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中心医院急诊科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治疗时予端坐位、吸氧、镇静、利尿、强心、扩张血管、消泡沫及无创正压通气等综合措施。结果:50例患者心衰迅速纠正,用药至症状缓解平均时间为(53±19)min,用药至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128±28)min,抢救成功率为96.2%,死亡2例,住院病死率为3.8%。结论 综合抢救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抢救成功率较高,其中抢救措施的具体个体化尤为重要。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救治体会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心力衰竭的患者中,老年人占到了较大的比例。在心力衰竭的患者的急性发作表现中,急性左心衰竭较为常见,它是急诊科中的多发病、常见病。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下降,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肺瘀血的综合征,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1、2]。因其起病急%发展快,若救治不及时,极易发展成心源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3]。若处理得当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4]。笔者对我院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经验,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抢救了5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符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力衰竭对策专题组诊断要点)。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龄50~81岁,平均57±10.8岁,其中老年患者占90.3%。
1.2 基础病和诱因 冠心病1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0例),高血压病1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23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诱因为肺部感染35例,快速型心房纤颤5例,劳累或情绪激动2例,停服药物5例,输液过多1例,输液过快3例,停血液透析1例。
1.2 临床表现 均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呼吸急促、大汗、烦躁、口唇发绀等表现,部分患者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满布湿哕音及哮鸣音,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部分患者血压明显升高或降低,2例极重症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行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纹理明显增多(肺淤血),心影增大;心电图均有ST—T改变,47例为窦性心动过速,5例有心房颤动。
1.3 治疗方法 体位:取坐位,两腿下垂;吸氧,有条件高流量去泡沫给氧;查心电图,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血压监测,急查血糖;建立静脉通道,依据病情单独或联合使用下列药品:西地兰0.2~0.4mg加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心梗患者慎用),静脉推注呋噻米20~40mg,吗啡针2~4mg(呼吸抑制、休克或合并肺部感染者禁用),必要时可重复,地塞米松5~10mg静脉推注(血压30~60mmHg者酌情使用);血压高或正常者,予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加液静滴,血压低者予多巴胺;血压下降后症状仍无缓解者,必要时予多巴酚丁胺;呼吸衰竭者可予呼吸兴奋剂,必要者行机械通气;纠正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治疗原发病。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经过积极的抢救,93例患者,治疗用药至症状缓解平均时间为(53±19)min,用药至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128±28)min。治疗前及病情稳定后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见表1。2例抢救无效死亡,治疗有效率达96.2%。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的治疗目的是纠正病理生理过程,尽快纠正缺氧及其引起的症状〔2〕。本组52例病人经取坐位(坐)、吸氧(氧)、注射吗啡(吗)、强心(强)、利尿(利)、扩血管(扩)、消泡沫(消)及血液透析等抢救治疗后50例心衰纠正,用药至症状缓解时间平均(53±19)min)min,用药至症状消失时间平均(120±30)min,抢救成功率达96.2%;死亡2例。
早期诊断 急性左心衰竭由于起病急,病情重,就诊时大部分不能进一步进行胸片及心脏彩超等检查,生化检查亦需时间,而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需争分夺秒,故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具有简便,可行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有部分入选患者可能非急性左心衰竭BNP水平能够很敏感地反映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且能在急诊室或床旁快速检查,操作便捷,在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可把BNP 作为诊断标准之一可能更为合理。
确保氧气充足 急性左心衰患者吸氧的氧流量一般为4-8L/min,现在很多医院都是经中心管道供氧,氧气压力常会较瓶装给氧低,所以在给予左心衰患者吸氧之前,以确保患者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若中心管道供氧压力不足,应立即改为瓶装给氧。
及早地使用吗啡 对于无吗啡禁忌证的左心衰患者,一旦建立静脉通道,则立即静脉注射吗啡,本文有 55例早期静脉注射吗啡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没有出现呼吸抑制情况。吗啡有强大的镇静作用,能够轻度扩张静脉和动脉,并减慢心率。
强心甙洋地黄类药物的用量对于老年人宜小。本组老年患者占大多数,老年人肾功能减退以及应用利尿剂易导致低血钾,这些均可导致或促发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甚至可引起室颤而死亡。本组使用西地兰药物患者中绝大多数西地兰静脉给药首次剂量为0.2mg,总量控制在0.4mg以内,未见西地兰中毒事件发生。另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之前应先行静脉注射速效利尿剂,否则可能因左右心室排血量不平衡而加重肺淤血导致心衰加重。
抢救急性左心衰多主张静脉应用硝普钠扩张血管,但有氰化物中毒的可能,滴注系统和溶液均须避光,操作较繁杂。而硝酸甘油静滴起效迅速,大剂量也可扩张动脉;在发生急性左心衰病因中冠心病最多见〔4〕,本组冠心病占63.4%,应用硝酸甘油还可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风心病患者的基础血压大多数偏低,使用硝酸甘油对血压影响较硝普钠小。
急性左心衰的抢救还应积极寻找和纠正诱因。
我们总结出抢救措施“八字诀”:坐-氧-吗-强-扩-利-消-透,便于记忆,值得应用和进一步总结。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D内科学P第Z版D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9-180
[2]吕传柱,周才旺D院前急救在急诊医学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急救医学,2002,6(22):370
[3]徐东升,王发祥,卢峰115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分析.临床医学,2011,31(3):67-70
[4]曾凡荣,马厚勋,刘永碧,等.老年人急性左心衰100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1994;15(6):332-333
论文作者:王伊红,王宏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7
标签:心衰论文; 患者论文; 吗啡论文; 静脉论文; 症状论文; 硝酸甘油论文; 呼吸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