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构建原则_政治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构建原则_政治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的建构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教育学论文,范畴论文,原则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形态都是由一系列范畴构成的,它是人们对该学科领域问题研究进入理性阶段的重要标志,因而反映着该学科发展与成熟的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已经初步建构了自己的范畴体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对哪些范畴应当归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统一认识,需要在研究中逐步解决。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有以下八对:思想与行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个人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是通过一系列的逻辑基本范畴,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整体的、整体与其要素、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的思维形式系统。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系统,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客观全面性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时,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排斥主观臆断。客观性原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客观性特征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内容来自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它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性,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而一切唯心主义者都夸大范畴的主观精神的方面,否认范畴所反映的内容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者把范畴看成纯粹主观的、先验的东西,看成是用来整理紊乱的自然现象的思想工具,而自然现象本身则被认为是没有客观逻辑的。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逻辑范畴先于自然界而存在,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反倒是逻辑范畴思想内容的体现和展开,这就把客观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完全颠倒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扬弃并消化了人类认识史的全部成果,认为逻辑范畴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反映客观世界联系与发展的主观辩证法。而现实的客观世界是按照其固有的必然趋势辩证地联系和发展着,有它自己的客观辩证法。当层次分明、系统严密的客观世界作为完整的对象进入主体作用范围时,人们必定相应地形成有关逻辑范畴及其系统。即是说,先有客观辩证法,然后才有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创造了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这个历史顺序是不能颠倒的。依据客观性原则,我们无论是提出、阐述还是概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时,都要对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都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吸取客观内容。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时,必须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其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即对其作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考察。全面地认识对象,这是思维的本质所在。而“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1]列宁在此指出了全面性的具体内容,即从总体上研究和把握对象的所有方面、所有联系和环节。全面性原则的基本逻辑要求就是:

第一,从整体出发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纵向发展过程,反对那种脱离整体而孤立地考察对象的部分或要素的做法。离开了整体,就弄不清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甚至就会得出片面性的结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系统中,各对基本范畴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辩证发展的。我们不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学各对基本范畴看成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僵死不动的东西,而应当揭示出各对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转化和运动的过程,应当“从简单范畴的辩证运动中产生群一样,从群的辩证运动中产生系列,从系列的辩证运动中又产生整个体系”[2]。也就是说,应当体现基本范畴本身的有机联系,先行的基本范畴是后来的基本范畴的起点和环节,后来的基本范畴是先行的基本范畴的发展和结果。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中,思想与行为就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起点和环节,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是思想与行为的发展和结果。因此新概念“比先行的概念更高、更丰富;因为它由于成了先行概念的否定或对立物而变得更丰富了,所以它包含着先行的概念,但又比先行概念更多一些,并且是它和它的对立物的统一”[3]。

第二,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横向联系,反对形而上学地割裂成对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维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成对基本范畴都是对立的统一。我们知道,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当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实质和核心。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成对基本范畴究竟是怎样对立统一的,只有在系统地研究了成对基本范畴的辩证关系之后,才能有更明晰的了解;同时,也只有用对立统一观点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成对基本范畴,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各对基本范畴的内在关系和本质。研究和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成对基本范畴的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必须了解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联系。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等等,不仅不能孤立存在、互相分离,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其次,要研究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成对基本范畴之间,如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个人与社会等等,也如同各个前后之间的基本范畴那样,不是凝固的、僵死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动、相互转化的。

二、实践求是性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时,必须将它的完善和发展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实践性原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实践性特征决定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并不是先验地存在于主体之中,而是“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4]。这种反映形式之所以具有公理的意义,能够成为我们思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网的“网上纽结”,恰恰是在于它们是人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客观实际中抽引出来,并经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反复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在于它们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说到底,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赋予这些基本范畴以历史的、具体的内容,从而使它们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具有了确切的、具体的性质、作用和地位。它们的有效性和非有效性,完全取决于其所反映的规律的深度、全面性程度和相符性程度。而这些程度的确定,只有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作为标准才是可靠的。贯彻实践性原则,要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使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得到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总是具体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也总是具体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所反映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相对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更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必定使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得到全面的检验、修正和充实。一方面,会使某些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成为过时的或是陈旧的东西;另一方面,又会使某些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内容更精确、更科学、更完善。

