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别论文,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某一群体的特征所作的归纳、概括和总结。它往往不以直接经验为依据,也不以事实材料为基础,也不考虑个体的差异,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些固定的看法。其主要特征是:对社会人群的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分类方式;在同一社会文化或同一群体中,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它多与事实不符,甚至有时是错误的,并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予以的归纳、概括和总结,它直接会影响到男性和女性的知觉、归因、动机、行为以及不同职业的选择。
心理学家研究调查发现,自古至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着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即认为男性具有坚强、自信、能干、理智、成就动机等高等品质,而女性具有敏感、柔弱、重感情、被动、顺从等品质。这种性别刻板印象最早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神话、传说故事以及古代思想家、哲学家的论述中。在《圣经》的创世神话里,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就是男人亚当,女人夏娃则是用亚当的肋骨做成的。男性在神话中是正义、勇敢、坚强的化身,而女性在神话故事里不仅被视为男性的变体、附属,而且被当作万恶之源,始终与灾祸、邪恶、胆小、柔弱等不良品质相联系。在中国,也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女性依附于男性生活,处于附属、被动、服从的地位,而男性则始终处于统治、荣耀的地位。就我国国内通行的历史课本来看,被记载的女性仅有12人,而男性则有490人,尤其是中国的史书《二十四史》更是男性的活动史,没有女性的地位。这种传统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夫尊妻荣的性别刻板定型观念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被传承接受下来,为人类社会播下了性别刻板印象的火种,给后人的性别思想意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即使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华中师大心理学教授左斌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文的研究分析发现,小学语文分配给男女两性扮演主角的数量,男性是女性的4.3倍,其中第四、九、十册没有女性担任主角;而在男女能力方面,语文教材中描述女性的是无知低能的多,男性则是知识渊博、能力高强的多;在男女性格方面,描述女性更多的是不良性格特征(如小气、狠毒、不信任、迷信等),而男性则具有是坚强、勇敢、正直、友爱等优良的性格品质。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课本是小学生主要的学习读物,这其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势必会对学生的性别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钱铭怡对中国当代大学生进行的性别刻板印象实验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当代大学生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他们认为:男性在思维、能力、工作上都超过女性,且成就动机高、坚强能干;而女性是善解人意、重感情、被动、顺从。这恰与古代传统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性别刻板印象有一脉相承的联系。此外,国内外心理学家对男女大学生、研究生的择偶意向进行调查,其结果惊人的相似:男性优选女性的外貌,要求女性比自己的学历低,女性则倾向于选择那些比自己学历高、能干、地位好、收入高的男性,这种择偶意向实质上仍是受传统的男尊女卑、夫贵妻荣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由此可见,性别刻板印象在当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统一的现代化社会里仍是根深蒂固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性心理发展头两个阶段,即口腔阶段和肛门阶段,男孩和女孩的发展方式是相同的,他们都以母亲为爱的对象。到了生殖器阶段(4-6岁),性别发展才开始分化,男女性别差异由此产生,并强调女性人格具有被动性、受虐性和自恋性三个基本特征,且贯穿于她们的一生。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直接强化法、模仿和观察性学习是男女儿童获得性别定型性行为的基础。首先,是成人对男孩女孩的行为进行有区别的强化(奖赏和惩罚)。如当女孩作出女性行为时,成人会给以积极的强化(奖赏),而当她作出男性行为时,会受到消极的强化,这样男孩女孩的行为受到了不同的对待,形成了最初的性别刻板印象。其次,是儿童的模仿行为。该理论认为,儿童往往模仿与自己同性的父或母以及成人,同性模仿模式使得性别刻板印象的过程更进一步。此外儿童还通过观察学习同性成人的行为,来获取一定的性别定型模式。因此,社会学习理论更强调性别角色发展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在塑造性别定型性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认知发生理论认为,性别角色学习在本质上是认知发展的一个方面,儿童学习一套男女行为准则,并以此规行矩步,获得性别恒常性概念,实现对性别定型性行为的塑造。1981年,马丁和哈文森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认为,儿童在建立了基本的性别统一性这个目标之后,就开始获得了性别图式。性别图式是系统化的一套关于男性和女性的观点和期望,它影响儿童的信息加工模式。如一个获得基本性别统一性的女性,会参加一些稳重安静的活动,因为她是女孩,其行为应该与她的自我概念相符,那么安静的活动就成为自身性别图式的一部分。性别图式理论同样强调社会性因素在性别差异中的作用。这几种理论都为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提供了某些合理的论证。精神分析理论更强调男女性别差异的天生性(即由生理构造决定的),而后三种理论则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在性别刻板印象中的作用,只是它们的侧重点不同。
