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论文_王富强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论文_王富强

安徽储备物资管理局三五九处 安徽省黄山市 245400

摘要:近些年,各种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工程建设,使得我国的地质环境受到很大影响,地质灾害的频率和规模也不断增加,这就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地质灾害状况比较严重,灾害的种类也很多,突发性比较强,分布也相对分散,对人们的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岩土工程中,为了避免产生的地质灾害对于工程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采用相关的措施来治理以及防御,从而降低出现灾害的概率,以便促进工程建设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防御

1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危害和形成原因

目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与频繁,对于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岩土工程引发的自然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强灾害性,一旦发生就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由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企业的施工工期得不到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企业有时还需要对原有的施工计划进行重新规划,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的主要危害因素。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离不开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影响,施工地区原本生态环境脆弱,极易遭到破坏而发生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而频繁的施工、对植被的破坏就加剧了灾害发生的速率。由于开发岩土,原有的地质结构失衡,从而极易发生崩塌、地震灾害。目前,不合理的人为操作已经成为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如何制定合理的灾害预警机制以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已经成为岩土工程发展的关键。

2 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分析

2.1 对滑坡进行防治的技术

对于滑坡的治理措施往往采用几种方法相结合的措施。其中首先以地表排水为主,然后再在地表上进行清方减载和填土反压的措施。在外部的支持过程则以目前较为常用的抗滑挡墙为主。此种方法在目前的滑坡方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在施工时存在很多的优点,像布置灵活、施工简单、施工面小、施工速度快等。

在早些时期,我国铁路建设的过程中采用抗滑桩技术时并未获得成功。在以后的滑坡治理中,改变了治理措施,将地表排水和减方减载等措施来作为主要措施。最后逐渐形成以目前采用比较多的防治措施。具体就是以支挡结构、消方工程、排水过程相结合进行滑坡的综合治理。在目前的滑坡治理中比较成功的工程为成昆铁路和南昆铁路建设工程中对巨型滑坡的治理。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采用的措施均是使用的地面、地下、立体排水、锚索和锚索桩支挡的综合治理措施。

钢筋混凝土格构锚固作为滑坡治理的有效措施,钢筋混凝土格构锚固技术主要是利用格构梁进行坡面的相关防护,利用预应力锚索或者锚杆(管)进行固定的防治措施。对松散堆积层滑坡的治理来说,格构锚固结构有其独一无二的优点,特别是预应力锚索与钢筋混凝土格构梁复合结构,可顺着地形而设置,变形协调能力很强,施工技术简便,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大型机械来开挖扰动边坡,适合滑坡区地形的应用。

2.2 对泥石流进行防治的技术

在一些很容易出现泥石流的区域,可以使用避绕措施进行防治,如果不能避开可以使用下面技术进行防治:①排导技术。也就是在泥石流可能流过的下游部位修筑一些排导沟,以便在发生泥石流时使其得到改道与分流,进而降低泥石流对下游区域的危害。②拦挡技术。这一技术是在泥石流可能出现的沟道中,修筑一些拦砂坝,这样可以把泥石流内固体砂石等危害比较大的物质得到拦截,可以有效降低泥石流危害的程度。③储淤技术。需要在泥石流下游修建停淤场,以便对泥石流流量进行调节,降低泥石流对下游的建筑产生的冲击和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对崩塌进行防治的技术

简单地概述,崩塌是由不同的裂隙面与结构面切割和组合而导致的危岩体的脱落。崩塌防治的根本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滑落,阻止并减缓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和卸荷裂隙的扩张,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因此对崩塌的防治工程主要就是对危岩体进行加固,相比滑坡来说,防治加固显得较为简单。对于那些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的陡峻边坡崩塌,其活跃程度是由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与卸荷裂隙的扩张共同决定的。裂隙较为密集的危岩地区、卸荷裂隙区,清除部分危岩体后,危岩体部分用锚杆加挂网喷护锚固,可有效的达到减缓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和卸荷裂隙的产生,以此达到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的目的。这是崩塌防治普遍采用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加固工程时,应当充分的考虑边坡岩体的结构、卸荷裂隙的扩展特征、裂隙面特征等影响因素,布置锚固工程时,应该把卸荷裂隙扩展的牵引带作为重点加固区域,有效的牵引区加固后也可以减缓甚至阻止卸荷裂隙区的扩展、扩展区卸荷裂隙的扩张。

施工中,对较完整的悬挑危岩体来说,往往采用支撑的方法加固,进行临时性的防治。对那些高陡危岩边坡,直接加固困难,加固的成本很高,综合考虑,可采用遮挡避让防治崩塌危害。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如公路、铁路等线路工程经过峡谷区,效果可观。

3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

首先,工程防治形式。采用工程防治措施是岩土工程中使地质灾害出现的概率得到降低的主要手段,但是这些措施还存在一定的适用性,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状况进行分析与选择。比如,如果是因为切坡而引起的滑坡,可以使用排出地表水或者在前端进行支挡的方法,避免其出现地质灾害;如果是规模很大的滑坡,需要对周围的地质状况进行充分的考虑,对地质进行严格的勘察,然后以此为基础,使用综合防治的措施,以便使防治的效果得到提高,确保边坡的可靠与稳定。

其次,生物防治形式。所谓的生物防治形式主要指的是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等的形式,来恢复已破坏的地表植被,发挥地表植被的蓄水固土作用,减少水土流失。这种防治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例如适用范围广、成本投资少、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改善自然环境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种形式是通过植树造林的形式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它的防治作用所持续的时间就会很长,需要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以发挥作用。对于泥石流灾害较为频发的地区,要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并辅以退耕还林,保持水土的稳固,扩大森林资源的覆盖率,进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最后,避让防治形式。这种防治形式主要由两部分,第一,雨天避让措施,根据可能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或者变形的斜坡,需要按照这一地区实际的状况和气候与天气的特点,适当地使用避让措施。不同城镇都要以地质灾害防治的预案为基础,重新对安全转移的方案进行编制,对地质灾害可能影响的区域内全部人员和资产等进行转移,并将其安置在事先准备好的避难地点,切实保护人员的安全,并确保避难地点足够安全。在进行避让时,还要按照就近原则进行处理,不能舍近求远,需要把人员和资产等安排在最近的避难地点内,以便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降低成本;第二,搬迁避让措施,如果是出现地质灾害的概率非常大或者危害性很高的地区,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所需的费用远远超出搬迁的费用时,就需要按照具体的要求,使用合理的措施进行搬迁避让,以便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降低人员资产的损失。在搬迁时还要做好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人员安全,保障人民权益。

结语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进行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的具体地形情况,了解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地质灾害,最大程度降低存在的风险,避开灾害。对于有可能面临一定地质灾害的施工工程,需要建设地质灾害对应的治理工程,一旦治理工程未经过验收,或者验收结果不合格,相应的施工工程也无法正常使用,就难以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危险。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随着我国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在防治地质灾害中不断研发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相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将不断进步并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谢礼立,曲哲.论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御[J].自然灾害学报,2016,01:1-10.

[2]黄斌.岩土工程灾害的类型与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5:322-323.

论文作者:王富强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3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论文_王富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