注混凝土,在压注过程中边压边提钻,同时还要保证压钻的混凝土体积量大于钻孔上提的体积量。
④安放钢筋笼。利用钻机自备吊钩、塔吊或吊车将钢筋笼竖直吊起,垂直于孔口上方,然后扶稳旋转,依靠自重和人工下入孔中,如下沉阻力大则用带自重的振动器压入,固定在设计标高。
2.2 预制桩的施工技术
2.2.1 沉桩阻力
在进行沉桩阻力功能工作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的分析沉桩的深度、接头形式以及工程项目的地质条件等,然后要合理的选择桩机设备。其中影响沉桩阻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桩的距离、施工工序以及施工场地的土质结构等。同时在一般的情况下,沉桩的阻力是由桩尖和桩侧的阻力两者组合而成的,但是由于桩尖和桩侧阻力两者的比例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进行沉桩阻力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2.2.2 预制桩桩顶的垫材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桩顶垫材,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沉桩的精度和打压的效率,从而才能有效保证桩帽不损坏。同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垫材既可以起到缓和桩头的压力,还可以保证压力能够均匀的传递给了桩帽。其中经常使用的垫材有桦木、橡木等,因此,垫材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2.3 预制桩的吊装、运输、堆放
如果混凝土的浇筑达到了设计的强度,作为施工人员就可以采用吊装设备进行起吊施工,并且在起吊施工之前,施工人员一定要详细的计算承受压力的情况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预制桩与其他建筑物出现相互碰撞的情况。同时选择的堆放场地一定要具有坚固性的特征,并且还需要在堆放场地进行临时排水设施设备的设置。除此之外,还要将堆放的预制桩按照顺序进行堆放,并且保证它的稳定性。
2.2.4 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控制
①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需要对成品桩进行外观与强度检验,接桩使用的焊条或硫磺胶泥需要有产品合格,必要时还应送到相关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测。按照有关要求,要使混凝土龄期和强度均达到要求才能进行施工锤击。打桩开始前,还应对桩位的放样进行验收,桩群与单排桩的放样允许偏差分别为20mm和10mm。
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需要检查桩的桩体垂直度、沉桩情况、灌入情况、桩顶完整情况、电焊接桩质量、电焊后的停歇时间等。对于电焊接桩,有时是特别重要的工程,应对接头做10%焊缝探伤检查。遇到桩顶破碎或桩身严重裂缝的情况,应立即停止锤击,在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后,方可继续锤击。此外,在软土中打桩,在桩顶以下1/3桩长范围内常常出现因反射的张力波使桩身受拉而引起水平裂缝的情况,此时可降低重锤速度,采用较软桩垫,以减少锤击拉应力,减少水平裂缝的发生。
③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检查
施工结束后,首先需要对桩基工程的桩位工程进行验收,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其次,参考文献对不少于总数1%(且不少于3根)的桩进行静载荷试验检测。最后,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开挖检查法、抽芯法、声波检测法及动测法,其中动测法又包括PDA等大应变动测、PIT和其他小应变动测。对于质地较均匀的预制桩,这些测试结果往往都较为可靠。
3 结语
因为建筑桩基础的重要性,使得建筑桩基础越来越受到各建筑行业的重视,然而现有施工技术水平有限,极大地阻碍了建筑桩施工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继续蓬勃发展。因此,加强建筑桩基础的施工技术水平就显得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左军军.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11).
[2]王晨媛.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33).
[3]时春刚.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风,2011,(10).
论文作者:徐颖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桩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物论文; 情况论文; 阻力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