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颖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河学区 73300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小学语文课中的思想教育内容是蕴含在文章中的记叙和描写之中的,因此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渗透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让他们从中真正受到教育,根据几十年教学效果,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这一代学生是生活在世纪之初的一代,对祖国的悠久历史、古代的文化和祖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推翻三座大山等历史都知道的甚微。于是,我教语文课时适时进行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如《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和气概。向学生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尤其是1840年以来,许多外国列强先后疯狂地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占我国大片土地,并在我国驻扎军队,在我国任意出销商品,开采矿山、兴办工厂、设立银行等种种特权,逐渐控制我国的经济命脉。结合当前反华势力,向学生渗透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的那段历史,更让人们激愤。从1937年起,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全面侵略,所到之处烧、杀、掠、抢、奸、淫无恶不作。再结合当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神社13位甲级战犯的英灵,南京大屠杀的惨案,杀害30多万中国无辜的人民生命,鲜血如河,对我国大肆掠夺,从而使学生永远不忘国耻。只有我国国家富强了,军事强大了,外国人就不敢侵略中国,激发为国争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在朗读中抓住重点景物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在朗读中注意抓住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朗读训练中进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思想教育才有成效。朗读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途径,也是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的好方法。尤其是感情朗读,既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消极词汇变成积极词汇,把课文中规范化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能激发情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化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我在教学中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我们的大自然有多么美丽。向学生渗透热爱我们的大自然。我在教第三自然段时,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进行教学。在教第四自然段时,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在教第五自然段时,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美丽的景色。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景色时,不仅抓住了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在教学时抓住重点景物反复朗读所营造的大自然美已深深植根于学生脑海中,领悟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学生美的情趣,让学生热爱我们这个美丽的大自然,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真挚感情,从而向学生渗透热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
三、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节约粮食的教育
随着社会生活的提高,人们的吃、穿、玩等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学生的生活的提高。学生什么东西都不爱吃,在学校教室的垃圾桶里、学校的垃圾池里,到处都是馒头、蒸包、整包的方便面、火腿肠。学生的书洞里有发霉变质的馒头。如何教育学生爱惜粮食,学生根本不理睬,家长的意见很大,现在年轻的一代没有经历艰苦生活的年代。正好现在党中央提出光盘行动,节约粮食、食物的活动,教师提出一些建议。如:再让学生背诵《锄禾》,学生在上学前班时都背诵地非常熟练:“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向学生渗透每粒米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结果,虽然我们温饱问题都解决了,生活好了,但是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孩子还处于饥寒交迫当中。我们还开展了主题班会的大讨论,主题是“怎样珍惜粮食”,通过讨论认清浪费粮食可耻,珍惜粮食光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学校的学生从此不再浪费食物,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四、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在语文课文中描写的环境、场面、人物事件,在我们身边“无处不有,无时不有”。正如罗丹所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社会生活,人类的语言是丰富的,深入体会作品文章是多姿多彩的,会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了: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地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向学生渗透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样才能维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才会有幸福生活。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必须从小一点一滴抓起。
论文作者:许晓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学生论文; 树木论文; 小兴安岭论文; 思想教育论文; 景物论文; 村庄论文; 大自然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5期论文;