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入学考试叙述性文本阅读中的选读文章及命题实例_中考论文

中学入学考试叙述性文本阅读中的选读文章及命题实例_中考论文

中考记叙文阅读选文与命题例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文论文,记叙文论文,命题论文,中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读2016年各地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除了观照新课标相关的要求,作为今年刚送完毕业班的一线教师,笔者更关注选文的可读性和命题设计的逻辑性。所谓“选文的可读性”,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量:眼前这篇成年人生活经验和心灵体验凝结成的文章是否包含着一个跟孩子们心灵相融合的契合点?这道源自成年人心灵源头的河水能否顺畅地流淌进孩子们的心里,而不是在审美趣味上横隔着一道屏障?所谓“命题的逻辑性”,一是文本自身是否包含着鲜明的命题点,这个命题点可以是形式方面的,也可以是内容方面的,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构成文本最鲜明的特色;二是命题设计在兼顾课标要求的前提下,既是文本阅读的自然延伸,又体现了逻辑的纵深。本文拟从以上两大角度对2016年中考记叙文阅读做一简要评析。

      一、可读性:入题文本的价值取向

      入题文本首先是让学生阅读的,然后才是考他们的。这种命题的人文取向应该是命题者的基本价值追求。记叙文阅读入题文本按内容分类大略有写人、叙事、写景、咏物四种,至于入题文本的可读性追求主要是就文本主题取向而言的。研读2016年各地中考记叙文阅读入题文本,笔者关注到了几类很好的主题:1.生命成长(浙江杭州卷《多彩陶罐》、浙江绍兴卷《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湖南长沙卷《童真》、安徽卷《那个春天很暖》、江西卷《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2.父辈寻根(江苏苏州卷《骑自行车翻山越河》);3.市井细民美好的心灵(福建福州卷《火车上的故事》);4.大自然真善美启示(北京卷《沙枣》、天津卷《三角梅》);5.传统人文情怀熏陶(上海卷《爸爸教我读中国诗》);6.好人故事(甘肃卷《守桥》)。以上主题类型的文本中,成年人对于生命的经验诉说很容易与学生心灵碰撞产生契合点。虽然取材角度丰富多样,但生命成长这个主题是各地入题文本最热衷的命题方向,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成长是他们当下最关注的主题。遴选出这样一个大略的主题框架,会让教师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形成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念,那就是时刻观照学生的阅读取向,尊重孩子们的阅读选择,以人为本,让阅读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二、逻辑性:命题的技术追求

      阅读能力体现在概括、分析、鉴赏、拓展四个能力层级,这也是记叙文阅读命题的本质所在。然而,记叙文阅读的人文性、逻辑思维又不允许实行纯理性的题目设计,而是应该将命题的本质追求巧妙地融合进文本的阅读体验中,让题目设计跟文本的语言表达、情感脉络、技巧手法等自然契合,成为文本阅读的自然延伸,并引领学生自主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而不是与文本阅读割裂的生硬发问。这样,对入题文本的遴选除了可读性之外,还必须具备至少一个特色鲜明的命题点。如江西卷选取了当代知名作家阎连科的《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文本最大的特色是结局出人意料、无可奈何的陡转,想必每个阅读这篇文本的学生都会被这一陡转紧紧抓住,而随之与自己同龄的主人公报以无可奈何的苦笑,这苦笑牵动了考生的心,同时也是文本包含的一个绝佳的命题点。我们来看题目:“文章多次写‘我’欲站在峰顶‘振臂高呼’的愿望,有什么表达效果?”命题者不是直接着眼于这个陡转命题,而是着眼于前文的重重反衬铺垫,从另一个角度指向这个陡转。这样,心有灵犀的考生就会感受到与命题者思维契合的快感,同时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也找到一个鉴赏的宣泄口。

      具有这种鲜明命题点的入题文本有很多:北京卷选取了当代知名作家梁衡的咏物散文《沙枣》,文本最突出的特色是行文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线索——花香,这就是这篇文本的命题点。我们且看命题者的创意:“文章在描写沙枣时,多次写到沙枣的花香,请你简要说明作者对沙枣花香的认识过程。”这个题目的设计一举两得:既考查了学生对于文本的概括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文本托物象征体式的把握水准。它不同于大多数概括类题目那种能力层级很低的简单概括表达,而是在简单中藏奇崛,将考生对文本托物象征体式的认知能力和对作者思想情感脉络的把握进行了综合考查,难能可贵的是这种考查羚羊挂角不漏踪迹,对于考生来说会产生一种知性的愉悦。

      这样的例子很多:安徽卷入题文本的环境烘托、重庆卷入题文本类同于今年诺贝尔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复调式笔法、广东广州卷入题文本意味深长的标题等等,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当然限于区域教育水准的差异,也不乏实在找不到鲜明命题点的平庸入题文本,这样的命题也就没有值得可圈点之处。一个区域的命题对当地的语文教学指向性关系重大,不可不慎重。

      命题的逻辑性是在保证阅读的自然延伸前提下设置的。一个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考生对于文本的情感主旨、语言特色、表达特色等会有敏感的捕捉。概括、分析、鉴赏、拓展是阅读题目设计的总体逻辑层级,但是这个总体逻辑层级要在尊重考生对文本阅读自然延伸的前提下做灵活调整,并且这种逻辑层级务必遵循文本内在的形象逻辑,而不能游离文本之外。

