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音[1]2013年在《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针对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现存的基本素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专业素质有待完善等问题,以及当前研究中对教师素质界定的视角微观、内涵模糊等缺憾,提出“大素质”概念,从基本素质、专业素养两个大的方面着眼,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人格素养以及心理素质进行了详尽描述;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汉语知识素养、语言素养、业务素养、跨文化交际素养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本研究重实践性、实用性,以期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教师提供一个全面的、操作性较强的自我成长指南。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意识、专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等。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秉持正确的职业意识,以成为一名“多项全能选手”为目标,摒弃偏颇观念,从社会、个体、学术等角度认识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专业身份认同,既不可轻视自己为教书匠,也不可将职业与学术研究割裂开来。职业精神除了对本职业要充满热爱与激情,还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与同理心。作为涉外工作者,对外汉语教师要有符合规范的职业操守,言行得体,维护民族尊严。由于道德水平难以用数字量化,且本文也无意批评或评价,因此本研究从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行”、“良好的精神状态”两方面对外汉语教师的人格素养提出设想。从“践行公民道德”、“践行教师道德”两方面提出了建议与期待,希望对外汉语教师拥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可作表率的私德,在工作中有责任心、有激情,并且真心关爱学生。从“积极的精神面貌”、“健康的人格”两个方面指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精力充沛、向学生输出正能量并且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工作激情,表现出健全、和谐、积极的人格状态以及良好的性格。本研究引用了“信念”(Belief)这一概念,从教师对自我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以及对教与学的信念这叁个角度来探讨对外汉语教师的心理素质。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对自我的信念包括“认识自己”、“教学机智”、“心理应激”叁个方面。教师要尊重自我,同时也要敞开自我,不断自我完善。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是“中介者”、“导师”。准确的自我信念还包括稳定的心态、较强的心理承受力,以及善于调适自我心理、情绪等。对外汉语教师对学生的信念包括“认识学生”、“认识学习者的情感”。对于教与学的信念,包括“对学习的信念”和“对教学的信念”。如何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以实现第二语言学习的目标;如何实现高成效的教学,这都是在明晰了对教与学的信念之后才有可能得到答案的。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解是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根本。“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解”是本研究的一个独特提法。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就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凸显出来的独特之处,教师对此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处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专业素养。本研究着重分析了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难点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本研究从“语言表达”、“语言运用”两个角度来分析对外汉语教师所应具备的语言素养。在语言表达部分,分析了教师语言物理层面、意义层面、情感层面所应当具备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在语言运用部分,我们借用了英文相关着作的部分研究角度,从生理方面、人际方面、教学法方面分析了教学语言。最后,我们从建立和维持课堂交际模式、营造课堂气氛、与学生有效沟通叁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语言的作用。在每个层面的分析中,我们都引入了教学实例,使分析更具体,建议更实用。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素养主要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素养以及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技巧。备课不仅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还包括教师对自我的长期与短期的准备。教师从备课到上好一堂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与基础,上课是备课内容的实践、展现与调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联接的。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基本素养”的概念,将“板书”、“范读”、“肢体语言”归为教师课上良好素养展示的因素,将“回顾反思”、“收集学生反馈”、“自我修正与调整”归为课后总结的良好习惯,并详尽分析了如何上好一堂课。掌握各种基础语言课的特点、教法,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业务素养之一。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教学中的多面手,各种课型全面适应。本文从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各种课型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包括听力教学、口语教学现状中的偏差和误区,阅读教材的缺陷,写作教学目标和写作模式的反思。以此梳理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修正途径以及详尽的教学建议。跨文化交际是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专业素养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以跨文化交际意识为基础,搭建跨文化交际知识,有能力处理自身所经历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处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方式,以及应对教学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手段。
沈冲[2]2002年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过分适应研究》文中指出许多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论着大多谈论的是文化差异,尤其是强调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适应外来文化,而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平等观念和过分适应现象论述得较少。本文作者通过描述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不平等现象,指出这种现象主要源于民族中心主义、民族认同和文化帝国主义。当人们不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尤其是不能平等地对待本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时,就会产生文化不平等。它在跨文化交际中主要表现为过分适应,即交际中的一方过分地适应另一方的文化。过分适应不但削弱了交际效果,也阻止了文化的双向交流。它广泛存在于翻译等多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而翻译中的过分适应主要表现为文化缺损和文化替换,即原文的文化信息没有被译入译文,或被替换成了目的语自身的文化信息,从而使得译文读者不了解或误解原文的文化信息。然而,借助“异化”和“注释”,可避免或限制这两种形式的过分适应。作者根据文化相对论的有关理论,指出尽管现实中仍有文化不平等现象存在,但所有文化应该是相对平等的、互补的。每种文化皆有其自身的价值。译者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原文的文化和译文的文化,不必在翻译中过分地适应译文读者的文化,而应尽量把原文的文化信息再现在译文中,以便读者能通过译文学习原文文化。
