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静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静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施工方式之一,而这种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中的裂缝和浇筑问题是两个主要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是每一个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技术程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技术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可靠性、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其的研究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其具有体积大、结构厚重,水泥使用量多等特点。水泥材料具有水化热的特征,因此,大量使用后建筑结构会出现温度差及收缩裂缝。为了改善水泥自身特点产生的这一现象,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粉煤灰等。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和选择主要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来确定,一旦使用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此外,施工工艺的优化也很重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期养护,这也是浇筑技术中的重点内容,在规范混凝土浇筑配比的同时,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能,减少出现裂缝的可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定期进行养护管理,一旦发现有裂缝现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避免造成更大的质量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材料

2.1水泥的选择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般会在大型建筑工程中使用到,而这种工程由于上下差距过大,所以对材料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对不同的位置进行分析,最后选择合适的水泥进行混凝土的配置。一般来说,建筑内部的混凝土需要使用一些低热的矿渣水泥或者中热的酸盐水泥,这样可以符合建筑内部混凝土的特点,增强混凝土的稳定性。而建筑外部的混凝土可以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者抗硫酸盐水泥,因为外界的环境比较复杂,可能存有一些有腐蚀性的酸性物质,如果不加以防范,会对混凝土造成侵蚀,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要保证建筑外部混凝土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2.2骨料的选择

骨料是混凝土配比中的重要内容,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大体积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也更大,需要结构非常紧密的骨料,特别是对粗骨料的要求更加规范,要选择绝对优良的骨料。在选择骨料时,要选择高洁净度的,有适量卵石和碎石的,同时,对砂子和石子的含沙量也有要求,必须在范围之内。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粉煤灰的选择,因为粉煤灰可以代替水泥,不但降低了水化热带来的危害,减少了水泥的用量,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使混凝土有更高的和易性。所以粉煤灰的选择一定要严格,但是粉煤灰的用量也是有限制的,不能随意的、没有限度的添加,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可能出现反作用。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

3.1混凝土配比设计

混凝土配比设计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质量影响非常大,是浇筑技术的基础环节。大体积混凝土因其结构特点,在浇筑施工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满足建筑施工设计的要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比问题还影响水泥水化热情况,因此,要合理混凝土配比才能减少因水泥化热问题引起的裂缝现象,增加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本性,保证浇筑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施工方案和施工方式的选择

①施工方案的选择要根据工程的封层施工决定,在实际施工中,通常采用二次振捣施工工艺来避免施工中的振动现象,或者在混凝土没有凝固情况下进而第二次振捣,这样能有效的减少因振捣不均匀导致的裂缝问题。②为了避免因温度原因导致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产生裂缝现象,可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分开施工,通过分段施工能够减少大量混凝土水泥的操作产生更多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梯度温度差。在施工过程中可选择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进行浇筑,一般来说应低于28℃。结合铺设冷水管的方式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通过铺设冷水管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延长混凝土温度升高时间,为下一步施工提供更好布置的条件。

3.3浇筑前和浇筑过程中的施工要点

在进行浇筑之前,我们要注意做好对初始控制时间的控制,确保其处于3-4h之间。当我们将大体积混凝土运送至施工现场时,一定要避免加水。一旦混凝土抵达工地,则立即酌情对其加入膨胀剂或减水剂。开始浇筑后,我们要分区对混凝土进行相应处理,遵循浇筑顺序来分区建筑。在开始振捣环节后,为了确保混凝土的紧密度,我们要迅速插入振捣棒,同时缓慢拔出。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任何浇筑工作都必须确保在混凝土最终凝固之前完工。抹压环节共分为三次,而混凝土的浇筑要连续进行,确保不出现中断。即使因一些意外情况而不得不中断,也必须立即启动预案,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不受影响。当我们完成了浇筑后,还要注意测量混凝土的中心温度、表面温度,以及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同大气温度之差。当我们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不但要确保每一处混凝土在初凝以前就被上一层新混凝土覆盖并捣实完毕,且结构、钢筋、管道、脚螺栓、混凝土的供应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都是我们必须考虑在内的。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案:

首先可采取全面分层法。也就是当我们完成了对第一层的全面浇筑,再进行对第二层的全面浇筑。此时我们要让第一层尚未初凝。通过这种方式逐层连续浇筑,一直到各层混凝土均浇筑完毕。此方案主要可运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较小的混凝土。浇筑时要遵循由短边向长边相推进的顺序,必要时可分为两段,由中间至两端或由两端至中间同时开展浇筑。

其次,我们可采取分段分层法。一开始先进行底层的浇筑,待浇筑至一定距离后,再接着开始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以此类推对各层混凝土进行浇筑。此方案主要运用于结构物厚度较小,而面积及长度较大的工程。

再次,我们可采取斜面分层法。采用此方法,其前提是斜面坡度必须≤1/3,且结构的长度远大于厚度的三倍以上。其浇筑工作由下端开始进行,并不断上移。

3.4大体积混凝土后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后期养护中,需要着重养护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减少混凝土因内外温度差导致的裂缝现象。冷凝水循环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但是这种方式不仅应用在浇筑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在后期养护中进一步加强。养护的时间需要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厚度、环境温度等因素设计。环境温度高,气候干燥条件下容易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缝,因此,需加强对混凝土表面遮盖处理,做好防风措施。当冬季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不能浇水,因为塑料薄膜可以减少水分挥发,而且不浇水能够防冻,一般来说,气温低于5℃时不需要浇水养护。夏季温度高时需要大量水来养护,防止水分蒸发,混凝土发生干裂。

结语

我国的城市建设进程在不断的加速,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建筑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发展较快,很多大型建筑开始兴起。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现代建筑中应用较广,其技术难度也相对较大,施工过程中可能因材料原因和外界环境原因造成裂缝现象,因此,加强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完善后期养护工作能够有效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晓磊.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J].科技与生活,2015(24).

[2]冀叶银.建筑工程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践之我见[J].四川建材,2015(6).

[3]王丹.浅谈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科技信息,2014(1).

论文作者:张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