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论文_蒋晓俊

成都市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 610404

摘要:目的:分析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行以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以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减少,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升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同时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利于其肢体功能恢复。

关键词:超早期康复护理;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影响分析

脑梗死在神经内科临床中的常见、多发病症,一旦发病患者的肢体功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1]。因其具备较高的致死率、发病率、致残率,所以给患者的家庭及其自身带来沉重的打击和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脑梗死预后效果与患者病情发展、自身身体素质、抢救等多种因素相关,最为常见的临床预后情况就是偏瘫,除对患者行以正确的治疗以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次研究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行以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介于42-73岁,平均年龄为(50.3±7.2)岁;实验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介于40-75岁,平均年龄为(50.1±7.4)岁。经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卫生护理、饮食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以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首先,按照患者体位的不同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当患者仰卧位时,在其患侧肩胛处用软枕垫好,膝关节呈屈曲状态,防止被褥压迫患者足底,上肢呈外旋、外展状态。在床尾和患者足底之间放置穿布鞋或硬枕,以避免患者足部下垂;当患者健侧卧位时,在其患侧上肢位置垫置软枕,伸展肘关节,患肩前屈,指关节、腕关节伸展并放置在软枕上,患腿向前屈曲,并放置于患者体前软枕上;当患者侧卧立时,患者躯干与其患侧前伸上肢呈大于90°的夹角,伸展肘关节,张开五指、掌心向上,在身后枕上或身体上放置健侧上肢,健腿向前屈曲,患侧膝关节微屈,踝关节尽可能保持在90°左右。其次,对患者患肢进行按摩。按摩时应注意动作的缓慢性、轻柔性和节律性,切忌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按摩方式,每天按摩2-3次,每次按摩时间为20分钟。再次,使患肢被动接受运动。活动患者的关节,按照由近端到远端、由单到多的规律进行,每次活动重复进行5-10次,每次需坚持3-5秒。应指导患者多做相反于挛缩倾向活动,尤其是外旋、肩外展、踝背伸展、前臂旋后、伸展指关节等。最后,在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站立、坐站转移、上下坡等锻炼内容进行指导。

1.3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针对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则以( )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值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在统计学中,该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脑梗死发病原因是脑动脉在某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狭窄、动脉闭塞,甚至因脑动脉破裂而引发的脑血液循环功能出现障碍。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极高,虽然通过药物控制配以常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疼痛感降低,但其对预防致残的效果甚微[3]。而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组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有显著的效果。对脑梗死患者行以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减少其致残率有积极的作用,利于患者在最快的时间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逐渐恢复。首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行以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其紧张、焦虑、暴躁不良情绪,使得患者的康复信心得以尽早建立,以促进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应对康复治疗,对治疗效果有积极的影响。其次,对于患者患肢,护理人员每日为其进行2-3次的按摩护理,每次每个关节的按摩次数在10次以上且在15次以下。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按摩护理能够减少其出现深静脉血栓、肌肉废用性等情况[4]。自患者就诊之日起,护理人员需要每隔两小时为其进行变换一次体位,健侧卧位、患侧卧立、仰卧位三种体位形式交替进行。保证患者肢体的良好体位能够防止出现关节畸形、水肿等综合征。最后,按照患者康复状况对其进行适当的日常生活训练指导,包括刷牙、洗脸、穿衣、吃饭、如厕、沐浴等。当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时,患者可以出院观察,但需要注意训练的持续性[5]。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达88.0%,而对照组仅为54.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且P<0.05;在护理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得出:P>0.05,无明显差异;但在护理后,两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行以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恢复非常有利。

结语:

综上所述,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升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同时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利于其肢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罗秋兰,古贱秀,黄月红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02(08):116-116.

[2]张艳.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5,28(12):118-120.

[3]廉殿华.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3(03):127-128.

[4]范云霞,符晓艳,王羚入等.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01(11):106-109.

[5]王宾艳,孙雯,刘芹等.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02(15):415-415,423.

论文作者:蒋晓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论文_蒋晓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