张彦群[3]2002年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乔姆斯基以前的传统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现代语言学把语言当成单一的自足自立的封闭结构系统,对语言研究的视野重点放在语言实体本身的描述,把语言教学置于文化的“真空”里进行机械地操练,而对直接影响语言的社会文化及其如何影响语言的构成、理解和表达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其结果是语言学的理论解决不了语言的现实问题。交际者虽然学会了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的基本知识,却常常不能进行得体而有效的交际。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诞生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樊篱,以更为深入、广泛的视角研究语言的运用及各种语言行为,深化了人们对语言社会性的认识,也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建构了一个优质化的平台。随着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但是,由于交际者对外语知识掌握得不够或不了解异族文化的特点,经常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上的多种失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所以,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研究已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课题,目前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更缺乏基于大量例证的研究成果。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就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有关问题作一多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和探索,以期为从事跨文化交际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进而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围绕论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构建理论框架:1、对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理解;2、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表现形式;3、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分析;4、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防范方略。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对文化的理解见仁见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文化具有如下特征:文化是后天习得的,不是生理遗传的;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团共有的,不是某一个人所独有;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它包括语言并以语言为其重要载体;它是语言和世界的中介物。跨文化交际(语言的)既是语言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影响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全过程。在跨文化交际时,双方各自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如果交际双方各自按照本民族(或国家)的语言模式和文化模式进行编码和解码,其结果必然是语误迭出。纵观各种语用失误,可以分为两种:语言语用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会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语言语用失误即语言本身的失误,主要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表现出来,而以词汇和语法上的语用失误为多。社会语用失误主要是指交际中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影语言形式选择造成的语用失误。从时间词、颜色词、称谓词、问候语、致谢语、恭维语、自谦语、道歉语、禁忌语、邀请语等方面可以充分地看到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普遍性和复杂性。造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语言上的,又有文化上的。交际者对目的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交际双方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民俗习惯、思维方式差异及文化的负迁移等都会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解决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根本措施在于如何提高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概括起来,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至少山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策略能力系统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分为跨越和超越两个层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加强对比、扩大信息获取渠道缩小文化适应时间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等。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把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建立起两种文化模式之间的协调机制,才会大大提高预防语用失误的效果,保证跨文化交际的畅通。
杨洋[4]2009年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文中指出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得恰当得体,进而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都是希望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的人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如何了解和评价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何种能力的人更容易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这些对于用人单位和决策者是具有价值的。本研究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模式和组成部分出发,对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做了探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与测试做了初步的尝试。研究者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并提出了研究问题。然后从叁个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了综述:先从文化和交际的定义出发,界定了跨文化交际,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模式;其次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及组成部分进行了讨论;最后阐述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与测量的研究现状。本研究结合了质的方法和量的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调查问卷和大规模施测等方式收集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个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从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和构成进行探讨。研究者对5何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就跨文化交际的特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ICCT)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作了质的研究;然后介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的编制、取样、回收及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第二阶段研究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研发,研究者编写了ICCT的设计报告和考试监图,编制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样卷,并施测于248名被试,分析了试题质量。通过研究发现,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意识叁个方面的内容。现阶段,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体系,故评价效率不高,评价成本较大。本研究试图开发一项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来提高评价效率,降低评价成本,并与其他测试相结合,形成多元评价体系,为决策和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初步探索,形成了基本的测试框架和一套完整的测试试题。更多有关测试信度和效度方面的证据还需要逐渐积累,测试的各个环节也需要不断完善。
杨军红[5]2005年在《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留学生管理多侧重于为来华留学生尽可能地提供舒适的生活服务设施,照顾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习俗,但是对他们在华所面临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和参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目前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上升,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根据新的形势进行调整和改革。 为了解来华留学生适应状况,发现留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在全国六所高校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研究从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从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语言障碍、人际交往、学术状况、心理压力等各个方面了解来华留学生的适应状况,探索影响留学生适应的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个人因素中,研究者重点考察了留学生的国籍、性别、汉语水平、来华时间、先前海外生活经历等主要因素对留学生适应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方面,研究者运用保格达斯社会距离指标调查中国大学生对来华留学生的接纳程度,并设计问卷调查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满意程度、参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的情况以及对中国的社会支持的评价。 