      以湖北黄石卷记叙文阅读为例:入题文本《与草化敌为友》写了一位随儿子入城的老父亲眷恋乡土的故事。如果说文本中的儿子是城里人第一代,那么此刻在考场阅读这篇文本的考生就是典型的“城二代”,父子共同的根是文本中那位老父亲眷恋的乡土。引导考生关注他们已经完全陌生了的祖辈的质朴情怀,并引导他们尊重这种情怀,体现了很强的可读性。同时,文本的命题点也非常鲜明,老父亲对草态度前后变化的对比,体现着对乡土内在的不变的执着;与草化敌为友之前的层层铺垫,对老父亲神态动作的个性化描绘等都是鲜明的命题点。下面让我们揣摩一下命题者题目设计的逻辑层级:第一问:“从农村到城市,父亲的心态变了,而性格没变。请回答:父亲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父亲的性格有何特点?”任何一个读懂了这篇文本的考生都会体会到文本中老父亲身上的这种变与不变的统一,这种统一正是老父亲性格特点的体现。这第一问是紧承文本阅读的顺势利导,既是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又是对父亲性格的深度概括,这个题目自身就体现了一种形象逻辑层级。这第一问主要考查了概括能力。再看第二问:“文章讲的是父亲‘与草化敌为友’的故事,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父亲种花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很显然,老父亲与草化敌为友之前的层层铺垫是考生容易关注的第二个鲜明考点,这道题目将阅读的能力层级从第一题的概括提升到了鉴赏层级。接下来的第三问:“语言品析: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1)从神态描写方面品析;(2)从动作描写方面品析。”这一问将考生的视野进一步聚焦到更微观的细节描写,考查考生分析、鉴赏的能力。命题者将考生的视野微缩到极致。最后一问,陡然拉大视角,从微观复归宏观,顺势将考生的思维扩大开来:“文中说‘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你认为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请结合文本分析。”

      这道题目既有极大的开放性,又温和地将学生的思维约束在文本之中。鼓励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发现或引申,来丰富文本人物的情感世界,但又绝不允许信马由缰。可以自由思维,但这种自由受制于文本内在的情感逻辑。反观有些地区的拓展延伸性题目,要么是一些直白浅易的细节想象,要么是类似思品学科的泛道德论述,这道题目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总之,四道题目巧妙涵盖了概括、分析、鉴赏、拓展,做到了生态化与逻辑层级的和谐统一。命题方式中规中矩,质朴自然,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通观2016年各地中考记叙文阅读命题,大多注重了题目设计的逻辑层级,更可贵的是大多注重了对于文本语言细节涵泳品赏能力的考查,而且题目的切入点合理,考查点捕捉富有创意。如北京、绍兴、杭州、兰州、南京等地区的命题就是很好的示范。

      三、自主性:别样的应试模式

      中考记叙文阅读从选文到拟题可谓多姿多彩、琳琅满目,虽然都最大限度在新课标的框架内拟写,但选文与命题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每年研究中考,其终极目的不是对各地命题水准优劣做一个盖棺论定,而是从中寻找更好的应试模式,进而探究高效的学习模式。

      每一个送完毕业班的老师,最后一个学期结束,案头都会积累厚厚一打模拟训练试卷,这厚厚一打试卷里有多少是重复的无意义的折腾?笔者以为,记叙文阅读应试能力,靠集中一个时段“疯狂训练”,无可讳言,会有一定的成效,也许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应试技能,但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审美境界、培养自主探究思考的能力作用甚微。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阅读应试训练时,尝试了这样一种模式:第一步,明确新课标该板块的应试目标,参照历年优秀命题,让学生明白纷纭多样的命题背后不变的考试目标。第二步,与课内课外自主阅读结合,培养学生自主鉴别文本的能力。教师指导与学习小组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所读文本在语言、表达、章法等方面最鲜明的特色,并把这一特色作为该文本的命题点,自行拟定题目,自行讨论作答。甚至鼓励学生将成题中一些入题的文本,从命题者的拟题中抽出,对文本做个性化的品读,重新寻找文本鲜明的拟题点,然后结合这一拟题点改造原题题目或重新拟定题目。这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并且在讨论碰撞中享受纵深的思维,分享创造的乐趣。第三步,记叙文阅读答题内容其本质是简短的文学评论,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品赏名家文学评论片段,体会评论性语言与记叙描写性语言表达风格的差异,并巧拟题目进行简短的文学评论训练。

      培养学生对文本“类”的意识,养成对文本命题点的敏感,具备辨别题目背后隐藏的考试目标的功力,并且具备驾驭规范的评论性语言表达能力。最大限度保护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将枯燥的应试变成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游戏。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素养提出了巨大挑战,这种课堂不是在预设的程式中完成的,而是在随机变化中走向终极的课堂学习目标。并且,教师现身说法至关重要,学生对于自主阅读文本的遴选水准取决于教师大量目标明确的示范引导。我们研究2016年中考记叙文阅读就会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上对入题文本的遴选和题目设计做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评判。相信,我们的学生也会享受到这种个性化评判的快乐。

      年年应考,学生教完一批又一批,题目总也做不完,这变化中其实也隐含着一个不变的永恒,那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孩子的生命成长。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2016年中考命题的终极意义所在。

标签:;  ;  ;  ;  ;  ;  ;  

中学入学考试叙述性文本阅读中的选读文章及命题实例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