第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使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得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作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反映和概括,其内容和数量,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不仅会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已有基本范畴的内容,而且会提出和增加新的基本范畴,丰富其范畴理论的宝库。

2.求是性原则

求是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时,必须经历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又从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中理性的、具体的辩证过程,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现实,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以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求是性原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特征决定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都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逐步形成的。在科学抽象过程中,具体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终点。因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认识并不能停留在这个具体上,而是继续前进,我们再分析这个具体,就可以得到更高级的抽象,这些抽象的综合提供更深刻和更全面的关于对象的具体认识,认识就是这样无限的圆圈式的上升过程。如果没有从感性的具体到科学的抽象,那么,就不可能有思维中的理性具体,也就不可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了;另一方面,科学的抽象又有待于上升到思维中理性的具体,否则就不能完整地、全面地反映内容丰富多样的具体事物,也就无法形成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的普遍本质和辩证矛盾的基本范畴及其系统。

三、动态开放性原则

1.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时,必须把它看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因而需要人们加以动态把握,并不断地吸收反馈信息,调节思维程序。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之所以是一个过程,首先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它作为过程还在于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入而深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检验;它作为过程最根本之处在于,认识与客体的相符,亦即主观与客观的相符是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它就表现在这一运动、发展过程中。动态性原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相对性特征决定的。因此,动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固有的属性,也是它的辩证本性之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发展,既指某对基本范畴的内容越来越精确,越来越完善;也指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的变化:新基本范畴不断创建,旧基本范畴有所淘汰。任何范畴体系都是历史的产物,是和一定历史时期的科学和思维认识的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因而,一定时代的人受一定时代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握绝对正确、绝对完善、最终完成的逻辑范畴体系。对我们来说,已经揭示的、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要深入研究,还要不断揭示、创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推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前进。

2.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时,必须充分认识它同社会环境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性在于批判性、革命性,其生命就在于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在认识上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和认识的无限性,在逻辑范畴的体系上则表现为开放性。因此,开放性原则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相对性特征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既然被称之为系统,必然具有系统固有的开放性。这表现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与社会环境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一方面,不断地形成具有新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以丰富其系统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不断地改变自身整体的或层次的结构和功能,以形成新的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遵循开放性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时代性。时代性是指通过吸收现代科学发展中的新成果,从中概括出新的基本范畴。现代科学已进入以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辩证统一为特征的新阶段,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必须从新学科中摄取养分,提炼出新的基本范畴。

第二,坚持全面性和联系性。全面性和联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的基本要求,只有从全面的、联系的观点出发去建立基本范畴系统,才能使其发挥整体综合的功能,成为辩证思维的有效形式。

四、创新前瞻性原则

1.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时,必须具有敢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追求独到和最佳的精神,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开拓性的现代思维方式。创新性原则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相对性特征决定的。创新性是人的根本特征之一。思维方式由保守性向创新性的转变,是现代实践和历史发展的产物。现在,我国从倡导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到提出建设“创新工程”,进而规划和建构“国家创新体系”,这正是中华民族创造精神的历史性升华和时代性自觉。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新方法论的发展,新学科的诞生,都已经远离对客体的感性直观,在今天,人们只靠感性直觉上升为概念已经远远不够了,思维触角必须扩展到直觉范畴之外;人们只靠已有经验材料来产生理论也远远不够了,还必须依靠思维的抽象和整合创造出新的理论。当今的很多新理论、新概念、新模式、新假设,都证明了这种开创性思维的普适性和重大功能,为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开拓了新途径、新领域。例如,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以一种深入持久的方式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突出特征。网络既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也是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和整合载体,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网络给人类思想文化的内容带来了新变化。网络以其独有的传播特性,如:全球性、开放性、互动性,强化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加剧了全球文化的趋同性。网络中人们精神生活的各个侧面都可以显现出来,各种价值判断、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审美倾向等在这个环境内不断冲撞。面对即将到来的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观念、内容、方式、队伍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比如,我们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使之符合网络时代的需要;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手段、开辟新空间和新渠道,大力弘扬主旋律,占领新阵地;要开辟网络教育阵地,建立教育互联网平台,加大教育软件开发的力度,不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先进性,努力营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氛围,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促进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我们遵循创新性原则,必须在现有基本范畴中及时地充实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鲜的、活生生的具体内容,使之更科学、更完善。

