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助剂激健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试验研究论文_欧德伟

雷州市雷高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东雷州 524200

摘要:为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实现农药减量化使用,贯彻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文章通过试验研究,选用激健农药助剂与24%噻呋酰胺混配处理,进一步验证农药减量助剂激健与杀菌剂混用对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激健助剂在减少农药用量的同时,可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建议进行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农药用量;水稻纹枯病;农药助剂;激健

引言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生产中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害虫天敌安全,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农药助剂是化学农药加工剂型中除有效成分之外所使用的各种辅助剂的总称,在增强农药防效、提高农药对作物的安全性、降低农药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符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诉求。因此,施用农药时添加合适的助剂,是当前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研究方向之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作物品种、生育期

试验设在某责任田,品种为Y两优143,3月3日左右播种,4月上旬机插秧,株行距30cm×15cm,受气温偏低影响,水稻生长缓慢,施药时水稻处于分蘖末期-拔节期。

1.2 试验药剂

240g/L噻呋酰胺SC

激健

1.3 试验处理

设处理4个:

处理1:240g/L噻呋酰胺(满穗)300mL/hm2;(满穗未减量)

处理2:240g/L噻呋酰胺(满穗)180mL/hm2+激健225g/hm(2满穗减量40%);

处理3:240g/L噻呋酰胺(满穗)120mL/hm2+激健225g/hm(2满穗减量60%);

处理4:对照

1.4 试验设计

3次重复,随机排列,共12个小区,每小区面积75m2,田间管理一致。

1.5 施药及天气状况

5月21日下午4点以后施药,微风;从5月21日~6月8日有7d降雨;5月下旬旬气温30.05℃,6月上旬气温26.9℃,比较有利于纹枯病发生。

1.6 调查时间和方法

1.6.1调查时间

在施药前调查一次,施药后7d和18d各调查一次。

1.6.2调查方法

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连续20丛,调查病丛和病株,并固定连续5丛进行病株分级。纹枯病分级方法:0级:全株无病;1级:基部叶片叶鞘发病;2级:第三叶片以下各叶鞘或叶片发病(自顶叶算起,下同);3级:第二叶以下各叶鞘或叶片发病;4级:顶叶叶鞘或顶叶发病;5级:全株发病枯死。

1.7 计算方法

2.2 药后7d对水稻纹枯病纺效

施药后7d,药效开始显现。各处理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的高低排序发生变化,病丛率从10.33%~22.33%,处理1、2的病丛率较施药前下降,处理3有少许涨幅,处理4病丛率上涨1倍。各处理病株率从2.68%~6.23%变化明显,处理1、处理2、处理3的病株率较施药前下降,其中处理2降幅最大,处理4病株率较施药前上升,从高到低依次是处理3>处理4>处理1>处理2,处理3的病株率虽仍最高,但与处理4已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病情指数1.54~3.30变化不明显,处理1、2的病指下降,处理3、4的病指上升,且处理2与处理4病指出现显著差异,从高到低顺序为处理3>处理4>处理1>处理2。处理1、2病指防效分别达到53.99%、58.8%(表5),与处理3的病指防效24.43%存在显著差异,处理2的防效最高与处理3存在极显著差异。

2.3 药后18d对水稻纹枯病防效

药后18d,药效稳定,各处理之间纹枯病病情变化显著。处理1、2的病丛率与药后7d几乎无增加,处理3、4病丛率增长,处理3病丛率较施药前增加34.9%,处理4的病丛率较施药前增加320%。处理1、2的病株率较药后7d略增加,但仍低于药前,处理3、4的病株率增长较快,其中处理3病株率较药前增长了15.21%,处理4增长了386.28%,处理1、2与处理3、4及处理3与处理4之间病株率出现极显著差异,排序从高到低为处理4>处理3>处理1>处理2。处理1和处理2的病情指数与药后7d时无明显变化,仍低于药前处理,处理3、4的的病情指数有增长,处理3较施药前增加了1.4,处理4增加了7.35,处理1、2、3的病情指数与处理4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处理1、2与处理4病情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排序从高到低为处理4>处理3>处理1>处理2。处理1、2的病指防效分别是85.59%和82.63%,与处理3的防效66.48%存在显著差异。

3 试验讨论

(1)满穗减量40%+激健,药后7d、18d病丛率、病株率、病指均低于药前,且下降幅度高于满穗未减量处理,防效分别达到了58.8%和82.63%,与同期满穗未减量处理防效相当。噻呋酰胺减量60%+激健,药后7d病丛率、病株率、病指较药前下降,下降幅度不及减量40%的处理和未减量处理,药后18d,病丛率、病株率、病指都较药前上升,上升幅度大大低于对照,药后7d和18d防效分别为24.43%和66.48%,对纹枯病有一定治疗作用,但防效与满穗减量40%和未减量处理防效存在显著差异。

(2)各处理药后7d防治效果显现,到18d左右药效达到高峰;噻呋酰胺减量40%+激健处理药后18d病指较药后7d病指略升高0.02,噻呋酰胺减量60%+激健处理同期内病指升高1.24,而对照病指升高了6.43,噻呋酰胺未减量处理药后18d病指较7d时约降低了0.02,试验表明,噻呋酰胺减量40%并未影响药效的稳定和持效,减量60%药效相对持续时间减少,但仍有一定的防效。

(3)激健与噻呋酰胺配合使用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以有效降低满穗使用量40%,240g/L满穗180mL/hm2(减量40%)+激健225g/hm2防控水稻纹枯病,药效高且持效时间长,与噻呋酰胺未减量相当;240g/L噻呋酰胺120mL/hm2(减量60%)+激健225g/hm2,防效虽达到66.48%,但与满穗减量40%+激健和噻呋酰胺未减量防效差异显著,田间推荐减量农药40%+激健225g/hm2剂量。试验显示,激健与噻呋酰胺混配,的确能大幅降低满穗的施用量,起到减量增效的作用。

(4)由于施药处于分蘖末期-拔节期,随着水稻生长,部分无效分蘖死亡,同时分级的人为操作,标准掌握差异等对调查数据都造成一定影响。

(5)本试验田间激健的施用剂量是225g/hm2,如多农药混配,是否需根据施用的农药种类的多少,调整激健的剂量,需进一步试验。

4 结束语

综上,如何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降低农药用量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和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进行了农药助剂激健+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试验,探索激健对农药的减量的应用技术,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促进农药的减量使用,得出的相关结论可指导生产实践。

参考文献

[1]潘武,陈良兴.助剂“激健”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应用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0):57-58.

[2]黄为民,徐益馨.“激健”农药减量控害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 2016,22(8):81-81.

论文作者:欧德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农药助剂激健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试验研究论文_欧德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