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的适应状况呈现极大的差异性。留学生的性别、所在文化群体、来华时间、汉语水平、来华前的目的和期望等个体因素对留学生的适应有显着影响。社会环境因素中,中国的社会支持因素对留学生的适应的影响远远大于文化距离因素。 从调查分析中得知:留学生普遍感到人际交往适应较困难,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语言障碍、兴趣爱好差异、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常设机制,价值观影响下的交际风格差异等。而各自固守本文化的“惰性心理”也阻碍了双方的交往和了解。 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研究者考察了接收留学生人数较多的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留学生适应期的辅助项目。并分析了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以及可为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提供借鉴的地方。研究者主张:尽早开发留学生适应关键期的入学辅助指导项目;设立“留学生顾问”职位,为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长期的专门指导;发挥大学中的学生组织的作用,为促进中外大学生友好交往创造机会;推广“互相帮助”活动,拓宽留学生学习语言的渠道。 在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研究者提出了解决来华留学生适应问题的政策建议: 改革留学生管理方式,实行无差别的“趋同”管理;建立多种形式的政策咨
郭晓川[6]2012年在《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中,注重的是心理因素如文化定势和民族中心主义等问题,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需用实证性地进一步研究跨文化交际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因素——文化认同。本文站在文化认同的高度去看待跨文化交际,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出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没有得到深刻说明的问题。选题意义由此而来。文化认同理论是美国着名的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Eriksson)的重要理论贡献,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后被其本人及其他学者广泛运用于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而且成果丰硕。科里尔和托马斯(Collier and Thomas)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指认同于不同文化的交际者之间的交往,而且交际者之间的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标识。如果认同于各自文化的交际者以各自文化代言人的角色进行交流,那么他们之间的交际即为跨文化交际。本文首先对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概念做进一步梳理。然后,在相关跨文化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认同为视角,以美国、欧洲(欧盟)文化认同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和阐述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1美国的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美国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确认,其核心是对社会基本价值的认同。这种价值认同是凝聚这个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也是这个共同体文化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文化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美国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不仅奠定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根基,而且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欧盟建立过程中,文化认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欧盟文化认同与欧洲悠久的历史文化密切相联,其基础源于欧洲共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共同价值观。欧洲文化虽然是由不同的民族-国家文化所组成,但是它们具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具有相似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共同的宗教道德观。这些多层面的共同性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也为欧盟建立奠定了基础。本论文以史带面展开讨论,在论述过程中运用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注重把整体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在探讨和揭示美国和欧洲(欧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本文还以全球化时代为背景,探讨美国与欧洲(欧盟)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概括出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及指导价值。在第一章阐述文化认同中,分别探讨文化内涵的历史演进及概念、文化的特性和文化认同理论的理论来源及概念。该章指出,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第二章关于跨文化交际内容的讨论中,分别探讨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西方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该章指出,跨文化交际受到精神、观念方面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文化认同的影响。同时,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了解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在第叁章关于美国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分析中,分别阐述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体系、构建美国文化认同的妨碍因素、美国文化认同的建构及美国文化认同的意义。该章指出,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引导个体文化在与群体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成长的必要保障,美国文化认同是美国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在第四章关于欧洲(欧盟)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分析中,分别阐述欧洲(欧盟)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的渊源、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文化认同的体现、欧洲(欧盟)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及欧洲(欧盟)文化认同的建构。该章以文化认同在欧共体和欧盟成立过程中的体现为例,论证欧共体及欧盟的正式成立,是文化认同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典型案例。第五章是结论与前瞻性研究。对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的建构之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文化认同可取“和而不同”的中庸之道,力图在差异中建构共识,在协商和整合中实现超越,为实现跨文化交际开辟新的可能综上,本文通过对美国、欧盟案例研究得出结论:文化认同涉及到多方面,无论是国家认同还是集体认同,若要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必须加强文化认同的程度。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了解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取决与文化认同的程度,这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所在。
顾海燕[7]2005年在《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理论探源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研究是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课题。本论文就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作为研究对象,尽可能地使问题的讨论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本文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第二章,跨文化交际中言语交际语用失误的表现。第叁章,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的表现。第四章,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浅析。第五章,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防范对策。跨文化交际能力由基本交际、情感关系、情节、以及交际方略等能力系统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四大因素即态度、知识、技能、教育;四个层次即熟悉了解、理解、正确评价、灵活处理;四种途径即发挥外语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加强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