2.前瞻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时,必须具有超前思维和超前意识。它的主要特点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预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状况,成为人们主观认识能动作用的前导工具。这正是古人所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维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前瞻性,是基本范畴在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各种现象的矛盾本性的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变化可能性的展望,是认识的超前性对思维形式的新要求。遵循前瞻性原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具有内在的发展变化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作为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客体的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获得新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现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当人们的思维能够揭示和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各种现象的本质以及转化的规律时,就可以通过基本范畴将这些认识成果反映出来,并推广到对未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的认识活动中。

第二,人的思维具有认识的目的性。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反映,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尤其离不开思维主体人的主观认识倾向,这种认识的目的性,是人的思维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的生存活动中所特有的发展自身素质、揭示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主动性的表现。人们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认识目标,不断地将思维的本质力量投射到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客体上,根据所获得的对该客体规律性的认识,在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改造世界。思维的这种目的性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中,就形成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必然发展趋势的把握。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自身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是从人们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创造性的理论研究中发展而来的,是人们认识由肤浅到深刻、由简单到复杂、由摹写到推断不断升华的结果。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形成,使人们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有机地统一起来,并根据反映在基本范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创设出对人们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具有超前指导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

遵循前瞻性原则,建构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应该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未来生存和发展所产生影响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东西。自觉地形成并运用具有前瞻性意义的科学的基本范畴,有助于人们超前预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后果,指导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少走弯路,以高效率的思维活动为人们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保证。

五、系统综合性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时,必须用系统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将它看作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若干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立足系统整体去注重研究基本范畴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基本范畴系统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由此来把握基本范畴及其系统的本质和规律。系统性原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的。现代思维的系统性认为,在系统中,存在着系统整体和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系统整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系统内部还有结构和功能、输入和输出、原因和结果、上层和下层、正反馈和负反馈的相互作用。如果把中介作用考虑进去,可以认为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及其在人脑中的反映都处在相互作用之中。整个世界呈现出一种无限复杂的既有纵向等级层次之分,又有横向类型并列之别的立体网络式的相互作用图景。伴随着当代高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是一个多规定、多层次、多联系、多功能、全方位的动态系统。它不但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而且系统中的每一基本要素都不是孤立的,这些要素既在本系统之内,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所以我们在研究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时,就要有“一盘棋”的思想,要把基本范畴看成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来把握,而不能只站在某一角度,只考虑问题的某一方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时,必须对它作综合考察,通过揭示基本范畴各种关系的总和来认识它的本质。综合性原则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的。综合性思维是适应和反映现代科学、现代社会发展的高度综合化和整体化趋势而产生出来的。综合性思维不同于古代把直观的、思辨的玄想和猜测掺杂在一起的自发性综合思维,是在继承近代综合思维辩证本性的基础上,改造和深化了传统的综合思维,打破其先对部分进行分析,然后再对部分进行综合的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程序。所以,综合性思维是把握系统整体的根本思维原则和重要思维方法。遵循综合性原则,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将综合作为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缩,使分析和综合在综合的统摄下统一起来。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这样复杂的系统综合体,思维必须始终以综合为出发点和前提,对其要素、层次、结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考察;思维演进的过程,就是综合分析逻辑运演的过程;此种思维过程的终结,也就达到了对基本范畴系统整体的全面把握。

第二,把综合和分析贯穿于思维过程的始终,使综合与分析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步进行。依据系统理论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其思维程序是,从综合到分析再到综合。首先进行综合,形成可能的系统方案;然后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再进一步综合分析的结果,形成观念形态的基本范畴的系统整体。

标签:;  ;  ;  ;  ;  ;  ;  ;  ;  ;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构建原则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