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现状简述论文_孙铭赛

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现状简述论文_孙铭赛

【摘要】高校教师是高情绪劳动工作者,因而需要我们更加关注。本文从情绪劳动的内涵、测量工具、相关研究等角度出发,对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现状加以简述,为以后针对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奠基础。

【关键词】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现状

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这个概念最早是由Hochschild(1983)在研究空乘人员工作情绪时提出的,即“对于自身感受的管理以创造一个公众看得见的面部或身体的表现”。Hochschild指出,情绪劳动是个体表现或压抑内心感受,以确保能展现出被公众认为是恰当的情绪的外在表现(包括面部和肢体表现)。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情绪劳动,时至今日情绪劳动的研究内涵和适用范围已经大大超过了原有研究空间。近年来,情绪劳动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到教师群体。

高校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经常要以正面情绪来面对学生,要在课堂上展示出温和、关心、自信的情绪,以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但实际上,随着社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科研和教学压力与日俱增,高校教师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但他们必须极力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出被公众认可的高校教师形象,因而高校教师面临着极大的情绪劳动。

一、情绪劳动的内涵

Hochschild在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后,基于情绪劳动产生的心理过程把情绪劳动分成两个维度:表层行为,指员工仅仅表现出组织所要求的情绪表现,内心并没有实际体验到这些情绪;深层行为,指个体通过改变内在感受以便体验到组织所要求的情绪。

受Hochschild研究的启发,陆续有学者对情绪劳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关于情绪劳动的不同内涵。Morris和Feldman(1996)从相互交往的角度出发,认为情绪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的社会情境,把情绪劳动定义为“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员工通过计划、努力和控制以使自己表现的情绪行为合乎组织的要求”,情绪劳动的重点在于工作中展现出合适的情绪所必需的技能、规划与控制的程度,并认为情绪劳动应包括以下四个维度:情绪表达的频率、对情绪规范的注意程度、对情绪规范的注意程度和情绪失调。

林尚平(2001)根据以上的研究为依据提出情绪劳动应分为五个维度:表层的情绪控制、深层的情绪行为、情绪的多样性程度、互动程度、基本的情绪表达。

蒋席家(2012)通过对情绪劳动概念的回顾梳理,认为情绪劳动的概念研究经历了从重视情绪劳动的内在感受(情绪感受),到重视情绪劳动的外在表现行为(课观察的情绪行为),再到重视情绪劳动的情境(人际互动的情境),直至重视情绪劳动的内在心理加工(主要关注心理调节加工)的过程,这一发展演化过程不仅标新了研究者在时代上的差异,也表现了研究者对情绪劳动的研究已经从最开始的现象性分析向机制性分析深入。

以上概念内涵都被应用于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中。

二、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的测量工具

针对不同的情绪劳动结构,国内外研究者设计了不同的情绪劳动量表。

其中针对高校教师的量表有?UKUR(2009)专门编织的高校教师情绪劳动量表(Teacher Emotional Labor Scale,TELS),该量表针对表层伪装、深层行为、自主情绪调节和情绪偏差四个维度设计了20个项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0~0.81之间,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

韩洪政等(2013)根据?UKUR的高校教师情绪劳动量表进行本土化修订,形成了适合中国问话背景的高校教师情绪劳动量表。量表由表层伪装、深层行为、自主情绪调节和情绪偏差4个维度19个题目构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的很多关于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定量的方法,以研究教师的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等的关系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Mahoney等(2011)通过全国性的网络问卷调查,研究了美国教授们的情绪劳动情况,研究发现情绪劳动与情绪耗竭和工作满意度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那些采取积极情感真实表达策略的教授们经历较少的情绪枯竭,并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更多的情感诺;相反,消极情感的真实表达与较高的情绪耗竭存在相关关系。因为情绪耗竭是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消极情感的真实表达与职业倦怠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陈晓宁(2010)以5所高校的青年教师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验证了青年教师属于高情绪工作者的假设,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1)课堂内外持续的角色扮演耗费了青年教师大量的情绪资源,(2)青年教师由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不适应性,(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4)工作负荷过大,(5)组织环境的影响。为了克服大量情绪劳动带来的不良后果,组织和个人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为青年教师提供环境、政策和人文各方面的支持。

尹弘飚(2011)则以象征互动论为理论基础,建构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框架,从自我、人际互动及社会三个层面分析理解教师的情绪劳动与专业实践的关系。在这个三层框架中,自我是教师情绪劳动的起点,人际互动的嵌入沟通了个体教师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作为“社会结构”的情绪法则与作为“个体能动”的教师情绪应对策略之间存在着互动。

曹玉艳(2017)采用访谈的方法与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校辅导员的情绪劳动状况做出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高校的辅导员其情绪劳动的强度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辅导员在进行情绪劳动时大多数采用深层次扮演方式而非表面层次扮演。工作年限不同的辅导员所采用的情绪劳动方式有所不同。

目前,针对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尚少,国内的研究多数仍集中在国内问卷的编译、情绪劳动与其它因素的关系研究上,尚缺乏针对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的进一步探析,有待未来的持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Hochschild,A. R.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2nd ed) [ M ] . Berkeley,C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2]Mahoney,K.T. ,Buboltz,W. C. Jr.,& Dover- spike,D. Emotional Labor in American Professors[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11,(16).

[3]曹玉艳.高校辅导员情绪劳动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08(34):261-262

[4]陈晓宁.高校青年教师情绪劳动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5]韩洪政,张西超.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量表本土化修订[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9(3):84-89.

[6]蒋席家.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与情绪耗竭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东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7]尹弘飚.教师情绪劳动:一个象征互动论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11,(8).

[8]张雪勤,刘亚利.教师情绪劳动综述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2014,10:28-30

论文作者:孙铭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现状简述论文_孙铭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