对此,国内外心理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关于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因素的实验研究,认为男女性染色体不同,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由两条标号为XX的性染色体组成,而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由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与性腺激素相互作用实现胎儿性别分化。实验研究并未发现男女性染色体与智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尤其是当代性别差异的研究表明,人类遗传上的性别差异很小,而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拉大了两性的差异。著名的人类学家米德通过对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的考察得出结论:两性人格特征的许多方面极少与性别本身有关,就像社会在一定时期所规定的男女的服饰、举止等与生理性别无关一样。性别刻板印象并不是生理性别的结果,而是社会文化环境的结果。社会环境因素不仅通过生理成熟间接影响人的心理发展,而且它还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促进不同性别人的不同社会化过程的产生。因此,社会环境因素应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决定性影响因素,通过一定有效的教育策略改变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是可行的。
(一)树立正确的男女性别观
人类从出生起就开始了其性别化的过程,这是个性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儿童在获得性别角色过程中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基本的性别同一阶段,大约在儿童三岁左右,他们能正确地指出自己的性别;二是性别的稳定性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认识到男的总归是男的,女的总归是女的;三是性别的坚定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认识到一个人的外貌或活动的变化与性别无关,他们不可能变为相反性别的人。男女性别角色的确定有利于儿童的顺利成长和适应。但也应充分认识到,性别角色的不同并不能决定其智力、人格等方面的差异。以往近一个世纪的性别差异研究一再表明:在人的一般能力上不存在性别差异,甚至在创造能力方面也不存在性别差异。Feingold(1988年)运用元分析方法对两性的认知能力进行分析,认为两性在认知能力上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对男女两性在空间能力上的差异研究目前仍无一致的看法。我国学者吴福元(1983年)运用WATS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验,得出男生的空间分析综合能力优于女生的结论。张厚粲(1989年)运用瑞文标准测验对我国5-70岁年龄段被试进行了大范围的测试,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不显著。赵叶珠、林仲敏(199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上的差异不显著。此外,对有关领导有效性方面性别差异的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组织和实验室进行的研究中,男性和女性领导者都表现出相同的领导能力和效率。所有这些研究结果,对人们的性别刻板印象(男性比女性的能力强等)给以巨大的冲击。
近些年关于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害怕成功的比率为65%,而男性害怕成功的比率为65-67%,即在害怕成功的动机上不存在性别差异。麦克兰德的实验研究则发现:在中性条件下,女性成就动机高于男性;在竞争条件下,男性成就动机高于女性;用相同测试方式进行测验,则发现男女成就动机一样。这对广大女性的成就动机的提高具有极大的鼓励作用。
(二)结合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进行教育
当代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严格地界定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发展。事实上,人是可以双性化的。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既有男性特征又具有女性特征。心理学家贝姆(1979年)的实验研究证明,双性化个性会优于性别类型化个体。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够更加灵活、更有效地对各种情境作出反应,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1982年斯比尔斯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双性化的青少年和大学生确比性别类型化的同伴自我评价更高、自尊心更强,更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更好。双性化的女性比性别类型化的女性更易把她们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很少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够,即使失败了也很少表现为无能为力。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显示,男女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这为当代儿童性别社会化过程指明了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即在教育儿童过程中,教育者应鼓励男孩要有阳刚之气,又要刚中带柔,而女孩则要柔中见刚,摆脱以往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促进男女两性各自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健康发展。
(三)家庭、学校、社会三股合力的共同作用
从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应正确认识到生理遗传因素只决定男女生理性别的不同,而男女性别刻板印象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即家庭、学校、社会给男女儿童的行为以不同的对待和鼓励。国内外大量的调查发现:父母和学校教师更多地鼓励男孩探索和成就行为,而更多地鼓励女孩的乖巧、温和、文静等行为。如果女孩富于挑战和攻击性,则被成人以“不象个女孩样和疯丫头”等予以训斥与制止。如此,儿童性别刻板印象就逐渐形成了,致使绝大多数女性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潜在能力。当前,应根据男女两性心理发展的规律,用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理想的性别模式标准实施性别教育,促进男女两性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尤其要大力提高女性个人素质,增强女性自立自强精神,鼓励更多的女性参与社会活动,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