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先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论文_张艳红

春江水暖鸭先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论文_张艳红

(芦溪镇永江中心小学校,621100)

当前中国教育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正尝试着一场变革,这场变革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的接受性教学转向当前的能力的探究、合作性教学;二是由原来的重机械的决定性教学转向当前的互动的交往性教学;三是由原来的重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当前的多维的体验性教学。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注重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知,这正是我在日常教学中努力探索并进行着尝试着的。

课堂是最应该具有生命活力的地方,课堂的生命活力来自学生对事件、事实的感觉和体验,来自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好奇,来自学生情不自禁的猜想、假设、直觉,来自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来自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对困惑的思考和理解。

一、课堂上也要让学生“玩”,让学生在玩的体验中获得真知。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人的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是人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中的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先玩玩、说说、做做、演演,在玩中学,在玩中动手、动脑、动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指导学生写通知的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准确地写清楚时间、地点、内容及活动或会议参加的对象。写清楚谁发出的通知及发通知的时间。教师可创设以下情境(通电话)。

校长:小记者吗?你好!请你替竹箦中心小学校长室写一个召开全校春季运动会的通知。时间是三月二十日下午二点三十分,全体师生集中学校礼堂。谢谢你!

小记者:不用谢!这是应该的。再见!

老师先让学生读懂以上内容,接着分角色朗读进行台前模仿通话表演,再让学生同桌仿说一次,这时,老师抓住时机讲清写通知的格式。然后指导学生把演说的话,按通知格式写下来。

通过把书本中的新授知识转换成“玩”的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消除厌学情绪,而且还能从“玩”中自觉地探求知识、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使“玩”向有收益、有选择、有节制、有观点的方面转化,所以学会玩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体验的过程。

二、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做”的体验中获得真知。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体验的一种方式。

在看图学文《放风筝》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对照插图用语言描述了天空中情境之后,又启发学生放飞想象,在插图上补画出一些美丽的风筝。

当吕俊平同学画好展示给大家看后,其他同学认为他把风筝线画直了,与书上的不一样,但吕俊平却坚持认为自己没错,“风筝上天了,风筝线肯定是拉得紧紧的,书上的可能错了。”这一下,同学们就象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有的说是直的,也有的说可能是弯的,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我插话了:“双方都有道理,我看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明天体育活动课,我们不妨到操场上去放风筝,到时大家都认真观察,看看风筝线到底是直的还是弯的?”同学们立刻欢呼起来。

体育活动课上,同学们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风筝放上天空。这时,就有人叫喊起来:“看,风筝线是弯的!风筝线是弯的 ! ”“飞得越高,线弯得越厉害。”只见吕俊平同学在使劲地拽风筝线,好象要把线拉直,但怎么用力也不管用。我走过去,轻轻地问他:“怎么样?看清楚了吗?”他心服口服地说:“看清楚了,风筝线确实是弯的。”

我趁热打铁,高声对同学们说:“按理说,风筝飞上天是有拉力的,我们从手上也能感觉得到。但是,为什么风筝线还是弯的呢?”同学们都疑惑地看着我,希望我能给出正确答案,我故意卖了个关子。“这个问题作为今天的家庭作业,回去查查资料,问问人,动动脑筋,看谁最先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第二天一早,我刚进教室,很多同学就围着我,告诉我找到了答案。吕俊平同学把一张叠得很整齐的纸交给我,我一看,纸上工整地写着:“当风筝飘到比较高的空中,一头牵在我们手里,另一头结在风筝上的绳,并不是直的,而是中间向下垂的,因为绳子本身有重量,挂在空中的绳子越长,本身的重量和地球对它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垂下的弧度也就越大。”课上,我表扬了大家勇于探索的精神,然后,就要大家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证明拉的绳子因为本身的重量而弯曲。同学们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野外的高压线,晾衣服的绳子等等。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帮助者,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提示学习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正是受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我在学生为风筝线是直是弯而争论时,及时地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用事实来说话,进而又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出其中的奥秘。这样一来,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自己寻找问题答案,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发现者。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并最终通过动手“做”得出了理论。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等都在体验过程中得到了和谐发展。

三、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体验中获得真知。

学校的学习不可避免地疏离社会,使学生脱离实际生活。让学生深入到社会的某个方面,比较直接地体验现实社会,这对学生主人翁态度和责任感的形成是极为有效的。

在“垃圾与我们的生活”这一实践活动中,就有极为生动的一幕:

活动前,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塑料袋,用来装垃圾,当学生发现街心花园里垃圾很多时,就主动收集垃圾,后来扩展到全校师生共同收集垃圾的景象。学生们事后十分感慨,街心花园的环境竟然这么差,还有同学议论说为什么不多设一些垃圾箱,镇上人的环境意识、卫生习惯等水平还很低等等。事后学生还为此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感想。

在参加镇政府镇妇联组织的“植树造林、美化家乡”活动中,六(8)中队一位“绿色小卫士”在一则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参加植树劳动,虽然弄得满身是泥,人也累得腰酸背疼,但是获得了许多知识,知道了“幼树嫁接”、“冬季整枝”、“配药治虫”等基本知识,体会到了苗圃工人的辛苦,同时也感受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结语]:

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论文作者:张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春江水暖鸭先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论文_张艳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