张睿[8]2012年在《初级汉语教学阶段留学生文化依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依附矛盾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在初级阶段体现得尤为明显。处在汉语学习零起点及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知之甚少,在中国学习、生活会遇到诸多的文化差异。刚进入汉语环境,留学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应,乃至出现文化休克现象。研究留学生是怎样处理这种不适应,怎样选择文化依附策略来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汉语教师面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和对汉语文化的不适应,又是怎样选择跨文化交际策略;这些问题对初级汉语学习阶段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初级汉语学习阶段留学生和教师的文化依附状态和跨文化交际矛盾,以及师生双方的策略选择,意图能找到合理的处理文化依附矛盾的原则和方法。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功地进行汉语的文化导入,培养留学生依附汉语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学会使用汉语来表达他们的民族文化;同时进一步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肯定、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异质文化;确保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习得汉语的同时,也习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的分析是在对学习初级汉语的留学生和进行初级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文章分析了在语言习得过程、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依附现象及由此产生的跨文化交际矛盾;以及初级汉语学习阶段留学生和教师,针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语言学习目的和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自觉或者不自觉选择的文化依附策略。随着学习进程的推移、汉语水平的提高,也试图分析留学生与汉语教师在文化依附策略的选择上的改变。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寻找、提出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解决文化依附矛盾和跨文化交际矛盾的有效方法。本文的研究既着眼于课堂活动中的言语交际,也对非言语交际带来的文化依附问题进行解释、研究。启发初级汉语教学的教师就对异质文化应持何种态度;就怎样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进行文化导入和怎样运用得体的文化、言语行为与教学对象相处等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同时培养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克服本族文化干扰,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将汉语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建一种和谐的跨文化交际观。
马靓[9]2016年在《哈萨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差异存在于文化间,相似性也不例外。在跨文化里,人们关注较多的便是跨文化交流时出现的差异。研究跨文化交流能够增进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与认识,我们会发现自己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还能从另一种视角来加深了解。以多个不同的视角认识世界可以扩展我们的认识视野。反之,如果忽视或者逃避差异,不愿意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沟通,会阻碍世界的发展,也为将来留下更多的障碍。全文共有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引言部分包括论文选题的背景以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对跨文化交际学有关研究成效和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采取客观的观察记录、个案分析和调查问卷等手段对跨文化差异现象进行细致的研究;第叁部分总结和概括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有关教师的案例分析,关注典型案例并加以分析;第五部分是有关学生的案例分析,总结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形成的原因;第六部分为解决策略与思考,依据前一章的案例分析研究,提出策略和思考。第七部分得出结论。本文重点研究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认为产生的因素有以下叁点:第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别人与自身有相似观点十分自然,忽略差异性的存在;第二,刻板印象,人们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在讨论文化差异时无法避免介绍一些刻板印象。第叁,民族中心主义,和其他文化接触时自发地以自身的判断为准则来判断异文化的事例。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尝试说明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与策略及对跨文化交际障碍带来的思考。本论文认为:第一,教师不可过分依赖直觉,直觉会引导人们犯文化错误,首先应该适应新的规范。第二,教师应带领汉语学习者积极参与文化活动,让他们对中国文化有具象认知。第叁,教师应尊重学生,不能因为自己的文化差异对学生采取命令式或责备式教育方法。
张旭雯[10]2017年在《俄汉翻译中的空缺现象及其消除策略》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和其他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经贸关系的全球化、文化多元主义的出现,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而又复杂的全球化大环境下,跨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变得越发密切,由此翻译的作用也变得越发重要。翻译是一个涉及语言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对各民族间的交往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不同语言及文化的相互碰撞和比较中,由于各国家在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方面各具独特性,产生了空缺现象。"空缺"((?))源于法语词"lacune",指空白、缺损之意,表示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现象、特征等等,是语言民族文化特征的体现。在跨文化交际中,空缺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带来的交往障碍给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造成了困难。因此,本论文从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过程的角度,针对其中出现的各类空缺现象研究其消除方法,为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视角。本论文为翻译硕士学位论文,属项目研究报告类,论文分为翻译报告和翻译习作两大部分。项目任务是翻译俄罗斯当代学者阿拉·谢尔盖耶娃((?)cepreesa)的研究着作《俄罗斯行为定势、传统、民族心态》(2006年出版),并通过该作品的汉译,探讨跨文化交际中俄汉翻译的各种空缺类型及其消除方法。本论文由引言、两个章节、结束语、参考文献和附录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简要阐释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本论文的结构。正文部分分为两个章节,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总结了国内外对空缺现象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空缺的概念和分类。第二章以《俄罗斯行为定势、传统、民族心态》的俄译汉为例,分析俄汉翻译中空缺现象的产生和消除策略。结束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成果,指出空缺现象的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D]. 王晓音.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2]. 跨文化交际中的过分适应研究[D]. 沈冲. 苏州大学. 2002
[3].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原因分析[D]. 张彦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02
[4].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 杨洋. 北京语言大学. 2009
[5].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 杨军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6].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 郭晓川.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7]. 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理论探源及对策[D]. 顾海燕. 黑龙江大学. 2005
[8]. 初级汉语教学阶段留学生文化依附研究[D]. 张睿.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9]. 哈萨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D]. 马靓. 新疆大学. 2016
[10]. 俄汉翻译中的空缺现象及其消除策略[D]. 张旭雯.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跨文化论文; 对外汉语论文; 文化认同论文; 跨文化交际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对外汉语教师论文; 文化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依附理论论文; 适应能力论文; 文化差异论文; 人际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