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宮书锋,熊凤华,陈素敏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宮书锋,熊凤华,陈素敏

山东省莘县水务局 252400

摘要:随着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导流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水利工程中去,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施工效率以及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工期。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以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制定导流施工技术的实施计划,保证水利施工的质量及效率,从而促使水利工程施工顺利完成并如期投入使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导流施工技术可以让流水绕过施工区域而直接向下游流去,属于一种典型的引导水利技术,能够为水利工程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务必要做好导流施工工作,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一、导流施工技术概述

整个导流技术涉及到水利工程施工的多个方面,其中还与施工工程建设规划有紧密的联系,同时还与整个施工工作的环境和河流水利的情况之间具有重要联系。整个水利合理的一些水流和地势地形、河流汛期以及水库的蓄水功能和工程施工周边的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整个导流技术的实施要综合考虑到多方因素,只有将多个因素综合分析,全面研究,才有利于促进整个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与河流的具体情况都会影响着导流技术的应用,整个导流技术要在确定坝址之后才能够更好应用,这样有利于提高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工作质量,保证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科学合理。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有效应用

1明渠导流方法。明渠导流是在滩地或河岸上挖渠道,在下游、基炕上修筑围堰,水流需经过渠道进行下泄。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宽广滩地、岸坡平缓的平原河道。若在坝址的附近存在旧河道,也能实施明渠导流,再利用坝体对底孔、缺口进行预留的方法实施下泄水流。明渠导流的适用前提:施工有排水、通航的能力、地质条件不适合使用隧洞导流、导流的流量较大;河床沿岸具有较宽的台地。它的布置包括对进出口进行确定、对明渠的高程进行判定、对导流轴线进行布置。明渠的进出口与河道主流的夹角需<30°,并与上游与下游的水流对应。布置的导流线需选择台地较宽的沿岸;明渠轴线的水平距离需为75米,注意防冲,并抵达下游与上游围堰外的坡脚。明渠的轴线还应尽量减少渠底的深度与明渠的长度。明渠的转弯半径需在渠底宽度的5倍以上,以确保水流顺畅。

2隧洞导流方法。这种导流方式适合于河床较窄、导流需求量较小、地形险峻的施工环境。在采用隧洞导流法进行导流施工时,首先,需要确定隧洞施工的主轴线,根据相应的主轴线,确定后续施工安排。同时,主轴线遇到需要转弯的情况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标准进行,控制好转弯的长度和角度,按照最科学、可控的方案设定主轴线。一旦主轴线存在位置和角度偏差,那后续隧道等各施工项目均会存在较大问题,轻则影响导流施工效率,重则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从而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设计隧道的进出口时,一定不能采用反向坡度,尽可能降低水流对隧道的冲刷力度,保证隧道的稳定性与牢固性。但是,工程造价会较高,水流下泄也会受到阻碍。因此,常采取淹没基坑等施工方式,在汛期导流时能与永久隧道相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分段围堰法导流施工技术基坑排水。分段围堰导流具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实用性高的优点。由于分段围堰法需要将施工河床一段一段地隔开进行施工,因此,到水利工程施工的后期,需要设置的围堰数量就会更多。围堰法作为一种施工导流方法,常用于工程施工中,依据其不同的工程情况,可将其分为两类,分别是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法。分段围堰法是通过围堰多段划分水流,多段分期完成,能结束全部工程的操作。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是工期长、河床较宽、水流量较大的水利工程。全段围堰法是通过在河流上建设围堰的方法一次性地截断河道,水流被引向于其他的灌水建筑物以当作分流,向下改成倾泻。该方法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应考虑到泄水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依据水量决定水流的划分导流方向。全段围堰法包括明渠导流和隧洞导流,应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导流方法,一味地拦截可能会适得其反,必要的情况下需要拦截后使用明渠的方法实施二次导流。

4成孔导流施工技术主体工程的施工。成孔导流施工的关键在于“成孔”,孔的位置位于混凝土坝体的底部,通过该孔进行导流泄水能有效降低水流对坝体整体的冲刷力,增强坝体的稳定性,提高坝体的使用寿命。同时,该方案的施工工艺十分简便,适用条件极其广泛,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通过分层开挖的方式对两岸岸坡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分层的厚度范围为3—8m。主体工程有许多施工方法,如运用人工进行间隔装药、利用微差进行爆破。在挖掘基坑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围堰,将基坑中的存水抽取干净。将基坑施工过程需要的道路修整好,为以后的施工打好基础。另外,在拆除拱坝混凝土的过程中,要确保原基础不会被破坏。

5坝体缺口导流施工技术闸坝混凝土的施工。坝体缺口导流施工方案属于与其他导流方案并用的辅助型导流手段,主要是为了应对汛期过大的水流压力,提前在混凝土坝体上设置合理的缺口,与其他导流方案共同降低水流对坝体的冲击力。坝体缺口导流施工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坝体缺口的设置,需要结合坝体本身的规模和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位置布置合适大小、坡度的缺口,保证缺口既能达到汛期的泄水要求,同时还不会影响坝体本身的稳定性,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使用,有效解决汛期防洪的问题。在浇筑前,应进行测量定位,然后开仓浇筑。通过人工拼装小型钢模,结合传统方式立模,对闸墩混凝土进行施工。另外,对外渗剂及水灰的配比要精细配制,减少施工误差。

6船闸的施工方式。对船闸的施工需要十分严谨,对船的闸室及导航墙等各个部位的施工都要做到全面管理,保障每一部分的施工质量都能达到最优。船闸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方面很多、很复杂,但每一处细节都决定着整体施工质量。

7基坑排水。在截流后经过原船道过流,实施基坑排水,在排水时期,应排出基坑中的降水与渗水等,闸坝过流,以减少基坑渗水。在排水的初期,应充分地使用抽水机,配备3台20kW功率、20米扬程的抽水机,其中的一台抽水机当作备用。

结语

整个导流技术的实施要综合考虑到多方因素。为了更好的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首先要把握水利工程的导流施工技术,科学应用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导流技术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江峰。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质量探索,2016(01):48-49.

[2]高晓红。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30)。

论文作者:宮书锋,熊凤华,陈素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宮书锋,熊凤华,陈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