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高速公路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往往受到多方影响,而其高填方路基常常因为对路基强度的不合理处理以及其部分地段的稳定性不好,从而导致了高速公路整体的路面稳定性变得很差。本文追根究底,从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稳定性差的具体原因开始分析,逐步进入对高速公路的设计改善,力图加强施工技术,保证高速公路的稳定和群众的安全性。
关键词: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
21世纪新时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放开,经济的良性发展。我国公路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在高速公路方面的成就尤为明显,甚至高速公路的“身影”也出现在了部分偏远山区。公路设施的发展不断加快,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使现代化交通水平不断提高。
1 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工程概况
1.1 高速公路软基地高填方路基现存问题
(1)施工前原有基地未进行适当处理。高填方路基对路基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未对先前原有路基进行适当处理那么后期填方的土质中就很有可能会是掺杂了各种杂质的劣质土,比如先前的种植土、泥沼土等等。虽然是杂质但其中的有机物含量很大,对后期建设的路基的抗水性能影响十分大,甚至会对高填方路基的形状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路基的形状改变已经是能够想象的比较良好的结果,严重的难免会发生瘆人的沉降现象,进而发生路基断裂的结果。路基的整体结构很可能就因为未对先前原有地基的合理处理而功亏一篑。而在这情况下出现的地基就是软基地段。
(2)施工中分层填筑和标高设计不恰当。施工规范是对工程安全性的一个确保准则,因为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的分层建筑是重中之重,必须严格根据规范进行施工,不可随意妄为地进行厚度的增加。否则就会导致后期工作中会出现压实度不符合规定的问题。一般规定下是要求高填方路基的含水量需要技术人员真正地将之保持在2%左右。切忌因为压实度不达标而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变形。而在标高设计的时候也要注意遵守明确的规章制度,否则会出现相关地段的沉降变形导致整体的下降,最终就会出现群众们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导致相关路面出现断裂的现象。
(3)路基搭接处理不当。高速公路的搭接处理有明确的规定尺寸和明文规定的相应搭接顺序。而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的要求更为严格。为了防止出现垂直搭接的违规现象,工程人员必须严格遵循高速公路的建筑要求,根据实地地势,在具有坡度的路段巧妙设计符合其路段的公路。一般而言是从下坡段向上坡段开展建设工作,用这种方法形成一种类似于台阶的形状,从而使高速公路的整体呈现出安全的形状,同时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不会出现沿着纵向角度分层的现象。
(4)人力资源技术水平的不足。除了路基设计有问题、地基处理不合理外,在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行业中还存在着施工工艺不恰当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建筑高速公路的工程中,往往会碰到曲折崎岖的路段同时施工路段过长,设计难度高;东西南北地质大相径庭,难以统一规划合理方案;地基类型也不同。而软基地基地段设计尤为困难,首先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仅有的工作人员也普遍工作水平不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也落于老套,因为各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地基往往处理不当,使得地基的稳定性得不到必要的保障。其次缺少相关技术,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工程中对路基厚度、灌注桩、震动沉管等施工参数的测量也十分重要,而这些精密参数的测量需要高超技术,我国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但仍存在这种种问题。更要求在路基填料的严格控制,必须要考虑到各段路基的实际情况,从填料粒径的选择,爆破方式的选择、填料质量的确保、石料土料等详细分析,总之在实际工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仔细考虑,并且保证每一个步骤都要符合施工标准,确保高填方路基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
1.2 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1)设计砂砾垫层,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工程稳定性的直接要素是对砂砾垫层的设计和具体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要根据实地情况去设计砂砾垫层的厚度,以垫层底部的软弱土的承载力选择适应厚度,尤其是要确定合理的断面尺寸,因为工程中要厚度适当才能阻止砂垫层向两侧挤动造成不必要的工程问题。其次是要确定砂垫层的宽度,而宽度的确定标准与厚度不同,这个标准要根据垫层侧面土的容许承载力而定,这一标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进行适当的筛选。第一种是四周土土质比较柔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垫层设计不合理的话就会产生垫层的基础沉降因此就要根据实情增加厚度,可根据规章制度确定的公式进行设计。第二种是垫层侧面土质比较好,那么在设计中就可以使得顶部和底部同宽。
(2)强化地基处理,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尤其需要重视对路基的合理处理。地基处理的要求即是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开展必要的加固或者改良,通过种种方式合理提高地基土地的承载力,确保好地基最根本的属性: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减少沉降,消除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而处理方法也是不尽相同,具体有预压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等等。
(3)路基填料控制,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专业人员都应该知道,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路基质量的保证就是在实际中压实度提供的关键参数。而压实度又是能通过对填料含水量控制进行左右调制的。虽然最佳含水量在国际上有一系列的文件可以提供参考,但是依旧是那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施工人员要根据自身多年的试验检测经验收集大量数据并根据当地公路建设实情进行调整,力图在符合含水量规定范围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
2 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改良措施
2.1施工前系列措施
(1)填前处理。在施工前首先确定下施工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开启清表和砍树、挖根计划,确保路基范围内的树丛灌木等被砍伐或者移植,能够移植的话尽量选择移植,因为要积极倡导国家响应的绿色环保计划,切不可为了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填前处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路基范围内的坑坑洼洼之地进行填平和夯实。
(2)开挖台阶。我们不能决定自然的发展方向但是一旦地面坡度不符合我们施工标准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人工进行一些恰当处理,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满足压实设备的操作。而对于覆盖度不厚的基底,工作人员更需要将覆盖面进行整体改善和调整。
(3)原地面加固。在之前的填前处理后,施工人员还要及时去恢复路基的施工中桩边桩,做相关标记促进机械施工。在保证地势整平符合要求后还要关注排水问题,甚至进行人工翻挖重新碾压达到最终标准压实度。
2.2 施工中和施工后的一系列措施
整个施工其实可以系统地概括为几个步骤:填料选择—码砌边坡—摊铺平整,在这些步骤结束后,要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初检查。其内容包括:检查松铺厚度—控制压实质量—检查路基填筑断面尺寸—建筑层横纵两方面数据衡量误差。而在这些步骤中,尤其要强调对特殊路基的强夯施工。由于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的部分地段经过专业人员考察后发现具有较大的采石坑,并且相比较其他地基而言该路段的填筑要求较高,具有这些情况的路段就将它称之为特殊路基,而对此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强夯施工,其过程包括:试夯—平整场地—布点—强夯—实验检验。总而言之,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施工中强调精细度,施工后强调合格性。
3 结束语:
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的质量要求极高,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最考验施工人员的是针对各种不同路段的要求根据每个地段大相径庭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施工策略,在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石,高速公路填方路基施工的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7期
[2]沈金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分析与防治对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黄兴安.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1王克俊,2佘新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路基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基地论文; 地基论文; 厚度论文; 路段论文; 填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